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用这样的逻辑推理或者有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是幼稚可笑的,水无常势,兵无常形。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如果重新来过,谁都不敢轻定胜负。

    这也是朱由崧今天大聚文武,让百官在这里进行廷议的原因之一。

    文武百官小声的议论一番之后,兵部尚书刘肇基等一批武将主张两面出兵。而内阁首辅高宏图,袁继咸,左懋第等一批文官则表示担忧。

    新的大明刚刚立国半年之久,经济刚刚开始复苏但仍凋敝,百废待兴。现在江南一带很不安定,福建的战事胜负参半。现在再两面出兵,老百姓又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依然亏空的国库能不能支撑残酷的战争呢?

    而张献忠和李自成则不同,他们建立的大西和大顺两个伪政权,已经养精蓄锐恢复了两年了,在朱由崧亲征鞑子这一年多来,闯贼和献贼自愈伤口,休养生息,相比之下,李自成和张献忠实力更强大,两贼联合实力翻番,据说这两家雄兵加起来不下百万,还是暂且不战为上。

    哪怕一两年之后,或者平定了江南的郑芝龙,再跟这些流贼作战也有把握些。

    朱由崧很无奈的点了点头,这些文官的建议很有道理,这是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能简单的把他们视为主和派而加以全盘否定。

    战争不能靠一时的热血冲动而取胜,尤其是对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悍匪,冲动无疑是魔鬼。

    但是等一两年之后,养得兵强马壮了,或者是平定了东南的郑芝龙之后再出兵剿匪,显然是不现实的。

    到那时,恐怕张献忠已经吞并了整个江南,而李自成又一次兵进北京。没有人给你这样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机会,那就得打!

    因此朱由崧最后又无奈的摇了摇头,“各位爱卿之言皆有一定的道理,但贼不待我,形势严峻,朕意已决,两面出兵,对张献忠以防守为主,对李自成全力进攻。”

    (本章完)

第475章 原武之战(1)() 
家有千口,主是一人。身为帝王的朱由崧这么一拍板儿,文武百官皆不敢再多言,那些持不同意见的文官,甚至敢于逆龙鳞犯颜直谏的言官御史们只有尊一声,陛下圣明。

    这就叫绝对的权威,或者叫对帝王的敬畏之心。这种权威和敬畏,当然是通过朱由崧这近两年来的苦心经营浴血奋战换来的。

    与崇祯时代和原来那个弘光帝截然不同,崇祯帝和弘光第说一,下面立马就有人说二,甚至说三,崇祯和弘光不是没有帝王之位,而是没有帝王的自信和权威,内忧外患千疮百孔,军阀做大,党争祸国,这些都威胁到皇权的绝对权威。

    现在朱由崧的绝对权威已经完全树立起来了,他定下来的事,没有人敢妄发议论,哪怕有不同的意见,也只有不遗余力的去执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些当然来自于对朱由崧的“服气”。

    朱由崧当廷分兵派将,第一路人马任命刘肇基为西路军兵马大元帅,并总督江西,湖广,安徽,江苏四省军务,擢任谙练兵甲家的大太监卢九德为兵马总监军,并负责这一路军的弹药给养问题,重点抽调南京一带的兵马,出征武昌,迎击李定国。

    朱由崧专门给他拨出清一色的红衣大炮十四门,随军听用的大将有马保,祖克勇,江阴三公,等等。

    第二路人马朱由崧御驾亲征洛阳,京师仍然交给内阁首辅高弘图和内阁次辅王铎坐镇,兵部左侍郎堵胤锡随军听用,兵部右侍郎何腾蛟暂时主持兵部事物。

    御马监掌印太监李国辅随军出征,主要是和内阁协调一致,负责兵马钱粮器械给养问题。

    朱由崧在京师附近抽调了二十万人马,包括整个御营营和一部分锦衣卫,还有北直隶新招募的五万新兵。

    这批新兵有兵部尚书刘肇基和兵部的左右侍郎三个魔鬼总教官亲自训练了半年,朱由崧这次亲征李自成也带上了他们。

    除去这六万多人马之外,剩下的十几万大军,那就是明朝的旧军队了。这半年虽然也进行了加紧训练,但这些旧军队毕竟已经成型,短期内战力提升的空间不大。

    炮营统领李柱石,奉旨拉出了六十门清一色的红衣大炮,随朱由崧出征。

    朱由崧麾下随军听用的大将有马金花贺宣娇慧梅三位巾帼美妃。

    年仅十岁的小柳是也非要跟着出征,开始是朱由崧不同意,无论如何也不能使用童工,马金花等三位美妃也不同意,年龄太小了,这是上战场,不是游山玩水。

    但小柳是这次不淡定了,在朱由崧面前撒泼无效后,把金皇后和婵儿搬出来了。

    朱由崧一看多少得给皇后一些面子,也是为了安抚小柳是,让慧梅试她的武艺,如果二人能过十招,就答应带小柳是出征。

    小柳是先是跟慧梅咬了一阵耳朵,然后把慧梅夸成了一朵花,紧接着冷不丁出手,手中的小宝剑舞得如雨打梨花,一剑紧似一剑,一剑快似一剑,一口气儿刺出十多剑。

    慧梅左躲右闪,刚要开始进招,小柳是收剑跳出圈外,扑哧一声笑道:“多谢娘娘,小柳是侥幸过了十招。”

    又转向朱由崧,摇着他的胳膊,蹦蹦跳跳道:“陛下金口玉言,说话肯定会算话的,柳是可以跟着陛下出征啦!”

    朱由崧苦笑着摇了摇头,瞪了慧梅一眼,慧梅脸一红,央求的口吻,“陛下,柳是虽然年纪小,但武艺已经很高强了,比起贼军的孩儿兵也不差,有臣妾在,您就放心吧,万无一失。”

    朱由崧只得答应带上小柳是,小柳是乐得直蹦哥高,“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又跑到慧梅身边,拉着慧梅大喊:“梅娘娘太好了,柳是愿意一辈子服侍娘娘身边左右。”

    慧梅娇嗔的瞪了她一眼……

    跟随朱由崧出征的大将还有独目将军马万年,小将张环,陆校,赵甫,方东旭,李柱石,李全,柳春红,慧英和张耐等等。

    所有跟朱由崧出征的军将个个兴高采烈,那些老兵就不用说了,新兵更是听说了,他们的陛下朱由崧神勇无敌,用兵如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鞑子都不是对手,对付流贼李自成肯定不在话下。

    谁不愿意打胜仗啊?何况这还是陛下御驾亲征?

    唯独小将张环闷闷不乐,朱由崧看出来了,“小爱卿,难道不愿随朕出征?”

    “微臣不敢。”张环悻悻道。

    朱由崧道:“朕知道你跟那个李定国有杀父之仇,但是你们只有国仇,没有家恨,老将军张令与当年的张玉儿只是各为其主而已,他不杀你爹,你爹就要杀他,战场上这种事如果都像你这样寻仇,那还有个完吗?”

    朱由崧试图说服张环,然而张环满脸惊愕的看着朱由崧,他不知道他的陛下何出此言?

    不怪张环疑惑,李定国是流贼跟朱由崧水火不同炉,可是眼前的朱由崧一点也不恨李定国,说话仿佛更倾向于李定国,令张环大惑不解。

    朱由崧当然不能跟他多说什么,这次的确是有意让他避开李定国,现在只好搪塞他,“好啦好啦,朕不让你去对战李定国,是因为担心你的安危,李定国其人,武艺高强,你绝对不是他的对手,有朝一日朕会助你一臂之力的。”

    张环咬牙道:“多谢陛下隆恩,微臣要亲手手刃仇人。”

    “好,有骨气,哈哈哈哈……”朱由崧朗声大笑,然后不再提这个茬了。

    经过半个月的紧张调度和筹备,弘光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六四六年的四月上旬,两路大军相继出发。

    朱由崧的大军刚到达卫辉市,李自成的人马已经拿下了洛阳,大肆屠城之后,占据虎牢关,兵锋直逼开封府。

    当李自成得知朱由崧也是御驾亲征,兵马已经到牧野的时候,率主力强渡黄河。

    双方在原武摆开战场,原武即现在的河南省原阳县一带。

    辽阔的平原上,两军对垒。

    (本章完)

第476章 原武之战(2)() 
辽阔的平原上,双方几十万大军对峙着,兵甲森森,刀枪如林,旗帜如海。

    朱由崧是第一次见李自成的真面目,从森森的兵甲当中,朱由崧一眼便锁定了李自成,在这种场合下,帝王的装束与一般的众兵将当然不同,黄罗伞就是其标志,双方虽然离得有些远,但朱由崧的眼神还是能看的清楚的。

    生的人高马大,膀阔三停,一张黄微微的国字脸,浓眉虎目,鼻直口方,颌下微微有些黑胡须,满身甲胄,坐下一匹黄骠马,身披黄色英雄敞,腰下悬剑。

    这就是叱咤风云的闯王李自成?好威风!

    再看李自成手下的兵将,真是兵如兵山,将是将海,高大的威武,瘦小的精神,气势如虎。

    朱由崧心中赞叹,农民军能训练成这样,也算是王师了,难怪崇祯皇帝的军队干不过他们。

    在明末清初,要提起李自成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就是在朱由崧穿越之前,时隔好几百年了,这个名字也仍然令人浮想联翩,广为流传,成为传奇。

    今天终于和李自成对阵了,这是大明军队的克星,自己必须得多加小心……

    朱由崧在打量李自成的同时,李自成也在打量着对面的朱由崧。

    李自成这次兴师伐明,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刘宗敏报仇,二主要是为了会一会这个朱由崧,一路上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大顺军所过之处,明军纷纷避让三舍,抢关夺寨,不但拿下了陕州,还拿下了洛阳,他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开封府,然后挥师北上,直捣京师,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朱由崧。

    双方相距也就是几百步远,刚满四十岁的李自成,武功高强,耳聪目敏,加上今天天气也特别好,能见度高,因此李自成也能看清楚朱由崧的真面目。

    六年前他破洛阳,与众将豪饮福禄宴的时候,小福王朱由崧事先逃出洛阳城幸免于难,因此今天李自成也是第一次看见朱由崧。

    现在的朱由崧中满身的戎装,银盔银甲,面白如玉,二目如星,坐下一匹大红马,身披杏黄色英雄敞,其威风不亚于赵云在世,马超重生。

    老福王是个大胖子,那一身的肥肉重达三百多斤。小福王据说也是个胖子,可是眼前的朱由崧怎么这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自己不会认错人了吧,应该没错,黄罗伞下面的不是他大明天子朱由崧又能有谁?

    李自成征战多年,跟明军打,跟流贼打,跟鞑子打,十几年来身经百战,却从未见过像朱由崧这样的帝王之相。

    在朱由崧的身边,还有几个女将点缀之中,这些女将谁也没有女扮男装了,皆是巾帼打扮,长的一个比一个漂亮,此时明军的万千将士皆是绿叶,这几员女将就如绿叶中的鲜花,亮丽夺目,光彩照人。

    看着看着,李自成不屑一顾的骂道:“果然是酒色之徒,从哪划啦来这么多女人,一个个都这么妖艳?”

    突然李自成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在朱由崧的身后左右,李自成看到了慧英,慧梅和张耐的影子。

    “他们真的背叛了朕,竟然投靠了朱由崧……”李自成不仅咬牙切齿了。

    虽然这十几年来背叛李自成的人多了,有爱人,有部属,他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