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弹完全轰击在敌人的攻击兵力集结的阵地上!
几百名日军,被炸得晕头转向,高密度的日军队列,被凶猛的炮弹炸毁,撕开,一颗炮弹下去,好多鬼子被气浪炸得飞起来,漫天舞蹈,破碎的钢片好像一群被激怒了的马蜂一样,四下里飞溅,奔突,将周围的鬼子躯体穿透,射杀,钻眼儿。
最凶的一颗炮弹,炸在一个小队鬼子的头顶上,轰,十三个鬼子被气浪撕碎了八个,震死了三个,重伤吐血的两个,无一幸免。
因为鬼子的列队动员,是以编制单位为核心进行了,一个班级十三人,三排,聚集在一起。
最霸道的一颗炮弹,炸在鬼子总动员的军官藤原中佐的身边,将这个中佐大人和他的副官,两名卫兵,一名少佐,全部炸死。
日军僵硬顽固的命令和战斗精神,也加速了鬼子的厄运。
为了表示自己英勇,纪律严明,在挨了炮弹以后,日军还是不动声色,没有解散命令,以为这是偶然现象,结果悲剧了。
到后来,藤原中佐想命令,可是,炮弹削掉了他的脑袋,他想说都没有机会了。
轰轰轰。
张逸这边,迫击炮发出一阵阵快速的发射的清脆的钢音。
鬼子那边,是一个个小型的蘑菇烟云团,被气浪裹挟的灰尘和树叶,泥巴之类,加上烟雾,覆盖笼罩了日军。
等观察看了一下,张逸亲自发射,每射击一下,就观察一下,将剩余的四发炮弹打光。
其实迫击炮就不是精确射击的武器,曲射炮,每一次同样位置射角发射,都可能造成不同的落点误差,这样,你一门迫击炮随便射击,落点都不一样,有一个区间,这里面的鬼子都有挨宰的幸福指数!
炮弹打光了,张逸认真观察着,不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好了,先发制人的炮火洗地完成了。”
他断定,鬼子新集结的攻击兵力的主力被他端掉了!
日军的炮火和坦克火力,机枪火力都没有射击,因为没有接到命令,普通步兵也没有射击,不光命令问题,还是命中率太低,浪费的问题。就这样,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炮弹从自己的头顶上飞过,呼啸着在身后炸响。
树林后面,日军尸体纵横,伤员惨叫,一片凄凉……
(本章完)
第406章 崭新战术()
打敌人的进攻,最重要的是截获敌人的坦克部队,消灭这些战场之神!
张逸是很喜欢坦克的,现代坦克他也是驾驶过的,还很溜的,曾经抢夺驾驶一辆敌军的坦克,尾随着敌人的败兵,潜伏到敌人阵营,狠狠地搞了敌人一家伙,把敌人整个营地炸得乱七八糟,死伤上百人。
当然,他也打过坦克,单兵反坦克导弹打得那叫一个爽啊。
无论什么样的武器装备,都有优势和弱点,关键看你怎么运用。
消灭敌人坦克是最关键。
好了,听着敌人步兵冲锋呼喊的声音,听着敌人坦克冲进来的声音,张逸等人立刻出击!
消灭敌人的时候到了。
这些战壕和坑道,已经到了敌人的冲锋步兵的背后了。
推开泥土做的虚弱的门,用一些老百姓家里的箅子上涂抹泥浆做的坑道的门,张逸等人冲杀出来。
为什么要弄这些门呢?
鬼子不傻,冲过来一看这么多的战壕边缘的大窟窿,一定会担忧的,顺便将手雷投挤进去一颗,可够坑道里的人受的。
因为时间紧急,坑道很短小,没有拐弯和遮蔽,不能阻挡手雷等的投掷攻击,只能暂时用这个来隐瞒了。
中国部队的二线部队由营长亲自指挥,他是得到张逸面授机宜的,一旦日军进入前沿阵地,二线阵地必须火力全开,吸引敌人的火力。
日军冲锋部队一面狂冲,一面和我军二线部队对射,紧急之中,也无暇他顾,没有来得及清理战壕之中的古怪东西。
张逸等人的那个箅子泥巴门,是有空隙的,可以听到外面动静。
张逸带领两个战士冲出来以后,看到了十米外的日军一辆坦克,还是中型坦克。
日军坦克悲剧了。
日军人小,坦克也小,号称中型坦克,重量不超过二十吨,各种装甲也薄弱得多,但是,张逸还是决定从侧翼进攻。
一个集束手榴弹直接投到了鬼子坦克的左履带上,九颗手榴弹的拉弦在一起撤掉了的,鬼子坦克还在挣扎,前后倒着,一阵阵挣扎和牛吼,几秒钟以后,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履带炸散了。
鬼子坦克朝上面猛然蹦跳了一下,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倒车。
但是,没有了左边履带的坦克,还能逃出去?
几个轮轮疯狂旋转,打起地下一圈圈儿飞溅的泥土。
一面倒车,鬼子也一面的旋转炮塔,准备对袭击自己的人开炮。
不顶用,距离太近,位置太低,鬼子炮塔就是转过来也无济于事,伤害不了张逸们。
当然,鬼子的机枪手还是可以有点儿作为的,一个鬼子推开顶盖,从上面冒出来,去抓机枪扫射。
张逸这边的战士,都配备了手枪的,当然,打这种鬼子,还是省点儿吧,所以,张逸的步枪叭呴一声,击穿了鬼子的脑袋,鬼子猛然一摇,跌进坦克里了。
鬼子坦克前面的观察孔里,也被张逸看到一个鬼子的眼睛和脸,叭呴又一枪,那里喷溅出一些血液,鬼子被打死了。
坦克乘员至少四个人,所以,张逸飞奔上去,扑上坦克,将一颗手榴弹从顶盖上投进去,砰,盖住盖子。
轰,手榴弹爆炸了,从顶盖的缝隙和坦克其他地方,包括观察孔等地方,冒出浓烈的硝烟。
张逸的人,早已经滚下坦克。
三人一组,携带集束手榴弹轰击敌人的履带,保证敌人坦克被断腿,再也跑不了。
有的地方,三人小组是这样分配的,一个监视敌人坦克兵,一个冲过去投弹,另一个观察周围的敌人步兵,保护战斗小组。
这些战术,都是张逸的教导,一点儿也不复杂,对于这些兵油子来说,很简单就学会了。
侧翼攻击,爆炸履带,消灭敌人……
陷进反坦克壕沟里的敌人坦克,就像陷进淤泥里的非洲野牛,空有一声蛮力,却再也动不了,只能等着被宰杀。
也有敌人干脆全部冲出来用手枪和刺刀战斗的,但是,经常撞针都断裂的风评最差的南部十四式的手枪碰上驳壳枪,秒挂的怂货。
装甲车速度快一点儿,轻盈一点儿,但是已进入壕沟以后照样完蛋,还有一辆装甲车速度快,冲得太猛,直接侧翻了。里面的鬼子非死即伤。
轰炸装甲车,也是用集束手榴弹,因为没有炸药包。
一个集束手榴弹投过去,轰的一声,炸得鬼子差不多了。
当然,跑得太快,直接冲进壕沟里的鬼子车辆不多,更多的是在壕沟上紧急倒车。
这种坦克是很难消灭的,但是,要迫使敌人撤退也不错。
一些柴草束被点燃,由士兵抱着从鬼子坦克机枪的射击死角冲过去,丢到鬼子坦克的车履带上。
一些士兵,追着鬼子坦克,用驳壳枪朝观察孔里面射击,将手枪顶着观察孔,甚至直接戳进里面,杀伤鬼子的乘员。
一些手榴弹也被塞进去。
鬼子坦克和装甲车发现前面的进入陷阱,赶紧倒车或者转向,这种迟钝和停滞,成为他们致命的危险,也给了中国部队攻击机会。
那时候的坦克,速度是很慢的,炮塔的转动也很慢,转角很小很笨拙,要是现在的主战坦克,张逸绝对不会让士兵去送死。
那时候的坦克,绝大多数是汽油机动力,最怕的是火!
稍微有火烧,汽油一旦被点燃,整个车子就成了大火堆,成了铁板烧。
现代的坦克,包括二战后期的某些坦克,才使用柴油,柴油燃点高,基本不怕这种仓促的柴火烧战术。
直接围殴敌人,用火烧,用手榴弹炸,一群群三人小组的中国士兵,好像一群骁勇的小蚂蚁,围拢着几条大虫子,在拼命地撕咬,虫子岂能顶得住?
三辆装甲车转身逃跑了,一辆坦克也逃跑了,剩下的八辆坦克和装甲车有的烈火熊熊,有的被炸断履带寸步难行,有的被塞进手榴弹炸死人员,瘫软在地上。
“救命啊。”一个鬼子被困在坦克大火里,发出绝望的嚎叫。
两个侥幸逃出来的鬼子跪在地上求饶……
这个坦克歼灭小组用人不多,三十几个人,张逸带队,张逸的小组,很快就弄了两辆坦克,一辆装甲车,他们还要继续弄的时候,发现敌人残兵逃跑了!
此时,另一组士兵,几乎同时攻击了敌人的冲锋步兵。这是更加惨烈的战斗,也是更加巨大的胜利。
(本章完)
第407章 炮火洗地了()
说起来很多,其实当时的战斗很快,尤其是对付敌人坦克的张逸小组,三下五除二就把敌人坦克炸蒙了。
离开了步兵的掩护,失去了步坦协同,几辆刚才还威风凛凛的坦克,转眼间被中国部队红烧了。
见敌人撤退,张逸部队并不追赶,追赶也没有多大意思,特别是敌人的装甲车,速度更快一点儿,你都追不上。
攻击坦克必须从侧翼进行,后方虽然装甲薄弱,危如累卵,也能盯住张逸部队的手枪和手榴弹。
很快消灭了敌人坦克部队,张逸分队立刻转向,围攻落单了的敌人步兵。
实际上,听到敌人步兵狂奔呼喊冲过第一道壕沟,张逸就知道,战斗打赢了。
护甲剥掉的甲壳虫,只剩下柔软鲜嫩的肉可以开吃了!
另一个分队,清一色的驳壳枪,手榴弹,在张逸分队攻击敌人坦克的时候,从战壕中朝鬼子的背后开枪。
哒哒哒。
哒哒哒。
一阵阵密集的驳壳枪的水平扫射,狂风暴雨一样,震撼之声,比一挺轻机枪更猛烈。
无论鬼子的歪把子还是中国部队的捷克式,都需要停顿,鬼子勤俭节约惯了,喜欢三连点射,哒哒哒,然后间歇,所以,火力的密度很一般,远远比不上这一次张逸打步兵分队的威力。
这些部队中,还有少量的花机关枪,或者称为手提机枪,是当时军阀部队,地方杂牌部队的精锐武器,相当于冲锋枪的作用,只有少量配备,为了保证这一次战斗胜利,张逸要求团长先生把这些都弄来了。
几乎在短短的几秒种之内就产生了可怕的后果,几十名战士用驳壳枪和手提机关枪,横扫日军的后背,特别是日军利用交通壕渗透冲锋的时候,一条线的攻势,一条壕沟里有好几个鬼子在纵队前进,结果,背后突然来了一梭子,哒哒哒,鬼子全部被扫倒了。
近距离的战斗,驳壳枪具有一定穿透性,把最后的鬼子打成了筛子,又穿过尸体打倒前面,穿透了其他鬼子。
一把把驳壳枪横扫敌人,一枚枚手榴弹投向敌人的人群,虽然日军很注意攻击战术的疏散,还是有个别的比较接近,这些鬼子就被手榴弹重点招呼了。
这些攻击敌人步兵的我军步兵,看到有人围攻坦克,看到自己出现在鬼子身后,那种震撼和惊喜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心,痛殴鬼子。
鬼子一百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