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示了,于是他们也就开始死心塌地为新的国家效力了。

    政务院接到了很多下面的反映,原来的俄罗斯地名过于繁杂绕口,像“符拉迪沃斯托克”那就是控制东方的意思,那根本就不适用于我们的。许多的人提出了要求将那些新区的名称进行更改。以适应中华帝国人的习惯,李振华听到以后,觉得这是应该的,于是他又想了一个好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家的意见,他要搞一个民间调查,一是有多少同意更改的,二是具体的名称如何称呼,也就是新名字。

    很快地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出现了这一条消息,很快就有人发来了各种的回应,甚至还有一些国外的人参与了进来,有百分之八十七的人同意更改名称,而他们提出的名称却是五花八门了。

    比较传统的建议是,把北部地区份成了几个省。分别以数字为代表,也有的给那里命名了古老的名称,还有一部分人建议用古代的名人作地名,比如岳飞(省)市、汉武(省)市,李广省(市)等。还有比较荒唐的,竟然有人要用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的名字来命名,这就是笑话了。

    最后经过高层领导们的讨论以后,基本上把名称定了下来,最东部的楚科齐半岛成为了日出半岛,堪察加改为了冰海半岛。那上面一座最大的城市改为了冰海市,海参崴改为远东市,伯力改为了天祥市,赤塔改为明光市,乌兰乌德改为了苏武市。后来经过仔细考虑又把它给改成了北海市,伊尔库茨克改为了靖边市。克拉斯诺克尔斯克改为了镇远市。

    在政务院的工作会议上,李振华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就是以市管区,在那一片地区以一个市为它的的管理中心,不再设立省一级的机构了,,以最西面的镇远市(原来的克拉斯诺克尔斯克)为例,它周围的地区全在它的管理范围内,以后这里不再设立省一级的单位,只是在这里设置一级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从全国范围内进行挑选,

    而聂青则成为了镇远市的市长,巴特尔在马云路的协助下负责军事方面,这里以后就会是边境地区了,靖边市(以前的伊尔库茨克)市长为向光,北海市(原来的乌兰乌德)市长则是高永祥,由赤塔改成的明光市,市长是张杨,海参崴改成的远东市市长是何志祥,天祥市(伯力)那里还是原来的张作霖在管理工作,不过名称改了,原来叫将军现在叫市长了。

    原来的马加丹现在更改为海湾市,由原来的杨玉田任市长,北部的楚科齐由杨玉田代管,北部地区太冷了,人口也少那就先不设立政府机关了,他的重点就是要管理好那里的黄金产业,还有那一大块海面鄂霍次克海,以后也会是一个巨大的海洋渔场,那可是自己的内海呀。

    这一次由皇上亲自发出了任命,他把几位市长全部召集到了北京,他要和他们在一起很好的商议一下今后的管理问题。不过在他们回来以前,李振华却是让他们把他们区域内的一些科技人员组织一下,看他们的管区内是不是有一些科技方面的人才,如果要是有的话那就不能让他们埋没于人间,要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光和热。

    另外那位刘铭传的岁数也大了,就不让他继续在北方了,让他回来,在北京给他找个地方养起来,老人为了这个国家奋斗了半生,也应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还有邓世昌岁数也不小了,别老是在海上了也让他下来,在总参谋部任海军参谋长就可以了,那么原来的海军参谋于潜就要下去了,在机关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下去以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信会有好的结果出现的,舰队司令就让萨振冰来负责。

    想到这些情况,又有一大批的干部重新进行了任免,李振华对冯国璋只是说,对于我们的干部,我们必须要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他们为国家奋斗了一生不容易,我们要让他们有一个好的晚年,老家在北方的那就可以让他们回到北方,愿意去南方的可以去南方,以个人的意愿为主,愿意两地跑的也可以,不过政府只负责解决一套房子,另外的一套房子却是要自己解决的。

第689章 老百姓以后的养老问题() 
第689章老百姓以后的养老问题

    既然考虑了一些干部的问题,那也要考虑一下老百姓的问题,现在中国人的寿命已经提高了很多,那就先把退休的年龄定在了五十岁,到了岁数也可以不退休,每多工作一年,在领取养老保险时就可以向上提升一个百分点。

    不过还有几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中华帝国建国才五周年,工人们以前的工作怎么算?以后要是这个企业破产怎么办?李振华这样提出问题,就是为了把大家的思路向国家管理上进行引导。

    现在世界上还没有这个先例,但是很快大家就开始倾向于,由国家统一进行管理的模式了,于是李振华就把后世的一些方法慢慢地说了出来,政务院的那些人也只是认为李振华想的比较多而已,也没有其它可怀疑的了。

    很快就把事情做了一个基本的约定,以后的基本养老金由几方面组成,一是个人交费,二是所属单位交费,三是国家出一部分,四是由皇室基金再出一部分。

    对于原来工作年限比较长的工人,从现在起补交到十五年的时间,以后就可以领取这十五年的养老金,如果个人收入可以承受,那你就可以交纳二十年的,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年。

    再就是有地的农民,统一规定每人在到五十周岁以后,可以每人每月领取五元的养老金,一听到这个数字、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吃惊。这得要多少钱啊?

    按现在中华帝国总人口数字五亿来算,它的百分之二十,就正好是一亿人,那要是每人每月五元那就是五亿。一年就要六十个亿啊!于是李振华就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要四方面来交纳这个养老金问题了。

    顾工者交纳二十亿,个人自己出五亿,国家出二十五亿,皇室出十亿,这样一来国家的负担就不那么重了,国家是必须要出钱的,不出不行只是从老百姓的手里向外拿钱。而不为老百姓考虑,那这个政府很快就会完蛋了。

    这样一算这些高官们才明白过来,其实国家拿的也算不了特别多的,现在国家每年的收入已经达到目前的三百多亿。拿出这些钱来也不算什么,于是人们都同意了李振华的提议。是啊有了那么多的钱要是不为老百姓干点实事,那老百姓凭什么拥护你啊。

    政务院下面的一个部门成立,专门负责养老保险问题,先是临时抽调几个人进行测算。然后就开始运作,先从皇室的这些企业和国家的企业开始进行,把他们的需要发放的养老保险金接过来,同时让他们开始交纳一定的社会保险费。开始了初期的运作,王欣也从皇室的基金中拿出了第一笔资金。投入进去,国家的费用也投入进去。这样启动资金就已经到位了,中华帝国的养老保险开始了它的初期运作,这比原来最早的英国提前了二十年。

    不过开始肯定是要有一些问题的,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找到一个最佳的方式的。

    付兰雅这几天已经是相当的忙了,大量的科技论文进入了他的科技情报资料处,他现在是每天连轴转,儿子和儿媳妇专程从上海到北京来看望他,可他都没有时间去陪同一下,只是交待让他们尽快地加入到中华帝国的国籍,不要老是挂着了,那样下去时间长也不是个办法,儿子听了他的话很是高兴,对他说道:“回去以后我就办,另外告诉你一件事儿,那就是我到退休年龄以后,我不工作也可以拿到一份养老的钱了。”

    付兰雅对儿子说道:“我也有了,而且我是最高的那一种,政府有资料可以查到我的工作年限,我从给李中堂办事的时候开始算起的,已经三十多年了,是盛宣怀大人给我证明的。”

    看到自己的父亲一切都好,工作也非常的顺心儿子和媳妇要走了,那中华帝国人的儿媳妇,怕老人吃不好说要留下来帮他做饭,付兰雅说道:“那可不行,你也要工作的,不要因为我而耽误了你的工作。”结果儿媳妇一看只好给老人买了一大堆东西,弄得老头子很不高兴,俩人急忙走了。

    在付兰雅的带动下,大家都在拼命地干活,而他儿媳妇买来的东西也让大家当夜宵给一起吃了,后来梁启超听说了此事,专门让人给他们加了夜餐,同时对付兰雅说道:“付先生,你的工作是皇上亲自安排的,你要是有个好歹的让我怎么向皇上交待,从今天开始起,不许在加夜班了,你要是不听我的,那我就要让警卫把你给关起来。”

    付兰雅一听急忙求饶,说道:“部长先生,不是这样的,你看这么多的工作,不仔细不行啊,要是万一出了点什么错误,让人笑话在其次,主要是要误人子弟的,或者说要影响人家的生产的。”

    梁启超一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急忙找到几个大学里,让他们提前把几百名尖子学生让他们提前毕业,充实到付兰雅的科技情报处去工作,这让他能够轻闲一些了。

    十一月初,李振华和政务院召集的几位市长大人,一起赶到了北京,聂青、向光、高永祥、张杨、何志祥、张作霖、杨玉田等七个人,七个人中要数张作霖岁数大,但是文化水平却是要低一些,其它的人基本上也都达到了大学一级的水平了,不学习不行啊,现在执行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方法,你要是没有文化知识那是不行的。

    北京的市长张友明也参加了这个会议,目的是让他作一些介绍,先是让大家参观一下北京的新变化,然后再开会,张友明开了一辆小型的客车过来,带领他们在北京城里转了两天,这两天的花费,全是张友明出了,张友明先是向大家说了一下,从01年到05年,这第一个五年计划自己都作了什么事情。

    现在的北京已经初具世界级大城市的规模,街道干净平整,众多地高大建筑拔地而起,充满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可以容纳十万人的体育场,一个大会堂可以容纳一万人在里面开会,军事博物馆等,道路重新修建了几十公里,就连一些小巷子他都修建成了柏油路面。

第690章 新区的市长工作会议() 
第690章新区的市长工作会议

    北京市的企业发展很快,五年间新建了企业数百家,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基本上已经没有在家吃闲饭的人了,公共交通已经有了二十几路公交汽车,把整个的城市联系到了一起。

    第一天看的是主要的街道和建筑,晚上七个人跑到了张友明的家中去蹭饭吃,张友明特地拿来了十瓶茅台酒,他知道这些北方来的老兄,都能喝一气,可没想到的是,这些平时特能喝的人这一回却是谁也不想喝了,这让张友明很是奇怪,急忙问几位为什么不喝了,几个人说道:“兄弟,我们看到你的北京变化如此之大,我们都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太重了,真是没有心思再喝酒了,你就让我们的脑子清醒点,来,让嫂子快点给我们上饭,我们的赶紧回去,好好地想一下自己的事情了。”

    张友明也实在,马上就说好,那我们就不喝了,可他的夫人却是不愿意了:“这些人都是你的哥们弟兄,已经多年没有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