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他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注到那本《呐喊》,还有这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这个北洋武备学堂的大校场。
星星点点的火苗,一旦点燃,终归星火燎原,把腐朽的大清王朝烧为灰烬,彻底埋葬。
等不久以后,清王朝的统治者们惊骇的发现那书里面所蕴含的恐怖力量,想扑灭它们的时候。
已经为之晚矣!
第八十八章 男儿当有杀心()
津门,总督行台衙门。
“杏荪,李德那里又怎么说,还死揪着要共同审问不松口?”
提起美国领事李德,李鸿章就一肚子的火气。
昨天盛怀宣把经过自己这边签押房的师爷润色过了的,石川伍一的‘证词’送给李德过目,结果李德根本不买账,竟然说清国历来盛行刑讯逼供,常有屈打成招之事。
只有经过美国人参与的审问,才能证明石川伍一究竟是不是日间。
这在李鸿章看来,简直就是胡搅蛮缠的笑话。
一个犯人你不往死里揍他,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承认自己犯过罪案?
本来李鸿章把今天和张弼士喝了一下午的酒的儿子女婿外甥找过来,就是想听听他们对于何长缨今天当街杀人这个案子,有什么见解。
然而话还没开说,直隶布政使周馥就从保定赶过来求见,屁股还没坐热,盛怀宣也递了帖子进来。
说是下午李德又去了一趟津海关道,有要事要当面禀呈。
结果一等盛怀宣进门行礼,李鸿章就忍不住问道。
“大人,真是一个好消息。”
盛怀宣先恭敬的给李鸿章行完半膝跪的礼仪,才笑嘻嘻的站起来。
“哦,怎么说?”
李鸿章听了不禁精神一振。
这些天因为石川伍一的案子,李鸿章被美国人,英国人,还有总理衙门,折腾的不胜其烦。
现在清日两国在朝鲜磨刀霍霍,结果李鸿章这个主帅却整天被这些芝麻琐事困扰的焦头烂额。
要知道他已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整天被这些事情牵绊,哪还有精力再去关注朝鲜。
“中堂,李德今天下午到了津海道衙,表示完全接受咱们提供的关于石川伍一这个间谍的供词,并且表示不再强行要求咱们释放遣返石川伍一回东洋国。”
随着盛怀宣的话一说完,屋子里的几个人都是一脸的惊愕,什么时候这些西洋佬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张佩纶看着盛怀宣眼睛里的狡谐之色,就笑着说道:
“杏荪,你就别再抖包袱了,有什么原委你就痛痛快快的说出来,别让我们猜着费神。”
“你小子!说吧。”
李鸿章这才明白过来,笑骂着说道。
“中堂,不是我抖包袱,而是这事儿真是巧得让人称奇,也惊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
虽然额头上并没有汗,盛怀宣还是忍不住举手擦了一把。
听盛怀宣这么一说,就更加的勾起了众人的兴趣,就连周馥也忍不住问道:“怎么个巧法,又是什么事情,能吓得咱们北洋的财神爷出了一身的冷汗。”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中堂知道今天何长缨救得那个女子是谁?”
这次盛怀宣没有再抖包袱,而是直接说道:“她叫山县小曼,是山县有朋的闺女。”
满屋悚然。
山县有朋,号称当代东洋陆军之父,上一届的东洋内阁首相,现任东洋枢密院议长,控制着军界,左右着政界,是东洋除了伊藤博文之外,最有权势的一个人。
这要是他的闺女在大清出了岔子,那才真是世界哗然,在列国面前丢尽了老脸。
和东洋之后那是不死不休不说,美国方面还不知道会降下怎样的雷霆之怒。
“噗呲——”
看到众人的眼光都望了过来,张佩纶才笑着说道:“这个何安之倒是一个多情种子;中堂,下午我也特地打听了一下,昨天何长缨就是因为这个女子和列夫男爵起了冲突,今儿正巧遇上几个泼皮当街调戏,就又一次英雄救美;那个叫孙糍粑的无赖是津门卫里有名的难缠,粘上去就甩不掉,逼着安之用刀子捅他,扬言着不然就要睡那个女子,安之大脑一热,就扎进去了。”
原来竟是这么一回事儿。
李鸿章原本只知道何长缨因为护着一个东洋女人,和津门卫的泼皮起了冲突,当街杀死了那个泼皮,具体的缘由因果却并不知道。
现在听女婿一细说,才知道里面的情形,而且一听‘糍粑’这个外号,就可以想象得到,这个泼皮是何等的难缠。
“舅舅,我觉得何安之扎的好,这些津门卫的泼皮个个都是滚刀子肉,无恶不作无法无天;而且当时这么多的人看着,安之这把刀子要是不捅出去,他的名声可就是废了,反而成全了这个无赖的名声;说句不该说的,要是我,我也捅。”
张士珩忍不住为何长缨打抱不平起来。
“父亲,现在事情已经明白了,这事儿就算是闹到紫禁城,任谁也没二话说;”
李经方斟酌着说道:“是不是把安之先放出来,明天学员们还要到大沽口点将,这要是主帅不去,未免不妥?”
“你们几个小儿辈在说什么昏话?”
李鸿章重重的拍了一把桌子:“我大清没有律法?当街杀人,谁给他的这个胆子!让他在牢里好好反省反省。”
张佩纶几人都是无言以对,心想着大清是有律法不错,可是律法对付这些泼皮无赖都是屁用没有啊!
当时何长缨假如不捅死那个无赖,说不定山县有朋的闺女,还真要被那些‘混星子’给糟蹋了。
到时候别说西洋人不会来调停,就算来调停,估计急红了眼的东洋人也不可能同意。
“这小子是该反省反省,不然过两天跑到了朝鲜,依着他的猴子性子,还不搅得平壤鸡飞狗跳?”
盛怀宣笑呵呵的说道,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很欣赏这个何安之,想把他弄到津海关道里面去。
“让他去,不然我这津门卫非让这个兔崽子给搅得一塌糊涂;唉,何宁远那小子多温文尔雅的一个秀才,怎么生出这么个儿子?“
李鸿章说着说着,也不禁笑了起来。
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对这个何长缨反而是更加的满意了。
有机警,会办事儿,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关键时候又能拉下脸子,插科打诨顺杆儿爬,这些都是他何长缨的本事。
然而仅仅凭借这些小聪明小手段,就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却还是远远不够的。
自古能成大事者,杀伐果断,才是他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品质。
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想掌管一个偌大的基业,统领一批优秀的人才,没有一点杀心,怎么能够震慑住那些在四周虎视眈眈,图谋着的财狼虎豹?
第八十九章 李鸿章的泪()
就像袁世凯这小子,就很不错;不学而有术,在庆军士兵哗乱的时候,能果断的假行军令出手杀人,在朝鲜的壬午军乱和甲申事变中,敢开枪敢把东洋人击退。
今天在那种情况下,何长缨敢果断出手杀人,而且杀人之后却并不惊慌失措,一方面能成功的鼓动周围百姓的情绪,让其去津海县衙为他作证,同时先将那个东洋女子送到美国领事馆,然后自动投案,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节节相扣。
从些许小事之中,就已经可以管中窥豹的看出此子的二三峥嵘!
年纪虽轻,却以有狮虎之相啊!
难怪他能写出那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日手缚长龙。
不过对于这句诗里面的‘缚长龙’三字,让李鸿章有些不喜,甚至有些隐隐约约的警惕,不过随即他就自笑起来,自己真是当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现在都快当成神经病了。
别说这小子现在只是一个区区从五品的协办守备,就是当年自己的老师手握重兵,位极人臣,也不敢逾越这个雷池啊!
改朝换代,哪能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而且就愿意去平壤这件事来讲,不管怎么说,这个何长缨都比李鸿章原先看重的那个‘杀伐果断’的袁世凯要强。
之前李鸿章有意让袁世凯再去朝鲜,联络韩国的官员,不过这个袁世凯一直磨磨唧唧的拖延着不肯前往。
到了现在,直接连他总督衙门的门都不登了!
还有袁世凯的臂膀,那个唐绍仪,宁肯到盛怀宣的津海关道寻路子,都不进自己的总督衙门,不就是害怕自己让他回朝鲜事宜。
所以说就冲着他何长缨能主动请缨去平壤,就算今儿没有山县小曼这个转机,他李鸿章也要保下他的这个肥西小老乡。
“中堂为何而笑?”
周馥笑着问道。
“我是笑这小子不仅运气好,而且人缘也好;不然杏荪能这么急着跑过来替他说话,还想把他挖到津海关道。”
“中堂,津海关道,招商局,还有电报局确实缺人。”
李鸿章一说,盛怀宣就开始腆着脸叫苦。
“行了,这事儿就这样了;你给陈文琪说一声,先关他两天;”
李鸿章给儿子李经方说了一声,然后笑着对周馥说道:“玉山,这次请你过来,就是想让你挑个担子;这个总理前敌营务处的差事你担待起来,你看如何?”
周馥有些迟疑,叶志超,卫汝贵这一群丘八个个眼睛长在头顶,除了李中堂,谁能调动了他们?
李鸿章知道周馥不愿意跟叶志超搅在一起,直接就把话放明白的说道:“曙青在平壤,可是辽东那一片也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来压着后阵,平壤那边你暂时不需要过去,只在沈阳调兵遣将,办理各种征调事宜就可。”
听李鸿章说不去平壤和无法无天的丘八搅在一个锅里,周馥才勉强点头同意。
“杏荪,这个总理后路转运事的差事,你一定要办的妥帖;玉山这里需要什么,你都要最快最好的办好。”
李鸿章看周馥点头答应,立即就高兴了起来,偏头叮嘱着盛怀宣。
为了这个‘总理前敌营务处’的人选,这些天可真是一波三折。
之前朝廷和李鸿章都希望刘铭传能接下这个职务,统帅前敌诸君,不过刘铭传以生病为由,直接拒绝出征。
两江总督张之洞坚决的不允许南洋水师北上,增援北洋水师。
这真是仗儿还没开始打,他李鸿章就寒透了心。
看到见周馥点头答应,李鸿章的心情才好一些,不愧是跟随自己几十年的老人,关键时候,也就自己人能顶事儿;别的满朝文臣武将,不落井下石,他李鸿章就感激不尽了。
真是一说都是泪啊!
现在既然理清了各路的关系,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各司其职,同心协力的好好对付东洋人了。
“中堂您只管放心,但凡周大人发话,要什么我都会全力以赴。”
盛怀宣立刻全口应承下来。
“哈哈,有玉山坐镇辽东,杏荪在津门调配协同,曙青在平壤拒敌于大同江北,平壤战事无忧矣。”
李鸿章高兴的端起茶杯,送客。
“为中堂贺!”
大堂里的众人纷纷站了起来,一片祝贺讨口彩。
——
何长缨整夜翻来覆去的难以合眼,不仅仅是心事太多,更主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