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长还命令上酒,据说,是专门派遣士兵从后方购买的,给张逸庆祝胜利。
张逸简单叉几块马肉吃了,喝了几口酒,嘴巴一抹,“下面咱们商量一下晚上袭击敌人的事情。”
张逸不等团长之类的军官说话,就将自己的主意和盘托出,最后腔调,“这是战术行动,目的是重创敌人,激怒敌人,让敌人拼命围攻我们,将敌人粘附在这里,给我们的其他部队围歼敌人创造条件!”
张逸制定了一个夜袭行动的计划,决心利用夜色的掩护,奔袭日军,杀进鬼子的心脏地带。
团长和周围的军官们瞠目结舌,因为这个计划太大胆了。
“将军,我看还是先搁置吧,太冒险了,而且,您亲自上阵,我们也不放心,您要是受伤了,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再说,有您在指挥我们,我们可以天天打胜仗,您没有必要冒险!”
张逸摇头。
团长建议张逸去师部,他将亲自陪同张逸,将这一次东侧阵地的战斗讲述给师长听,他建议,是张逸应该去师部当参谋长,指挥全部部队。
现在,坚守在这里的部队已经不光是31师了,还有其他第二集团军的部队,如果张逸进入总指挥系统,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
张逸摇头拒绝,他不喜欢指挥大规模战役,因为整体部队的素质不行,指挥了也没有多大效果,还是小兵力的战术最有效。
团长要求,要不他带领部队出击:“咱们西北军都还是硬把子!不怕死。”
张逸不许,然后对夜袭的详细计划做了推敲,设定了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战斗。
这一次,张逸采取的小部队渗透敌人内部,深入斩首的行动!
他让团部军官,营部的军官配合,一起制定一个方案,反复熟悉方案。
他自己,在营长大量下,已经召集了一个战术小队,号称敢死队,二十人。
全部是西北军的汉子,精干异常,都不怕死的兵。
张逸看着这些士兵,很感慨,中国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好样的,差的是指挥和战术,这就是民国正规军的现状。
张逸立刻展开训练,主要是夜间奔袭的情况,要这些人理解,并且,作为战术小组,互相熟悉。
等张逸的敢死队小组正在反复熟悉战术的时候,前沿阵地上,又迎来了鬼子新的进攻。
鬼子的战术真是呆板啊,炮火洗地,步兵冲锋,炮火再洗地,步兵再冲锋,因为这是大规模的对峙,日军无法侧翼迂回,只能一次次正面突击。
每一次进攻,日军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中间,左翼或者右翼,但是,都失败了。
因为在张逸的指挥下,台儿庄东侧的我军阵地,已经大变。
装备了日式步枪的士兵,在日军开始攻击的时候,就猛烈狙击,射杀大量敌人士兵,等敌人冲锋到了跟前,大量投掷手榴弹,将日军最终击溃,日军溃逃的时候,背后又是一阵阵枪弹追杀,好几拨的日军都全军覆没。
日军残留在阵地前沿上的坦克和装甲车,也成了中国部队的工事支撑点。
差不多二十几挺机枪的缴获,也让我军阵地上火力大增。
(本章完)
第413章 大量猎杀()
装备了日式步枪和大量日式轻重机枪以后,前沿阵地东侧的中国部队,激发了火力,利用步枪射程不逊于日军的特点,早早地狙杀敌人,给敌人提前杀伤。
战斗趋于激烈,日军反复冲锋,多次进入我军前沿阵地,前沿阵地上,张逸部队总是利用坑道进行短平快的反突击,阵地上到处都是血火,弄哦类的腥膻气味令人作呕。
五月中旬的夕阳高高地斜挂在西北面的天空,倾洒着炽烈的热量,光芒,直到晚上八点钟,还久久不肯降落。
五月中,是黄淮海平原一带麦子即将成熟的季节,有些地方因为缺乏浇灌,麦子穗很小,却早早成熟,泛滥着金黄色的,略微带点儿绿色的小麦田一望无际,一些丰满的油菜也倾倒着大量的荚果,逶迤在田间地头,一些灌木丛和蒿草已经很高,一些庄稼地边缘的荒丘被浓密的灌木笼罩,在一片片绿色村庄中露出一些白色的山墙,村庄好像孤岛一样星罗棋布,点缀着青天白日,满地的日光,战火和血腥的间歇,有小麦子的清香,还有远处树梢上各种乌鸦的聒噪,布谷鸟的催促,布谷布谷,割麦种谷。
最美的工业化前的清新的原野,风景独好的远观如桃花源一样朦胧迷幻醉人的乡间,一道道被树荫里遮掩的阡陌,道上郁郁葱葱的马莲花,苋菜,悠悠摇曳着千年的芬芳。
可惜,残酷的战火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彻底改变了它的面貌。
张逸用望远镜反复观察着,发现战斗胶着,非常复杂,比如,战场并非单纯的台儿庄一个城镇,而是跨越了周围数十里,甚至三百里的防线。
根据历史资料,根据团长的讲述,张逸知道,目前,坚守在台儿庄的中国部队,为第二集团军,西北军系统,拥有三个师,27师,30师,31师,正在台儿庄的城镇内,城镇外,数十里的多处地方战斗,中国部队还出动出击和日军缠斗,双方互有攻守。
在北边,庞炳勋和张自忠将军的部队正纠缠住日军另一劲旅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的部队与临沂,汤某将军的20军团已经在日军的后方游荡,伺机而动。
日军的主攻部队是第十师团矶谷廉介的主力濑谷支队,在临沂的板垣师团,也派遣了一个连队4000人疾驰台儿庄,加上日军的后续部队的增援,总数在2万以上。
中国部队数量上当然远远超过敌军,仅仅是台儿庄附近的第二集团军,就有三个师三万人,汤某将军的20军团超级强大,有七万余人,庞炳勋和张自忠部队也有五万人左右,可以说,在徐州会战的津浦路北段,中国部队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20军团的装备也不逊于日军,按照张逸的构想,随便按照半岛战争打老米拾起国联军的水平,绝对可以碾压敌人。
但是,历史的结论是,虽然有短暂的台儿庄大捷,随后一个月,日军在津浦路北段发起了新的进攻,重创我国部队,配合了南段的日军三个师团,将我数十万精锐大军尽数包围,接着,土肥圆十四师团等,抄击河南开封,郑州等城市,徐州会战全线糜烂,中国部队一溃千里,狼狈逃窜,为了不被鬼子追上,某人下令炸开了花园口,以水代兵,让我国人民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
徐州会战是英勇的,可歌可泣的,但是,那只是一部分军队,一些人,整体的中国部队的素质低下,指挥无能,混乱,简直不堪入目。
战役一时小捷,会战惨烈失败,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吧?
张逸还从团长这儿听说,李司令长官,白参谋总长,林次长等人,都在徐州坐镇筹划,并且要到台儿庄亲自督战。
第二集团军的两个军长,也都亲临前线左右翼部队督战。
据说,日军第十师团的师团长矶谷廉介也亲自到了前线了。
在战斗间歇,张逸观察敌人,但是,间隙很小,日军连续不断发动进攻,好像一个武林高手,不怕挨打,不怕损失,疯狂地节奏,捶打过来,顿时让局势无比凶险。
张逸的坑道战术,可以抵抗敌人的炮轰,但是,平原地带,也有许多的弊端,没有坚实的钢筋水泥支撑点,造不成环形防御系统,坑道和战壕不断被敌人炸塌,修复起来比较困难。
现在,日军再次进攻的时候,一旦近距离,就是短兵相接。
中国部队的战斗素质真差呀。
张逸感觉,西北军号称吃苦耐劳的部队,其实体质很一般,身上都没有疙瘩肉,精瘦中有些营养不足,和日军拼刺刀的时候,很差,三个人围殴不了一个敌人,不懂战术,没有凶悍的杀气,总喜欢挤在一起,这就是怯战,综合能力更差,畏畏缩缩的。
现在,坑道战术再也不能欺骗鬼子了,鬼子猴精猴精的,几次以后就明白了,一次次清洗战壕,堵塞坑道,用手榴弹和炸药包轰炸,甚至用炸药包将战壕一段段炸平。
坑道战术,在岩石多的山坡上最有效,现在,逐渐失效了。
就算不再出奇制胜了,也还是有点儿用处的。
傍晚前的战斗,更加激烈,日军多次组织敢死队冲锋,火力配合默契,具有强大的战斗能力。
现在,张逸造成的一面倒的奇幻战术效果失去了条件,双方的战斗,完全依托士兵技能,班组和排连战术,进攻,防御,步坦配合,步炮配合,这些中国部队完全懵逼了,就像一群苍蝇一样。
张逸看着,没有埋怨,虽然中国部队的能力差,可是,后面有督战队,战斗到了白热化,他们的胆怯逐渐消失,都勇敢了起来。
张逸个人,带着他的残存的带来的神枪手,继续在前沿阵地的后侧,狙杀敌人。
虽然他们的数量不多,威力却很大,给日军精准的杀伤,往往比数量庞大的正规部队的混战效果更佳。
张逸的一杆枪,更是远远地狙杀掉敌人的重机枪手,炮兵射手,还有狙击手!
日军也不是傻子,进攻中,日军屡次吃亏以后,也组织了一批特等射手朝这边狙杀,一度给中国部队极大杀伤,张逸感觉出了问题,马上调整策略,专门猎杀敌人的狙击手。
傍晚之前的战斗,张逸一个人狙杀了敌人六名狙击手。
一枪爆掉一个鬼子的脑袋,不用浪费另一颗子弹。
(本章完)
第414章 幽灵部队()
等阳光终于暗淡,日军攻势终于平息的时候,阵地上的尸体又堆积了好一大片。
日军利用压到前沿阵地上的机会,将很多日军尸体抢回去了。
即便这样,张逸感觉还是非常不爽,空气中的腥臭味太呛人了,早些天在两军对峙线上的尸体,被此前的暴雨冲刷,今天的阳光暴晒,迅速发生了变化,白儿发绿,绿而变黑,接着,肚子发生膨胀,突然间,自己爆炸了,一股股浓烈的臭气弥散开来。
一些断裂的手脚,内脏和脑浆,也涂抹在阵地上,被一群群苍蝇追逐,发出很大的声音。
那些腐臭的尸体上,已经生出无数的蛆虫,能在几个小时之内,长大到数倍,十数倍,让人瞠目结舌,又连连作呕。
战场当然比一般人想象得要残酷得多,可怕得多,张逸要不是突然穿越了,绝对不会这样一直当兵打仗的,好歹沙漠里空气干燥,情况还好一点儿,不过,他原本以为,最后大捞一笔就可以走人,去过有钱有闲的小资生活了,没想到,会现在这样。
他认为这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惩罚,这是报应,谁让他过于追逐自己的私利呢?现在,只能为国为民而战,义无反顾了。
一些中国官兵在呕吐,饭菜是吃不到的,也吃不进的,有些兵碰见好多尸爆的时候,会将苦胆水都吐出来的。
两军没有红十字协会的精神契约,不会给对方任何机会,所以,大量尸体就堆积在阵地上。
张逸停下来休息,他的体能虽然异常充沛,每天负重五十公斤五十公里的越野,都是家常便饭,开胃菜,所以,虽然左臂受伤,长期高烈度射击,还是很轻松。
轻松也得休息,最重要的是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