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禁城,午门。
作为宫中三大殿之前,与宫外隔断的最后一道城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已经在门前聚起了数百道人影。
眼前虽是一片片人影绰动,可是看起来却极是安静,若是离的不远,甚至可以清晰的听到火把上油脂爆裂出火花的声音,让周围的空气显得愈加闷热起来。
“方阁老,你还是再去劝一劝吧。”,午门的右掖门上,大滴的汗珠正不停的从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的额头上滑落。
内阁首辅方从哲听到了卢受的话,脸上立刻便是浮现出几分为难的神色。
“卢公公当是知道,刚才方某已经劝过两回,奈何这里的诸位大人都只是不肯。”
转过了身,方从哲的脸上又突然像是陡然间平和了许多:“卢公公,诸位大人来此,无非是担心圣上的龙体安康,只要能见到了圣上,想来立刻便会散去。”
“方阁老这是想胁迫圣上?”,卢受闻言,顿时也是脸上一虎:“如今圣上染恙卧床,方阁老岂是不知?”
“此事方某自然知晓。”,方从哲依然是似笑非笑一般看着卢受。
“方阁老既然知晓,却又率群臣在此苦苦相逼,究竟是何居心。”,隐隐间,卢受已经有些开始按捺不住。
“心者,形之君,神之主也。”,方从哲似乎也是渐渐的失去了耐心,冷笑一声开口回道:“如今主君不明,我等朝廷百官又有何心可居?”
话音刚落,午门前的人群里,立刻又响起了一阵呱噪之音。队伍当中当先站出了几人,作势竟是想要向午门里闯入一般。
“我看谁敢闯门?”,卢受站在城楼上,也是远远看见,身躯微微一抖,但是立刻又稳了下来,朝门下大声喝道:“私闯禁宫,视同谋逆,乃十恶之罪。”
“卢公公可曾听说过。”,岂料卢受话音刚落,门下却也传来一道声音,硬生生的将卢受顶了回去,卢受抬眼去看,见说话的是都察院御史左光斗:“‘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士人深受皇恩。”
“你们这是想谋逆?”,卢受的脸色一片铁青,紧紧的咬着牙齿,从缝隙里挤出句话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方从哲张了张了口,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生生的忍住了:“谋逆这个词,只怕还落不到我等的身上。”
“好,好,好。”,卢受默默的点了点头,连说三个“好”字:“既然这里阁老作不得主,那么咱家就只好越俎代庖了。”
“东厂番卒何在。”,略微侧过了头,卢受朝着右掖门下大吼一声。
随着卢受的吼声,几乎是转瞬之间,原本紧闭着的左右掖门忽然大开。上百名东厂番卒,像是一阵风一样从门中卷出,向着聚集在午门前的人群冲去。
“竖阉安敢如此?”,兵科给事中杨琏正站在人群最前,见状也是猛然一惊,随即勃然大怒。迎上前去,将一名番卒手上刚抡起的棍棒一把握住。
但是紧跟着,却又有更多的木棍向着杨琏所在的方向袭来,雨点一般落在了肩上,背上。杨琏的身形剧烈的摇晃了几下,却又像钉子一样死死站住。
杨琏感觉自己的视线已经有些模糊,耳边的四周,更是不断有棍棒和骨骼碰撞的声音传来。一阵阵呼号和怒喝声,在午门前的广场上散了开来。
像是有什么东西溅到了自己的脸上,杨琏木然的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一眼。一弯半残的下弦月,正静静的悬在半空,天空上更是没有半丝云彩。又抬起手来摸了一下,入手却是一片黏稠,几丝甜腻的气味随之向鼻间涌来。
突然间,一道雷鸣般的吼声,从一阵阵喧嚣和鼎沸当中传出。就连四周的东厂番卒,也是略微一愣,放缓了手上的动作。
“臣杨琏,冒死求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道身形已经从人群中冲出,一路奔到午门的正门前,俯身拜下。
“卢公公,你当真想在这午门前,酿一出血案?”,方从哲终于有些愤怒了,目光中像是有一团火灾燃烧一般,直直的盯着卢受:“或者,卢公公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方从哲在朝廷里向来也有和善的名声,如今见方从哲居然也动了怒气,即便是卢受也隐隐有些心惊。
“待明日圣上醒来,咱家便命人去文渊阁里去请方阁老如何?”,卢受虽然看着方从哲,可是眼里却似乎有些走神。
“不必待明日了,若是卢公公答应,方某这便去宫中等候。”,没想到方从哲这回却像是铁了心一般,口中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
“那今日的事,咱家可就管不了了。”,卢受忿忿的吐出句话,直接向着城楼下走去。午门下,刚刚有些平静下来的喧闹声,顿时又响了起来。
“公公想要逆天而为,岂不怕有报应?”,方从哲虽然是内阁首辅,可是这里毕竟是紫禁城,想要拾步追上,却多少也有些顾忌。
“老身眼里只有一片天。”,卢受并没有回身,只是抬头微微朝着头顶的天空望了一眼,嘴里不住的小声嘟喃着,也不知道方从哲究竟听到了没有,“那就是万岁爷这片天”
“卢公公”,望着卢受渐渐远去的身影,顿时间,方从哲也有一种拳头打到了棉花团里的无力感。
跺了跺脚,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也向着城楼下奔去。可是还没跑出几步,却发现眼前像是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
抬起头来,朝着亮光传来的东北方向望去,当下就心里猛的一惊,眼睛也瞪得浑圆。
只见远处慈庆宫所在的方向,一团火光正在冉冉腾起,只是在转眼之间,几乎已经是扩大了近一倍。
“东宫走水了。”,就算方从哲心性再好,此事件也不由得大惊失色。
午门下,正拥成一团的朝廷百官和东厂番卒,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向着火光传来的东北方向望去。
第120章 入东华门()
崇文门,五城兵马司东城司。
“咚,咚咚,咚”
“星言夙驾,执礼持贞,人定,亥时”
直到一阵阵打更报时声,远远的从紫禁城所在的方向传来,唐旭方才是渐渐的回过神来,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是到了二更的时辰。
抬头朝着远处的东华门看了一眼,借着宫墙上的灯光,依稀可以看见正在来回走动的侍卫的身影。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微微叹息一声,唐大人如今似乎也想不出更多的话来。摇了摇头,就要朝着房里走回,想要去歇息上一会。
只不过,尚未来得及迈进门槛,却猛得听见身后一阵骚动,当下也是立刻转回了头。
顺着众人的目光,唐旭朝着东华门的方向看去,一时间,脸上也不禁乍然变色。
只见原本还只是朦朦胧胧点缀着几点灯光的东华门上,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溢出了一片红光。
类似的景象,唐大人自然不会陌生,因为就在不久之前的明智坊,唐大人已经见过一回。
紧接着,漆黑的夜空下,像是有人猛然扯开一块幕布一般,几乎是转眼之间,红光就迅速的蔓延开来。原本还算得上是巍峨雄伟的东华门,也被一大片红光笼罩其中。
“指挥大人,好像是东宫。”,不知道什么时候,秦平西和李慕江也站到了唐旭身边,目瞪口呆的望着东华门的方向。
难道宫中有变?这个念头只在唐旭的脑海里稍微转了一圈,就被另一个念头所取代,唐大人原本还算是平静的脸上,立刻也变得涨红起来。
“东城司将士听令。”,几乎没有片刻犹豫,唐旭立刻挺直了腰身大声吼道。
“属下在。”,即便只是见到了东华门里的大火,秦平西和李慕江等一干将士也知道情况紧急,容不得丝毫怠慢。紫禁城里虽然也有救火器具,可人员却不及兵马司里整齐。
“带好兵刃,器具,速速随我赶往东华门。”,唐旭已经是不假思索的颁下令来。
“属下得令。”,李慕江毕竟心细,口中虽然立刻应声,可是却又忽得生出一丝疑惑来。这回就算是要入宫救火,带着救火器具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带着兵刃。
想要开口问一问唐旭,可刚抬起头来,却见指挥大人的目光也正好转到自己这边,心里顿时又“咯噔”响了一下,连忙收回了开口的念头。
紫禁城,东华门。
不知为何,慈庆宫里的大火蔓延起来似乎特别的快,只是半刻时间就已经烧红了半边天。好在东城司里的兵将,从今日早晨开始就大多约束未出,所以收拾起来也快。
可是再等领人穿过东安门,一路奔到东华门下的时候,迎面看见的,却依然是一座紧闭的朱红大门。
虽然因为身后的大火,城楼上的禁军侍卫看起来有些纷乱,可是见宫门外有一支军伍奔来,仍然是紧张的扣紧了手中的弩弦。
“在下五城兵马司东城司指挥唐旭,奉命前往慈庆宫救护,还请城上的诸位大人放行。”,唐旭勒住胯下的马身,虽然急切,可多少也知道好歹。
眼前这座东华门的后面,可就是大名鼎鼎的紫禁城。就算情形再紧急,稍微有些不慎,没准就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
“既然是五城兵马司来的,可有宫中的堪合调令?”,兴许是和唐旭所想的一样,所以城楼上的侍卫虽然也是急切,可是仍然不敢轻易打开宫门。
“在下奉的是内阁和兵部的口令。”,唐旭这回原本就是不请自来,城上所要的这些东西,自然是一概没有:“如今火势紧急,待稍后补上可否?”
“唐大人见谅,即便有兵部文书,没有宫里的调令,我等也不能放唐大人入内。”,唐旭有唐旭的打算,可宫里也有宫里的规矩。听城楼上禁军的话,好似即便有内阁和兵部的文书,如果没有宫里的命令,哪怕情况再紧急,也不能轻易放一兵一卒入宫。
“况且这城门已经上了锁,金匙已经被司礼监和御马监里的公公们收去了,开不了门。”
“这可否请大人去问一回?”,唐旭的眉头略微皱了一下,脸上现出几分不安。
前几个月里,皇后可巧是已经崩逝,如今紫禁城里能做得了主的,不是万历他老人家自己,就是皇贵妃郑氏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
问题是,如今万历他老人家的生死,目前尚未可知。若是去问郑贵妃和卢受,虽说平日里自己和太子走的并不算近,可这个敏感的时候,他们会肯轻易放自己进宫?
抬起望了一眼身前的东华门,想要夺门而入更是一个笑话。且不说凭自己这帮手下的军士能不能夺得下来,就算他们有这个本事,再想一想面对的可是紫禁城。
如今尚未入宫,唐旭身边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帮衬,夺紫禁城的门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一个弄不好就成了谋逆。唐旭甚至几乎毫不怀疑,只要自己一开口下令,这群“地头蛇”大部分恐怕就会立刻做鸟兽散。
正在进退维谷,忽然看见城楼上的侍卫,也突然纷纷转回了身去。紧接着,一道略有些低沉的声音从城门上方传了下来:
“赶快打开宫门,放他们进来。”
听到声音,唐旭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