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苏浩面前;中年男子毫无惧色。他的态度很是谦恭;却没有卑躬屈膝的意味;带着微笑;伸出手;不卑不亢地说:“苏浩将军;请原谅我们之前的冒昧。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和祖光。”
此人举止优雅;谈吐不凡。虽然是普通人;面对苏浩这个刚刚获得晋升的准将;也没有过于谦卑的表现。
苏浩嘴角慢慢弯曲;接住对方的手;用力握住。
这个礼仪化的举动;已经表明了苏浩的态度。很自然的;和祖光脸上的微笑变得越热情。
警卫拿过来几把椅子;人们分别落座。
“这里是一个全新的基地;很多事情还没有头绪。你们也看到了;外面很乱;很多事情都需要安排和计划。每天二十四小时;我忙得几乎连睡觉的时间也没有。”
苏浩看似无用的了一通感慨;坐直身体;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盯住和祖光:“在这里;没必要遮遮掩掩;说说你们的来意吧?”
和祖光明显属于那类经常谈判;口才优秀的人。看到苏浩没有对和丽群之前的举动继续追究;高吊起的心脏也慢慢放下。为了迎合苏浩;他省却了客套和恭维;也没有大谈“友谊”之类的开场白;直接进入问题核心。
“苏将军;我们不是敌人。”
和祖光先定下双方身份的基调;然后切入主线:“您在新南阳的一系列动作;已经伤害到了“红烟”集团的利益。作为被保护者;我们绝对支持军队在生物战争中的任何举动;也坚决服从任何战时命令。不过;这一切都有基本前提————您既然在那个时候接受了我们的酬金;多少应该给予补偿。这是最基本的契约原则;如果违背……恐怕;今后很难有人再跟您打交道。”
对于新南阳基地市生的一切;“红烟”集团上层感到愤怒。因为苏浩对运输车辆的强行征用;导致大量机械和货物滞留在城内。其中最关键;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那些已经完成初步清理;打包装箱的烟叶。
“我们损失了价值五百万蓝币的货物。”
和祖光认真地看着苏浩:“烟草属于消耗品;它现在的价值远远过食品。我们经营着整个军方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烟草供应。关于这一点;您应该很清楚。”
这话软中带硬;带有隐隐的威胁意味;只是没那么直接。
苏浩从衣袋里摸出一盒香烟;抽出一支点燃。他把烟盒凑近眼前;仔细端详着包装上的“红烟”标志。
“新贵阳基地刚刚开始建设;新南阳已经被变异生物占领;我没有带出太多的物资。现在;我需要食物;大量的食物。”
苏浩的话答非所问;和祖光却显然没有根究的意思。他依然面带微笑:“能说个具体的数字吗?”
“二十万吨食品;不限种类。稻谷、小麦、罐头、油脂、合成食品或者脱水于菜都行。”
苏浩的声音很独特;充满男性特有的魅力和平静:“在时间上也有限制。一个半月;必须交付规定数量的一半。剩余部分延后二十天交付;不得拖延。
第二百四三节 破裂()
“二十万吨?”
听到这个数字;和祖光脸色微微有些变化。片刻;他已经恢复常态;依然笑容可掬。
在和平时期;二十万吨食品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数字。稻米高产种子和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使每年产出的米面足以维持消耗。根据联合国在病毒爆前的一份调查数据;全世界每年大约有十三亿吨食物被浪费。在这些数字的对比下;二十万吨已经显得小之又小。
然而;和平年代的数据;并不代表现在。
病毒爆后;除了军方控制的各大基地市;最大的粮食产生来源;就是盘踞在各地;从战前就开始积累物资的豪族财团。出于武力控制和技术手段上的遏制;军方不可能向豪族财团提供基地建设组件。各集团虽然从战前就开始收拢人才;也建造了一些地面形式的封闭式农场;粮食产出却无法与军方相提并论。尽管如此;各大集团的产量也足以维持消耗。随着他们对各个废弃区域的控制;耕地面积也进一步扩大。可是;自然耕作终究不能与基地生产相比;收获周期就决定了基础产量。
“红烟”集团的大多数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烟草。虽说食品储备数量不少;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调集二十万吨之多。
“我还需要建筑材料。主要是钢筋和特种水泥;以及各种浇筑模件和管材
苏浩毫不在意和祖光的态度;继续道:“除此而外;还有药品、被服、各种日用品和矿石原料。具体的项目;我会专门列出清单。当然;数量很大;至少要满足五十万人的消耗。如果你们可以提供额外的数量;我也很欢迎。”
和祖光一直努力控制着情绪;使自己看起来显得平静。然而;苏浩的这些话;还是让他大吃一惊;脸上的微笑瞬间消退。
“……竟然要这么多?”
苏浩淡淡的笑了:“我已经说了;新贵阳基地刚刚开始建设。这里一片空白;我需要数量庞大的物资和食品;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有;刚才提到的这些;必须尽快供应。尤其是第一个月;批供应的物资必须达到总量的百分之四十。”
和祖光的面容有些阴沉;显然;这并不是一个会让他高兴的消息。
他与苏浩都是聪明人。新南阳基地被征用的车辆;以及滞留在仓库里的货物;不过是拉近彼此距离的幌子。
能够从病毒爆前就开始积蓄力量;延续至今的豪族财团;都拥有眼光独到的脑。“红烟”集团也不例外。
在新南阳被苏浩杀死的和漾;是“红烟”集团的继承人之一。加上丢失货物和现场处置不力;和丽群回去以后;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惩罚。在“红烟”集团紧急召开的高层会议上;大多数成员都觉得愤怒;一致要求对苏浩和第十一独立部队展开报复行动。尤其是和漾的直系亲属;甚至拿出大量资源;请求派出集团最优秀的雇佣兵;对苏浩实施暗杀。
并不是所有人都被仇恨与愤怒蒙蔽双眼;大多数人的报复请求直接被集团总裁否决。在几名决策人的引导下;会议核心很快变成了对第十一独立部队的现状分析;以及合肥战役之后整个东南第三战区的局势讨论。“红烟”集团派出了大量人员对苏浩的情报进行收集;很快得到了军部会议录像。
分析研究的结果;使“红烟”集团高层感到震惊。他们忽然现;苏浩这个年轻人的背后;居然站着74集团军和科学院。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集团能够招惹的庞然大物。而苏浩从昆明都成都;从庐江到新南阳;一系列战绩都足以表明其能力。尤其是苏浩在军部会议上表;对军部副主席冷嘲热讽;直接导致当场中风的那一幕;使观看录像的集团高层目瞪口呆。
按照当时“红烟”集团总裁评价苏浩的原话:“这家伙如果不是悍不畏死做事不顾后果的疯子;就一定是心机深重;对一切都早有布局的强者。”
接下来的生的事情;印证了集团总裁的话————第十一独立部队带着大批难民离开新南阳;前往贵州境内建设基地。
事情已经再清楚不过;苏浩绝对不是蛮横无知的蠢货。他的这些举动早有预谋。从上传反对意见书开始;他就做好两手准备:如果章盛飞能够迷途知返;全面终止合肥战役计划;也不会死那么多人。如果战役失败;苏浩就可以趁机在新南阳城内打死搜刮;带走最重要的物资;另寻地方巩固自己的势力。
他背后有许仁杰和王启年的支持;军部自始至终也没有宣布第十一独立部队为叛军。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军部很可能暂时没有力量用于对付苏浩;或者是因为科学院的关系;想要从王启年手里得到更多研究成果。当然;也可能是许仁杰在中间起到的遏制效果。毕竟;现在不是和平时期;军部对西南的控制力远远不如北方。苏浩在会议上的那番表现很对下级官兵的胃口;在这个时候对他进行处理;只会激起反感;对整个战局不利。尤其是从整体大局来看;如果新贵阳基地能够完成建设;对生物战争的好处不言而喻。当然;前提是军部不会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所有资源都必须依靠苏浩自行收集。
“红烟”集团的总裁是商人;他只会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待问题。
这是一次风险投资。对象当然是苏浩;还有正在建设的新贵阳基地市。
如果成功;好处自然很多————“红烟”从此拥有城市优先入驻权;能够提前占据大量平民区;在城外的耕地容易得到保护;甚至在该地区形成新的集团核心。
如果失败;坏处也同样不少。最重要的;军部那些对苏浩充满仇恨的家伙;会把集团当做新的报复对象。
和祖光的真实身份;是集团副总裁。他这次过来是打前站;探听苏浩的口风;探讨双边合作的可能性;判定收益的具体数量。
他很高兴苏浩能够理解自己的意图。可是;苏浩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多得让和祖光感到恐惧。
所谓“风险投资”;当然会有着无法确定的因素。可是;以商人的精明;绝对不会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投入资金。砸下去的可不是草纸;而是真金白银。尤其是在做出决定以前;他们会仔细计算利益得失;锱铢必较;确认自己究竟会失去多少?得到多少?
和祖光略低着头;右手握住下巴;慢慢摩挲着刚刚刮过;很有些扎手的面颊。他慢慢捏弄着;用这种沉思的外表掩饰住内心的纠结。几分钟后;当和祖光直起身子;手掌从面颊上离开的时候;他已经再次恢复了微笑表情。
只不过;比起之前;他的笑容有些淡化;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勉强。
“苏将军;我们是商人。”
和祖光为自己的身份下了定论。他带着不可或缺的客套;语气和态度却表明他已经失去了继续谈下去的耐心:“我得承认;您是一名优秀的将领。然而;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军人;还有平民;有商人;有医生和学者……病毒摧毁了文明世界;却无法彻底毁灭原有的社会结构。至少;我们仍然恪守着与过去同样的职业原则。”
苏浩注视着和祖光。他环视了一圈站在对方身边的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商人逐利;这就是你想告诉我的?”
嘲笑和讥讽;对祖光没有产生任何效果。他的口气依然认真;态度依然亲密:“将军;我们能够理解您在新南阳基地时候的那些做法。您瞧;我们没有抱怨;也从未对此说过什么。但这件事最好到此为止;我们也保证今后不再生类似的事件。“红烟”集团已经拿出了最大的合作诚意。然而作为被选中的合伙人……苏将军;恕我直言;您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时机成熟;看到实际好处才下手;那就太晚了。
苏浩的态度依然平静;语调虽然冷厉;却没有指责的意味。
对此;和祖光觉得有些奇怪————他不明白;苏浩的底气究竟来源于何处?
出的时候;“红烟”集团详细研究过苏浩的身份背景。除了许仁杰和王启年;苏浩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因为地域上的限制;科学院不可能给与他大规模物资援助。新成都方面虽然物资充足;也有着地利上的优势;却必须优先保证74集团军的供应。
第十一独立部队只有两万余人;加上从合肥前线加入的溃败军官;总数也不过三万。可是;聚集在新贵阳附近的难民有三十万之多。如此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