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真的是你吗?你真的回来了?”刘夫人见丈夫进来了,也呆住,手上的的盘子差点没脱手掉到地上。
“你怎么在这里,娘呢?大嫂呢?智儿呢?”刘璟急问道。
这不问不要紧,一问刘夫人的眼泪就往下掉,哭泣道:“娘,娘和大嫂,她,她们不堪受辱,撞墙,撞墙自尽了,呜鸣”
“是谁干的?谁敢欺辱我刘家?”
“是官差,半个月前,一队官差来咱们家,说咱们家是反贼,要抄家捉人,娘和大嫂以死相逼,都拦不住他们,他们把爹和大哥的神牌给毁了,娘和大嫂气不过,就,就”
“别哭,先别哭,你断定是官差干的?”刘璟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刘家有功于明朝,皇帝就算再无情无义,也不该对刘家如此绝情。
“怎么不能断定,那些官差是高县令带来的,那姓高的平日对咱们刘家客客气气,见咱们刘家倒霉,却来落井下石,还派些恶贼押解我们上京,若不是有高人相救,我们,我们只怕”刘夫人哭得更惨了。
而这个时候,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从房间里冲出来,与刘夫人抱着哭成一团,还有一个女孩站在门边,暗暗地饮泣。
“这些事已经过去了,大姐不要再伤心了。”从正房内走出几个年经的妇人,说话的却是傅闱,她冲刘璟欠身一礼,才对刘夫人道:“今日你们全家团聚,小妹就不打扰了。明天学堂开课,记得带小智和柳儿洋儿一起去报名啊。”
“一定,一定。”刘夫人忙擦掉脸上的眼泪,道:“万先生何时有空,咱们要登门拜访,谢谢他的搭救之恩和收留之恩。”
“什么谢不谢啊,小事一桩而已,磊之是最不喜欢别人跟他说谢字的。你们把日子过好了,就是最好的感谢。”
“这,这怎么行呢?”刘夫人有些急了。
“不说了,我们先走了,明天记得带孩子们去报名哦。”傅闱说着,又冲傻站着不知所措的刘璟欠身一礼,带着几个“老师”一起离开了。刘夫人忙把来人送到门外,一阵寒暄才返身回来。
听到了关门声,刘璟终于回过信来,他急忙跑到门边,冲外面一看,那几个带他过来的官差已经走没影了,他轻轻地出了一口气,对夫人道:“去收拾东西,咱们马上离开这里。”
“离开?为什么要离开?这里不是挺好的吗?”刘夫人脑子有点蒙,双眼直呆呆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此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刘璟压低声音道,似乎是怕隔墙有耳。
“是非之地?人家万夫人对咱们挺好的,不但给咱们分了房子,还让咱们智儿去上学,还不收学费,咱们为什么要走啊?”
“我也要去上学了,我不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也道。
“哎呀,你们糊涂啊,顺天府是贼窝,他们以后是要造反的,咱们留在这里,跟反贼无异啊。”刘璟更急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女儿和两个侄孙都已经被收买了,已经没有了去意。
“你才老糊涂了,咱们离不离开,朝廷都把咱们当反贼了,离开了这里,咱们还能去哪?天下之大,还有哪里是咱们的容身之处?”刘夫人却道。
“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他们现在对你们好,是想要我给他们卖命啊。”刘璟更加急眼了。
“夫君,为妻本不该多说,你这也未免太小人之心,人家都没说过要咱们给他们卖命,咱们急着跑什么?再说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家救咱们一家的命,咱们给他们卖命不也是应当的?”
“可是”
第197章 文化扩张(十一)()
早上八点整,嘹亮的钟声从世纪钟那边传来,北平城内各大街小巷上人头涌动,很多人快步出门,到世纪钟前的广场上集合,观看升旗仪式。
这是顺天府特有的仪式,没有人催百姓来看,但是他们都是尽量赶来,因为升完旗之后,顺天府就会在旁边的公告栏上贴公告和这一周的报纸,为了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和招工消息,他们当然要来看。
适龄学生却是有组织地参加,每个学堂每个班级都划有固定的集合点,各位老师会到场点名,不到的会受批评,多次不到的就会请家长,所以学生没人敢迟到的。
八点十分,小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人,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下,仪仗队敲击着激昂的战鼓,抬出青天红日旗,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地升起到那高达十五米的旗杆上。
升旗过程虽短,却没有一个人喧哗,因为他们都知道,旗上那一片红日,是数万先烈的热血染就的,谁对青天红日旗不敬,就是对死难者不敬,所有人都会群起而鄙视之。
从开年到现在,这几个月来,每次升旗仪式,万磊都会携夫人到场,风雪无阻。仪式结束之后,他总会说上几句激励人心的话,这才让学生离去,学生一走,官府的公告就开始张贴,百姓纷纷前去围观。
公民也好,居民也罢,没有人敢乱挤,因为前面有衙役维持秩序,还有人扯开大嗓门念,挤不到前排也没关系。而百姓之所以热衷于看公告,是因为这些公告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毕竟顺天府控制了大量的原料供应还有销售渠道,不按公告的指导,百姓就难以进行有效的生产。
当然,万磊不想搞“国家”垄断,因为垄断会导致效率低下。不过出于顺天府现在四面受敌的实际情况,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市场和经济,如果政府放手不管,生产的原料就弄不到,产品也销不出去,那百姓的生活只会更艰难。
作为刚刚加入顺天府的刘氏一家,对顺天府的生活还是充满了陌生感,他们听到钟声之后发现外面人头涌动就有些傻眼,再发现市民们在搞集会,更是一头雾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甚至有些担心这些人闯进家门来对他们不利。
不过很快,这些人就兴高采烈地散去了,全然不是冲刘家来的。疑虑消除了,刘夫人抬头一看不远处的大钟,掰指头一数,又傻眼了,忙进屋给七岁的侄孙刘智穿好衣服,拉着他快步出门。而她两个女儿拉着小侄女也早早地守在家门口,闷声跟在后面。
“回来,外面乱遭遭的,你们要上哪去?”后面传来刘璟的喝令声,这老家伙一晚上翻来复去的无法入眠,眼睛有些发红,肝火自然是很盛。
“爹,我们要去上学。”年纪最大的刘柳儿壮着胆子道,不过声音还是非常低,毕竟她也怕她爹不同意。
“女孩子上什么学,快回房去,你们谁也不许去,智儿由我来教。”刘璟有些生气,声音自然就提高了几分,吓得年纪尚小的侄孙女刘心儿哭了。
“你凶什么凶,人家顺天府有规定,到了年纪的娃儿都要上学,咱们在人家的屋檐下,当然要守人家的规矩。再说了,咱们上学又不用花钱,亏了啥?”刘夫人瞪了丈夫一眼,拉着侄孙就走,亲娘带了头,两个女儿自然不再听爹的,也拉着小侄女出门去也。
“反了,都反了。”在家一向说了算的刘璟见妻儿都不听话了,怒火更炽,一甩袖子回房去了,连早饭都不吃,总之就是被气饱了。
礼崩乐坏,这就是刘璟对顺天府的第一感觉,在他的世界观里,女人就该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越是有身份的妇人,就越是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顺天府倒好,不但让女人满街跑,还让她们上学,甚至还让她们当官,这不是鸡司晨吗?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可偏偏他自己的夫人也被人家灌了迷魂汤,不但敢自作主张,还敢顶嘴了,以后这日子可没法过。刘璟越想越气,想找人痛骂一顿出气,却没人来搭理他,他不禁有一种被人遗忘了的落寞觉。
其实,刘家是万磊花了大力气才弄来的,当然没有遗忘他,只不过万磊知道,文人皆是自视清高,要杀一杀他们身上的菱角,才能用。所以,铁铉早上打算来找刘璟当说客,却被他拒绝了,说时机还未到。
刘璟被冷落在家里呆了一个上午,中午时分却还不见家人回家,不禁有些担心了。虽然他气妻女忤逆,不过好歹也自家亲人,所以鼓气勇气出门去看个究竟,免得家人被人拐卖了都不知道。
刘璟没有直奔万府,而是向路人打听学堂的所在,一路寻了过去。当他找到各级学堂集中地时,已经临近正午,学堂前的操场上站满了学生,少说也有几千人,男女皆有,场面十分壮观,而学堂区的占地面积也真够大,仅那个操场就有好几亩地。
在这么多人里面,刘璟还真没法找到自家妻女之所在,倒是看到万夫人站在操场前,而一位老人站在讲台前啪啪地一通讲话,说是明天要搞诗词比赛,让大家回去好好准备,优胜者还有奖励。
讲话结束,队伍就解散了,这么多年纪不一的孩童,场面居然没有乱,虽然人声嘈杂地,不过井然有序地四散开来,没有争抢更没有推挤,刘璟不禁有些怀疑,这些孩子是不是从军营里出来的,抑或这些学堂本就是军营的一种。
一想到自家儿女要进到水深火热的军营中,刘璟那颗心又揪到了嗓子眼,所谓好儿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刘家可是书香世家,绝不能让后代去当丘八。
正当刘璟寻思着如何才能把妻女都关在家里时,耳边就传来他夫人的埋怨声:“夫君,您怎么来了,学堂有规定,家长不能来接孩子,孩子要自己回家,说是要学会自强自立。”
“哼,自强自立。”刘璟气得胡子乱抖,怒道:“马上回家!”
老爹生气了,两个女儿却一点也不害怕,依旧交头接耳,说明天诗词比赛的事儿,还说要参加比赛拿奖,刘璟听了,更是气得两眼如牛。
第198章 文化扩张(十二)()
“智儿呢?”刘璟早上起来,发现妻子在院子里晾衣服,其他人却不见了人影。
“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早上六点就该上学去了。”刘夫人白了丈夫一眼,把洗衣水倒掉,道:“厨房里有早饭,你自己吃,我得出去一趟。”
“我不是说过了,不能再去上学,怎么就是不听?”刘璟有些恼火,不过刘夫人却不理他,擦了擦手,拿下围巾就要出门,他忙追问道:“你又要上哪去?”
“出去找个活计,我不出去挣钱养家,难不成靠人家的接济过一辈子?人家救过咱们的命,还收留咱们,已经仁至义尽了,咱们可不能白吃人家一辈子。赵夫人昨天跟我说了,她家开了个绣坊正好缺人手,我过去看看合不合适。”
“你也别总在家板着张脸,没人欠你钱。”刘夫人说到这,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昨天我去公告牌那边看过了,现在有人招雕工,你去看看吧。你不想给人家卖命没关系,不过活计还得干,人家可不白养废人。”
被妻子一通数落,刘璟老脸一阵青一阵白,不过却没法反驳。其实,他也看出来了,一家子除了他自己之外,都融入北平城的生活了。如果强行带他们四处流浪,那也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一个人的所谓的名节而让全家老小一起受奔波之苦,那也太不尽人情;如果扔下家人自己离开,他又下不了这个狠心,毕竟血浓于水。
既然是走不成了,那只有一条道可以走,就是溶入顺天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