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鹤摇着头:“高将军也同意等三年期一满就迎娶江陵郡主,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说到这里,陆鹤换上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高将军说了,要娶江陵也行,但必须放脚。”
岳乐更呆;“我们满人女子都是不裹脚地……你们汉人……这倒新奇。高将军果然与众不同呀!”
陆鹤忍住笑,“行了,知道就是。不许出去对人乱讲。”
“学生知道。”岳乐又将话题饶到出兵上面:“老师,我满蒙营打前锋的事情你看……”
“好了,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打仗吗?”陆鹤道:“我去说就是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岳乐大喜。离座跪在陆鹤面前。“多谢恩师。不过,学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满蒙营打前锋的时候。还请老师坐镇军中,学生也好时时请教,聆听教诲。”
“啊!”陆鹤大惊;“你的意思是让我做监军。”
“正是。”岳乐知道高原始终对自己不放心,不然也不可能派这么多军官过来做副职,但若不能让高原放手使用自己,始终都是个问题。林小满虽然是最的副手,其中也带了点监视满蒙营的意思,可这个林小满因为是个虔诚的教徒,好象不得高原的欢心,在陈留军中的影响力也有限。如果能将陆鹤这个大姥弄来,对进一步提升满蒙营在高原心目中地分量却大有好处。
“不行,不行,我那么多事务,如何分得了身。文武分家是高将军定下来的制度,陆鹤不敢乱了规矩。”陆鹤大力摇头,“再说,你满蒙营有多少兵马,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说着话,陆鹤一把将岳乐从地上扶起
岳乐赔笑着站起身来,道:“老师的顾虑也有一些道理,不过,你这是监军,不是转武职。您说事务繁忙脱不了身,不过,进攻建奴的军事行动也要过些日子,到时候老师地该办的事情也办完了。就算有些遗留,岳乐军中有快马两百,尽数听老师调遣。到时候,快马往来,绝对耽搁不了。至于兵力问题,老师更加不用担心了。高将军对满蒙营这次的表现非常满意,决定将天津战场上的满蒙俘虏拨七千过来,凑到一万整数。我满蒙八旗的军威虽然比不上陈留军,却也不是不堪一击。千秋万载之后,后人一提到老师,都得说一句,陆松年文武全才,上马为将,下马为相,横槊看诗成。”
听岳乐这么一说,陆鹤也有些意动。他虽然在文官系统着职权甚重,不过手下人大多对他不那么尊重,认为他不过是靠了江陵地裙带关系。要想扭转这个形象,弄些军功也不错呀。想到这里,他一拍脑袋,笑道:“我倒忘记这茬了,这次我从陈留来,带来了上千预备役军官,不就是为扩军吗。行,我到时候跟高原说说,不就是打前锋吗,小事情。”
“多谢恩师。”岳乐大为惊喜,手一招,让卫兵端来一盘金银,以示感激。上次在青县投降,他得以保留个人财产。岳乐本为后金王子,自然是相当地富有。
陆鹤这次不收了,他一板脸:“你我师生之间就不要来这一套了,反显得生分。”
岳乐一笑:“也是,学生唐突了。”
“你要监军满蒙营?”高原上下左右地盯着陆鹤看,似笑非笑。
陆鹤被高原看得心头发毛,但话已经说出口,只得硬着头皮道:“是有这个想法。陆鹤认为,满蒙营新附,人心浮动,还得看紧些才好。”
“哦,你陆松年一个负责后勤的官吏什么时候也过问起军务了,莫清的活都要你干了。干脆,你同他换换好了。你那点心思当我不明白,不就是想弄些军功吗?”
陆鹤脑袋上大颗汗珠滚滚而落,但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却不容他退缩。高原的脾气他已经吃透了,若你后退,那才真是被他给小看了。但如果你顶上去,没准高原要高看你一眼。高原这人最痛恨没有脾气的怂包:“将军这话说得,陆鹤不懂军事。再说,陈留军政分家,军功对我也是无用。我这不是为您分忧吗?岳乐的忠诚没任何问题,问题在他手下的兵。这次我们派这么多预备役军官过来扩军,若再派汉人过去,只怕满蒙营的士卒不服。以满人制满人才是正理。陆鹤有一些想法,想去满蒙营试试,如果好用,将来也好推广。”
“哦,说说。”高原道有些意外,对陆鹤的话产生了兴趣。
陆鹤本来就是胡说一通,听高原问起这个问题,只得张嘴乱说起来:“胡人被我收编,本是一件好事。不过,他们是北人,只怕将来还是会出问题地。因此,我等大可许诺,将来打到北方,可将北方的土地、草原和人口分与众人,设立政府,让这些人做地方官。”
“你的意思是区域自治,各族平等,相互尊重?”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我认为,满蒙营现在的身份是我陈留军战斗序列,当一视同仁。”
“还算有些意思,不过,将来拿下东北和蒙古,这些人放回去做官。前两代人或对我感恩戴德,可几代之后呢,到时候未必不变成又一个建奴。“
陆鹤道:“其实也好弄,汉化就是了。把满蒙上层人物全部汉化,让他们着汉服说汉话,勒令满蒙上层人士的子女必须与汉通婚。百年之后,世上只有汉人,哪还有满汉,蒙汉之分,大家都是一家人。”陆鹤的思路清晰起来。
“对。”高原点点头:“大家都是中国人,只不过南人农耕,北人游牧,强要区分也没意思。那么,就从满蒙营做起吧。”
“对。”陆鹤道:“我这次去地意思,明面上是监军,其实为教化。”
“好,陆鹤,你这个主意好。这次扩军,我就不派军官过去了。你选几百文士带过去,在军中办个学习班,教他们读书。让他们书同文、行同伦,尽快同化。有你地儒生队伍,有李方西和林小满的天主教,思想阵地我们算是彻底地占领了。”
“谢过将军。”
高原最后一笑:“陆鹤,你不错,脑瓜子很灵。”
第五章 门生()
“我们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
一个文士提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一行大字,大声念道。
“我们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一群蒙古人和满人怪腔怪调地跟着大吼。满人还好,毕竟是满汉杂居,大多数人都能说汉语。蒙古人当中却有许多人连一句汉话都不会说,这么一念起来,声音古怪之极,让刚好走过来的高原、傅山、荀宗文等人几乎笑出声来。
好在这几人都位高权重,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共有一百个满蒙营的士兵坐在地上跟着先生念书,烈日当头,晒得众人都是浑身油汗,很多人都光着膀子,露出黑亮的腱子肉。倒是先生一身儒袍穿戴整齐,望之师道尊严扑面而来。
“怎么样,我弄的教材不错吧?”高原得意地看了荀宗文一眼。
“这这这,有辱斯文呀……”荀宗文有些懊恼。
那个先生又写下一排大字,继续念道:“中国是我们的家,各民族都是兄弟姐妹。”
“中国是我们的家,各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又是一阵大吼。
这些教材都是高原亲笔写下的,陆鹤已经正式做了满蒙营的监军,随行的还有一百文人。刚开始,陆鹤本打算带三百过去的。无奈陈留系文官数量有限,随着地盘的扩大,人力资源匮乏。再说,一想到满蒙营满营的鞑子。书生们都有些畏惧。好说歹说,总算凑够了一百人。
刚开始,陆鹤他们在学习班上还教地是孔子孟子那一套。但是,教着教着,问题就出来了。孔孟之道的文字实在太艰深,传播起来却有些苦难。你教这些文盲读《论语》,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经过调查,营中诸人都反应说先生在台上说了半天话,结果却是一句话也没听懂。
于是,高原大手一挥。“别弄那么复杂,教材我来弄。弄些通俗能懂得的道理出来,一边识字,一边让他们接受再教育不好吗?”
花了一个通宵,高原弄出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诸如:各民族都是中国人,大家都是兄弟;所谓民族不过是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区分;各民族平等万岁;打倒满蒙上层的反动分子之类。
如此一来,营中士兵都听明白了,学习班上所学的内容下来仔细一琢磨,是这个道理呀。先生说得很对呀!
有了这一百个文人的进驻,满蒙营的士兵和军官都变成了这群人的学生。几个民族的士兵之间彼此看起来也顺眼了,和谐之风吹拂。
文人们对高原弄出来地这个教材虽然颇多不满,但这些少数民族士兵现阶段也只能靠这种浅显的东西发蒙。等将来识字多了,再弄些深一些的东西教他们吧。不过,说起来,这工作也很有意思,扬生人教化于域外。这可是一件大有意义的工作啊。
但是,傅山还是有些顾虑,他对高原说:“将军,你现在在军中宣扬各民族平等,都是兄弟。将来上了战场,如何杀敌?”
高原笑了笑,走到一个满蒙营士兵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跟自己走到一边。
那个士兵举起手行了一个笨拙的军礼。
高原问:“士兵。我问你,将来上来战场,你会向你的族人挥动武器吗?”
那个士兵大声回答:“会的。”
傅山很奇怪地问他:“为什么?”
那个士兵气愤地说:“我以前是镶白旗的旗丁,家里也有几亩土地。可每年都要给主子交大量的田租子,一年到头都吃不饱。不但如此,每有战事。家里地青壮都要被征发。死伤在所难免。计算抢了财物,上面的爷也全收了去。先生们说了。这场战争并不是汉人和满人之间的事情,而是我等普通百姓同压在我们头上的老爷们之间地斗争。只有推翻那些爷,我们的家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先生们说了,高将军答应我们,将来打败那些老爷们。就将他们的土地分给我们,并免除五年田租和兵役。娘的,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老子要杀光那些吸血的蚂蝗。”
傅山又问:“你对满汉之分怎么看?”
“还怎么看,满汉都是兄弟,蒙古人也是兄弟,都是中国人。其实,我们满人平日也说汉话,如果没有辫子,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他不好意思地一笑:“我小老婆就是汉人,还是以前在山东抢地。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你说他是汉人还是满人?对他来说,都是自己人。所以,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也没什么区别。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说得好。”高原大声道:“愿我中华将来没有民族之分,都说一样的话,穿一样的衣服。士兵,努力杀敌吧。”
那个士兵大声回答:“是,一定英勇杀敌,将压在我们头上的剥削者通通推翻。”
荀宗文看着那个士兵背影,摇了摇头对高原说,“将军,所谓剥削者的提法不妥当吧。劳心者劳力,劳力这劳于力。”
“荀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高原一摆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中原地区,我自然要保护地主、商人和士子的利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但在边远地区,却应该换一个思路。比如东北,我并不打算另外弄一个政策出来试点,以便加强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