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小领主-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隔离开……元帅,这么做没什么错吧。”

    赵武微笑:“怎能算错了,宋国做的正符合我心意。”

    向戎得意的笑了。

    大会预定的“执牛耳者(主持人、司仪)”鲁国君主鲁襄公领着自己的执政叔孙豹走过来,忧虑地询问:“元帅,诸侯等到齐了,唯独剩下楚国君主。如今诸侯们都在站着等待入场,不如在催促一下楚君。”

    正说着,牛角号声响起,楚君登场了。在华丽的依仗簇拥下,楚君闪亮登场……哦,他今天换了一身衣裳,身穿“腹陶锦(一种胸腹处镶嵌闪光蜀锦做装饰的丝绸衣物)”,外面披着“翠羽披(一种用绿『色』羽『毛』编织成的羽衣)”,头戴“金丝冠(金丝编成的帽子。金缕玉衣与金丝帽的存在,使得学者认定,当时中国已存在金属拉丝工艺)”,足踏豹皮装饰的锦靴,一路顾盼自雄的走来。

    果然一出场就是满堂喝彩。

    楚君志得意满,站在堂上,他傲然『吟』诵《诗经。大明》的第一章:

    明明在下,(皇天明明俯察人间)

    赫赫在上。(赫赫在上万民仰观)

    天难忱斯,(天命无常难测难信)

    不易维王。(身为君王实属艰难)

    天位殷適,(上天拥立殷纣为王)

    使不挟四方。(终又使其丧失四方)

    一位君主,站在首席座位前,哀叹“当一位‘王’真难不易维王”,赵武禁不住扑哧乐了,这位楚君,从不忘了随时表现自己啊。他低声嘟囔:“乘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楚君(暗指楚君因乘坐白马拉乘的战车,被迫向周王纳贡);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鸟人,很可能是楚君……哈哈。”

    乐王鲋是个马屁精,听到赵武低声嘟囔,他总有办法凑趣,问:“鸟人与楚君,有区别吗?”

    赵武大笑。

    在这样正式的盟会上,楚君开口『吟』诵诗词,那是一种礼仪。面对意气风发,俨然以“君王”自居的对手,赵武上前轻声细语赋了《小宛》的第二章:

    人之齐圣,(聪明睿智之人)

    饮酒温克。(酒后仍能温逊)

    彼昏不知,(昏聩狂妄之徒)

    壹醉日富。(酒醉必然发昏)

    各敬尔仪,(各自慎重举止)

    天命不又。(天福不可再寻)

    一直处于被包围态势的楚君一出场便表现的奢华浅薄,而赵武显得的沉稳务实,这两种风格形成鲜明的反差。执牛耳者鲁襄公微微点头,春秋小报编辑、鲁国执政叔孙豹脱口而出:“礼也。”

    叔孙豹说的是赵武,这句话也奠定了楚国国君的地位——无论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是现在的历史,鲁国人记述宋之盟的时候,都轻蔑的称呼楚君为“楚子”。“子”在春秋虽有尊称的意思,但鲁国人在这里对楚君如此称呼,意思是:楚国那小子。

    其实赵武这是在骂人“彼昏不知,壹醉日富”——他不知道自己蠢,诸位就当是他喝醉了。

    楚灵公对中原文化那种婉转陈词的技巧,毕竟不如炎黄集团清楚,他刚才的诗句是伯州犁早已教好的,就为了显示他这个流氓有文化。赵武骂完人后,诸侯都低着头傻乐,伯州犁有意提醒,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扫楚君的面子,他不知道更好。

    于是,伯州犁默不作声。

    骂人艺术至高者无过于此:当面把你骂了,对方还指称赞骂的高雅!

    宋国国君(宋平公)憋住笑上前,邀请赵武就座。楚灵公顿时不满意了:“晋国楚国是彼此相衬的国家,我为君,武子为臣,凭什么让武子坐在首席?”

    凭什么?凭我把你的军队包围在当中!

    不过,现在不是争吵的好时机,再说,楚君说的话也有道理。赵武想了想,决定不能让楚君得意。他扭脸问宋国君臣:“听说开场乐是桑林?”

    宋国执政子罕回答:“正是。”

    “桑林乐舞中要出现‘旌夏’,我等臣子遇到王旗,是要回避的,昔日寡君悼公听到桑林,看到‘旌夏’出现,避入内室以全礼节,今日嘛……对了,楚君曾在路上贡献‘王车’一辆,驷马四匹。刘定公尚在,不如让刘定公作为御戎,驾王车坐于首席,让王车座位空着,表示我们对王的尊重,如何?”

    叔孙豹挺身而出,大呼:“礼也!”

    诸侯皆无异议。

    于是,楚灵公曾经乘坐的战车做到了首席的位置,刘定公驾驶战车得意洋洋。楚灵公反而必须坐在下手,对他乘坐的战车恭恭敬敬……首席的位置确定之后,第二第三没那么讲究,赵武乐呵呵坐在楚灵公肩下,神态轻松地举手打着拍子。

    这是他第二次欣赏《桑林》了,第一次只看了个开头,旌夏一出,晋悼公急忙带领臣下回避。后面的节目都没看成。现在有王室空马车位于首席,他可以心安理得的欣赏《桑林》全舞。

    昔日商王室的王室乐舞场面浩大,比郑国人的欢迎场面更多了一层神圣意味——这曲穿越千年的舞蹈,它的存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坐在座位上,欣赏千年之前先民创造的庆典乐舞,恍惚之间,穿透了整个民族史。

    宋平公在乐声中举杯向赵武走来,赵武急忙起身,示意先进献王室……宋平公领会了示意,身子一拐,将一杯酒放到空置的王室车马上。而后从执政子罕手中接过一个杯子,重新敬献给赵武,并唱颂《诗经。大雅。既醉》:“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诗词大意是:你的美酒让我沉醉,你的恩惠让我饱受。君子长寿万万年,祝你大福永不休。

    你的美酒让我沉醉,你的佳肴让我细品。君子长寿万万年,天赐成功大光明。

    幸福光明其乐融融,德高望重必得善终。善终自然当善始,神的良言愿赠送。

    神主的良言什么样?祭品丰美放在盘中。宾朋纷纷来助祭,增光添彩重礼仪。

    隆重礼仪对待神灵,君子尽孝必得孝子。子孙尽孝永不少,上天赐你好后嗣。

    神赐你后嗣什么样?善理家业财源滚滚。君子长寿万万年,天降福分后代享。

    福传后代是什么样?上天不断添你厚禄。君子长寿万万年,自有天命多奴仆。

    奴仆众多又怎么样?天赐子女承继厚业。天赐男女永传继,子孙不绝代代传。

    ps:快过年了,偶说几句咱民族最古老的祝福话,祝福各位读者:

    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三十六章 借几根羽毛给我,如何?() 
第三百三十六章借几根羽『毛』给我,如何?

    赵武恭敬起身,接过酒杯谦逊地大声说:“一献即可。”

    宋平公一愣,宋国执政子罕一挥手,命令乐队奏乐伴奏,在伴奏音乐的掩饰下,子罕驱前,悄声问:“楚君处处以‘王’礼自居,奈何?”

    赵武低声回答:“正因为如此,才应该‘一献’即可。”

    子罕与赵武商谈的是敬酒几巡。按照周礼,招待酒宴上,公爵享用“九献”——即:被敬酒九巡。侯爵、伯爵享受“七献”,子爵、男爵享受“五献”。诸侯之下,公、侯、伯的正卿享受“三献”,其余人等则概不招待,比如大夫级别的臣下臣,以及子爵国,男爵国的正卿。

    这次宴会赵武作为主宾,但他旁边是自认“王”爵的楚灵公,这就出了问题了。赵武坐在席位上享受“三献”,宋国即使按公爵待遇对待楚灵公,也得享受“九献”,于是,很可能楚灵公喝酒的时候,赵武只能干看着。

    而赵武的建议是:既然献酒的次数无法统一,干脆大家都献酒一次即可。

    宋国国君刚献酒的时候,楚灵公就很大不乐意。自家是君王,或者君主。赵武才是一个正卿。宋国国君竟然先给赵武敬酒,忽略了旁边身穿鸟羽衣的自己,岂有此理——楚灵公当即想发脾气,子『荡』有眼『色』,他赶紧以目示意。而伯州犁不好表态,他其实是想反对的,但考虑到楚君最近对他的谏议越来越反感,他决定:干脆低头不说话。

    楚灵公扫了一眼大臣,见到大臣都采取默认态度,猛然间他想起,这是在宋国,宋国一向是晋国的铁杆盟友,他们向来不在意楚国人的感受,为了压迫宋国人屈服,楚人曾经围成一年,但宋国“易子而食”也不屈服。从那时起,楚国人怕了宋国人的坚强,他们从此未曾侵犯宋国。

    相比一打就屈服的郑国,宋国人骨头特硬。宋平公以赵武为主宾,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百年盟友。若揪住这个小辫子闹事,宋国人不会屈服,晋国只会力挺宋国……这是场注定没有收获的吵闹,难怪子『荡』都觉得没有必要。

    真要闹起来,下不了台的很可能是自己,何必呐。

    楚灵公重新坐稳,耳中隐隐听到“一献”的词语,他又想发飙了,但伯州犁轻轻一句话,再度打消了楚灵公的怒火。伯州犁轻声赞叹:“武子这是给我们留面子啊,以‘王’礼还是以‘公’礼献酒,我们都不合适接受,不如‘一献’吧。”

    没错,楚国虽然被『逼』无奈向周王室纳贡了,但楚人私底下还是认为自己是“王国”,称呼自己的国家领袖依然用“大王”。在这种情况下,当着列国诸侯的面接受“九献”之礼,那就是再次公开承认自己的“公”爵地位……既然这样,还不如采用模糊处理,接受“一献”之礼。

    “太好了,一献即可——”楚君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伯州犁一付恨不得捂住他嘴的姿态,连子『荡』都捂住眼睛,『露』出“我不认识他”的神情。楚灵公一怔,顿时脸红了。

    身为贵族,要讲究贵族风度。别人在谈论招待你的待遇,你即使偶尔听到了,也要装做没听到的样子。别人说话你在窃听,还大声『插』嘴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按楚国标准,这也是很粗俗的表现。

    羞愧的楚灵公只想找个地缝钻下去,一贯好面子的他竟然当众出了这么大的丑,简直不想活了。

    于是,宋平公来到面前敬酒,楚灵公都不顾的挑剔,他只想快快结束这场酒宴,以便找个地方藏起来。宋平公嘴一张一合念诵着诗词,楚灵公一句也没听到,等宋平公离开,转向他人敬酒,大家的目光也转向了被敬酒者,楚灵公好不容易喘口气,悄问伯州犁:“他刚才说的什么祝酒词?”

    伯州犁低声回答:“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首诗怎么样?”楚灵公关切的再问。

    “大雅!”

    “嗯,我的意思是……比献给赵武子的诗如何?”

    “均是大雅之音。”

    “咦,歌词好像短了点……我还是喜欢人对我说‘君子万年’。”

    没文化啊没文化,伯州犁都快嚎啕了——诗歌,它使用长短来论好坏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