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认为新世纪的海战,飞机将要肩负相当重要的角『色』。
不过这厮人微言轻,而且他的那一套跟大舰巨炮海军不搭调。发展得不算如意。否则他这种有学历、有留学经历,又有贵族背景的大好青年不会快三十岁了还只是一个少校。
在波罗的海舰队,苏霍伊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的枪炮官,整个一战的经历几乎是乏善可陈的。二月革命之后,他的日子更是没啥可说的,作为一个有贵族背景的旧军官,第一时间他就被舰队委员会解除了一切职务,只能窝在家里跟几个飞行爱好者一模。
十月革命之后,苏霍伊的日子是愈发地不好过了,被没收了一切财产的他连航模都没得玩了,一度差点准备逃到瑞典投奔亲戚。好在这货动身之前,托洛茨基抛出了任用旧军官的政策,而且随着捷克军团的叛变,任用旧军官的流程无疑被大大加快了。
苏霍伊对布尔什维克没啥好感。想想也是,换谁被夺走了一切特权和财产都不可能对肇事者有好感。当然,他也对白军没好感,作为一个有留洋经历的年轻人,他的眼界比俄国本土的老古板还是开阔一点儿,知道按照沙俄的『尿』『性』,革命是迟早的事儿。觉得那帮货连赤脚上阵的布尔什维克都搞不赢,如今还想翻盘实在太难,没前途!
按照苏霍伊的想法,还是出国,去国外混碗饭吃吧!不过他并没有走成,原因是契卡传讯了他,要求他为红军服务,否则就用反革命罪起诉他。
当时跟他一起被传讯的尼古拉。尤多维奇。伊万诺夫就建议去顿河下游投奔白军。这位沙俄时代的炮兵上将当时还是有点人望的,不少旧军官都响应了他的号召,跑路了。但是苏霍伊却留了下来,乖乖的去红军报道,说实话,在当时这让很多还在观望中的旧军官是大跌眼镜。
那么苏霍伊为什么没有跟着伊万诺夫一起跑路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托洛茨基找他谈过话,二导师以独特的忽悠能力让苏霍伊有些五『迷』三道。尤其是临走之时,还送给了他不少大吉岭红茶,让这货更是心花怒放。另一个原因就更简单了,他是海军军官,跟顿河的陆军们不熟,相对于前陆军跟布尔什维克的不对付,海军对于革命的接受能力还是强一点,不少海军的军官和将领还愿意为苏维埃政权服务。
有了红茶,又有派系的传统,苏霍伊决定先为红军干一干,看看情况怎么样,如果真的情况不对,再跑路不迟。
于是乎,苏霍伊就这么上了贼船。不过让他比较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被重新安排在海军服役,而是跟不少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一起组成“海军步兵”,千里迢迢从彼得格勒开往了卢甘斯克。
作为炮兵方面的专家和达人,苏霍伊被任命为红十军炮兵旅的团长,负责支援伏罗希洛夫的部队。前面说了,不管是作为技术军官还是旧军官前贵族,粗鄙的伏罗希洛夫他是看不上眼的。尤其是在卢甘斯克的惨败之后,“挑剔”的苏霍伊同学没少在背后挖苦讽刺他们的军长。
不客气地说,苏霍伊的行为近乎于找死。作为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伏罗希洛夫。本来就是很小心眼儿的肃反高手。要搞死一个看不顺眼的旧军官旧贵族实在是太容易了。尤其是,在钢铁为他大开方便之门之后,头一批要清算的名单里一定有苏霍伊的名字。
就在这一天下午,就在苏霍伊结束一天的飞行体验。美滋滋的啃着红薯干喝下午茶的时候,政委带着斯拉维扬斯克本地契卡的工作人员找上门了。
“米哈伊尔。佩特罗维奇。苏霍伊!”
小个子的,有点土耳其血统的政委很严肃地点了他的名字。苏霍伊并不喜欢这个政委,在他看来所谓的政委其实就是布尔什维克对旧军官不信任的产物,就是监军。
尤其是这位政委几乎可以说没上过什么学,对炮兵更是一窍不通。苏霍伊倒不是瞧不起他,而是觉得,既然政委同志你不懂炮兵,那么就应该让更专业的人负责指挥。而不是什么事儿都要『插』一竿子,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你这不是瞎指挥么!
反正配合了这一个多月,苏霍伊跟政委是摩擦不断。苏霍伊认为这货不专业『乱』『插』手,而政委则看不惯他旧贵族资产阶级习气,反正双方都给了对方最差的评价。几乎是水火不容。
如今政委气势汹汹的打上门来了,苏霍伊知道绝对没好事,甚至他从对方的表情中就品读出了幸灾乐祸的意思。
苏霍伊抬了抬眼,看了看跟在政委后面的两个黑衣人,这种黑皮衣打扮,面『色』僵硬得跟僵尸差不多的家伙,他自然认识,契卡嘛,他又不是没见过。
苏霍伊尽量用平和的语调问道:“什么事,政委同志?”
不过他的平和换来的则是政委大喝:“谁跟你是同志!米哈伊尔。佩特罗维奇。苏霍伊,你这个旧贵族,该死的剥削阶级,革命的敌人,我们之间的阶级仇恨不共戴天……”
苏霍伊对这套实在没兴趣,他打断了政委继续背台词,问道:“到底有什么事儿,别绕圈子!”
政委似乎还想表现一下自己彻底的革命『性』,还准备来一段贯口,不过他身后的契卡工作人员显然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直接宣布:“米哈伊尔。佩特罗维奇。苏霍伊,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你有严重的反革命嫌疑,跟我们走一趟吧!”
苏霍伊的嘴角抽了抽,问道:“具体的罪名是什么?有逮捕令吗?”
两个契卡的工作人员有些不耐烦了,契卡抓人要什么逮捕令?你小子想要拘捕是吧?
顿时两人低喝了一声:“不要废话,你的罪名是很明确的,证据也是相当充分的,是不容你推卸的!”
苏霍伊叹了口气,幽幽道:“那还抓我干什么,直接把我就地枪毙不就得了。”
“你以为我们不敢吗?”
苏霍伊又叹了口气,道:“你们当然敢,谁不知道你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顿时政委就来神了:“死到临头,你还敢挖苦讽刺革命的干部,你真是死不悔改……”
苏霍伊掏了掏耳朵,十分不耐烦地对两个契卡说道:“行了,我跟你们走,这只苍蝇简直烦死人了,快点走,至少我还能落个耳根清静!”
“你……”
政委被气得够呛,看那架势似乎还想冲上来用武力清算苏霍伊的反革命罪行。不过两个契卡可没兴趣久等,直接将苏霍伊拷上带走,今天他们要抓的人还很多呢,哪里有时间浪费。
当天晚上,苏霍伊就被丢进了契卡在斯拉维扬斯克的监狱。按照契卡工作人员的说法,他的反革命罪行将在明天接受人民的审讯,人民将给他最后的裁决。不过苏霍伊自己很清楚,按照之前被枪毙的那些反革命份子的标准,他妥妥的难逃一死,说不定明天审讯结束之后,就要拖出去打靶。
苏霍伊怕死吗?应该说,怕死。没有人不怕死,哪怕是最坚强的最视死如归的军人,当死亡降临的时候,一样会恐惧。不过苏霍伊的情况有些不一样,相对与死亡本身来说,他更害怕的是屈辱的死去。按照苏霍伊家族的祖训,哪怕就是死,也得死得轰轰烈烈,也得死出一个人样。
像一个面团子一样,被人随意『揉』捏,死了还混一个怂货的坏名声,苏霍伊是不能忍受的。他所拥有的家族荣誉和骄傲告诉他,在明天的审讯中,他要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真正的男人,他要给那些企图侮辱和污蔑他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ps:
鞠躬感谢尤文图斯同志!另,本章是苏霍伊的荣耀同学友情客串,想要客串的同志可以给我留言。
297 救人()
让我们暂时把目光从苏霍伊小同学身上挪开,作为本书中还算重要的配角,他暂时没有领便当的危险。因为一贯正确而伟大的仙人同志很快就要去解救他了。
李晓峰离开塞瓦斯托波尔是很保密的,某个晚上,刚刚主持完黑海舰队主要军官的军事会议,这厮带着几个随从乔装打扮轻车简从的就上路了。
不是这货玩什么神秘感,而是他必须要神秘一点儿。按照中央的指示,处理完黑海舰队的事务之后,他应该立刻返回彼得格勒。包括导师大人和斯维尔德洛夫在内的中央领导已经有点不满这货『乱』折腾了,觉得再放任这个货天高皇帝远的为所欲为,不定还要惹出什么大『乱』子。
对于离开克里米亚,李晓峰没意见,因为他本来就不想来,惹出这些『乱』子完全是恰逢其会。彼得格勒还有一把大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处理,也不知道芬兰到底是个什么状况,能快点回去他乐意之极。
之所以要搞得这么神神秘秘,原因是他不准备按照中央的命令从走哈尔科夫返回彼得格勒了。来的路上他已经走了一遍哈尔科夫,再走一趟没意思。而且根据他获知的小道消息,伏罗希洛夫和钢铁这对货可是不老实,搞了不少小动作,不出意外的话,托洛茨基派过来的旧军官,恐怕日子不好过。
某仙人正是用人的时候,完全可以乘机挖挖老托的墙角,不求搞过来图哈切夫斯基这样打大牛,弄几个小牛撑场子也可以嘛。
更何况,收获人才的同时,还可以收集一点儿伏罗希洛夫的黑材料,早就听说这位肃反是出了名的草菅人命,早点收集一点儿资料,就算弄不倒他,以后打嘴仗也有用不是。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必须得保密。斯大林和那货的警惕『性』不是一般的高,光明正大的去什么也见不到,否则那厮在乌克兰折腾了大半个月,不会一点儿风声都传不到彼得格勒。
“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然后转车去斯拉维扬斯克,如果有可能,我还想看看白军的情况。”李晓峰小声地对几个随从交代道。''天兵在1917297
其实这番话只是对一个人说的,那就是伊万。斯捷潘诺维奇。伊萨科夫,此公的名号应该有同志听说过。苏联海军元帅。第一海军副人员委员。库兹涅佐夫的重要助手。海军方面的技术专家,获得过苏联科学院通信院院士学位。
不过在1918年,这位牛人还只是一个k…6级副舰长。在这里多一句嘴,在之前的1917年12月16日苏维埃『政府』已下令取消军衔制度。
苏联红军从1918年2月23日成立开始。至1935年9月22日苏共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为顺应军队正规化建设而恢复军衔制为止的这段时间之间,苏联没有实行军衔制度,而是实行军人服务等级制度。
当时的红军,列兵没有等级划分,被称之为红军战士或者红海军水兵。从班长、副班长开始,一直到方面军指挥员或者海军、空军总司令,共有k…1到k…14十四个等级。比如副班长和班长就是k…1,方面军指挥员就是k…14。
而伊萨科夫的这个k…6级别,就相当于副营级干部。换算到海军当中,也就是驱逐舰副舰长或者炮舰、鱼雷艇的艇长。应该说,这个等级并不高,但是等级不高不以为着不重要。至少艾伯哈特和鲍里斯就满重视这个伊萨科夫的,之所以派他跟着某仙人回彼得格勒。到不是让这小子学会抱大腿,而是派他去彼得格勒招募水兵。
前面讲过了,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