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金手指-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下午,三名文官模样的人来到了蒲城县,开始进驻蒲城县的县衙,官府系统开始顺利运转了起来。

    “文人,果然还是短板……”看着几个原本只是秀才出身,只是简单培训一番就开始上岗的文人,不管是杨洪也好,还是身处黄龙山的张弘斌也好,都露出了苦笑。

    得想办法,扩大一下文人队伍才行了……

第34章 税收的重要() 
救世军接管蒲城县,有意思的是,对外依然是大明麾下,至于原本的县令则是‘暴病去世’。

    在黄龙山抽调过来的文人,主要承担县丞等副职,正规的县令,则是交给朝廷委任。

    不过按照现在陕西乱成这样的节奏,朝廷到底会不会派人过来担任县令,都值得怀疑。但不管怎么样,正式的奏报已经上报给西安府,然后再由西安府逐层上报便是。

    结果不管是谁来担任县令,还是把县丞给提拔上来,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里必然是救世军的地盘。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救世军对蒲城县、澄城县和白水县三地都有了绝对的掌控权,实际上谁都知道这里是救世军的地盘,不管是西安府还是朝廷,甚至义军之中也是知道这点的。

    有意思的是,朝廷并没有把这里判定为敌占区,反而熟视无睹的把这里当成了大明土地。至于救世军,在大明的许多人眼里,不过是一群流寇,还算不得上的一群起义军。

    会发生这样现象的原因,张弘斌也知道一些,主要还是知府和朝廷的军部不希望这件事被崇祯知道。毕竟按照崇祯那火爆的脾气,这若是曝光了,得多少人掉脑袋或者被罢官?谁都会眷恋自己的官位,所以只要能够捂住,谁也不会自作聪明把这件事曝光出去,更别说,至少三地明面上还是大明地盘。

    至于张弘斌为什么那么做?

    张弘斌麾下的救世军不是反贼,是一股以夺取天下为己任的军队。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考虑民生和后勤,而不是如同那些所谓的义军一样,通过抢掠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物资。

    在征兵的时候,张弘斌必须要考虑到后勤的压力,还有士卒占据百姓的比例问题。流寇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他们上至青壮,下至老弱妇孺都可以是战斗员。

    在这个基础上,张弘斌目前只有大概四个县的地盘,而这四个县本来也不是什么富裕县。再说这里经过了灾荒和灾,在占据这里之后,还需要大概一到两年的修复期。这也就意味着,这段时间没办法获得税赋。

    现阶段,就算是他私下贸易获得的资金,也只能够供应一万人规模的军队。当然,还有下面合计两千人左右的民兵队伍的基础开销。想要扩招,必须要想办法提高钱粮的获得。

    张弘斌已经有了腹稿,迟一些就会去捞一笔。但现阶段,把这一万人训练得更加的精良才是最关键的。

    士兵的数量提升不上去,这就意味着张弘斌有可能会面临被义军和朝廷的两面夹击。如今不公开表示占领四县,结果就是朝廷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陕北等地的反军身子,而选择性的忽略了他的存在。

    这可以为他换来两年左右的喘息时间,到时候他自信可以扩编五万大军,到时候就算要硬拼也有一战之力了。

    为了这个阶段性的目的,就算别人说自己懦弱又如何?成功和一时的痛快,那是必须要区分开来的。

    攻打蒲城县的士卒已经陆续回来,按照以往的习惯,张弘斌给他们三天的假期,哪怕这次一个人都没有阵亡。倒是有几个崴了脚磕着了头的,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伤。

    士卒可以休息,但是所有的军官,却是被叫了过来。所有人聚集在了军议室之中,按照各位的职位坐了下来。

    “各位辛苦了,此番攻打蒲城县,又为我救世军占了一个地盘,同时也在那些世家身上收了不少的税赋,缓解了领地的财政问题。”张弘斌先是对这次战斗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为少爷开疆扩土,乃是我等的职责所在。”几乎是习惯了,所有人都统一口径的回答到。

    “凌河,这次我们的收获如何?”张弘斌随口问了句。

    “根据刚刚清点完毕的数目,我们这次获得了白银五万两,这是蒲城县世家缴纳的商税。另外还有三成合计两千石粮食的农税,正常情况下是五千石,之所以那么少还是因为蒲城县被大红狼给糟蹋了一番的关系。”凌河据实回答。

    此刻他几乎已经成为了文官第一人,毕竟他是真正体制内的文人,比起那些投降了的县令更能够获得信任。如今整个救世军的钱粮征收和管理问题都交给了他,当然也安排了一些下属文人负责监督,省得监守自盗。

    “看看,一个县就收上来那么多的东西,若整个西安府呢?再进一步说,整个大明又会是多少税收?另外还有盐铁专营的那些费用,若是解了海禁设置海关对来往的船只收税,这又是多么大的一笔收入?

    若是大明那么做,我们也不用起义了,乖乖等死就好。因为迎接我们的,是投入上亿两银子,打造出来的强军。

    很庆幸的是,我们的对手很傻,或者说统治者很傻,下面的官却很自私。

    如今逐步占据朝廷主流的东林党,其根据地是江浙一带,哪里有数不尽的大商人,甚至不少商人家都有出海的海船。他们的钱加起来比三十多个内库的钱还要多,也就说,他们比皇帝还有钱。

    这些商人有钱了,他们都干了什么?

    扶植东林党,让他们向皇帝诉苦,甚至可以说是在威胁那个可怜的孩子,和我一个岁数的孩子。

    一个万恶的‘祖宗家法’,直接导致大明朝一年的税收居然才有二百多万两。盐税甚至被一帮官员和盐贩子欺上瞒下,数千万两的银子,就只肯在里面抠出一百万两银子给朝廷,甚至还需要朝廷连番催促才能启运。

    朝廷没钱,皇帝也没钱,这就导致了陕西乱了差不多一年多了,实际上朝廷却没办法派兵过来清剿我们。甚至于,当我么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朝廷的税收会进一步的缩减,朝廷就更加没钱征讨我们,到最后我们壮大到了极致,这个江山,也就是我们的了。哈哈……”张弘斌没有进入正题,反而围绕着大明朝的税收问题侃侃而谈。

    “哈哈哈……”大家不知道张弘斌说这些是干什么的,只能稍微赔笑。

    “你们也别笑,我刚才说了那么多,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你们可明白?”张弘斌却是立刻发出了提问。

    “这个……”很多人果断沉默了下来,他们都是武夫,对政治不明白。

    “少爷所言中心,可是税收二字?”凌河却是听明白了一些。

    “是的,就是税收。税收是一个国家的营养,少了就要挨饿,没有就会被饿死。我之前强调过,国家就是为少数人提供利益的一个存在,这所谓的利益其中之一就是税收。国家就是一个暴力机构,而暴力机构的维护就要依赖税收,同时国家也不是纯粹的暴力机器,它必须要付出一些义务和责任,这些义务和责任履行的基础,也是税收。

    本质上,灾区的救济款,其实很有可能是来自我们的税收,也就是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钱。不过这不需要我们认识得那么通透,我只要强调的只有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忽视税收。”张弘斌认真的说道。

    “少爷,你就饶了我们这些粗人吧,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我们上到山下油锅都奉陪。但是这样绕了好几个弯子的说话,我们听得很累啊!”王二苦笑着说道。

    他的意思代表着很多军方的意思,实际上哪怕是杨洪,也觉得此刻听得很累。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白水县、澄城县和黄龙山三地今年的税赋,谁还记得?”张弘斌随口问了句。

    那一瞬间,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大家都觉得解放了三地是一个莫大的功德,好歹让超过七十万的百姓,可以衣食无忧,可以在这个苦难的时节,依然安居乐业。

    至于税收什么的,那一直都不是他们负责,所以自然不会去管。或者说,他们这些大部分百姓出身的将领和官员,最讨厌的就是税收这两个字了。

    只是如今张弘斌却不得不让他们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存在,而且必须要存在的意义。

    “绝情,一万人带得舒服不?”张弘斌随口问了句。

    “太少了!”绝情冰冷冷的回答道。

    “每三天一顿肉,吃得舒服不?”张弘斌又问李定国。

    “为什么不能每天一顿肉!?”李定国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立刻回答道。

    “军饷每个月二两银子满足了没有?”张弘斌又问了问刘若錡。

    “为什么不是五两银子!?”刘若錡也不傻,也明白了。

    “钱在哪里来?”张弘斌笑着问道。

    “税收!”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

    “那么,我让你们去收税,你们去不去?”张弘斌随口一问。

    “去……”回答得不是很整齐。

    “老子规定的税率很高吗?”张弘斌有点火大了。

    “不高!”这个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那么,白水县、澄城县和黄龙山三地的税收,由当地官府负责收取,这是你们的职责所在,别给我忘记了!至于我们地盘以外的地方……你们这一万人我也不打算白养着,给我出去收税,崇祯皇帝那个白痴既然忘记收了,我们帮他收一下!”张弘斌大手一挥,定下了基调。

    “遵命!”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

第35章 收税的流寇() 
救世军是义军,只要是在救世军的治下的百姓,都知道这点。

    救世军的确也收税,但是税收很公道,每年只需要支付一次税收,而且农税只收三成。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原本地主老爷的地有多少,救世军没有重新分配。那些过去为了避税,把税挂在地主老财名下的佃户都哭了。

    若非地可以由自己家一直耕种下去,而且救世军也有派人专门介绍如何养殖家禽来促进家庭经济,并且规定的地主对佃户的最高税额,只怕自己真的有些受不了。如今土地依然不是自己的,但是收入却比以前多了许多,苦过的百姓,也非常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税收很顺利,地主老财对救世军没有没收他们的财产很满意,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救世军既然打下了这里,明朝的那些特权只怕是没办法继续享受了。那些传统的地主,对此没什么所谓,毕竟他们没有功名在身,交税已经习惯了,而且救世军的税率也公道,自己可以留下不少。

    有商队而且有功名的地主却不太满意,原本是不收税的,商税也收不了那么多的,如今却是要交了。还好,地租不高而且土地不回收,他们可以忍耐。至于商税,这最让他们不能忍受,毕竟救世军的商税比大明的要高得多。他们不会考虑合不合理,也不会去考虑着收的税对他们赚的钱来说不过十之一二,但他们就是不爽。

    能够忍耐下来继续交税,只要还是救世军许诺的一切都按约定履行了。在救世军治下做生意,没必要会遭到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的盘剥,路上不会有关卡,税率也简单不会复杂。出外面交易的情况下,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