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一切真相都摊开了之后,所有人最后的一丝隔阂也消失得干干净净。再则,如今这样的情况下,也的确需要他们同心协力,否则别说考验了,只怕不久之后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人心涣散。
傍晚,五百名士卒分散到二里范围的海滩边上,纷纷下海捕鱼。
渔网是基本配备之一,所以他们好歹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捕捞上了差不多三百多斤的海鱼。
在岸上待命的妇孺们,也在捡拾那些被洋流冲上岸的浮木,以及一些岸上原本就有的干草什么的,好歹是把火给点燃了。五百多户人家,合计近千人围在一团篝火中间,享受着烤鱼和干粮,伙食或许少了点,不过考虑到没什么水源,少食多餐才是关键,大家也不好抱怨什么。
吃过晚饭,所有人就开始睡觉。便携式帐篷是他们得以避开野外掠食者的关键,有了这个玩意,至少可以在熄掉篝火的情况,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意外。更不会一大清早起来,发现自己的身体上出现一条蛇或者一只蝎子的情况。
这便是先进科技的好处,这些东西在超市里面都有出售,但是这些东西的材料,在这个时代却还做不出来。
这就是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否则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让他们近上千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面生存,只怕两天就会完全支撑不住了。而有了这些东西,至少可以支撑五天的时间。有了这五天的时间,补充物资、寻找庇护所甚至是抵达目的地什么的,都会轻松许多。
所以,当张才得到了这些物资的那一刻,对于父亲给的这残酷的考验,他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父亲该做的,已经做了……
到了第三天,由于摄取食物量不太足,最重要的还是摄取的水源不够,很多人的体力开始下降。原本一天可以行进六十里的,如今每天只能行进二十里。而且很多人的情况不太乐观,少数人甚至有了要回家的冲动。
当然,主要还是这些民兵的妻子或者儿女们,民兵就算是民兵,他们也是兵。共和国的士卒,首先强调的就是纪律性,所以不管条件多么恶劣,他们都必须要服从命令,坚守自己的职责!
第三天夜晚,一阵大雨倾盆而下,所有人欢欣鼓舞,就连女子也不顾什么礼法,任由大雨淋在自己的身上,使得她们的身材几乎毫不遮掩的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还好,这里没有卫道者,也没有那种迂腐之人。谁都知道,此刻是享受这天降甘霖的时候,别的可以忽略不计。
许多士卒用了各种手段,又盛放了大量的雨水。所有人可以饱饱的喝上一顿,甚至可以大口大口的吃上一顿饭,只可惜今晚的晚饭主食依然是干粮,而且还是他们最后的干粮。不过也有配菜,那是一顿生鱼片,喜欢可以吃,不喜欢就作罢。不过华夏嘛,春秋时期就又人吃这玩意,也算是本土产物,士卒们就算一开始不习惯,但适应也很快。
实则,干粮并不算太好吃,有点鱼肉吃吃管他是生是熟。
第十天,当所有人疲惫的来到一片草原的时候,他们似乎看到了前面有一条河。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是幻觉,然后好不容易才确定,那的确是一条河,而且水流量很足。要知道,这不是雨季,所以这条河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已经远离了沙漠地区,正在进入珀斯附近。
当然,那什么的,先姑且不必考虑,现在最重要的,是美美的喝上一口水。
这一路,可把他们折腾坏了,甚至有十多个妇孺因为中暑而倒下,好歹没有生命的危险。张弘斌临走时给张才了一批冰帖,和热帖的作用差不多,一个是用来保温,一个是用来冷敷降温的。
“张固,你去看看那条河,确认一下是否安全!”看到河流,张才却没有表现得太喜悦,而且让民兵制止那些要冲上去的妇孺们,然后派遣民兵统领张固前去查探。
张固带来二十人来到河边附近,才发现这里居然还生活着不少的鳄鱼!
是的,一般而言澳洲鳄这玩意,是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的,但这个时候似乎南部也有一些。在这里,它们似乎不仅仅通过捕猎河里面的鱼虾为生,甚至还会下海捕食。
张固确认了情况之后,回头报告了张才。
“能够杀死不?”张才试着问了问。
“凭这个,完全没有问题!”张固晃了晃手中的连发强弩。
在这个蛮荒之地,连发强弩比火铳火炮还要有用,毕竟前者只需要更换零部件,制作箭矢就能反复使用。后者没有了弹药,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补充到。更别说这种系统出品的强弩,射穿薄钢板都不成问题,中等距离射杀鳄鱼自然更不成问题。
“那好,今晚加餐,我们吃鳄鱼肉!对了,听父皇说鳄鱼皮用来做皮包或者皮鞋很好,到时候我们也别浪费了!”张才立刻打起了精神,与张固打趣道。
张固笑了笑,立刻带着一众人马,朝着河水那里杀了过去。
很快,整片水域都变得不安定了起来,到处都是翻腾的水花,到处都是野兽的吼叫。这个场面,却是把后方的那些妇孺给吓到抱成一团,心里对自己的男人也是担心得不得了。
却不想,最后男人们平安无事的,带着大量的猎物回来了!不过也不是一点伤情都没有,有几个士卒下水太快,被埋伏在水下的鳄鱼咬到,撕扯掉了一大块肉。
急救,奈何最后还是有一个人流血过多,早早离开了人世。
对于他的家人来说,则是失去了一片天。他的妻子抱着他的遗体,哭了一整晚的时间。他那一岁的孩子,还在试图摇晃着自己的父亲,问母亲爹爹为什么还不醒来……
打仗会死人,生存会死人,这谁都知道……近距离看到这些,却远非战报那种冰冷冷的字符可以比拟的。
这位军士,遗体被埋在了这条河边,所有人在他的灵前叩首祭拜,发誓会照顾他的妻儿。
又过了五天,一片非常完美的起始之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这里不远处就是山脉,而且距离森林也近,难得的是也靠近一条水流量不错的河流。
这里是不是传说中的珀斯,谁也不知道,但今天,张才把这里取名为希望。
这是他在澳大利亚的起点,真正的起点,满怀着希望的起点……
于是,在不久之后,一座名为希望村的华夏民族小村落,在这片大陆地上悄然兴建了起来。
第262章 罗汝才设计()
张才实践能力或许还是差了一些,但他学过的知识总是足够他一辈子受用的。
如何规划这个村庄,如何建设初级的防卫机制,如何进行狩猎,如何打造机器甚至如何发现矿脉,这些他都知道。否则,只怕还得发布公告,向共和国大量征召各类人才才能够出发。
没有别的智者在那里指手画脚,而民兵们也懒得动脑筋思考那些复杂的问题,故而张才虽然累了一些,但看着整个村子在自己的规划下越来越像样子。他麾下的百姓开始有房子住,开始耕种,开始纺织甚至开始打猎探险,心中那是慢慢的自豪感。比起在长安闷头当一个皇子,享受别人的尊敬,如今这样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看着张才开始在澳大利亚这里安定了下来,作为监控的远洋船,终于是掉头离开了。
正如同张才一开始说的,他们的责任,就是确定张才是否有能力在这里生存,哪怕是发生一点点意外或者表现出足够的困难,那么他们都会过来,确保他安安全全的,回到长安。
如今既然张才表现出了足够的天分和毅力,在惊叹皇上有一个好儿子的同时,也安心的开始返航。
几天后,船只回到了缅甸行省,通过陆路把具体的情况,汇报给了张弘斌。
这几天,张弘斌也是郁闷得紧。
二儿子迟迟没有消息,别说两个老人和徐慧每天看着他的眼神越发的阴沉,他作为一个父亲,也是担心的要死。奈何儿子是远洋出航,自己就算想要知道他的情况,也没办法第一时间知道不是?
最让他头痛的是朱存媛这个生母,她没有怎么专门表现出自己的思念。但在研究的时候突然性的失败了上千次,经常犯了一些初学者只怕都不会犯的错误,先不说浪费了多少研究资源,只说这样严重拖累了整体研究进度,让一心想要把磺胺一族发明出来的研究所其他研究院,也是纠结的要死。
偏偏谁都知道,朱存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担心儿子的安危。故而就算很想劝慰一番,却也没有办法。
于是科技部的副部长(朱存媛是部长)老木头就过来抗议了:要么回去等待消息到了再回来上班,要么你想办法搞定这个烂摊子,否则一切损失都在你自己的私房钱里面扣除,国家不帮买单!
好吧,妥妥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的威严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压迫……
只是这也怪不得谁,自己媳妇闹别扭,别人旁人都知道了,自己这个当丈夫的岂能不知道?
之前是没办法,如今可好,张才在澳洲那里站稳了脚跟,而且开始稳固发展,自己这个当老爹的也是老怀甚慰。
呸呸……什么话呢?自己才二十几岁甚至都没有到而立之年,什么老怀不老怀的?
奈何张弘斌知道,当儿子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比自己的成就还要高的那一天,自己就算不服老也不行了。这未来的天空,永远都是属于年轻有活力的那一批人的……所以,自己好歹也要更有活力一些才行了!
得到了张才的具体消息,两位老人和两位闹别扭的小媳妇,总算是展露了笑容。再看到张靖经过一番军训,变得更加的稳重成熟,又是一番欣慰。最后居然和张弘斌一样,有了‘自己已经老了’的感慨。
让张弘斌无语的是,两位老人姑且不说,两个小媳妇也是暗地里偷偷通过私房钱买了一大批的物资,借助商队的货船,直接运到了澳大利亚交给两个小屁孩。两位当叔叔的也不厚道,瞒着自己偷偷找了一批能够巧匠,憨厚百姓一共六百多人,也通过海船运了过去。
他们这一切,自然没有真正瞒得住自己,内卫系统不是吃素的,这点动静虽然不伤大雅,但作为职责张琉还是汇报给了张弘斌。同时也认了罪,他自己和老头子张犇两个,也买了不少物资随船运了过去。
毕竟,他们两个既是张家的家仆,更是被张老爷子认可的庶出子弟,身为张家人,张犇帮助一下自己的侄孙,张琉帮助一下自己的侄子,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对于他们的心意,张弘斌只能默认了……默认就是最好的表现。毕竟一开始,自己已经言明,不允许任何人帮助张才,若是他受不了,直接滚回来便是了。
得知张才的消息之后,大感儿子有出息的朱存媛,爆发出了最强大的研究热情和灵感,通过现有的技术,还是给她完成了磺胺的研发,甚至还搞定了量产化的方法。同时告诉张弘斌,这玩意若非量产有点难度,真要提取的话其实也不算太困难,很容易被人模仿。所以,最好把专利法和相关法规给制定出来,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共和国。
毕竟,就算是身为邻居的大明,他们现有技术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