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谨以本章,向445团通信连炊事员杨建章同志致敬。
在我军进攻沙巴时,敌炮火集中炮击离团部仅20余米的一辆给养车,严重威胁团指挥所和集结在周围的4个连队的安全,杨建章同志冒着敌人炮火密集的拦阻射击,将汽车开离团指挥所500米处,被敌炮弹击中壮烈牺牲。中央军委授予杨建章烈士“勇于献身的**战士”的荣誉称号。(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穿插()
第一百五十一章 穿插
我军进攻沙巴的计划,在正面上基本是按照“正面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思想实施。在小方向上是这样,大方向上同样也是这样。
小方向上,我团进攻越军这几个高地用的就是这战术,大方向上对整个沙巴的进攻也同样是我团从正面突破,另两个团从侧翼包抄。
这种战术不能说不对,毕竟打的是陆地战,而且还是我军兵力占优势,那分割包围也是当然的,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我军兵力的优势。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战术还是很陈旧的。
美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已经将重心转入更为灵活的天空了,在掌握了制空权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轰炸敌军的铁路、公路、桥梁等使其交通瘫痪,导致其兵员、军火、补给等无法供应;也可以轰炸军火库、电站、油库、兵营等军事设施,致使敌军补给供应不上;还可以对重要军事目标实施斩首行动,打击其指挥系统;甚至还可以用伞兵空降占领重要的军事要地……
这样一来战术就会灵活多变,如果运用得好的话,完全有可能对敌人进行手术刀式的进攻,并在短时间在以最小的代价将敌人的防御瓦解。
应该说我军也是有机会发展这种战术的,原因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因为得到了苏联的援助无论是在空军方面还是在陆军方面装备都得到很大的突破……如果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我军不说能赶超美、苏,到现在至少也该有空军可用。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军都相信步兵才是战场上最重要的角色。
这跟解放军自建军以来大多是在地面上以顽强的意志取得胜利有关。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我军在缺少空军、没有海军的情况下也能打赢联合**的飞机、大炮、军舰……于是许多人都相信。只要陆军足够强大,只要战士们作战够勇敢,政治立场够坚定,那么再强大的敌人都可以战胜。
精神原子弹嘛,这时代相当一部份人是相信勇敢、顽强的作战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就是十年动乱期间我军科研方面不只没有进步,反而是在倒退……
于是,直到现在我空军还是不适合参加战斗……按照上级的说法是为了避免战争升级。但是谁都知道……这仗都打成这样了,难道还不够升级?
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还得像抗美援朝时代那样用步兵实施穿插……
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就在奇怪:上级为什么不派多一些部队去支援被围困的穿插部队呢?越军的打击重点是我穿插部队不是?那他们的兵力肯定不会少,那我们这一个连队上去能起到什么作用?还不是杯水车薪?
后来我才知道前去增援的部队不只我们一个连队,上级这样做也有他们的道理。
罗连长在会上就说过……我军一个营的穿插部队还没穿插到指定位置就已经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回来了。这个营可以说是这战场上打得最憋气的一支部队,因为他们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他们在穿过一片竹林的时候遭到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密集轰炸而死伤亡了大半。
越鬼子的远程火炮在正面战场上当然无法跟我军比,但是用来对付我军穿插部队却是绰绰有余……而且对付我军穿插部队还有诸多好处。
其一,越军炮兵可以有目标的轰炸。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越军只要派出几个观察哨带着电台在高处观察就可以了……甚至越军根本就不需要派观察哨,只要随便给越南村庄的老百姓发上几台步话机……那些老百姓就会适时把我军动向向越军报告。
于是……我军部队不管走到哪越军炮兵都能知道确切的位置。
其二,越军炮兵不必担心我军炮兵还击。
我军炮兵如果想要报复性还击或是火力压制。那就必须根据越军炮兵发射出来的炮弹的弹道计算出越军炮兵阵地的大慨位置……但是,如果这些炮弹是炸向我穿插部队的。也就是炸在越军自己的后方,那么我军根本就无法判断这些炮弹是来自我军炮兵还是越军炮兵。
于是,越军炮兵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选择时间和地点轰炸我军穿插部队。
就像越军一开始就选择了竹林……有过作战经验的人都知道,竹林或是森林可以成倍的增加炮弹的杀伤力,原因是那些炮弹会因为竹林、森林在目标的头顶上爆炸,这么一炸那弹片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自上往下射,而且这其中还夹杂着大片大片被炸碎的像箭一样的竹片、树枝……
于是我军第一支穿插部队就这样因为伤亡过大无功而返了,据说一个营的人能活着回来的就只有几十个人,而且个个都带着伤……而越鬼子损失的似乎只有一些炮弹。
我军第二支穿插部队就小心得多,他们不再集中突破而是分成几个部份由不同的几条路线朝目标穿插。
但问题是……
穿插这种战术往往是用在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的,或者说就算敌人知道了也不知道我们要穿插到哪个位置。
这时候的越鬼子不只是知道我军要穿插,甚至还可以从路线上推断出我军要穿插的地点和方向……于是第二支穿插部队被越军包围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所以上级才知道一点:派去增援的部队不能过于集中,否则就很容易遭受越军的炮火覆盖,于是就以连为单位分成几个批次从不同的路线前去增援陷入包围圈的穿插部队。
然而,分散也同样会有分散的问题……
我们连在阵地上休息了一个小时后,就在天黑前出发了。
这一小时的休息时间还是罗连长从团长那争取来的,理由是我军从昨晚开战以来一直在执行清剿任务,虽说没有直接在前线攻坚,但却一直没有时间休息。
团长那边当然不会有问题,但因为战况紧急只允许我们休息一个小时……这一小时对于别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我们来说,那就是给我们一个养精蓄锐的机会……事后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一小时,只怕我军在之后的战斗中累都要累死了。
休息过后就是补充粮食、弹药……这其实已经用不着多说,就连吴志军那些新兵都知道对于穿插部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这些。
接着我们沿着公路朝侧翼行军了半个多小时,为了不致于太过显眼,我们就在陈依依的建议下改走小路。
走着走着部队就到达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很小,只有八、九间茅屋,以至于就连陈依依都叫不上这个村的名字。不过,战场上的经验告诉我们……越南任何一个村子都有可能会是个陷阱,所以我们也不敢大意,在村外停下了行军的脚步。
我举起了望远镜朝村子望了望,看不到村子里有人活动,只有后面五、六十米的地方有四个越南妇女在田地干活,在她们的旁边,还有三头水牛在悠然地啃着田地边上的青草。
从表面上,看不出村子有任何的异样,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村子似乎都没有受到外界战争的影响……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
对于这一点,我们也是见怪不怪了,这应该跟越南长年处于战争状态有关,越南人似乎已经适应了如何在战争年代继续生活。
所以……这仗一打起来,会怕的或是有条件的越南百姓早在战前就往南迁移,留下的越南百姓都是没法走或是舍不得走的。他们除了继续干活就没有别的选择……人总是要生活的不是?所以这地还是要种的,总不可能仗打多久他们就多久不耕地不吃饭吧。
“二排长!”观察了一会儿,罗连长就朝我下令道:“你会越南话,带一个班上去看看情况!”
“是!”我应了声,就带着陈依依的二班出发了。
之所以会带着陈依依,当然是因为她对越南的情况比较熟悉,我想连长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端着枪很小心的走进村子,每间房都搜索了一遍……这么做是担心房内有地道或是隐藏着越军,虽说我们没有一个连队的人不用担心小股越军的袭击,但小心点总是不会有错的。
不过搜了一会儿后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只是在一间茅屋里看见三个普通越南妇女在吃东西。
她们看到我们这些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中**人就显得有些慌张,我不好意思让战士们就这样进去翻箱倒柜,再加上也考虑到要抓紧时间行军……所以唯独只有这间茅屋没搜。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这片战场上,任何一个看起来像是平民百姓的越南人都很有可能是敌人,原因是这时的越南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所以任何一个疑点都不应该放过。(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二章 遇袭()
第一百五十二章 遇袭
在村子里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我就带着手下的兵出了村子,部队行走在一条弯曲的田间泥路上,很快在一块田地里就看到了之前在望远镜里见到的那四个越南农妇……两个在田地里摘菜除草,一个在放牛,还有一个在不远处的小路旁边的水塘边弯着腰往水桶里舀水。
从四个越南农妇的体形上来看,其中一个年轻些,另外三个好像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她们看到我们这些全副武装的中**人,神情很冷漠,但脸色没有表现出异样的惊慌。
当时我们的行军顺序是:
陈依依和王柯昌走在最前面,陈依依因为在跟踪上有一套,走在前面负责观察地上的蛛丝马迹,王柯昌因为分配到了一个望远镜,再加上他以前是个做小偷的,观察力十分不错,所以就负责观察远处……所以陈依依和王柯昌其实就是远近搭配,可是就连他们两个人也没察觉得到什么不妥,由此可见这些越南女人伪装的功夫有多厉害。
中间的就是小石头和刺刀几个人,其中沈国新背着报话机,这是我们与连部联络的工具……这还要托我们之前在代乃山上打了胜仗的福,别的部队一个连队有一、两部报话机就不错了,而我们却是每班一部。
走在最后的就是我和剩下的两名战士。
这时我们的装备已经是相当好了,我们这个班除了两名机枪手(正副射手)和两名火箭筒射手外,其余的清一色的都是ak47。最为显眼的还是我手中的svd狙击枪……再加沈国新背上的步话机……十足就是一支威风凛凛的战斗部队……
后来我们才知道。也正是这些装备才害得我们这个班差一点就全军覆没。
原因有两个:一是连队跟在后面没有上来。越军特工以为就只有我们这么几个人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