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明-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一等到侯方域说起天津和山东的战事,并说,如果有高原在后面咬住阿巴泰,朝廷官军若堵住卫河,管叫金人来得去不得时,周大人脸色就变了。

    一个阿巴泰已经够可怕的了,现在又加上一个反贼高原。哪边都不好惹,哪边都沾不得。既然高原和后金在天津城下大战,那就再好不过了,两败俱伤固然上佳。若真要二选一,周大人到宁可后金获胜。毕竟,后金入寇已经既成事实。现在好了,京畿战场还得加上一个高原。他周大人是不是有御敌不利,引反贼入寇京畿的嫌疑呢?

    想到这里,周延儒立即笑着让人代侯方领域下去休息。只说,朝宗才学我是闻名已久的了。值此国难之际,不若先在我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也好为我出出主意。

    侯朝宗想了想,留在这里也好,周延儒一日不出兵,他自然也没办法回去交差。

    于是,作为周延儒的幕僚,侯公子暂时不尴不尬地留在了通州。这一呆就是一个月,倒将他憋了个半死。其间。他去找过几次,可周延儒死活不见他。

    侯方域在周大人行辕外哭了几场也没人搭理,心也灰了,意也懒了。

    侯公子的话让周延儒觉得很不塌实,想了想,便提起笔来给天津守军下了一封信。在信上,他语气严厉地斥责天津守军和地方官员御敌不利,纵使闯贼在山东和大运河呼啸来去,阻塞漕运,威胁京畿。望天津三卫守军务必击溃闯贼。勿惊圣架云

    可惜,信是发出去了,天津守军已经被高原在城下地大屠杀和大会战给吓破了胆,如何敢出城找高原的晦气。本来,明军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现在遇到高原,也变成外行了。

    一想到除了后金大军,现在还加上个陈留高原。周延儒就大感头疼。文书如雪片般地发出去,召集各镇官兵入卫。连远在江淮的黄得功和刘泽清也接到了周首辅的手令。黄得功已经被张献忠打得灰头土脸,带着军队正躲在庐州养伤,自然没有兵发京畿的意愿和能力。至于刘泽清,他才不去山东碰高原呢!

    倒是宁武总兵周遇吉和蓟县总兵唐通够意思,很快领着大军来通州同周大人汇合。周遇吉的兵不多。只三千来人。毕竟宁武离北京有一段距离,大军开拔。供给困难,人少有人少地好处。蓟县离通州实在太近,唐通没办法只得将他手下的所有人马都带了过来,一共有三万余人,算是通州明军中力量最大的一支。

    至于分驻芦沟桥和顺义地白腾蛟和白广恩两军,先前已经被阿巴泰打残废了,不能当主力使用。

    因此,要想平安地度过这一劫,周延儒依仗的也只是周遇吉和唐通二将。

    周遇吉是一员猛将,手下士卒倒也敢战,可惜人数太少,派不了多大用场。至于唐通,周延儒却大感头疼。

    唐通本是关宁军部将,松锦大战之后败归关内,出镇密云,算是拱卫经籍的主力。后金大军于十五年冬入寇后,他奉命守防御三河、平谷,领兵来与周延儒汇合。

    得了唐通大军的支持,周首辅心中安稳了许多。在此之前,他虽然硬着头皮领军出征,可心中早就吓得要死。仿佛为了坚定他的信心,崇祯皇帝同时还杀了永平、顺天两府巡抚马成名、潘永图。敌人都打到北京城下了,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皇帝永远都是正确的,问题一定出在官员们身上,这两个地方官不死不足以平皇帝之愤。但是,崇祯皇帝愤怒地说:“边将不足恃,边抚无可依,更恨邮牒无闻,塘报不发,两抚一镇,悉逮而系之狱,诛之!”

    于是,这两个巡抚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掉了脑袋。

    同僚血尤未冷,他周首辅自然是心中震颤。他明白,这次出征,稍有不慎,人头落地的可就是他了。皇帝是从来不惮让官员人头落地地。

    说起来崇祯皇帝也被建奴这次入寇弄得焦头烂额。十五年十月十日后金大军便攻破了蓟县,离京城只有一步之遥,当时就将崇祯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即,北京城各大城门关闭,全城戒严。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后金大军一定会来进攻北京。但是皇帝还问策于周延儒。老周也是无法可想,只敷衍了一句:“我料定后金只是虚张声势,不久自退。”

    果然,后金大军立即南下攻掠山东。毕竟,攻打北京这样的坚城损失肯定不小,后金这次南下是来抢钱抢粮抢娘们的,才没兴趣同北京城硬碰硬呢!

    料敌机先的美名算是让周延儒这个瞎猫碰上了,周大人也很是威风了几天。

    可是一支南下大军搂草打兔子地冲到了通州,随便枪了一把,放了点火。于是,畿辅左右,兽骇禽飞。本已开城弹冠相庆平安度这一劫的明军马上又将城门关上了。这一关就再没开过。

    即便后金大军已南至山东,惊慌失措的北京诸大臣、将军也不敢开门解严。到现在,整个北京城已经乱成一团,各种领了皇令分派了任务的官吏因为无法出城就任,以至长期滞留于此,总数已达五百人之巨。帝国政府的运转陷于停顿。

    官吏还好一些,民间问题更严重。关门半年,城外物质运不进去,城里的人出不去。百姓生计断绝,连烧火用的柴都无以为继。大量地人畜分别填满茅坑,最后实在找不到地方拉屎撒尿,索性上街道正中去解决。诺大一个北京城,一开春便臭气熏天,疾患流行。

    再这么发展下去,就有爆发大瘟疫的可能了。

    也因此,皇帝的催战文书一封接一封发来。可周大人有苦自知,现在出兵,可一点胜算也没有。抢功他周大人在行,送死,才不去呢!

    无奈之下,只得将任务压到唐通总兵头上。

    唐总兵兵力最多,势力最强,他不出兵,谁出兵?

    唐将军也是个妙人,领命之后在周首辅面前慷慨激昂了一翻,领着大军出发了。

    可惜,这家伙看起来赳赳昂扬,内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胆小鬼。他带着队伍一直跟在后金身后,不离不即,却始终不与之接触。金兵在前面抢,他在后面护送。等阿巴泰等人去山东了,他才得意扬扬地回到通州,犹如旅游归来一番。

    不但如此,他还谎报周大人,说自己奋勇争先,大小凡十数战,斩首两级,可谓大胜。是不是该给点奖励什么的?

    遇到这样的无赖,周延儒也是无法可想。可朝廷那边催得紧,不得不有所交代,只得将唐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回来的两级辫子军头颅送回北京。称:大捷。

    同日,兖州失守,鲁王朱以派殉国。

    崇祯虽然好大喜功,却不是个糊涂人,两级头颅就是大捷,这也太那啥了。顿时怒得不行,可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就算他是皇帝,也只能忍了。

    听到风声,周延儒也害怕了。忙写信给皇帝说,后金入山东以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大概是走了吧。

    “……北兵踪沓,如京中之雪,春风飘荡,无踪可觅也……”

    一时间,此奏章传为笑谈。

    建奴走了,从什么地方走的,难道还插着翅膀飞回东北了不成?

    可就在这个时候,阿巴泰残部奇迹般地从天津逃了出来,前锋已到香河,就快与通州明军接触了。

    这个时候,明军并不知道阿巴泰已在被高原打成猪头,加上畏敌如虎,一日三惊,惊恐不安。

    见后金大军又至,崇祯皇帝终于暴怒,申饬道:“尔前言后东兵已北归,怎么又回来了。若尔等再不出兵,联能饶你,国法也饶不了你……”

    到这时,周首辅这才知道厉害,忙叫人去请侯方域过来。对于阿巴泰大军的虚实,他一点都不清楚,而侯公子刚从前线过来,正好问他。

    

第二章 风云突变(一)() 
周延儒刚派人去请侯方域时,还没等人到,白腾蛟、白广恩、唐通、周遇吉等人却来了,还带着大量精美礼品。

    周首辅一见,有些发蒙,问他们这是演的哪一出。

    唐通谄笑道:“周大人,听说你誓师出征那天正是你五十大寿,可因为军情紧急,却来不及宴请宾客,就匆忙出城了。”

    听唐通这么说,周延儒有些得意地说,是有这么回事情。当时周皇后还派她弟弟周云路过来帮助筹办此事。

    当时,周延儒是崇祯皇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又身为百官之首,这个寿宴自然要办得风光体面才行。

    可惜后金子入寇大军活生生将周大人的五十大寿给搅和了。

    “对了,你们今日却为何提起这事?”周延儒有些奇怪地问。

    唐通故做豪迈地一笑,“周大人,我四位大将这次出兵退敌,颇受大人看顾,大伙儿心中感激。想了想,干脆帮大人重新办个寿宴。大人千万不要推脱,以免冷了将士们的心。”

    周延儒听唐通这么一说,又看看堆积如山的礼物,心中欢喜,笑道:“军营之中,不用弄这么多虚礼。只要诸位将军实心用事,为君上分忧,老夫的五十大寿却不甚要紧。”

    “仗要打,首辅大人的寿酒还是要喝的。”唐通故做豪迈地大声嚷嚷。期于三将军也点头附和。

    周延儒笑笑:“成,就我们五人一起坐坐,谈谈,也是一状美事。诸位将军请。”

    进营之后,四将喝了些酒,又说了些恭维话。这才谈起前线的事情。

    周延儒指了指案上的搪报:“都在这里,这是朝廷才发下来的搪报,四位将军自己看吧。”

    四将军翻看搪报看了半天,心中大骇。

    首先是唐通大叫一声:“武昌丢了。”

    然后是白腾蛟的声音:“孙传庭打到河南去了?”

    如果事实真如搪报是说的那样,湖广已经完全落到张、李二贼手中。事情已经糟糕到不能再糟糕地地步。唯一的指望就是陕西的孙传庭的秦军,一直以来秦军都以打苦仗出名。算是明朝一等一的强军。

    可老孙现在还是李自成的对手吗?

    事情先从张献忠说起。

    就在李自成在襄阳忙着清除异己建立政权之时,张献忠冷不防出现在武昌城下。

    他本活动在南直隶安徽一带,局面并不如李自成在河南那样轰轰烈烈。但还可以维持。后来因被官病四面围剿,便起了心要去湖广发展。在临行之前,他还带兵去陈留筹集路费,可以吃了个大亏。这次横下一条心去了湖北。打下麻城之后,张献忠得了三万精兵,势力得到恢复。随即乘势渡江攻击武昌,并与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三军齐发。拿下武昌县城。

    至此,武昌大江天险已失,彻底暴露在张献忠大军面前。

    武昌是湖北省会,江汉重镇,此城一失,江汉不保。然后,朝廷和湖广守军却没认真设防,心存侥幸,以为张献忠不会攻击坚固地武昌城。

    可等张献忠一到,武昌城这才乱了起来。武昌北有李自成大军压境。东有张献忠全军而来,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见张献忠扑到城下,城中官吏这次慌了起来,想起要不止防御,并寄希望与楚王身上,希望他能拿些钱出来招募勇士。于是,湖广布政使司、按查使司、都指挥使司的所有官员都一起跑到楚王府,跪在楚王朱华圭面前,请他借些军饷出来。可惜。楚王已经被左良玉抢过一次,对明军已经是恨透了,那里肯借钱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