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头,连滚带爬地跑到多尔衮的马前。全部跪下了。

    见到那些炮手过来,多尔衮立刻一改没精打采的模样,脸上堆满了亲切的笑容,和声说道:“炮打得不错,都是我大清的有功之臣。吩咐下去!今天这些操炮的,都赏给酒肉,记功!”

    接着多尔衮一指四名炮长,说道:“你们四个。半个前程。”多尔衮再指火炮统领:“你,一个前程。”四周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从以前的后金,到此时的清国,军功是好处最多的功勋,他们有一套军功体系,叫做前程,不光你是什么出身。要从白身到一等公,只需要积攒十二个前程就够了。

    而半个前程是最低的,拿到了就有了拖沙喇哈番为地世职,翻译成汉语却叫云骑尉。半个前程已经是了不得,一个前程更是厚赏。

    在场的白甲兵虽然不少,但他们在以前再怎么战功赫赫。许多人都很没有挣到前程呢。当他们听到睿亲王开出的这个赏额,说不眼红那就是谎话了,许多人心中还忍不住嘀咕起来。

    那些三顺王的炮手就在后面放了几炮,即没有危险,又很轻松。没想到就赚到半个、一个前程了。照这么计算:理论上那些炮手只要打下十几座城,他们就可以赚够十二个前程封为一等公了?这真是……。那些满清旗丁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那些汉军炮兵,听到厚赏以后当然是一阵欢呼,都是跪在地上连连向多尔衮磕头谢恩。可那些满清旗丁脸色就很不好看了。要不是多尔衮长年留下的积威,说不定有人就要上前分说分说了。

    多尔衮当然不会去理会下面人的心情,见清兵已经从土堡内押送出明军俘虏,他是一拨马头,率先向着自己的大营走去。

    那名叫图贝里的参领紧跟着多尔衮,他在心中苦笑了一声,心想道:“怪不得整个盛京都传言:睿亲王三兄弟都好结交汉人,也喜好汉风。虽然那些汉人炮手是可以赏赐,可也应该照顾国族儿郎的心思啊?睿亲王有些厚此薄彼了,有机会我可要规劝几句。”

    多尔衮斜视了一眼图贝里,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他突然说道:“图贝里!难得你还会动花花肠子。来!告诉主子,你那酒囊饭袋里在想些什么?”

    四周顿时响起了一阵哄笑。图贝里连忙笑着驱马上前:“主子爷!奴才心想:也该赏赐几位冲锋陷阵的国族儿郎。要不然,生怕他们寒心啊!”

    “打这种仗就想要前程?”多尔衮“哼”了一声说道,“那你们人人都是公爷、侯爷了。臊不臊得慌?”想起了打土堡时的轻松样,那些满清旗丁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多尔衮接着说道:“是不是觉得本王对汉人炮手的赏赐太重了?”

    图贝里连忙说道:“倒也不完全是。主子爷!这汉狗的玩意还真是好用。从前奴才们出去打仗,不怕那些明狗,只要一接仗,明狗们就逃得飞快。但这炮可真厉害,一炮打过来,就是钢筋铁骨也挡不住啊!”

    图贝里的话引得四周的人是连连点头。

    “这不就结了吗?”多尔衮用马鞭指了指远处在欢呼雀跃的三顺王炮手,接着说道,“只要给这些奴才点好处,他们就感激的要命。让他们操炮,再有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咱们满洲的健儿就可以少牺牲几个。有命才是最强的。怎么?难道你们怕以后没仗打?”

    多尔衮的话,让图贝里他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多尔衮接着吩咐道:“你们也都把口子给扎紧些。不要一天到晚‘汉狗’、‘汉狗’叫着。皇上身边的范学士、宁学士可都是汉人呢。而且没有了三顺王带来地汉兵和工匠,咱们那里来这种军国利器呢?”

    “瞧瞧皇上是怎么做的。打下松山之后,那些人丁都分给了三顺王和续顺公那边。我们这些打生打死的国族各旗倒没有分到几个。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用汉人奴才卖命,就一定要收汉人奴才的心。你们都学着点吧!别以为只有细皮嫩肉的汉家女子才是好的。”

    “哄――!”四周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有一位白甲兵怪笑道:“主子爷,什么时候再带着奴才们入关抢汉人娘们啊?”

    “快啦!”多尔衮心情也很好,他用马鞭指着那白甲兵笑道,“就是去也不带你这个奴才,谁让你管教不了你媳妇呢?”

    又是一阵大笑。四周的旗丁纷纷嘲笑起这位有些怕老婆的白甲兵来。正在此时,从北面的方向几匹马疾奔而来,那几匹马上的骑士在高声的叫喊着:“圣上有旨,圣上有旨。宣睿亲王回盛京觐见!”

    手机用户可访问wp。。l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第六百三十九章 盛京密议() 
    一秒记住【。。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二日,盛京皇宫。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多尔衮在大殿上一丝不苟地行着三跪九叩的大礼。

    望着殿中那位对自己“恭敬有加”的十四弟,皇太极在恍然间似乎有些失神。他想起了当年老汗驾崩后,自己合纵连横,夺取了眼前这位幼弟的汗位,又逼死了他的生母乌喇那拉氏(阿巴亥)。本以为能够把多尔衮完全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当年的这棵幼苗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了。

    在内心里,皇太极真有些佩服老汗努尔哈赤的眼光,这位十四弟太骇世惊俗了。在自己的百般提防和打压下,多尔衮三兄弟照样把两白旗经营成了一个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成为了满清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比较自己的那位只知道打仗,却没有丝毫政治头脑的长子――豪格,皇太极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不知不觉中,皇太极的思绪飞到了多尔衮的成长经历。他对内一直对自己恭敬守礼,对外又立下了赫赫功勋。尤其是在征林丹汗的时候,多尔衮伤了肾水,注定一生无子嗣。要不是这个原因,说不定自己就要把他……。

    突然间,皇太极胸中升起的一股豪气把这个念头生生地打压了下去。自己是谁啊?是大清国的开国皇帝,是统领满蒙两族的天聪汗。只要自己在位,多尔衮就是人中龙凤都要给我跪着。如果他听话。皇太极是不吝给多尔衮富贵,让其扶持自己的子孙的。如果他有异心?皇太极还是犹豫着不敢妄下狠手。因为满清八旗的力量太弱小了,根本经受不了内乱啊!

    因为没听到皇太极的“免礼!”,多尔衮就一直在殿中跪着。谁也看不出,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是在波涛翻滚。“韬光养晦!韬光养晦!”多尔衮在自己的心中一直在呐喊。他知道,只要自己有任何不是,皇太极是不会轻易地放自己过门的。

    “哈哈哈――!”龙座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大笑:“十四弟,你怎么还跪着?快些免礼吧!八哥这些天老走神。真是有些老了。”

    多尔衮连忙再磕了一头,道:“大清国还需皇上掌舵,皇上千万要保重龙体!”

    “哈哈!快些起来吧!也就是十四弟你们让八哥我省心啊!”

    一旁的太监在皇太极的示意下搬过一个圆凳,站起来的多尔衮挨着圆凳边上坐下了。皇太极对多尔衮点点头,问道:“今天我们兄弟就聊聊家常。你说说,你知道现在明国里的状况吗?”

    “回禀皇上!臣弟略知一二。有什么不对的,还请皇上见谅!”多尔衮道。

    “诶?咱们兄弟客气什么?说错话都恕你无罪!快些说吧!”皇太极一摆手说道。

    “那臣弟就在皇上这里献丑了……”

    多尔衮开场白就是一堆废话。无非是我大清如东升之日。大明是日薄西山;皇太极是英明之主,崇祯是昏庸之君。反正是以强烈的对比衬托出皇太极的丰功伟绩。

    马屁拍完以后,多尔衮开始叙述起明朝的情况。因为在关内广布密探,再加上晋商等汉奸在传递消息,所以满清对明朝内部的情况是了如指掌。而多尔衮作为大清最上层的人物,也基本上掌握了全部信息。

    可是多尔衮的叙述却很讲究分寸。他不漏掉一点,但也不多说一句。即要显示出自己对大明事务的关心,但又不能越俎代庖为皇太极做出一点儿决策。这感觉?那走钢丝还是真难啊!

    皇太极虽然对这些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可其还是装作饶有兴致地在仔细聆听。一边听,他一边还在不断地微笑点头。直到多尔衮说道:“明国调集大军围剿境内民贼。民贼日趋势小,明国也日趋安宁!”时。皇太极才突然“哈哈哈――!”地大笑着,打断了多尔衮的话。

    “就是明国平息民贼。那朕再问十四弟一句,明国以后该如何呢?”

    多尔衮微微一躬身,道:“恕臣弟愚昧!臣弟不知。”面对着皇太极,多尔衮的谨慎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就算是知道明朝下一个出兵的目标肯定是满清,但多尔衮还是保持着不拿任何主意的态度。

    “对朕,十四弟还需如此吗?”虽然皇太极的话中有些责怪,可他微笑着好像一点儿也没动气,因为皇太极已经很熟悉多尔衮的这种态度了。

    见到多尔衮还是不吭声,皇太极接着说道:“兵法有云:先发制人。不可让明国安稳啊!朕准备让国族健儿再次入关。十四弟,你看谁为帅合适啊?”

    对这话,多尔衮倒不可以避而不答。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躬身道:“皇上,入关围猎这事,让豪格去就可以,实在是没人……岳托也算是忠谨可靠地。”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钦定的继承人。而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儿子,更是皇太极的亲信。皇太极不止一次说过:要把岳托留给子孙用的。所以多尔衮推荐的这两人怎么样也不会被皇太极抓住错处。

    “哈哈哈――!”皇太极再次大笑了起来,“豪格这孩子虽说会打仗,但他性子软,压不住这么多大军,还需你们这些叔伯多帮衬啊。岳托虽然智勇双全,可辈分毕竟太低,所以只可为副帅,这次朕就准备在你们兄弟之中挑选一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皇太极已经在为身后事布局了。他自己的两黄旗当然无需担心。多年的苦心经营,再加上有着绝对忠心的亲信――索尼、鳌拜等帮衬,两黄旗就是铁板一块。而豪格刚就任正蓝旗旗主没多久,也正是需要收拢人心,所以不能离国远征。

    这样一算,皇太极这一脉就掌握了上三旗,再加上同盟礼亲王代善的两红旗。就是镶蓝旗郑亲王济尔哈朗保持中立,那也稳稳压了一头多尔衮的两白旗。这还没算上皇太极亲掌的蒙八旗、汉八旗和三顺王等汉军呢。

    为什么不用岳托呢?当然是因为他是礼亲王代善的儿子。赞赏归赞赏,但隐患却不得不防。皇太极需要的是依附自己的两红旗,不是要让两红旗做大。万一岳托立下了赫赫战功,反而是两白旗的多尔衮没解决,又冒出来一个喧宾夺主的两红旗,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可是听着皇太极的话,多尔衮的心也忍不住“砰砰”跳了起来。不像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后金亲贵都是出身于李成梁的辽东铁骑,那些满清的亲贵总对大明朝有些惧怕,直到现在,连年岁较大的代善等亲贵,说起明军的时候,还有一种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