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汉平原的土地本就松软,这一刺自然刺得极深。
良久,一个士兵停了下来。用手仔细地拔开浮土,将一枚土地雷起了出来。
众人都发出一声欢呼。
李岩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不用这么麻烦起地雷。”高原有些不耐烦地下令;“做个记号就成。”
于是,士兵一旦发现可疑的地方就用面粉在上面画了一个圈。
如此以来,速度也快上了许多。
但还是有失手的时候,一个士兵不小心除法了一枚地雷。被炸得浑身是血。这也是高原军这次襄樊战役唯一的阵亡者。
忙乎了半天。总算就所有地雷取出。其间还遭到明军游击队地骚扰,樊城这边的明军以前是起义军首领惠登相的手下。对打游记很有一套,也让李岩很是烦恼。
在付出十条性命之后,骑兵对总算冲到樊城城墙之下。这边,李岩预先联络好地内应打开城门放众人进去。
城中明军无心恋战,蜂拥而出,从东门夺路而逃。
因此需要占城,李岩也没有追击。
于是,樊城失守。
如此轻易地拿下这个战略要点让高原很是意外,再看李岩的内应,大多是樊城本地人。看来,左良玉在襄樊的确失去了民心。老百姓都开始替“闯贼”卖命了。
拿下樊城之后,李岩并没有追击,而是让大家在城里维持秩序。并在城中点了二十几堆篝火,并撒上牛马粪便。一时间,浓烟滚滚。
襄阳战场上的士兵看到这股浓烟,都发出一声大喊。只不过,李自成的军队的呐喊中充满欢喜;而左军的喊声中则满是绝望。
到此,左良玉在无法约束部队。大军立即调头回襄阳。
在樊城住了一天,第二日,高原和李岩接道命令,让大军移防襄阳。这时,他们才知道,襄也于次日被李自成拿下了,而左良玉大军则登船顺水东去武昌。襄阳城中的襄王、唐王也随着左军逃了。
至此,整个荆襄地区再没有明军的一兵一卒。半个湖北已经落到李自成手心。
这次襄樊战役出奇地顺利,其中的关键是有当地内应接应。左良玉虽然在这一地区拉起了二十万人地大军,却也将这一片的百姓得罪干净。
现在又看到闯军的威势,百姓对明朝已经彻底地失去了信心,反调头过来支持闯、曹联
拿下襄阳之后,高原借口水土不服,营中瘟疫流行,干脆就留在了城里。他人马本就少,刘宗敏也不将这支力量放在心上。再说,此刻的湖北北部已经没有什么明朝的军队,正是建立功勋,抢夺战利品地好时机,自然也不愿意让高原这个外人来分一杯羹。
在襄樊地区休整了十天之后,刘宗敏大军继续东进。十四日,闯曹联军攻占荆门州,没遇到任何抵抗。十六日,联军拿下荆州,杀湘阴王全家,还是没遇到任何抵抗。
荆州被占领之前,当地豪绅好曾经试图组织抵抗,可惜丧失民心的他们没得到任何响应。荆州城的大门被当地百姓打开。
同日,李自成的大军终于到达襄阳。
而刘宗敏的前锋还在奔袭承天地路上,看来,承天地陷落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左良玉大军因为早就有撤退地准备,军力齐整。从襄樊地区撤退之后,他沿着水陆奔逃,也曾经到过承天。左军的辎重早军被李岩一把火给烧掉了,队伍饿得受不了,处于哗变边沿,大量饥兵大肆抢掠。
左良玉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法子,便向城中的宋一鹤请饷。那宋一鹤已经恨左良玉入骨,自然不肯。巡按御使李振声也觉得放左军入城不是法子,“左兵太多,何以给之?即使有粮,也不如养承天之民自守。”对左良玉是否出力死战,承天众官员都有疑问。与其如此,还不如招募当地死士守城。可惜,他们都忽略了一点,现在的湖北朝廷民心已失。而承天也不是开封。
于是,无奈之下,左良玉彻底抹掉面子,大抢特抢,有组织有纪律地抢。
承天一带,几成白地。
在襄阳城里修养了半月,高原觉得自己身体好了许多,也习惯了南方的大米和水产。他本就有钱,更是可着劲地给手下士兵改善伙食。在北方几乎是天价的鱼虾在这里根本不值钱钱,一通大吃大喝,再看看手下众人,都壮实了许多。
“宋一鹤和李振声蠢材尔,若我是他们,必先迎左军入城,许以厚利,想办法将他们留下守城。如此,或有守住承天的可能。现在好了,承天也完蛋了!”听到这个消息,高原不住地摇头。
因为有了固定的住所,高原的情报系统也建立起来。北方的消息再一次传来,白广恩的大军果然被后金打败了。现在,后金部队正在蹂躏直隶,并有向山东进发的迹象。可笑的是,京畿地区虽然集中了大量的明军,却没有一支部队敢于出城同后金野战,放任敌人的铁蹄在自己的土地上纵横来去。
急风暴雨,恩,用急风暴雨四字来形容阿巴泰的进攻再合适不过。明朝军队的虚弱彻底暴露无余了。
这不过才开始,金人的队伍还将在中国的土地上纵横来去好几个月。
但高原也只能就这么看着,却无法可想。
洪强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说,京畿已经乱成一团,情报人员也有所伤亡。消息的获取和传递都成问题,是不是撤回来。
高原想了想,最后说:“不撤,就算有再大的伤亡也必须保证情报的及时和准确。加强情报人员的监督和控制,加大惩罚和奖励力度。”
而这边,李自成已经进驻襄阳,大变即将到来。
第二十二章 烽火台()
真一个好地方!”花无缺站在烽火台上大声喝
上了河岸之后,翻过一道小丘陵,眼前就出现一座废弃的烽火台。这座烽火台周围虽然地势平坦,战略位置却十分紧要。
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小弯,而烽火台恰好在这个弯里。虽然在丘陵之后,却刚好夹在丘陵和黄河之间,正好控制着官道。而官道另一头也是一片起伏绵延的山包。若不走这条路,则从南面绕行六十里,起码要耽搁一整天。也就是说,敌人大军若要从此经过,这条官道就是他们唯一的后勤保障线。
只要钉在这里就足够让孙可望喝一壶的了。
不管怎么看,孙可望若想顺利进军,就不能不拔掉这个点。否则,以花无缺区区二十名火枪手,完全可以无视。
“的确是,这大概就是兵法上说所的冲地吧。”林小满大口地喝着水,浑身都被汗水泡透。刚才的剧烈运动将他累得几乎摊倒在地,只觉得身上像是有火才烤。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敢将身上那件无袖短棉甲脱下。看了看天上的烈日,林小满不禁想,还好是短甲,若是一身铁甲就难受了。要知道,他以前是那么地羡慕精锐长矛手身上的铁甲呀!
搬运一船物资已经让士兵们累得没有说话的力气,所有的人都躺在烽火台里大口地喘息。
唯一例外的是那几个泰西鬼子,一个个都精神抖擞地站在花无缺的身边指指点点。领头那个叫大耳朵地鬼子还不时从怀里抽出一根黄铜棍子,扯长了放在眼前朝远处望去。
这些鬼子的体力好得让人吃惊,折腾了这半天,连气都不带喘。再看看他们的大腿,粗得像庙里的柱子。
不过,他们的汗水却是极多。身上还带着一股子牲口身上的骚味,闻得人心中发呕。
一个时辰前,漏水地商船狠狠地搁浅。花无缺“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接过士兵递过来的那捆火枪就跑,孙可望的大军离这里没几步路,再不抓紧时间,只要敌人一来,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一百多条燧发枪好弄,但那一门四磅铁炮就不那么好对付了。首先需要动船上顺着跳板推下。然后翻过山丘推进烽火台去。
然后,还得将船上的弹药也统统弄下来。
没有这些武器,要想给孙可望大军制造麻烦显然是不现实的。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总算全弄进去了。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只花无缺口中不停发出指令,其他人都默默地工作着。不时有人摔倒在地,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那些泰西人看得心中赞叹。“这群东方人身体素质虽然不好,却是合格的士兵。坚强、勇敢、纪律严明。”
这座烽火台前身本是一座砖窑,堆成一个金字塔形状,全用厚实地黄土夯成。最厚的地方达两米。这么厚实的墙壁,只要不碰到十四磅以上的大炮。想来也不虞有被人轰塌的可能。为了图方便,后被明军改造成一个烽火台。底下是一个一米宽的入口,入口外是一道斜坡,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进了门口,里面用长木板隔成两层,上面一层做成一个望台模样,有垛口。有箭孔。部队放在上面也容易展开。当然。台正中还有一个火坑,那是用来烧狼烟的。里面有一层油脂。
那一百条火枪都陈留军从箱子里起出,除去油脂之后装上弹药,整齐地放在垛口上。只要敌人一在路上出现,等待他们地将是暴风雨般的打击。
至于那门炮,则摆在墙后。这东西是决定这次阻击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决定放弃逃跑之后,花无缺让花无缺给船老板开了一张条子,上面写明商船失事的原因,对他说:“快逃吧,将来凭条子去陈留领取银子,算是战损。”商人的船在河立失事,陈留是不负责地。不过,如果是战损,情况又有所不同。
船家接过条子,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滴下混浊的眼泪。这条船是他的全副身家,就这么丢到这里。虽然陈留军答应赔偿,可张献忠的军队如此强大,陈留能不能顶住却是一个未知数。
打发走船家后,王滔很客气地提议让纳达尔带着李方西神甫和其余四个泰西鬼子到黄河北岸去躲一躲。
话刚一出口,没想到纳达尔却猛地跳了起来,怒气冲冲地大叫:“花将军,我也是个军人,哪里有临阵脱逃的道理。哼哼,不客气地说,你们东方人的军队不过是一群土匪。这样的敌人我还不放在眼里。哈哈,说是土匪还抬举了他们。对我来说,他们是兔子,而我是猎人。这样的狩猎行动,我是不愿错过地”实际上,葡萄牙在征服拉丁美洲时总兵力也不过几百,所依靠地不过是犀利地火器、近代军队的纪律。当然,还有天花。
在他看来,敌人虽多,同玛雅人却没有任何区别。
纳达尔狂妄地叫嚷着,大力地挥动拳头,“要让那群黄皮猴子看看我地厉害。”
花无缺大怒:“你说什么,谁是猴子?我看你他妈是只白皮猪。老子捅死你!”说着就伸手去摸腰上的匕首。
纳达尔一笑,“花将军,你这是要同我决斗吗?好的,为了我葡萄牙军官的荣誉,我接受你的挑战。”
“别打了,别打了。”林小满冲过来拦在二人中间,“花将军,现在不是争斗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弟兄们都不会打炮。”
第二十三章 徽商程枕貘()
事会议之后,陈留各级军官算是统一了思想,决定出开封之外。
会毕,各军政首脑即刻启程回部队,准备开拔事宜。飞虎营和长胜营还好,都驻地都在陈留。而无畏营则在开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