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乃呖嗨曰螅恍χ螅值溃骸澳憷系芤膊挥煤臀医锌啵萌绾稳ê馊∩幔阈睦锟隙ㄓ惺!�

    阎锡山仔细一回味还真是这么回事,便说道:“子桥兄见解精辟依子桥兄看,我该如何应对才好?”

    “这算什么精辟?你是利害攸关,当局者迷罢了。”朱庆澜一笑,“若我是你,人民军已占据晋西北,强邻在侧,打又打不得,那便应尽力结好。若能结成盟好,其他几方也必然会有所顾忌。同时,整训队伍,构筑工事,做好防备其他几方的准备。不过,日本人那边是一定不能结交的,免得落个汉奸的骂名。”

    说到最后,朱庆澜已是满面肃容。

    “子桥兄高见,兄弟受教了。”阎锡山知道朱庆澜一贯的抗日立场和自己心中所想有些不合拍,却也真真假假的拱了拱手。至少,阎锡山认同首先要稳住人民军的想法。

    此番畅谈之后,朱庆澜又在太原待了几天。而阎锡山则向南京当局发去了一份密电。

    在该电中,阎锡山分析了从开春以来北方数省持续的亢旱,指出夏粮减产、绝产在一些地区已成定局。并提醒南京当局要防范夏季洪涝之后,灾民流离失所及为人鼓惑铤而走险。

    接着,阎锡山提出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担此次救灾所需情况下,应借助民间或海外力量。并提到朱庆澜能得到海外华人在粮食、衣物等项上的支持。

    随后,阎锡山便建议由朱庆澜以民间救灾方式,转移北方各省灾民去西北,使大量灾民进入人民军控制区域,以达到“消耗其物资,增添其内乱,动摇其根基,迟滞其发展”的目的。同时,阎锡山认为此举既能减轻中央和地方省份的负担,又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进行有关建设,进而为将来平定西北创造条件……

    汪兆铭、蒋中正等一干南京当局的要员们见到阎锡山的这份电报后,一番合计之下,大为心动。这种既省了自己的钱粮,又增加敌人麻烦的好事,傻子才不乐意呢。于是,阎锡山的这份建议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汪、蒋等人的一致通过。随后,南京当局又通过阎锡山和在太原盘桓的朱庆澜联系上,敦请其去南京面商要事。

    南京的大员们对朱庆澜能取得美国华美公司对救灾物资处理上的授权委托是颇有一些眼热的。不过,华美公司是美国公司,又摆明了救灾是民间活动,不愿与当局合作,大员们虽然心中吃味却也无奈。当然,从另一角度讲,中央和地方节省下来的救灾所需也等于他们赚了。

    在南京,汪、蒋等人竟前所未有的对朱庆澜热情相待。不过,老蒋手下的人却话里话外的希望朱庆澜能从有关物资中挪出部分,以供应军需。这当然被朱庆澜所拒绝。

    经过一番争论后,朱庆澜总算和南京方面就有关灾民转移、安置事项取得了一致,获得了南京当局签署要“地方政府予以协助便利”的批文。

    作为华美派来协助朱庆澜的保德工业区经理施密特,在见证了一系列的洽商过程后,非常不解。在回程的路上,施密特问道:“朱先生,为什么你们的中央政府如此对待国民?我感觉两者间的距离象海的这边到那边。”。。。

    更多到,地址

    

第十七章 :比邻天涯(三)()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三)

    听了施密特的问话,朱庆澜默然无语。过了一会儿,他才声音低沉地说道:“要员们是高高在上的老爷,又怎么会去了解底层民众的疾苦?哪怕有些人曾经深入灾区,嘴上说的好听,可那也不过是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罢了。要员们和底层民众在现实中的距离或许有时很近,可在心理上,却有天涯之远。”

    见施密特在琢磨这番话,朱庆澜以为他没听懂,便又解说道:“我们这个国家,现在依然是枪决定人,军队决定权力,不象美国。现在,掌控一切权力的中央政府是由一个党选出的少数人组成的。政府实际上只对党负责,不对民众负责。党内按照纪律,却又是党员对党的首脑负责。这样的组织,也就决定了政府是不会对民众真正负责的。”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1928年9月召开的二届五中全会上就宣布全国进入训政时期,由国民政府执行训政职责,并决定以五院制组成国民政府。不过,这个五院中虽有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等的区别,但却统一对国民政府主席负责。并且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

    其后,因蒋、汪等人之间权力斗争,特别是中原大战后,国民政府主席实际上成为虚职。为了挽回影响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老蒋在1930年10月电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前召开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商讨约法问题。其后,在提前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成立国民会议,制定约法。

    虽然在形式上,31年5月召开的国民会议代表涵盖了地方农会、工会、职业团体、自由团体等民选代表,以及国民党中央委员等,但实际上这些与会人员都有着或深或浅的国民党背景。也就是说,31年召开的国民会议是国民党一手包办的会议,是为了达到以法律形式掩盖**实质的工具而已。

    31年的国民会议在5月8日召开,12日就通过了《训政时期约法》,并决定6月1日由南京政府颁布实施。

    一部事关未来一定期限内带有国家根本法性质的约法,其制定竟如此仓促而在这部约法中,对民众权利的保障很是笼统、模糊,更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具有可执行性的具体措施。也就是在这部约法中,规定了国家政权由党代表行使,政府由党产生,政府对党负责,重要法律由党解释等维护国民党一党**的内容。再结合国民党内部的有关规章,这部约法也就成了国民党高层政要从31年开始就维护自己**地位的工具。

    可以说,在中国现代史上,一党**、以党治国,很大程度上是肇因于31年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会议。

    其后,汪兆铭在32年成为行政院院长,蒋中正则在32年的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上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从而开始了汪主政、蒋主军的二元领导格局。

    回顾南京政府成立以来的种种,再想想北洋政府,不能不让人感到其中的讽刺意味:孙文及其党羽,尽管从辛亥之时就把“民主”的口号喊的山响,可一旦孙文及其党羽得势,就宣布全国进入训政时期,一脚把国会踢到一边,实行一党**,民众连选择或反对的权利都没有;而北洋军阀统治时,虽曾被国内一再抨击为“**”,可不管怎样,北洋时期还有国会存在过,还允许多党存在。

    在原本历史上,国民大会和制宪会议是应当在1936年召开的,不过由于当局的拖延,一些省份的代表选举工作并未完成,而第二年又爆发了全面抗战,致使训政一直持续,宪政一拖再拖。

    想想以往经历,加上前些天在西北时从赵振中那里听到的他对孙文及南京当局“一味高调宣称民主,不过是嘴里说得好听,真正当权了,却举起屠刀杀人全家”的评论,还有从朱榕那里听到的有关欧美国家和国内当下的一些情况,朱庆澜虽然无法预知今后历史发展,可眼下的情势表明南京当局丝毫不见要推动宪政的影子,老爷子一时感慨不已。

    施密特到中国也有几年时间了,现在除了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外,对有关中国国内的政治情况也有大致了解。不过,以前道听途说来的内容总不如这次亲身经历的感触大。一个国家的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竟然不对国民负责,而是被一个政党所掌控,并进而只对极个别要人负责。这种情况是施密特以前从未想到过的。瞠目之余,自诩为“中国通”的施密特也是无语。

    ……

    在南京那边获得了当局转移灾民到西北的许可,朱庆澜也就要着手安排华北慈善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到各省了解灾情,统计有关灾民数量,并初步确定今后将要转移到西北的人员。当然,在此之前,朱庆澜还要将与南京方面达成的条件想法转告西北方面,以便华美公司海外部分能尽快向国内调运有关物资。另外,还要到北平暗地托付熟人把赵振中需要的资料给找好。

    5月中旬,朱庆澜再次来到太原和阎锡山确定有关转移灾民的事项时,美国华美公司的授权委托也由华美银行太原分行经理威尔士转交过来。根据华美公司美国总部指定,施密特和吴鸣山将负责把海外运来的救灾物资转交朱庆澜领导的慈善会,并协助其处理有关救灾事宜。

    实际上,在保德和包头等地活动的吴鸣山是负责朱庆澜与西北进行沟通的外部联络人,而施密特不过是用来遮人耳目的挡箭牌罢了。西北方面则由朱榕专门负责和吴鸣山联系,以保证有关信息的保密和传递无误。

    接到吴鸣山转来的消息后,赵振中很是高兴。没想到原本预料中要颇费周折的灾民转移计划,竟因阎锡山别出心裁的“祸水西移”方案而达成的如此顺利。

    看完转来的有关信息后,赵振中笑着赞道:“有朱老出马,这事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接过赵振中递来的那页纸张,朱榕看完后又将其递给了一边的田云逸、邹德贵传阅,并皱眉说道:“要是当局真的在灾民中混杂别有用心的人,那鉴别起来可是个麻烦。”

    “呵呵,望溪兄,若是当局派来的人是以灾民身份混入的,那肯定是无所遁形。”赵振中想起杨天明自沂蒙就推行的“防疫沐浴检查”,不由得笑了起来。当他把有关情况向朱榕做了简短介绍后,朱榕先是一呆,随后也捧腹不已。

    要是当局派来的人伪装成普通民众,那鉴别起来还要费点功夫,可若真的伪装成灾民,那只能说他们是倒霉到家了。灾民一个个都饿得皮包骨头,那种憔悴、绝望、麻木不仁,以及对食物的渴望……种种特征综合起来,绝对是正常人无法伪装的。何况,正常人混在这个时代的灾民中,在沐浴后一丝不挂的面对人民军安全部人员的问讯时,肯定是鹤立鸡群般的醒目。

    当然,若真能有人装扮灾民成功,那他绝对属于演技超绝并且深入生活并把自己饿得皮包骨头的狠人。不过,就这个年代来说,《演员自我修养》尚未翻译成中文,而对南京当局来说,也是找不出这种演技非凡的狠人的。

    而且,安全部郑建涛等骨干,当初都经过赵振中的专门训练,这些年经过反渗透、拔钉子、捉臭虫等卓有成效行动的磨砺,现在甄别出混在灾民中的当局“暗子”是比较容易的事。

    另外,这个时候中统、军统尚未成立,蓝衣社又在老蒋的权谋下出现贺衷寒、康泽两派相争,加上该社忙着在西南扩张权势和追剿**,以及该社有关人员自身腐化的问题,这个中国自产的带有法西斯色彩的组织已开始走下坡路。只要提醒西北的郑建涛、沂蒙的……&网……悠的就进了贵州,结果王家烈就倒了霉。谁知道山西南边的刘经扶会不会进山西?还是小心点的好。

    **的政策明摆着在那,要消灭地主和资本,若是让他们过河东进成了气候,恐怕阎锡山多年积攒的家底会片瓦不存。闹不好吃饭的家伙也会换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