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凌巴却全然不理会吵翻了锅的外面的天下如何,他正在皇宫里准备给小皇帝刘协的第一堂课,当然,是作为“帝师”的第一堂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00章 、惊世骇俗的“君主论”()
如今整个洛阳似乎都开始渐渐习惯了加进了董卓这一个明显的外来户和异类,反正对大部分人而言,生活还是要继续,至于董卓进洛阳之后引发的一系列混乱,虽然让他难免在洛阳人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不可磨灭同时又十分不好的印象,但终究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上层的统治者们他们之间的权力更迭和角逐本质上于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渐渐的一些有关于他的茶余发后的话题,都变成了逐渐飘远的蒲公英,再无“落脚点”。
而凌巴却不能够忽视这一点重要改变,对于董卓和李儒来说,这当然是他们乐见其成的——顺便说一句,在曹操刺杀董卓的时候因为李儒及时发现而阻止避免了这一次险境,但同时也让李儒这个董卓手底下第一谋士付出了一条左臂的巨大代价,尽管作为谋士,他并不需要像是武将那样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担心自己的“失业”,更何况董卓对自家的女婿这样绝对的心腹也不是那么没有人情味的人,但也并不是毫无影响的,只不过凌巴觉得现在李儒有和董卓差不多朝着黑暗发展的趋势,这样陷入疯狂的人可是很可怕的,因为难以想象下一刻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幸好现在郭嘉已经开始凸显出他对于人心的特殊把握,在贾诩“被逼无奈”分析了彼此的优劣还有一些可能之后,他对于李儒不会让董卓向凌巴下手的笃定也让两人都大吃一惊,尽管最后选择相信了他,不过凌巴也做好了以防万一的准备;可是对于凌巴来说,他如果想要获取最大的声望价值,首先就要让百姓尤其是洛阳的百姓们对于董卓极度的不满,这种不满在一些有意的引导之下,自然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化学反应”,而董卓也绝对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这样才能够达到凌巴所期望的局面,也才是他计划中那样,在如此凌巴设想的两相矛盾之下,自己如果能够做到及时果断出手,会取得怎么样的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当然郭嘉也给他泼过冷水,事情未必就都会像他想得那么去进行,李儒和董卓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更何况洛阳本身就不稳定,即便是董卓没在,也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要知道那些世家势力可从来没有消停过,而凌巴至今也仍然记得司马徽和自己说过的袁家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一次的密谋三公之中唯一漏掉了一个袁逢,不过司马徽这老头子现在又玩消失了,他不想让凌巴找到,凌巴也没有特意去搜寻,等到了时机想必他主动会来找自己的。
而另一方面在凌巴刻意安排之下,这段时间洛阳不可避免就会出现一些异样的声音,虽然初期不明显,但或许真的有之前何太后“失踪”和现在曹操行刺这样双重影响,现在不只是董卓,连李儒似乎都有些失去理智了,整个洛阳在短暂的数日平静之后便再一次陷入了诡异的恐慌中,别说是城池守卫森严,就说是到处搜捕的官兵们,也闹得人心惶惶,而外面还不知道怎么翻了天了呢,当然对于凌巴来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不管曹操有没有顺利逃出去,至少他没有被抓吧。
有关于这些消息,却都不是凌巴最在意的,因为何太后的失踪事件被惹恼了的董卓和因为曹操刺杀而断臂事件快发疯了的李儒这一对疯狂的组合,在洛阳人心惶惶的时候,他们各种符合心情的疯狂举动也引得局面更加混乱不堪,各种势力打着浑水摸鱼的目的,在这暗中推波助澜,尽管有着自己考虑的凌巴不得不去平息,但效果并不好,毕竟他只是一个人,而火影卫也只是一个植根于洛阳这块地面上的势力,而且都是见不得光的,真要扯出来,两败俱伤并不是一个双方乐意见到的局面,至少目前一切都还被刻意压制在彼此都可以容忍的一定范围之内。
这些便是目前洛阳复杂的现状,各种争斗、各种博弈层出不穷,各个势力,几乎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这样走马观花似地涌动出来,各种暗涌、潮起潮落,整个帝国之都从中平七年(同时也可以算是大元元年)一月开始就从来没有平静过。
而在这样的情形下,凌巴要在皇宫里面开始他与小皇帝刘协这些日子以来第一次单独的会面的事情,在这大浪潮中,反而显得连一朵小浪花都不如了。
凌巴来到皇宫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便去找刘协,尽管刘协已经是皇帝了,但他毕竟还年少,外有权臣董卓把持朝政,内在皇宫里他也需要受到皇太妃的制约,当然他母亲的性格温婉如水,对于他的限制并不多,但刘协可以不考虑的事情,凌巴却不得不考虑,虽然他现在名声随着和董卓牵扯到一起有些被“污染”了,但不管是从母子角度还是皇家角度来说,皇太妃是他避不过去来到皇宫之后最好第一个先去拜访的对象。
再一次见到皇太妃,这个交集不多、见面次数更少却总是能够给凌巴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子和何太后明显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典型。
何太后是一个妖媚于外、无形间都会魅惑横生的女子,诱惑力吸引力都是巨大的,而且现在她就在凌巴的安排之下暂时住在暗部的一个基地里,为了以防万一安全考虑还要不定期转换地点,这种生活虽然不好受,但显然她也渐渐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和凌巴的安排,甚至凌巴隐隐觉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女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还有看自己的眼神就变得有些怪怪的,只是少去和她接触,否则他应该能够找到原因。
不过对何太后这个在他影像中并不算好、尽管在最近一次有所改观的女人,凌巴一向是敬而远之的,而对于皇太妃却免不了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好像是一块磁铁,何太后吸引人是因为美色,而且针对的是异性,而皇太妃却天然有一种特别的让人觉得她就是可以亲近也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近的人。
皇太妃的宫殿在原本皇帝刘宏寝宫的不远处,中间隔着几座不大不小的宫殿就到了,但对于凌巴来说,却需要从皇宫正门开始,走好长的一段路才能够到达,皇宫里面又不可能允许骑马,否则会节省很多体力和时间。
而站在门口的皇太妃也未免让凌巴有种受宠若惊之感,同时心中更是疑惑,毕竟和这个女人交情浅浅,虽然自己是她儿子的帝师,但这个时代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可有些不同,更何况这还是在皇家,皇太妃这样高规格的接见可真是稀罕。
不过凌巴很快就不感到奇怪了,刘协原来此时就在皇太妃的宫里面,而且还是在发脾气的时候,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董卓再一次违逆他的意思,而且这一次的原因还是以前不会去干涉的他和兄长弘农王刘辩的亲密关系。
董卓的强势让刘协最终只能够妥协,然而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回自己的宫殿或者凌巴将要授课的御书房,而是母妃皇太妃的宫殿,希望寻求到一些安慰,他显然感觉到很委屈。
就在这个时候,凌巴要进宫授课而且要先拜见皇太妃的消息传到了当事人这里,也就有了宫殿门口的这一幕。
凌巴也来不及打量仿佛随意打扮配合着出色的容貌气质就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皇太妃,走进了里面,找到了正坐在一张椅子上闷闷不乐的小刘协。
皇太妃吩咐左右退下,自己也随即离开,将空间留给了这一对师生。
刘协的低落情绪也有些感染了凌巴,凌巴心中有些挣扎和动摇,他和刘协的感情不是白说的,不讲那虚无缥缈的亲戚关系(他娶了刘协的姑姑明月公主,自然也算是刘协的姑父),他们的师生情可作不得假。
不过他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刘协可能短期会受委屈,但这对他未尝不是一种磨砺,只有现在的武装才能够让他在将来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这样即便是某一天自己不在,他也能够掌握和控制局面,这是凌巴培养他的最终目的,大汉需要的也是这样一位帝王。
凌巴紧紧握住了刘协的小手,柔声道:“陛下,臣会帮您的,绝对不会让董贼继续再猖狂下去,只请陛下先与董贼虚以委蛇一阵,待时机成熟,一切便就不需要了。”
看到凌巴来的时候刘协心里就有些喜悦,此时听到凌巴的话,虽然知道可能安慰的意味居多,但他还是小脑袋直点,因为本来对董卓恨极了,但那老家伙却又让自己能够见到自己崇拜的老师,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心里面怨恨莫名少了许多;而且隐约间,他似乎也能够明白些什么。
果然,接下来凌巴脸色转为肃然,在面对刘协的时候,他这种表情可是少见的,可想而知他接下来讲的事情多么重要了,他的语气也无比认真,让人一听就跟着也认真起来:“陛下,既然如今臣有机会能够呆在陛下的身边,不管董贼怀的是什么样的心思,咱们不能够浪费这样的机会,董贼不是以为臣是为武将、匹夫一个,什么都不懂么?”
没等凌巴自己解释,刘协已经抢先辩解道:“协儿……哦不,朕相信帝师才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呢,帝师的学识受之不尽……”
凌巴没有理他的恭维,正色说道:“那陛下接下来可要认真听好了……接下来臣要为陛下讲的,是何为帝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01章 、朕,知道了()
何为帝王?四个字可谓是石破天惊,恐怕有史以来凌巴也属于寥寥可数的那几个作为臣子却能够而且敢于对君主自由谈论这种话题的人了,而且还是有的放矢。
自秦朝始皇帝以来,原本如周朝那般所谓“天下共主”的中央和地方相对分散、君主的掌控力并没有多强的分封诸侯制——和西欧的分封贵族制差不多,便宣告结束,同时也是古代社会性质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主义社会完成转型的标志,一个匹配当时铁器逐渐成为主流的先进生产力的制度终于成形,这当然也符合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演进规律。
而从秦朝开始,封建社会里两千年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一个中央和地方、朝廷里君主集权逐渐加深的过程,虽然在后来这样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成为了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封建社会里有两大主要的标志性表现,一个是中央与地方相对应的中央集权,另一个则是中央的朝廷里面君主相对于整个朝廷和文武群臣的君主集权。
中央集权制度在宋朝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个时候除了文官成为统治朝廷的主流之外,中央对于地方的钳制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不只有分置各地的“通判”作为制约者,各地的军队数目和实力都有很大程度的削弱,这对于形成中央与敌方实力的极度不对等以及造成权力对中央的集中有着莫大的好处;而后面的君主集权,却到了明清时期,才变得更加明显,达到了巅峰,不管是明朝的时候朝廷里安排的对触怒皇帝的官员实施廷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