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248章 华夏帝国()
“曹梦,字牧瑶,曹孟德最疼爱的女儿,自小便天资聪颖……与赵子龙关系匪浅。”刘丰丢下手中的卷宗,已经了解了她的生平,是个很不错的姑娘。
“去将子龙唤来。”刘丰吩咐一声,便有人立即领命,去传唤赵云觐见。
曹梦留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她喜欢赵云,想要刘丰给他们赐婚。
刘丰这才突然意识到,赵云跟了自己多年,也老大不小了,却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是应该考虑他的终身大事了。
不过,这种事还要考虑下赵云的想法,毕竟他们是结拜兄弟,不是那种普通的君臣关系。
“大哥,你找我?”赵云的声音传了进来,就像是以前刘丰和汉灵帝一样,在私下两人一直是以兄弟相称,说话也是你呀我的。
看着赵云那不似男人般的俊美,很难将他和骁勇善战的猛将,联系在一起。
不过说到俊美程度,刘丰也不输于赵云半分,完全有做小白脸的潜质。不过,他是当今的皇帝,没有人的权势大过他了。
“曹梦,你认识吗?”
“牧瑶吗?认识!那个小姑娘挺可爱的。大哥你不知道她……”赵云仿佛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说了很多关于她的事。
半晌,赵云才发现自己的失态。
“哟,瞧你那眉飞色舞的。不过喜欢就好,那大哥即刻下旨为你们赐婚。”刘丰笑眯眯的,从来没有见过赵云如此多话,看的出赵云也很喜欢。
“可是大哥,她父亲是曹孟德……”赵云没有说下去,因为刘丰一直不喜欢曹操,两人之间还有些小摩擦。
“此一时,彼一时。”刘丰话没有说得太明,但意思却很明显,曹操已经不可能跟他掰手腕了。
“谢大哥成全。”赵云喜上眉梢,终于不用情义两难全了。
“只是这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还要别人女儿家亲自找我!”刘丰笑骂着,赵云一脸尴尬之色,不住挠头掩饰心中的不平静。
……
让荀彧拟了一道圣旨赐婚,刘丰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接下来,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
刘丰要改国号,这可是件大事。古往今来,除了改朝换代,从来就没有改国号的。国号换了,意味着跟之前不再是一个国家。
并不是刘丰大力铲除异己,而是汉灵帝留下的建议。
赤霄神剑中保存的记忆片段比较零碎,所以不知道为何有这条建议,但绝对是件很重要的事。
“文若,如果朕要改国号,有什么建议吗?”刘丰揉了揉眉心,虽然他现在的智力比荀彧高出许多,但知识这事不是说有就有的。
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这是刘丰一贯的作风。
“陛下,请容微臣思索片刻。”听到皇帝自称朕,荀彧便知道这事不是开玩笑的,他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
一小片朦胧的光芒,笼罩在荀彧的头部。刘丰大吃一惊,这是灵力的另类运用。
“难道这就是谋士与武将的区别?”刘丰心中暗自嘀咕,自灵力改变世界以来,他一直以为灵力就是能加强战力,没想到还有其他妙用。
刘丰不由得想起了郭嘉,好像犯人到了他的手上,哪怕对方是死士,他也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看来灵力的神妙,自己还没有彻底认识到,以前还是太肤浅了。
就在刘丰愣神的功夫,荀彧头部光芒已经散去了,睁开双眼,向刘丰献出数个不同的方案。
短短时间内便想出数个方案,各个方案还都非常繁琐复杂,刘丰不得不佩服他的思维速度。
不过时间跨度有点长,最后刘丰总结归纳发现,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便是以绝对的武力镇压反对声音。
……
没几天的时间,孙坚便送来军情,荆州的局势已经得到控制,领头反叛的竟然是孙权,他亲自正押解着来雒阳的途中。
而曹操方面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虽然曹丕和曹植都参与其中,但以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掀起这么大的乱子,背后还有人藏在暗中。
“是于吉。”郭嘉非常肯定地说道,他负责管理那些修士,刚刚从他们口中得到了答案。
“是他!”刘丰点点头,汉末三仙已去其二,他竟然忽略了这个人的存在。
“汉升你带五十近卫去趟兖州,务必尽快平定叛乱。”
黄忠、赵云、典韦三人是刘丰麾下最强一列武将,实力已经超越了汉末三仙,加上知晓了那些修士的法诀,黄忠足以吊打于吉了。
……
再次早朝的时候,刘丰直接颁布诏令。
改国号为华夏,他自号华夏大帝。不再供奉汉王朝先帝灵位,也不祭奠汉太祖。
果然,诏令一出,群臣皆惊得不知道说什么。三公也没有敢接话,皆低头以目光交流着意见。
不过他们不开口,不代表无人反对,大儒孔融在一片寂静中,跳了出来大声怒斥道:“此举大违祖制,变革极为不妥,典型的数典忘祖,还请皇上三思。”
孔融虽然没有什么坏心思,但是思想比较迂腐,能力几乎为零,他的建议刘丰自然不会参考。
刘丰心中冷笑,瞧了眼孔融,淡淡地说道:“朕是在下诏,而不是跟汝等商议,汝等照办就是。”
典韦如一尊恶神手执双戟,带着郎卫守在朝堂上。他们的武器,已经全部亮出了锋刃,散发着迫人的寒光。
郎卫数量比起平时多了一倍不止,诸位大臣这才豁然惊醒,皇帝陛下的决心很大,或许会以武力镇压反对声音。
“陛下,这……”皇甫嵩朱儁等名臣,与刘丰的关系一向不错,但是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实话,这条诏令在他们看来,也是极为荒诞不堪的,也想让他收回成命。
刘丰虽然心中也有疑惑,但是既然准备实施了,他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他相信汉灵帝在这件事上不会骗他。
“虽然现在是违背祖训,但是将来你们会发现,这是一项明智的变革。”刘丰的话柔和了一些,稍稍解释了一下。
(本章完)
第249章 华夏文明()
汉末三仙已去其二,硕果仅存的于吉,也被典韦在兖州强势斩杀,本土修士反抗势力彻底瓦解。
而孙权和曹丕曹植,也被各自父亲押解进京,跪在刘丰的面前请罪。
“你们就安心做个富家翁吧。”刘丰一言决定了他们的未来。
孙坚是麾下得力干将,而曹梦又是赵云的妻子,刘丰自然留了些情面,下令让他们永远不得入仕。
一开始,大汉十三州,除了改叫华夏十三州,并没有多大的改变。那些既得利益者,自然乐得如此,卖力地镇压叛乱。
短短一个月时间,华夏境内便恢复了平静。
华夏帝国这才开始了,一系列大的变革。
在每个郡设立英雄馆,不问出身贵贱,唯才是举,广纳天下英杰。
诸葛亮、黄月英、司马懿、庞统……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跃入刘丰的视线,出任了帝国官员。
又在各郡县开设华夏学院,十四岁以下少年,都有机会进入学院学习。不单单是读书写字,还可以学习修行基础。
成绩非常优秀者,还可以升入更高级的华夏学府,获得深造学习的机会。
当然,这些都不是免费的,但帝国可以提供无息贷款,助他们完成学业。
从此,寒门也有崛起的机会。
华夏学院的建立,打破了知识的垄断,严重损害了士族的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但是,反对显得那么徒劳,华夏大帝太强大了。哪怕是数万人的军队,也不够华夏大帝一人一剑杀的。他强大的武力,是这一切变革推广的最大保障。
空旷的原野上,刘丰手抚着滴血的赤霄神剑,地上躺着密密麻麻的妖兽尸体,他的心中有些麻木。
随着整个世界灵力变得浓郁,野兽产生了很多强大的个体和族群,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这一年来,刘丰不知道杀了多少生灵,赤霄剑体也得以完全修复。
不过,经过他的一番杀戮,人类的境况好上许多,那些强大的妖兽,全都被他解决掉了。
“是时候清理其他势力了。”刮起一阵狂风,刘丰身影瞬间消失。
在华夏大帝的强势下,再也不存在什么郡国兵,全都是帝国直属的部队,人数更是达到了两百万人。
这两百万人,可不是那种没战斗力的屯田兵,而是全职的精锐士兵,修行有刘丰简化版的法诀。
原本最大的限制——粮食,在刘丰仙术作用与技术人员的研究下,一年收获的粮食足够全国人吃上三年了。
刘丰一回到雒阳,便下令四征将军,各自统帅自己的军团,清扫各自负责方向的势力。
华夏普通士兵的个体实力,比他国一般战将还要厉害。再加上军械大师黄月英,研制出来的精锐兵器。
南方的山越,第一个被扫灭,接着就是高丽还有倭国,他们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完全不是华夏军队的敌手。
什么乌丸更是不堪一击,就连最为强大的北匈奴,也是一触即溃,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华夏每占领一个地区,便有华夏人争相抢着搬去居住,教化当地百姓是一件大功劳。或许凭着功劳,可以捞得一官半职的。因为不管在哪,官员都是纯正的华夏人担任。
罗马、安息、贵霜与大汉朝并称欧亚四大帝国,但是面对现如今的华夏帝国,就像是新生儿面对壮硕的成年人,根本没有什么抵抗力可言。
要说他们比其他国家强多少,顶多是他们幅员辽阔,需要华夏的士兵多跑些路,才将他们彻底的打败征服。
短短的五年时间,华夏军队已经横扫了整个地球,将之收为华夏国土的范围。现在,地球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华夏帝国。
又十年的时间过去,华夏的文化教化非常成功。什么罗马帝国什么安息帝国,全都离他们远去,他们都是华夏人,他们为自己是华夏人而骄傲。
虽然世界已经和平了,但城池并没有拆掉城墙,反而越建越高。原来城墙最多十几米,现在雒阳城墙的高度达五十米。
每个城市还设有防护阵法,能抵御大量的伤害,还可以禁制空中飞入城池内。
全球修真文明越来越发达,可以飞上天空的人,已经不是珍稀动物,每座城池都有百儿八十的这类人坐镇。
那些人是华夏人中的强者,都是原来的大汉子民。
只有他们,才可以学会更高深的仙术。不是华夏大帝敝帚自珍,而是只有他们才有学习的天资,其他人种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他们那种强度。
世人不得不承认,原来的华夏人高人一等,那是最优秀的民族。
不过他们也不沮丧,因为华夏大帝的治下,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而最早的华夏人也都很友善,没有任何歧视他们的想法。
期间,也发生过小意外。
比如什么阿三教,还有什么神教廷,以及什么圣城的联合反抗华夏。
结果,帝国还没有出动军队,便被华夏百姓给全灭了。
百姓虽然没有华夏精英强,但也不是那些异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