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范大惊,难道黄权都有二心了吗。刘焉现在只能相信自家人而已了,费家人还有庞義,刘焉的老婆姓费,而庞義则是刘范的丈人,但是这些人中间都是文士居多,论治理地方这些人行,可是若是说道军事战略,这些人则没有那个能力。刘焉大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就知道犍为不可久留,最好趁任安还没有投降,陈林的心思都放在江阳方面的时候,刘焉就能给自己想出一条出路。什么州牧不州牧,军队不军队的事情都不是最重要的,家族的身家性命才是最真实的。也许陈林不敢杀自己,但是刘焉不想过一辈子牢笼的生活,别人还可以投降之后被俘之后还能谋个一官半职的,但是刘焉刘氏父子绝对不可能。走,必须走,一定要走,至于怎么走,现在刘焉正在想。刘焉宗族加上亲戚什么的要一起走,少说也有数百人,要是只有几十人倒可以偷偷就溜走了,可是几百人那就不行了。
刘焉向来未雨绸缪,想得比较远,换了一般人,见自己还有犍为一郡,大军也还有万余,一定不会那么悲观的就想着保命的事情。可是这就是刘焉的厉害的地方,原先有蜀郡这样一个大郡都干不过陈林,更别说现在了,刘焉着急了,在大厅内走来走去,不知今后怎么办。刘焉当初来益州就是早早就看到大汉的未来,才想着来益州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避祸的,想给自己的儿孙留个好一点的未来。原本一切都好好的,没想到陈林插上一脚,贾龙受赵谦这么一诱惑竟然反了刘焉。刘焉设计好的走向顿时被破坏,而且愈发严重,搞到现在竟然还要为小命担忧。
要说之前这几个外放出来任州牧的刘氏宗亲,估计就是刘表过得最好了。幽州刘虞现在几乎跟刘焉一样,被公孙瓒和袁绍欺负得不行,幽州大部都在公孙瓒手中,幽州哪里还有刘虞说话的份。刘焉就不用说了,兖州的刘岱也是一样,与曹*平分兖州,要不是曹*部下的青州兵降了又叛,叛了又降,接着还是叛,曹*疲于奔命,只怕早已经跟刘岱开打了。扬州的刘繇更加是被袁术打得将治所从寿春搬到长江南岸,可惜南岸又有一匹猛虎孙坚,刘繇不见得好受到哪里去。孙坚现在已经隐隐有进攻会稽的动向,孙坚拿下会稽就相当于后顾无忧,那时候孙坚再要发展,自然就是拿刘繇开刀。
刘焉仰天长叹,为何刘氏沦落如此地步啊。突然刘焉想起了一个人,他的侄子,刘备,刘备现在不是洛阳令吗,据说在洛阳弘农一带搞得有点起色。顿时刘焉又一蔫,旧都洛阳被董卓大火烧了一把,百万百姓十不遗一,小小洛阳的地方能有多大作为。而且刘备这个人野心也不小,处心积虑的都要为自己拿一个刘氏后人的身份,难道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刘焉既能想到刘氏多人的不如意,也能想通刘氏后人的私心,可是刘焉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刘焉甚至想当初要是不听信什么益州有帝王之气的屁话,直接去交州,就没有这一切了,后悔啊。
从郡府一出来,黄权就知道刘焉变了,往日的刘焉神采飞扬,总是尽最大努力的去拉拢笑脸相迎众人,总能将大家说得信心满满,可是今天的刘焉太沉默了,已经失了往日的锐气。现在陈林极力招降任安等人,要是陈林成功,那犍为就陷入了陈林的包围之中,绝无胜算。为今之计就是趁着陈林在蜀郡根基未稳之时,发动所有兵力一击,没准还有机会,要不然就只有。黄权不敢多想,黄权是蜀人,将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名正言顺的州牧大人,可是为什么贾龙陈林等人竟然以不义攻正义却能获胜,黄权有点想不通。回到府上的时候,黄权刚刚坐下,就有家丁来报说是吕常吕义父子来访。黄权一惊,这么快就坐不住了吗,吕家父子家属也被陷在成都之内呢,这时候吕父子一定是来试探黄权的口风的,或者是想劝黄权一齐回蜀郡。黄权心中悲凉,真的要失败了吗,黄权大喝一声:“不见不见,就说本老爷病了,不宜见客闭门谢客谁来也不见,除了主公。”黄权喊完又自嘲的笑了一笑,刘焉这时候怎么可能还来见自己。
如此又过了五六日,一道惊天动地的消息传入蜀中,各方势力各自的斥候都纷纷向自己的主子汇报了这个消息:董卓死了。刘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笑了,疯狂的笑了,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刘焉当真是有多么的忠君爱国,逆贼董卓死了才高兴的。其实刘焉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即想到了一个脱身的办法,一个可以让刘焉全家安然无恙离开益州的方法,所以刘焉笑了。
陈林得到董卓的死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要去长安。贾诩心中一叹,好不容易培养了陈林的野心,刚刚萌发起来的雄心壮志,就被董卓死了的消息给拍死了。董卓死,陈林觉得汉室有望,所以他要去长安,这是贾诩能想到的最好的解释。陈林没有贾诩想得那么明白,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只是知道自己好想好想也应该去一趟长安。张松贾诩高顺等人当然是不同意的,死命的劝阻,陈林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完整的自己,自己身上有太多太多别人的希望别人的投资。事情走到这一步,陈林身上寄托的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希望了,而是麾下众文武,还有千千万万士兵百姓的期望。
张松就一句话,你去吧,你现在离开蜀中离开汉中,蜀中的事情至少要多延续一两年,至少多死伤十万人,士兵百姓,这些人本不该死,你去吧,你去他们就要死。陈林怒而不敢言,因为张松说的有理,现在蜀中的局势对于陈林来说是相当好的,张松已经在江阳走了一个来回了,传达了一些任安等人的想法,只要在努力一把,有望一个月之内可和平解决。这样益州就统一了,四五百万人口得以安居乐业,要是再拖一两年,十万人是张松最低的一个估计。陈林妥协了,陈林非常不适应这种做事情由不得自己的感觉,贾诩默默的离开,不敢多说,这时候最好不要惹陈林,尤其是贾诩这样小心翼翼的人。
第二日却传来一个让陈林惊讶不已的消息,刘焉遣使来见,说举荐陈林为益州牧,刘焉老了当不得重任了,希望陈林能领导益州百姓,而刘焉自己呢将回长安侍奉汉帝。投降,这是陈林第一个念头,刘焉要投降,找了一个体面的借口,恰好董卓死了就是最好的时机。贾诩却想的第一个词是开溜,刘焉要开溜,回长安,不可能,董卓死了,那几十万西凉兵不再三辅翻天才怪,这时候回长安就是往火海里跳,要不然自己等人那么拼命拦着陈林干嘛。荆州,张松首先想到荆州,刘焉要去荆州,这个信使这个理由无非就是向陈林借路江州,沿江去荆州。刘焉扬言天下要回长安侍奉汉帝,这时候陈林绝对不敢对刘焉做什么,不仅如此还得去保护刘焉在蜀中的安危,要是刘焉在蜀中出了什么差错,天下人就会以为是陈林做的。好,刘焉这一招用得好。
“同意。”张松等人不约而同的劝说陈林,陈林稍微一想,也明白这刘焉一走,犍为顺理成章就是自己的,这样不仅白得犍为一郡,刘焉外走,还能迫使任安等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可以加快南部的统一,百利无一害,陈林答应了。
刘焉得了性命,得了自由,陈林得了地盘,各取所需。
第六十章:蜀中定,霸业初成()
刘焉带着两千精兵旧部走了,一干犹豫不定甚至不知情的人惊慌不已,刘焉这棵大树彻底倒了。所谓树倒猢狲散,没有太多人愿意跟着刘焉背井离乡,刘焉也乐见其成,若是太多人跟着上路指不定会发生什么麻烦呢。事情越来越明朗,所有人都应该看得出来,陈林一统益州只是时间问题,刘焉的外走,让还在谈判的任安等人很是被动,加上现在甘家父子在江州与杜微招兵买马,严己纳士。刘焉之前的问题现在到任安等人开始面临,任安与周群其实早已经心灰意冷了,只不过是身后无数的蜀中士族让二人不得不硬着头皮扛下去。这些士族当初选择了任安周群,已经算是表明了立场,这些高傲的士族总以为无论是任何人来治理蜀中,没有了他们这些本地人的支持都会管理不下去。
事实证明,陈林没有这么一批人的支持一样可以将广汉和巴西管理得很好,陈林源源不断的从汉中送来原本只是低层的官吏入蜀,一转眼就是委以重任,这些人无不是对陈林忠心耿耿。这完全得益于当初陈林从洛阳抢的那三百多车的书籍,回到汉中之后,以阎圃为首的一干文士纷纷利用这些书籍高建楼阁。南郑突然成了天下士子向往的地方,孤本绝本的书籍让这些士子疯狂不已。同时陈林免费让这些士子进入楼阁抄袭书籍,阅读书籍,一时间迎来无数庶人学子,而陈林从中大肆选用。陈林既不打压本地的士族,又大量起用庶人学子,使得陈林入蜀之后尽管没有得到太多蜀中士族的支持,但是起码基本的治理还是通畅的。
陈林的做法原本与任安等人无关,甚至还遭到江阳等地许多人的笑话,这些人无不是幸灾乐祸的等着陈林吃瘪,可是陈林军事上的成功却让这些人不得不考虑日后的生存。任安周群想要投降,麾下士族纷纷表示不从,投降之后怎么办啊,陈林总是用那些乡巴佬,我们堂堂的某某弟子,某某家族的子弟怎么办,蜀中以后还有我们的地位啊。所以如今对于江阳的归顺最大的问题就是陈林能给这些蜀中子弟一个什么样的前程,蜀中六成的士族学子现在都在江阳啊。
这个问题也让陈林很恐惧,任安周群两个先生文士,居然高呼一声就能引得蜀中六成的学子为之奔走,这样的影响力让陈林很恐惧。虽然是自己的师傅,可是就像现在一样,也可能是敌人,要是日后任安与周群在以此做文章,那时候两人的子弟又遍布蜀中各处都任要职,那陈林还是陈林吗,益州到底是谁说了算。所以陈林也犹豫起来,也担心起来,对于江阳那大批的学子,陈林说心里话还是很向往的,他需要这些基层人员,为他治理地方。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既能使得这些学子满意,江阳和平归顺,让陈林放心的使用这些蜀中学子为他服务,又能打消陈林心中的忧虑免得日后尾大不掉呢。
贾诩张松等人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连刚刚从广汉赶过来的法正也加入了这场争论。张松以为这些人不过是区区书生,在朝堂之上争争吵吵行,勾心斗角行,可是若是说道战略眼光等就不行了,就像这一次一样,任安周群聚集了蜀中六成的才子,又有数万大军,可是还是龟缩在江阳以南一事无成,可见这些人没有多大的威胁,只要陈林牢牢的抓住蜀中的军权,这些人翻不了天。
法正却以为还是重视一点好,一两个这样的士族干不了多大的事情,可是蜀中六成的学子今后若是自成一派,那还是很危险额。法正觉得应该给予这些蜀中的势力加以平衡,就像现在一样,陈林可以大肆选用其他地方而来的才子人才为官,这样一样蜀中士族的力量必定得到有效的节制和制衡,唯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蜀中本地士族常年霸占益州的问题。陈林心中暗暗点头,不得不承认法正年纪虽小可是想问题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张松也好,法正也好,两人的观点和建议都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