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氏知道李世民来玄政殿肯定有事情要跟长孙皇后说,所以,乘机跟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告辞。长孙皇后只是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便不再多说,只是告诉她以后常来宫中。郑氏也随即答应了长孙皇后的要求。

    等郑氏出了玄德殿,李世民这才气愤的说道,“他们欺朕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吗?都为自己着想,什么时候为大唐着想过啊,为大唐的百姓想过啊。”

    “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不高兴。”长孙皇后让李世民坐在塌上,劝解的问道。

    对长孙皇后,这个和自己从小就青梅竹马,同生死,共患难的妻子,李世民丝毫没有隐瞒的将两仪殿跟群臣商量云州战事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她。

    长孙皇后听完李世民的话,浅浅一笑,“皇上是在生我哥哥的气吧?”然后,她见李世民不予回答,就知道李世民默认了自己的猜测,“哥哥这样做确实是不对,难怪皇上会生气。可是,皇上也不能生封德彝,房玄龄等人的气啊。”

    “你倒是学会给他们说情开脱罪名了。”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臣妾倒不是给他们说情开脱,是事实就是说自己的想法而已。关于跟突厥和谈一事,臣妾想封德彝和房玄龄等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只是哥哥自己提出来的建议。所以,皇上当时突然决定要跟突厥和谈,问他们谁是和谈的人选,他们心里没有思量过这件事情,肯定一时难以回答上来。”

    “噢。”李世民没有想到长孙皇后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里不觉舒服了很多。然后,他在细细的品味长孙皇后话中的意思,倒是觉得他自己还真点错怪了众人。如果,当时他们为了应付自己而说出还没有深思熟虑的人选,那才是真正的不为大唐着想,不为百姓着想啊。

    李世民想到这里,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很多,语气也舒缓了很多,“刚才郑氏来宫中跟你说了什么,朕看你们两人有说有笑的。”李世民是一个不会把政事放在后宫讨论的人,而他也知道长孙皇后从不过问政事。所以,改口问道。

    长孙皇后笑道,“皇上,承乾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明年就该十六岁了,也该行观礼了。他的亲事我们也该为他定下来了。”长孙皇后说到李承乾时,脸上露出了慈母的微笑。

    “难道郑氏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

    “是为了皇子们的亲事,但不是给承乾,而是给恪儿。”长孙皇后笑道,“听说侯君集的女儿跟恪儿在元宵灯会上一见如故,侯君集脸皮薄,不好意思跟你说这件事,只有差郑氏来跟臣妾说了。”

    “李恪?”李世民疑惑道,“他怎么跟侯君集的女儿认识呢?”

    “皇上,恪儿已经十四岁了,过了今年就是十五了,他的亲事也该张罗了。臣妾在想,等我们把承乾的亲事办了之后,就张罗恪儿的吧,还有青雀的婚事也不能落下。”长孙皇后说到皇子的亲事,倒是显示出了她在后宫母仪天下的威严。

    “皇后啊,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吧。”李世民叹气道,“大唐立国,根基不稳,朕整天忙于国事,疏忽了对皇子们的教育,到现在连他们婚事都忘的一干二净。幸亏有你这个母后为他们想着,事事操心着,真是苦了你了。”

    “皇上。”长孙皇后将头靠在李世民的肩上,“能为皇上分忧解难是臣妾最幸福的事情。”

    李世民将长孙皇后拦在怀里,脸上出了幸福的神情。自己每天处理国事,日夜操劳,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啊。

    次日早朝,李恪来的不是很晚,但他到太极殿的时候,群臣已经按部就班的等待着朝见李世民。

    他跟封德彝等人行过礼,又跟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打招呼的时候,李承乾出奇的礼貌让他有点不适应。同时,他感觉到今天会有什么事情可能要发生在自己的头上。

    “皇上早朝。”王德的声音还是那么细长,李恪已经习惯了他在早朝的时候呐喊。跟着群臣进了太极殿,站定之后,就见李世民在千牛卫的护卫下来到了两仪殿,走上了玉阶,坐到了龙椅上。李恪跟着众人给李世民跪拜高呼万岁,等到李世民说平身时,他跟群臣们一齐起身。

    “宿州城破,云州又遭到突厥的侵袭,朕想这件事情大家不陌生吧?”李世民的声音在太极殿里显得异常宏大,“兵部对代州都督张公谨的罪名拟定的如何了?”

    “启禀皇上,云州战报对于百姓的死亡人数,抢劫的钱财和战争伤亡说的不甚清楚。所以,要定张公谨的罪,还需要多些时日,等这些数字统计完成,才能有所定论。”兵部尚书杜如晦出班说道。

    “此事要尽快处理,不能耽搁,务必要给两州百姓一个交代。”李世民沉声说道,只要他决定了一件事情,就不会拖拖拉拉下去。

    “臣领旨。”杜如晦躬身退了回去。

    “突厥掠劫了宿州数万百姓,朕欲兴兵讨伐,怎奈张公谨擅自出兵,使他中了突厥的诱敌之计,致使云州城破。如今,北伐突厥已经不切实际,最重要的是解决两州百姓的生机问题和解救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

    昨日,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向朕提议跟突厥和谈,以钱财赎回宿州百姓,朕决定采纳他的意见。常言道,救人如救火,既然要跟突厥和谈,我们就趁早去。所以,今天大家就举荐一下,看谁适合出使突厥。”

    李世民一说完,就听见“嗡”的一声,大殿顿时砸开了锅一般的,群臣们七嘴八舌的各自讨论起来。李恪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早朝,站着沉默不语。而李泰则扫视了众人一眼,煞有兴趣的听着众人的议论。

    李世民坐在高台,俯视大殿里的群臣,脸上毫无表情。

    时间过了约莫一刻,众人依然各自谈论,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给李世民举荐。说话能站在这里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岂能不知这次的和谈是一件出力不讨好,得罪百姓的事情。再者,文臣想要名留青史,所以他们都是很清高的人。因此,他们不希望因为这样的和谈而毁了自己一生的清誉。毕竟,用钱财赎回百姓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卖国求荣也不为过。而武将们就更加不愿意出使谈判了,你要是让他们领兵打仗,阵前杀敌,他们绝不犹豫。可是,要他们像文人一样用嘴皮子跟突厥人和谈,他们只能选择回避。毕竟,这不是他们能够办得到的事情。所以,大家都选择了回避和沉默。

    李世民等了半天也没见一个站出来说话,脸上的神情越来越难看。他看了一眼站在左边第三排的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回皇上,臣无人可以举荐。”长孙无忌说道。

    “那你呢?”李世民的目光扫向房玄龄。

    “臣也无人可以举荐。”房玄龄回道。

    “你们也没有吗?”李世民怒道,“难道我泱泱大唐就没有一个人敢出使突厥?就没有一个人肯为宿主百姓做点事情的?”

    大殿里很静,李世民的声音竟然在静得出奇的太极殿产生了回音。李恪强制的压住了自己上前的冲动,他心里对自己道,“低调,低调,一定要低调。”

    “父皇,儿臣想举荐一人。”在李世民说完之后群臣一阵沉默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出班奏道。他的声音显得高亢有力,让大殿里的众人震得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都转向了他。

    “噢?你倒是说说看。”李世民脸色一变,语气虽然还是冰冷,但心里对李承乾有了一丝好感。这个儿子虽然一向懦弱,但在关键时候却还是能够站的出来啊。

    可是,当他听到李承乾举荐的人选的时候,刚才对他产生的好感顿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发自内心的愤怒。自己的这个儿子怎么了?为什么总是跟自己兄弟过不去呢?以前不是一个挺仁孝的孩子,怎么当了太子之后就变毫无兄弟之情了呢?

第118章 自荐()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学识渊博,资历堪重,又是两朝元老,儿臣举荐其为和谈使,出使突厥。”李承乾很得意的说道,丝毫没有注意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李世民脸上不悦的神情。

    “轰。”

    李承乾的这句话一出,朝堂就像炸开的锅一样沸腾起来。李承乾举荐封德彝,朝臣哪能不明白其中含义。突厥王庭设在漠北阴山,如今又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就封德彝年迈体衰的身体,估计到不了王庭就死翘翘了。而封德彝和李恪的关系,众人又岂能不知道李承乾背后的阴谋。

    “微臣也举荐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说话的人是鸿胪寺主薄赵节。他和李承乾的关系非同一般,是李承乾的铁杆支持者。李承乾在东宫跟崔知机等谋划此事的时候就跟他通过话,让他通传支持李承乾的朝臣。所以,此时听李承乾说完,他便第一个跳了出来。

    “微臣也举荐封仆射。”中书舍人阳文瓘出班说道。

    阳文瓘说完,就见许多朝臣稀里哗啦的站出来一大堆,同时举荐封德彝出使突厥。

    李恪在李承乾提出封德彝的名字的时候就明白了李承乾的用心,但他发现封德彝始终没有插话,表现的出奇的冷静,顿时明白了封德彝冷静的目的,也收回了自己要反驳的话语。同时他仔细的看了一帮支持李承乾的朝臣,发现出班支持的这些人都是一些六七品的小官。但这当中也有不少人品级不高,但实权在握,就像中书舍人阳文瓘,他只是个正五品上的官员,但负责起草诏书,权利很大。

    李世民冷眼看着跪在大殿上的数十个朝臣,沉默不语。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对李承乾的举动颇为惊讶。他们没有想到李承乾会做如此不智的事情,以李世民的性格,岂能让封德彝这样老迈的臣子出使突厥呢?即使封德彝自己举荐自己,李世民都不愿意让他去,更何况是李承乾的举荐呢?

    而长孙无忌在听到李承乾的话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外甥语不惊人死不休,竟然敢举荐封德彝。但是,他也为李承乾的愚笨感到愤怒,这样明显的借力打力之计策岂能瞒得过李世民。你这不是告诉李世民,自己对李恪很不满意,想让他出使突厥,声名尽毁吗?

    同时,在赵节和阳文瓘一班朝臣出列举荐封德彝后,大殿出现了暂时的沉静。因为,李世民当政时的大唐朝风不错,虽然也有打压朝臣的举动,但是没有一个人会让一个年迈体衰,走不到突厥就死在半路上的人推上出使突厥这个位置上。再说,李世民也不是昏君,他自己也不会赞同。所以,朝中真正握有实权的大臣和军方将领像李孝恭,尉迟恭等人都表示了沉默。

    李泰很鄙视的看了一眼李承乾,又很期待的看了李恪一眼,学着萧瑀的样子,老僧入定,不闻不问。李承乾愚蠢到举荐封德彝就能逼迫李恪出使突厥,真是太天真了啊,但同时他又希望李恪能够出使突厥。毕竟,不用自己出手就能打击到李恪,他又何乐而不为呢?不然,李恪跟李承乾是实力不相当,他怎么能够渔翁得利呢?

    李世民不说话,当事人封德彝也不说话,朝中大臣更不说话,只有几个跳梁小丑在演自己的戏剧,李恪觉得今天的朝会很滑稽。但是,他也想到李世民刚才说的话,“难道我泱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