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队的警官从望远镜里看到左右两舷两个方向冲过来的快艇上面涂着黑色的骷髅标识,当下大吃一惊。隐约之间还看到蒙着面的人影出现。
“是海盗!准备抗击海盗!”
只是为时已晚。
随着他的惊叫声通过通信频道传到其余两艘缉私艇上,一阵雨点一般的子弹飘洒过来!两艘海盗快艇几乎是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急转,形成了斜对着的交叉火力,安装在快艇上面的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在一千米距离之外开火。大口径子弹随着快艇的漂移打出了两道死神一般的弹幕,向处于减速状态的缉私艇笼罩而去。
12。7毫米子弹精准地命中了缉私艇的上层部位,子弹向点兵兵一样次第贯穿薄弱的铁质材料,击中里面的人和仪器。舵手被一发子弹正面打在面目上,整个脑袋像落地的西瓜一样猛地崩裂开来。
完成了急转之后,海盗快艇依仗着更加灵活的体积和更高的航速,开始围着三艘缉私艇转着圈圈射击!这一次,他们把大多数火力集中在了缉私艇的发动机舱部位,沉重的哒哒哒声之后,三艘缉私艇陆续宣告失去动力。
此时,缉私艇上的警察开始还击,可惜他们除了随身携带的冲锋枪之外,就只有前甲板上的那挺12。7毫米重机枪,而冲过去想要操纵机枪的警察总会被精准无比的子弹射杀!显然,海盗当中有技术高超的狙击手,他能够在起伏不定的船上对目标进行精准射击!
从对方的射击精准度和相互间的配合看,带队的警察意识到自己遇上了一伙非常专业的海盗。而他们的目标肯定是这支华夏船队,恰好碰上了缉私艇。他们非但没有取消抢劫,而是选择把警察干掉再进行抢劫!
“我们遭遇了海盗袭击!对方火力凶猛……”
他只来得及向上面报告到这里,就被密集的子弹穿过舱壁,打成了残碎不堪的尸体。
海盗快艇上的两挺12。7毫米机枪显然不是普通货色,射速非常的,而且根据子弹的侵切力判断,所使用的也绝非普通子弹。最要命的是那些射手的准头非常的厉害,他们善用连贯起来的短促点射第一时间就把缉私艇给压制得死死的。
转了两个圈子,缉私艇上面终于没有动静了,艇失去了动力随着波浪起伏着,里面看不到一个活的人,外面甲板躺着尸体。
海盗快艇稍稍放慢了速度,继续绕着圈子。当两艘快艇集中到一边的时候,分别走出两个牛高马大的蒙面大汉,他们肩膀都扛着一具rpg…7火箭发射筒。只见他们瞄准了缉私艇,扣动了扳机。
两枚火箭弹拖曳着即使是昼间也清晰可辨的尾焰扑向缉私艇,“轰轰”的两声,火箭弹纷纷命中缉私艇的水线稍上的部位,顿时出现一个大洞,海水疯狂地灌进去。紧接着其中一个人又向第三艘缉私艇发射了一枚火箭弹,可能是击中了油箱部位,顿时那艘快艇燃起了大火。
这还不算完,两个人一共发射了六枚火箭弹,每艘缉私艇都挨了两枚,直到它们都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这才罢手。
海盗快艇绕着正在快速下沉的缉私艇开了几圈,直到它们完全消失在海面,这才加快速度,朝东南方向飞驰而去。
南中国1号的船长看到这一幕吓得两腿发抖,刚才的火爆场面就发现在他眼前不到一海里的地方。而当他以为海盗解决了国际刑警之后,肯定会把主意打到船队这里来。
让他惊讶的却是,海盗居然走了!
“吴队长,这……”船长六神无主地看着吴军。
吴军没什么表情,抬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刚才交战的海面,足足看了好一阵子,才放下来,说道:“命令船队加快速度,我们要抓紧离开这里,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回来了。”
船长吓了一跳,飞快地向各船传达了命令。船队十几艘货轮开足马力朝印度洋驶去。
看着海盗快艇消失的方向,吴军不禁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心里道:刘小光,你这小子干得真不赖!
第280章 蝎子()
看最快更新
消息传到李路这里,又看到国际新闻上报道了一起国际刑警缉私艇遭到海盗袭击无一生还的新闻。
他不禁微微一笑,彻底放下心里。美国佬这回得忙活一阵子了,亚丁湾海域的海盗可是越发猖獗了呢!
所谓好事成双,刘小光带着军刀团干了漂亮的一仗,胡震天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李路离开莫斯科来到基辅的时候,胡震天带着几个小组前往了波兰。终于在今天传来了一个消息——西部集群的司令布尔拉科夫愿意合作。
所谓西部集群,是苏联部署在东德的陆空集群化部队。曾经,这个集群有约120万兵员,约4500辆坦克和同等规模的步战车、装甲车,2000架作战飞机和1500架直升机。
他们是苏联陆空军中装备最好、待遇最好的部队。
翻看苏联新式装备的服役次序,su…27也好t…72也好,无一例外的是首先装备到这个集群。
翻看苏联部队的经费拨发记录,也都很清楚地显示着这么一个信息,重点放在了西部集群。
因为冷战时期,欧洲才是苏军的主要对峙方向。
过去几十年,欧洲人民一直生活在恐惧当中——红色苏联的装甲集团就在家门口,谁也不知道莫斯科哪天会抽风一个命令下来,成千上万的坦克装甲车以及数千架战机开动引擎横扫欧洲大陆。
美帝针对苏联装甲集群研制的武器还少吗?
比如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实际上研制之初就是为了应付庞大的苏联装甲集群,单纯的反坦克直升机。
西部集群是何等令欧洲人民以及他们的守护者美帝心惊胆战,为了应付蟑螂一般的t…72研制了阿帕奇,为了对付超音速的炸弹卡车逆火研制了f…15。美帝也特么的很不容易啊!
好景不长,东西德合并之后,西部集群首先失去了东德前沿,开始了长大十年的撤离行动。每况愈下的经济,又使得西部集群失去了往日的优等生待遇,再加上戈尔巴乔夫的几次对苏共动刀子,西部集群外表光鲜的同时,内部正在腐朽。
事实上,东西德合并的时候,西部集群司令员布尔拉科夫上将甚至策划了进攻欧洲的作战计划,打算荡平整个欧洲以作为东欧剧变的回应!
这个计划确定存在,但是究竟进行到何种程度以及为什么后来没有付诸实施,原因无法考究。恐怕与太平洋舰队核潜艇私自出航事件大同小异,都遭到了内部的强力阻止。
而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布尔拉科夫这个人实则与黑海舰队的霍夫林有着共同的狂热因子,也对红色苏联有着极端的维护之心。
恰恰,这种人在苏联崩裂之后,又是最容易给各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带来极大危害的人。在失去信仰的支持之后,他们的狂热和极端往往会变得一无是处。
历史上布尔拉科夫成为堕落者,也就不难解释了。
但是,就当前而言,李路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冒出来,更为布尔拉科夫的答应合作而欣喜若狂!
对付苏军以及各国政府官员,李路采取的通常是先低端后高端的方式次等下手攻克。攻陷了包括第16航空集团军在内的所属部队军官层之后,胡震天就对西部集群司令部展开了攻势。
为了加强他那边的力量,李路把曾为情报部资深特工、101大队特战三连长,现为军刀团重要成员的谢东流调了过去。谢东流在莫斯科整合了一帮招募的克格勃特工,以国内精英为骨干,在波兰建立起颇有效率的情报网络。
8…19之后,莫斯科陷入了混乱,乌克兰等国宣布独立之后,彻底宣告了苏联解体处于进行时。苏军所有的驻外部队都成了被遗忘的部分,这里面有撤出当年撤出东德的精锐集群,也包括了大量的驻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的合成化集群。
当上万辆先进坦克装甲车以及数千架先进战机遭到遗忘,而他们的掌控者突然发现约束力和军饷不知在何时消失了,同时看不到了未来,那么,就在回眸的那瞬间,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庞大的武器装备库头上。
一开始,普通士兵们倒卖点ak…47,库存有数不尽的卡拉什尼科夫,取之不尽,以此换取一些买酒钱。起初,部队里的监管部门还抓了一些,慢慢的,他们发现自己的军饷也他妈的没到账!
就来了。
先是低阶军官,然后往上蔓延;先是手枪步枪等轻武器,然后扩散到重武器甚至坦克装甲车作战飞机!
苏联解体到普大帝上台这近十年时间,是国际军火贩子的黄金时期。苏联备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建立起的庞大军队和庞大军需库成为了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货源。往往,步枪是论斤卖,往往,一车皮劣质文胸能换一架米格…29外附赠各种搭配导弹。
李路打布尔拉科夫的主意,也没别的想法,只希望得到他的默许,方便和他的手下进行一些交易。比如买点坦克,买点飞机,就这么点事。实际上,盯上波兰,李路是为了一款叫做蝎子的隐形攻击机——波兰研制的pzl…230f攻击机。
为了替代老旧的苏…22战斗轰炸机,波兰pzl公司研制了一款单座、双发高亚音速轻型隐形对地攻击机。这种外形极具科幻色彩的隐形攻击机就是“蝎子”。东欧剧变,随即苏联解体,此项计划一度终端,一直到波兰向北约靠近的二十一世纪,pzl公司才再次从布满灰尘的仓库把它翻出来。蝎子这才出现在公众面前。
蝎子采用了下单翼鸭式启动布局,但是它那操性跟现在大多数鸭式气动布局的飞机相当的不一样,可以说是另类。它的鸭翼位置离座舱相当紧,可以说就在座舱旁边。而鸭翼的形状也不是常见的后掠翼或者三角翼,而是前缘平直后缘前掠的造型,怎么一个怪异了得。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pzl的设计师并非闲得蛋疼,这么干是为了提高飞机的敏捷性,这一点体现在它的性能参数上,低空亚音速的性能十分的出色——恰恰是前线攻击机最重要的指标。
偏平的机头和内倾的垂直位移,以及那有些类似yf…23的发动机短舱,都说明在设计之时是多么的重视隐形性能。
亮点在于,水泡型座舱和取消了风挡的一体成型座舱盖为飞行员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视野。
李路盯上蝎子,根本就是因为一体成型座舱盖技术。
美帝的f…16、f…22以及f…35都是采用这种先进的技术,而且丫的从来没有向其他国家提供过这种技术,即使是日本和以色列开发的f…22a和狮,采用的仍然是略逊一筹的单块式风挡!
看似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块风挡玻璃,却是华夏一直到j…20都没能解决的技术难点,就不难理解李路为什么盯着蝎子那么紧了。更何况,虽然他早把苏联的等离子隐身技术纳进了视线,但是多一种技术参考也绝对不是坏事。
至于波兰pzl公司的一体成型座舱盖技术是从何而来,李路也搞不清楚。无非两个途径,一是自主研发,二是克格勃的功劳。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如果是克格勃弄来的,也不会落到波兰头上。
而李路花那么大代价勾搭布尔拉科夫,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