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明-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图起事。

    这不,方中哲来到金矿区,每天都外出打猎,猎获的猎物都分给终日劳动不可外出的掏金工们,如此一来,他不但锻炼了体魄,还很快就与金矿工人们打成了一片,几乎每一个矿工都喜欢这位有学识又没有架子的方先生。

    金矿是南明朝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有数百锦衣卫坐镇监督,方中哲所行之事自然逃不过锦衣卫的监察,很快就有一封秘报发到了皇宫中,直言方中哲暗中收揽人心,意图谋反。

    朱允炆收到这一份秘报,马上就发布手诏,着令锦衣卫马上将方中哲捉捕回京审问。面对来势汹汹的锦衣卫,方中哲却是不慌不乱,没等锦衣卫动手,他就自己把自己绑起来了。

    方中哲被下狱,这可急坏了方家上下,本来赋闲在家的方孝孺急冲冲地来到宫城外请求见皇帝,却被挡在了宫城外。他不甘心,到锦衣卫使司去询问,却也被挡在外面,甚至还不让他进诏狱去见侄子。

    自己曾效忠的朝廷对自己如此冷血无情,方孝孺心中百般不是滋味。正所谓哀莫过于心死,他回到家就病倒在床,头上原本只是灰白的头发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全白,方家上下更是一片哀愁。

    方中哲在诏狱中倒也十分平静,每天读书写作,虽然时不时要被拉出去审问,不过面对威逼利诱,他却一个字也不说。而朱允炆也看在方家于国有功的份上,并没有让锦衣卫用大刑,毕竟他只想揽权,并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

    方中哲不开口,这个案子也就审不下去,很快就不了了之,而朱允炆也不是真想杀人,而是想立威,所以直接下令将方中哲解职打发到荒凉野蛮的中部沙漠去,那里也有一些金矿,一些流放者在沙海中淘金,淘够了才能赎归。

    方中哲被流放,却还是一脸平静,仿佛万事都不介于怀一般。不过心中却是暗喜,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做这么多,除了想收拢人心之外,还想让方家与皇帝决裂,他可不想以后起事的时候,与死忠于皇帝的家人骨肉相残。

    出了南京城,方中哲有一种解脱的感觉,那荒凉野蛮的中部沙漠,将是他大展拳脚之地,而且他自信,南明朝廷很快就会因为他而震颤。

    因为他的所学与所用,都是源自另一个人,那个人能将大一统的明朝推翻,用他的经验来推翻小小的南明朝,自然不在话下。

第468章 舍得(十一)() 
南洲是一个大岛,地域广阔,但是实际上适宜人居住的地域并不大,中西部地区是广袤的沙漠,毒虫猛兽横行,人进入其中,必定是九死一生。而那里的沙漠中时常很找到黄金,南明皇朝就把这里当流放地,让一些犯人去那里淘金,只要淘到足够的免罪金,就可免罪归家。

    虽然南洲人口不多,不过罪犯却也不少,特别是这一年来,朱允炆为了揽权,把很多异已分子打为罪犯,并流放到沙漠去当淘金者,方中哲就是其中一员。

    南洲中西部是广袤的沙漠,中间却也有少数几个绿洲,朱允炆派军队占领了这些绿洲,并垄断了粮食和水源供应,每天只给淘金者定量的口粮和水,如此一来,这些淘金者只得乖乖地在矿区干活,想跑?除非想渴死在茫茫沙漠中。

    在沙漠中生存,要忍耐酷暑与干旱,这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不过方中哲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繁重的劳动与恶劣的环境非但没有摧毁他的意志,仅倒是磨砺了他的体魄,以前那个白面书生早已不在,现在只剩下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斗士。

    方中哲之所以能完成心灵的蜕变,除了有与恋人重逢的希望激励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有一个更大的理想,他想向万磊一样,把南洲变成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度,所以每当遭遇到挫折时,他总是默记大华梦。

    其实,朱允炆之所以把方中哲流放到沙漠去,并非要把他弄死,而是向他爷爷朱元璋学习了:如果想用一个恃才傲物之人,就先磨掉他身上的一些棱角,让他深知皇帝天威不可测才可重用。

    在朱允炆眼中,方中哲就如他伯父方孝孺一样,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主,要打磨一遍才能用。想当年,方孝孺就被闲置在家十余年,直到朱允炆君临天下了才召回来重用,而这十几年来,方孝孺一直忠于皇权,这让朱允炆觉得方家人都是这样,不打不老实。

    不过,朱允炆不知道的是,他犯了一个教条主义的错误,方中哲不是方孝孺,他跟伯父没有可比性。方孝孺接受的是忠君教育,学的是宋理学,讲究死忠,不管皇权怎么压制他,他都忠于皇权。

    而方中哲受的是民主熏陶,学的是孟子那一套理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朱允炆如此打击迫害他,他不反抗才怪。

    就在方中哲在大沙漠中浴火等待重生之时,他收到了一份秘密的地图,这一份秘密地图上标明了沙漠的地形,以及一些小红点。如果是一般人看到这份地图,或许不明所以,不过方中哲不是一般人,他很快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那些小红点,是秘密的补给点,而这一份地图,正是来自大华民国的秘密组织。

    沿途有事先藏好的补给品,这就是意味着,大沙漠将拦不住沙海中的人。方中哲开始积极在流放者中活动,很快就找到了一群“同志”,而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偷偷地跑出了定居点,消失在了沙漠中。

    不过,他们并没有消失多久,五天之后,正当锦衣卫在各个绿洲设卡严查犯人之际,一支由二十余人组成的突击队出现,每一个突击队员都全副武装,手上还拿着北平军标准配备的步枪,而且还有装上了消声器的狙击枪,简直就是杀人于无形之中,怎一个猛字了得。

    这不,两个狙击手在绿洲外的沙坡人埋伏起来,就着朦胧的月光,对巡逻放哨的锦衣卫进行无声的射杀。解决掉了外围的锦衣卫之后,那些拿着步枪的枪兵就匍匐着爬进了绿洲,并围住了锦衣卫驻扎的营区,直接就是一通乱射。

    绿洲内枪声大作,自然是惊醒了所有人,而驻扎在绿洲的锦衣卫只有几十人,被人打黑枪加围射,很快就全部去见了阎王。营区内的流放者们见到锦衣卫尸横遍野的惨情,几乎都吓坏了,生怕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把目标对准他们。

    “方先生,四十七名锦衣卫,全数击毙,无一人脱逃,天远洲解放。”这时,一名步枪兵跑到一名脸上涂有黑漆的男子面前,报道。

    “去把那些锦衣卫的衣服都扒下来,让弟兄们换上。对了,去马厩看看有多少匹马,我们要连夜行动。”那个男子正是方中哲,此时的他早已不再是一个只会吟诗作对的书生,而是一个杀敌不眨眼的战士,同时也是这二十几号“马贼”的头领。

    方中哲手下那二十几号人,全部是参过军的,可以用身经百战来形容。不过他们在进行的派系争斗中站错了队,才被流放到这时。方中哲只是让他们参加简单的训练,就能拿枪作战。虽然人数少,但是作为一支游击队已经足够了。

    更何况,方中哲专门偷袭各个绿洲,一边打一边拉队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拉出一支几百人的军队。

    “方公子,你是方公子?”一名胡子斑白的老者壮着胆子上前问道,他以前是南明的官员,到过方府见过方中哲,听到了方中哲的声音,马上就认了出来。

    “对,是我。黄先生怎么也在这?”方中哲有些意外地问道,他认得这个人,叫黄观,是故明状元,还是连中三元,在士林中名望很高。原任吏部侍中,没想到他也被扔到这个鬼地方来了。

    “方公子,你,你们这是在作甚,要杀官造反吗?”黄观颤声问道,很显然,他是怕。当然,这并不能怪他胆小怕事,也不能怪他逆来顺受不知反抗,毕竟造反不是过家家,是会死很多人的,甚至还会连累到很多无辜的人。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方中哲声音提高了几分,震声对四周围观的流放者道:“各位,我们现在不算造反,是从暴政中将南洲的百姓解放出来,把国家的权力还给人民。各位如果还有良知与血性,就请加入我们,我们一起协力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新国家。”

    “我加入,只要能杀狗皇帝,老子第一个上。”一个壮汉站了出来。

    “杀狗皇帝人人有责,算老子一个。”

    “老子也干他娘的。”

    有人带了头,下面就纷纷响应,毕竟他们在这里被欺负得惨了,对朝廷可谓是恨之入骨,以前是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人带头造反,他们也都霍出去了,反正他们都只剩下贱命一条,光脚的自然也就不怕穿鞋的。

    “方公子,这,这”黄观看着方中哲的队伍在加大,这下更急了,忙劝道:“方公子可得三思啊,公子的家人还”

    “为天下者,公而忘私,黄先生不必再劝。”方中哲却不以为意地说道,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家人。

第469章 舍得(十二)() 
方中哲还真不怕家人受连累,因为大华民国在南洲有一个使馆区,这个使馆区内大华民国政府拥有行政自治权与治外法权,直白的说,使馆区就是大华民国领土的延伸。

    很“凑巧”的是,在方中哲举事之前,方孝孺就以就医为名,住进了使馆区的崇道堂分设于南洲的特级医院中,甚至还传出病危的传言,方家上下十余口也以探视为名,陆续离开了南京城,住进了使馆区内。

    方家集体从方府消失,负责监视的锦衣卫自然猜测到了方家准备出逃,不过方家上下实在是跑得太快,而且一些重要人物离去时还有使馆中的使者陪送,他们也不好出手拦人,毕竟大华民国驻南洲使馆内还有几百驻军,沿海还有军舰游弋,锦衣卫可不敢轻易起衅。

    而就方家集体出逃一事,南明朝廷主持外交事宜的礼部很快就向驻南洲特使徐钦发去了抗议书,书中言辞严厉,直指大华民国扣押南明大臣,要求徐钦马上释放相关人员,并尽快给出合理解释。

    这种官样文书,徐钦压根就没放在眼中,他只是让在使馆区传道布教的崇道堂教职人员发表了一份人权宣言,在这一份宣言中明确表示:崇道堂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在使馆区设立医院,并聘请了名医,所有南洲人民都可前往就医。

    此宣言一出,就有更多受到迫害的南明官员以就医为名涌入使馆区,朝廷派大量锦衣卫拦截,还是堵不住这一股外逃风,甚至有一些逃兵逃到使馆区去躲避兵役,总之局势很不稳。

    除了“保外”就医之外,大使馆还大量签发签证,几乎每一个申请人都能拿到签证,准许南洲官民乘坐邮轮回大陆探亲扫墓,如此一来,就有更多人以等待邮轮为名,长期滞留在使馆区内,成为不受皇权统治的化外之民。

    为了官民大量出逃一事,朱允炆早已伤透了脑子,多次派人去与特使徐钦交涉都无果,哪怕是被威胁说,南明将被军队入驻使馆区,使馆方面还是不肯“遣返”滞留在使馆区中的官民。

    使馆方面不肯放人,朱允炆也不敢真的派兵去攻打,毕竟他也知道自己国小兵少,根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