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飞也在一旁笑着开起了玩笑:“这对存义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啊?只要他把他的头探过去亮一亮,哪个俘虏不会吓得屁滚尿流的啊?”
大帐中顿时响起一片大笑声。在汝州之战的时候,薛存义的脸部被木抢击成了重伤,导致了左眼失明,左脸也完全破相。可是他的恢复力却相当不错,就休养了两个多月又是生龙活虎了起来。
而在薛存义养伤的时候,吴世恭曾经想把薛存义退役安排到内务司做薛强的副手,可薛存义却死活不肯。当后来吴世恭见到薛存义恢复得不错,也就遂了薛存义的意,依然让他担任工兵团的团长。
可是不要看薛存义现在的外表比较吓人,可他却是一位脾气很温和的人,所以面对着那些玩笑话也根本没有动气,只是笑眯眯地说道:“成!以后这种事都交给我!”
吴世恭在这时候也当然要敲敲木鱼。他轻轻敲了几下大案让军官们保持安静,接着说道:“现在还不到高兴的时候,吃到自己嘴里的东西才是真的。勇子你快准备一下,给你一个时辰,接着马上带着你那个步兵团赶回归德。”
“我们的计划还是不变,把对面的陕匪磨瘦了以后先吞下去。勇子你注意了,你和钱绮一定要守住千户所堡垒这一线,最好要把东路的陕匪也纠缠住。”
“而我们主力吞下对面的陕匪以后,立刻东行绕到东路陕匪的背后,就算没有其他的官军配合,我们照样两头夹住东路的陕匪,争取把这一路的陕匪也给吞了。既然我们汝宁军都出来了,那也该为我们上一桌大菜了。”
大帐内顿时是一片笑声。见到吴世恭已经安排好,军官们纷纷行礼告退。等到他们都退下去以后,吴世恭心想道:“看起来以前倒没注意到战场审俘的重要xing,以后可得好好地补上这一环啊!”
这时候的吴世恭虽然已经得知还有其他几路农民造反军,可他依然觉得现在的一切还是在自己的掌握中。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是财政问题()
那些散去的军官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刚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部队,却立刻又被叫回了大帐,而进入大帐以后,他们只看到吴世恭坐在大案后看着一封信,脸se铁青地一言不。
那些军官们都互相交换了一个眼se,明白肯定是出了大问题了。确实!吴世恭现在所看的就是急马送到的唐媚密报。
而当时唐媚所知的也就是她在献舞时听到的一些和后来她向左良玉旁敲侧击了解的一些,左良玉也不可能把荥阳大会详细内容告诉给唐媚听。所以密报中其它的内容和审俘所知的内容相差并不大。
可其中却有着一个相当重要的情报,那就是北路入山西的农民造反军有着很大的可能再渡黄河进入河南。而负责这一线黄河防御的左良玉更是只顾着开封城的防御,不顾黄河的其他河道,要把这路农民造反军完全放入归德府。
而之前吴世恭考虑的所有计划中都没有考虑这一路的农民造反军。而当这路农民造反军出现以后,汝宁军的作战计划一下子混乱了起来。
虽然到目前为止这路农民造反军渡黄河入归德府还是一个可能xing,但是吴世恭肯定不能够把这个可能xing视而不见,也不能够期待左良玉良心现出兵挡住这路农民造反军。
按照推断,这路农民造反军总人数也应该过十万。而当他们进入归德府以后,汝宁军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归德府城的防御。
如果归德府城失守,那当然一切休矣。可就算是归德府城不失守,那整个归德府地方也将会被农民造反军残害得不成样子。
与汝宁府是被汝宁军的军队和基层文官直接控制不同,归德府的控制是通过归德府地方士绅配合汝宁军来间接控制的。
之所以那些士绅肯配合汝宁军,当然是因为他们可以从这种配合中。从汝宁军那里获得很多的利益啦。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汝宁军能够保障这些士绅的安全和产业。
当然,这次的农民造反军实在是势大,归德府被打破也是无奈之事。可是如果汝宁军连个救援的姿态也不肯做出,那么这些归德府的士绅立刻会与汝宁军离心离德的。
也就是说,汝宁军一定要给那些士绅一个交待。否则的话,以后汝宁军将会付出加倍的代价来弥补这个裂痕,甚至会完全失去大部分归德府地方的控制。这种结果简直就是让汝宁军自断一臂了。
但更可怕的还不仅仅如此。如果那路农民造反军不在归德府城下纠缠,直接绕过府城开往铁三角地区,再配合东路来攻的农民造反军,那铁三角立刻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了。
我们已经知道。堡垒群的防御并不是一个个堡垒孤立地建造在那里的,而是需要一支机动的部队支援游击进入堡垒群的敌军的。
可现在能够机动的部队只有钱绮率领的归德军团一千七百多人,而且他们又要面对着腹背来攻的农民造反军。所以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把这支机动部队也撤入堡垒,保存住自己的实力并加强堡垒的防御。可这么一来,铁三角将会完全失去抵御敌军的作用。
可这么一来。合兵一处的农民造反军二十万大军就根本不需要攻打铁三角这三处堡垒,他们只要“呼啦啦”地冲入汝宁府。那汝宁军的根本将会受到毁灭xing的打击。
所以。现在的汝宁军已经不是要考虑剿灭农民造反军的问题了,他们应该选择把汝宁军的主力撤回汝宁府,依照农民造反军的动态,从内线出击,维持住汝宁军控制区的安宁。
可这么一来,马上又要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样从眼前的这三十万农民造反军的眼皮子底下安全撤退。那也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立刻决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三十万农民造反军打垮,接着急行军回汝宁迎战另外两路的农民造反军。
可吴世恭最痛恨的就是决战了。现在这情况,对面的农民造反军肯定不会乖乖地列阵野战的。面对汝宁军的火器和骑兵。他们一定会依靠大营并修建大量的工事与汝宁军殊死搏斗的。
不过就算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就算汝宁军是攻打坚固的大营,吴世恭也坚信自己的汝宁军一定会获得大胜。可这么一来,汝宁军也肯定避免不了重大的伤亡。
而这也涉及到了汝宁军的另一个软肋。
现在汝宁军的每一名兵丁在参军以前都受过基础的军事训练。而吴世恭也统计过,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兵丁,需要他们在护庄、护路队里,以及在汝宁军军中训练长达将近一年的时间,而炮兵和骑兵这种技术兵种的训练时间将会更长。所以每一位兵丁对于吴世恭来说都是相当宝贵的。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为主要的还是财政问题。
在这次出征以前,吴世恭连同邓启帆与内书房的那些账房算了一笔帐。先这次汝宁军是全军总动员,吴世恭估计此次作战的时间将会在三个月左右。所以这双倍军饷的开支,就要多支付出近十万两银子。
而另一个大头就是伤亡兵丁的抚恤。虽然在军官基金会中有专项的遗族基金,但汝宁军自己怎么样也要准备好一批土地和银子作为伤残兵丁的抚恤,而这个极限就是汝宁军的伤亡不能够过二千人。
可是就算这样,汝宁军在未来两、三年内也着实要过些苦ri子。汝宁军的储备金和四海钱庄的储蓄也将要完全动用,可能还要向地方官府募集一些,向士绅大族借贷一些。在未来几年中,扩军是肯定不用想了,连这次作战损耗的装备和马匹都很难补充。
当然也有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让兵丁们放开手脚去抢掠,用抢掠所得替代那高额的军饷。
可是这么一来,汝宁军长期培养的严格纪律将会荡然无存;在地方上形成的良好口碑也将荡然无存。连汝宁军的向心力也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汝宁军为什么有着极强大的凝聚力,除了有着共同的利益以外,汝宁军全军还有着高尚的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如果出现了象流匪、鞑子和其他明军一样的抢掠行为以后,未来维系汝宁军的将只有利益了。
可是如果只是比利益,汝宁军怎么样也比不过朝廷和鞑子,就是农民造反军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至少他们也可以肆无忌惮地抢掠,那肯定也会消遥自在的多。那么最后吴世恭练出汝宁军这支强军倒成为了为他人做嫁衣了。
更显而易见的是,习惯了抢掠的汝宁军战斗力也将会大幅度的下降。再怎么说,一支一门心思作战的部队总要比分心抢掠的部队强大的多。
吴世恭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同僚和下属的高尚品质上,尤其是他在前世还吃过这么大一个亏。虽然吴世恭的想法有些yin暗,可是却胜在保险。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吴世恭绝对不会让汝宁军走上这一步的。
在先前的作战中,汝宁军对伤亡的控制就很好。一共才伤亡了二百出头。由于都是获胜控制了战场,所以到现在为止,汝宁军中阵亡和残疾的兵丁才有六十几人。
而原先吴世恭估计只要耐着xing子慢慢磨,最多只要伤亡五百就能够剿灭掉对面的农民造反军。可现在却一下子变成强攻了,那伤亡的数字也将要完全失去了控制。而接下来还要与其他两路农民造反军作战呢。。)
第四百四十章 诈降还是真降()
想着那如山一般的财政开支,吴世恭感到有些被压得透不过气来。可现在的情况已经变得如此,那也就先下决断,走一步看一步了。
于是想明白了这一切的吴世恭立刻下令道:“都回准备一下,明天休整一天,后ri全军出击,彻底击溃对面的陕匪。勇子你也暂时不要走了,参加完后ri的战斗后再。妈的!老子是铁锤砸豆腐,就来这一锤子买卖啦!”
“啊!?”那些军官们都是惊呼出声。
吴世恭环视了一圈,接着解释道:“刚得到密报,北路入山西的陕匪又绕了一圈回来啦!他们可能很快进入归德府,所以我们要尽快消灭对面的陕匪,接着赶归德救援。所以在后ri的作战中你们的动作都要快,不要怕儿郎们的伤亡了,就是要彻底地把对面的陕匪打垮。都明白了没有?”
“诺!”军官们立刻都是立正领命。
等到军官们都下以后,吴世恭待在空无一人的大帐内,想起了那位摆了自己一道的左良玉,忍不住开口骂道:“这个王八蛋!”
可这时候的吴世恭并不知道,其实北路和东路的农民造反军比他估计的还要强大的多。北路的农民造反军虽然见到了张应昌、曹文诏部就闻风而逃,可是他们的实力却一点儿也没有受损,甚至得到大批流民的投靠以后,他们的总人数很快就过了十万人。而当他们渡过黄河向归德府前进的时候,来投靠的流民数量将会进一步的增多。
东路的农民造反军中更有着高迎祥和罗汝才这两支强军。罗汝才的部队一直是农民造反军中数量比较少的一支。到现在为止才有三万出头。可其中却有着两万多三边出身的老兵,所以一直以来。罗汝才的部队都是农民造反军中野战能力最强,流窜度也最快的部队。
而高迎祥部队中三边老兵的数量虽然少一些,只有一万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