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建道路的工作,除了在农闲时节按照每天管饱并提供少量粮食作报酬,动员民众出工外,承担艰险地段施工的主要是去年冬季在泰山山脉中抓到的俘虏。
在去年12月底之前结束的清剿溃兵行动中,一共获得溃兵、土匪等1600出头的俘虏。经过甄别,将那些在山中肆意烧杀掳掠,满手血腥的凶顽处理掉后,剩余的1100左右的青壮俘虏就开始了赵振中所说的“劳改”生涯。
每天天亮后,俘虏们便在看护人员的押解下开到施工场所进行劳作,日落时分再押解回关押场所。开始时,这些俘虏中还有人想趁机逃跑,不过,在见识到周围防备森严的措施后,以及抓到后被枪毙的后果,俘虏们基本上都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加上这里一日三餐管饱,还能在雨雪天气或其他空闲时间里跟那些专门派来的小先生们学习读书识字,生病了还有人看顾,以及过几年“劳改”期满后被释放时还有回家的路费可拿,到时去留随意等安排措施,同在原来部队里和土匪窝中的处境一比较,俘虏们便也安心呆了下来。都盼望着这几年的劳改时间能快点过完,也好决定是去是留。
在今年春天的各项水利修建工作中,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都是由这1100多名俘虏所组成的3个营所承担的。而从4月份开始,这三个俘虏营又成了修建区域内道路的攻坚力量。
与大人们盼望丰收,俘虏们盼望早点结束劳改不同,小孩子们则盼望着每天都能上学,听那些小先生讲故事,教自己读书、识字。
在4月份训练营结束后,赵振中将原本从商团抽调的24名初中水平的战士加上从工作组和几个连队中抽调出来的270人,按照每邻近的4个村成立一个识字班的标准,在全区域内一共开办了294个识字班。除了教育学龄儿童外,还担负着在假期里为临近村庄中青壮年扫除文盲的任务。
与赵振中控制区域内民众心中开始燃起希望的火苗不同,在南面的沂蒙山区南面的临沂、西面的汶上等地,民众却在张宗昌的重兵镇压下一片绝望。
前面曾说过,1926年1月,张宗昌派王翰鸣率领十一军三个旅镇压了临沂红枪会的的反抗运动。
山东的红枪会最早应该是起源于白莲教的分支。早在义和团运动之前,它就在山东曹州等地传播。到1900年前后,红枪会已遍布山东各地,以鲁西南、鲁西北最为兴盛。它最早以“保卫身家”、“防御盗匪”为活动目的。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它在山东各地又更换名称,继续广泛传布。
临沂红枪会成立于1925年夏,虽然在山东各地的红枪会中成立的有点晚,但却在张宗昌督鲁期间最早发作。临沂红枪会组织主要来自两股力量,一是由来自富豪之家的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武装500余人;一是侯**统领的孙美瑶旧部200余人。这两股势力发展都很快,最多时会众达到4000余人,编成28个大队。
1925年9月,袁率所部红枪会成员与鲁军第一二六旅黄凤歧部战于向城,取得大胜,使临沂红枪会威名大振。袁乘胜率会众进入临沂城,以“山东国民自治军第五路军”名义发表布告,声讨北洋军阀。随后,袁又率所部红枪会成员退出临沂城进入山区,移师卞庄。1926年1月,鲁军第十一军王翰鸣部有三个旅进驻临沂围歼红枪会。袁、侯率所部突围西走,嗣后临沂红枪会被政府军收编,袁、侯又相继被诱杀,临沂红枪会消亡。王翰鸣所部随后开始在临沂一带的鲁南地区以搜查红枪会匪众名义肆虐起来。好在不久后直鲁联军北上攻击国民军,张宗昌将王翰鸣所部调往北方,这才让临沂民众喘了口气。
与临沂红枪会相继而起的还有鲁西汶上、宁阳一带的红枪会,他们反抗张宗昌的时间虽然晚于临沂红枪会,但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都远远超过前者。
1926年1月份,张宗昌与豫督岳维峻嫡系第九师李纪才部在汶上展开激战。由于战乱频仍,军需浩繁,张宗昌不断向各地加征田赋,并且寅吃卯粮,提前三年实行预征。当时张宗昌第七军许琨所部某团驻扎汶上,对每亩耕地又加征现洋6角,县知事再加税1角,又时值汶上小汶河决口,大片农田被淹,农业歉收严重,天灾**,使农民苦不堪言。红枪会组织便被迫起事反抗。
从1926年3月开始,鲁西红枪会先后打下了汶上县城、宁阳县城,并向民众发表宣言,宣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抗拒横征暴敛,反抗军阀压榨。因此,汶、宁红枪会的暴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红枪会的接连暴动成功令张宗昌非常恼怒,急调七路大军围攻汶、宁红枪会。并严命第七军军长许琨亲自率领所辖的第一二七、一三七、一四七3个旅的兵力全力向兖州、汶上、宁阳一带推进。
许琨在张宗昌严命之下,指挥部队猛烈攻击前进。先后夺回宁阳、汶上县城。随后又继续指挥部队追击红枪会会众。
因为当地民众大多支持红枪会反抗张宗昌的暴政,加上许琨所部在攻击红枪会时也有不少损失,在夺回两所县城后继续追击红枪会的过程中,许琨所部所经之处,烧杀抢掠,计有40多个村庄被焚烧殆尽,其状惨不忍睹。
到4月底,鲁西一带长达两个月时间的反抗运动被张宗昌镇压下去。鲁西汶上、宁阳一带迭经战乱,十室九空,民众大多被杀或逃离,甚至出现了上百里杳无人烟的地带。
第十一章 :鲁中新风(三)()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由于护卫军在去冬今春打击地主恶霸、土豪劣绅等反动势力时,只有不到400人参与行动,并且又是分散成各个小队在沂水、临朐、莱芜等地活动,使得张宗昌所委派的几个县知事和济南当局负责人员对此形成了错误认识。
因为护卫军对有关行动消息的封锁,加上冬季里大雪封山,几个县的知事是在开春后才得到有关护卫军的大致活动情况的。在得知有关情况后,加上一些遭难的地主、乡绅的哭诉,各县知事也曾想派出兵力清剿这伙冒出不久的护卫军。可见其人数不多,又经常在各乡村中流动不定,实在难以清除。
在将有关护卫军的情况上报到济南后,济南当局有关的负责人员正为临沂以及汶上、宁阳一带的红枪会暴动头疼,见到几个县知事报送上来的关于“护卫军”语焉不详的报告,以为不过是新冒出来百十号人的小股土匪在沂蒙山区流窜行动罢了,而沂蒙山区之中自古以来就大小土匪众多,再多出这什么“护卫军”的百十号人来,实在用不着大惊小怪,着令各县严加防范便是。
得到济南那边传回来不痛不痒“严加防范”的指示,几个县的知事也便打消了派出兵力清剿的念头。本来各县都只有一个警备队不满300人的兵力,可现在南边、西边红枪会闹腾的这么凶,手里这点人马防守县城都算勉强,总不能让各位县老爷放着县城老窝不守却派兵下乡为几个受难的土包子地主出气吧?至于那些往年曾经孝敬不少现今遭难的地主乡绅,安抚一番就是了。
就这样,当沂蒙山区周边地域纷乱的时候,赵振中等人却下大力气整顿控制区域内的各项事务,度过了极为关键的半年多的稳定发展时期。
清明节时,赵振中等人在东里店训练营附近山里开辟出来的陵园中为那几位牺牲的战士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在仪式结束时,赵振中面对参加葬礼的第三期学习班学员以及从附近驻防连队赶来的杜义山、柳继峰、姜一山等人说道:“这几名牺牲的战士都是英勇之士,勇烈之士!虽然这7位烈士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他们没能见到我们将来救助更多的民众,发展壮大队伍,打破反动腐朽的旧秩序,建设一个美好新世界的那天,但我们活着的所有人都要努力奋斗,完成烈士们未竞的遗愿。这是我们要做到的,也一定能够做到的!”
“烈士们永垂不朽!”
参加葬礼的所有人员,在那肃穆、哀伤的氛围中,听着赵振中所说的话语,心灵中都经受了一次洗礼,坚定了今后的行动方向。
清明节刚过,杨天明带领的侦察通讯分队就从鲁西传回来张宗昌所部对红枪会大开杀戒的消息。赵振中等人在得到消息后,一边加强对周边地区的防范,一边加大了区域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力度。
原本依据地图,赵振中大致推算出整个活动区域的面积大致有2000多平方公里,可实际面积要比这个估计数字超出不少。这个区域不仅几乎囊括了后世沂源县的全部区域,还包括了临朐县南部的九山一带,沂水县北部的沙沟一带,以及莱芜境内的辛庄一带,整体面积大约在2400多平方公里。
在区域内已初步查明的1200多个村庄中都开展了清除地主恶霸、土豪劣绅,为贫苦民众分配土地等活动。那些分得土地的贫苦民众可是从心里感激、拥护护卫军。
当开春后从山外传来张宗昌在南面临沂,西边汶上、宁阳一带民众因反抗张宗昌暴政而惨遭杀戮的消息时,民众们虽然担心不已,不过,在看到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护卫军后,民众也渐渐安心起来。他们的想法比较简单,既然护卫军能能消灭土匪和地主恶霸,确实是保卫民众自身利益的队伍,那就应该用不着担心外面那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混帐官兵。
而春节过后,面对席卷近半个山东省的亢旱,控制区域内的民众在护卫军所开展的各项抗旱自救活动的帮助下,不仅没有出现离乡逃荒的场景,反而期待着不久之后的夏粮收获来。区域内的民众也益发对护卫军感恩戴德起来。
1926年春天,整个山东省有40多个县遭受严重旱灾,占了山东107县的近半左右。当时的《申报》曾刊载消息说:“济南、泰安、武定、东昌、临清、德州等属40余县,自阴历年后,滴雨未见,二麦旱枯,秋禾未得下种,粮价飞涨,人民生活维艰。”
面对严重旱情,张宗昌等山东当局没有采取任何抗旱救灾措施,反而宣布“禁屠”祈雨。张宗昌本人更是亲自率领军政长官,日日徒步到济南城内的龙神庙祈雨。可任凭张宗昌等人烧香拜神地求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老天爷依然滴雨未落。张宗昌大怒,以龙神庙龙王无灵为借口,将神像用铁锁锁押,并公开宣称不下雨不开释。
与张宗昌苦求自家神灵不果不同,山东省代理省长林宪祖听说邯郸某地神灵灵验,便派出人员专程奔赴邯郸迎取神灵铁牌到济南祈雨。希图原来的和尚会念经,邯郸来的神灵能有灵。
可老天似乎不肯给张宗昌、林宪祖等人面子,任凭他们在济南城里折腾得乌烟瘴气,一直到6月下旬仍旧是烈日当空。济南商埠的水井十干其九,每担从井底舀上来的不能饮用的浑浊泥水,其价格都高达十枚铜元。青州以西、泰安以北的广大地域内,土地龟裂,禾苗焦枯,野无青草。灾区内的民众被迫离乡逃荒。
与周边地区民众因为旱灾而离乡逃荒的凄惨景况不同,赵振中等人控制区域内民众虽说同样深受旱灾之苦,却还能采取措施抗旱自救,夏粮虽不能保证丰收,可保证民众的口粮却基本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