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小领主-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武从来是在人面前装憨厚,对此,他不吭一声。与赵武共同立下攻陷顿国功劳的魏绛开口解释:“那得要看情形了,这次我们虽然是故技重施,但作为顿国来说,他们不得不打开城门,因为城外的军队是他们宗主国的军队,身为一个藩属国,顿国国君不能眼看着宗主国的军队在城下被我们屠戮,所以即使他在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打开国门,否则,他要承受宗主国的怒火。后者,可不是顿国能负担起的……”

    士匄大笑:“没错,即使顿国明知开城门是上当受骗,他依旧要打开国门放楚兵进入。否则,他在宗主国的愤怒下,依旧是亡国——小国寡民,他们的国运,能自己选择的时候并不多。”

    士匄接着一转身,冲陈国将领骄傲地说:“这次,我晋国人只是来帮陈国助战得,所以俘虏的顿国国君,我们就不往国内送了,全交给陈国君臣处理——攻击宫城,以陈国为先驱,陈国需要我们帮忙吗?”

    魏绛上前捅了捅士匄,他的意思是说:顿国与陈国毗邻而居,两国虽然打来打去,但都是都是迫于楚国的命令,被『逼』的。谁知道这两国君臣私下里还有什么牵扯,如今我们把顿国君臣交给陈国处理,万一陈国又把顿国君主放了,那就不符合我们的战略目标了。

    范匄眼珠一转,转向赵武,问:“武子有什么主意?”

    赵武面无表情的回答:“武只知道遵守命令,完美的完成任务……剩下的事,上军佐有什么打算,尽管去做,我全力支持。”

    士匄意气奋发,没有考虑赵武话中的陷阱,直接冲陈国下令——也是提醒:“灭了人的国家,不能绝了人家对祖宗的祭祀,请陈君务必遵守这点。”

    士匄这句话等于限定了陈国君臣对顿国的处置方法:我们已经把顿国瓜分了,这分赃的事情陈国也有份。在我们的帮助下,你们不仅重新找回了本国原来的农夫,还获得了巨额的补偿。那么,为了壮大自己,彻底消灭近在跟前的捣『乱』分子——请不要让顿国复国,这是我们晋军的愿望,也是联军全体的愿望……嗯,为此,你随便给顿国国君划一个村子吧,让他呆在那里祭祀自己的祖先,顺便养老得了。

    陈军统帅连声答应着……赵武在背后看着士匄顾盼飞扬的背影,心中在冷笑。

    春秋人最讲究什么,名声。赵武在这场战争中,首先是不宣而战,接着反复使用偷袭、驱赶、袭扰、再偷袭的战术,在讲究堂堂正正战斗的春秋来说,这样一连串胜利,反而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刚才赵武说,自己习惯奉令行事——一向聪明的士匄被胜利的喜悦以及征服者的荣耀冲昏了头脑,他全盘接受了赵武的谦让,把收拾残局的任务包揽起来,这也等于承认:刚才赵武的战斗方式,出自于晋军高层的筹划,赵武只是奉令行事。为此,那一连串恶名,跟赵武无关,他是“被『逼』的”。

    魏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不吭气,也在那里装含蓄。魏舒年轻,他不解的凑近赵武身边,指了指正趾高气昂,将联军统帅指挥的团团转的士匄,悄声问:“武子,顿国之富裕全在宫城,我们好不容易打下了顿国王都,怎么拱手把宫城相让?最先攻入顿国国都的不是我们吗?为什么我们要让出攻陷宫城的荣誉?”

    魏绛一拉儿子,轻声点醒:“楚军整个大寨的东西都归了咱们,咱们还没有吃饱吗?那里的物资可是为了抗衡我们晋国而储备的……再说,我们先入顿国国都,陈国人已经默许我们搜刮了无数天,如今,我们的战车上还有空隙吗?”

    魏舒听后,默然直起身子。

    赵武在范匄身后,轻声补充:“春秋时代最缺什么:人才!管子说:国家的财富在于人才而不是钱财;国家的险峻在于人心而不在于坚固的城堡……顿国那座宫城里,也许藏有耀眼的珠宝玉器,可那些都不是宝贝,那里面的人只是些接受百姓供养,只知道消耗粮食的废物而已。真正创造财富的是顿国的技术工匠,但这些人并不居住在宫城之内。”

    魏绛拉着魏舒退后一步,低声教诲儿子:“你听听,武子掌管赵氏才就年,赵氏现在兴旺成这个样子,这就是原因啊——武子知道什么该争,什么该让!这次,赵武子为什么不争?

    顿国那些摆在明处的财宝,耀花了人的眼,也弄花了人的心。这些财宝都是大家争夺的对象,独吞那些东西只会惹人嫉恨,并成为大家眼中的下一个目标。而别人的东西,抢来的钱财,终究要花光吃尽,唯有能工巧匠才是家族的真正宝贝,他们不断制作出来的东西,会为家族不断创造财富,并且,每赚来一分财富是属于家族,谁都无法伸手。”

    魏舒郑重向赵武拱手:“舒今日受教了!”

    魏绛没有谈赵武刚才的行为所隐藏的政治手腕——那些话应该在私下传授,不适合在公共场所说出来。而他当面说出来的这番话,即使被别人偷听了片言只语,也只会觉得言词正大光明,句句都说的是为人处事的真理。

    旁边一名陈国将领听了这话,『露』出深思的表情,许久,他感慨说:“晋国的人才怎么那么多啊?这次来了四位晋国将领,老的且不说了,中年的范军佐(士匄)、魏军佐都是智者,年轻的两个卿大夫也个个不凡……晋国啊,百年之内不可战胜啊。”

    陈国官员感慨的是:晋国已经形成明显的政治梯队,老一层人离开后,有中年人士匄与魏绛接班,然后轮到赵武魏舒这群少年人结伴。从目前看,这个接班梯队里没有出现傻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在百年之内,晋国的政治格局将保持良『性』循环,所以他们是不可战胜的……

    史载:【冬,智罂援陈。赵武子率领新军攻破顿国。随后,范匄增兵,指挥陈国军队攻陷顿国宫城,俘虏顿国国君与楚国大将彭名。此外,四万多楚军俘虏被赵武与魏绛瓜分。这群楚囚随后被押解回晋国,安置在通城一带,赵魏领地相接的地盘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楚人区”,里面完全是楚国式的建筑,通行的也是楚语……】

    除了收获这群楚囚外,赵魏两族还俘获了几乎所有的顿国工匠,只给别人留下一点残汤剩羹。而后这两家族不管战争后续情况,直接满载返回颖水北岸的晋军营寨。并按照列国预先的约定,分配俘虏的顿国农夫在晋国“军城”附近耕作播种——此时,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春。

    陈国国君听到前线胜利的消息,也赶到了晋国这座军事堡垒。在荀罂的陪同下,他边观赏晋人的建筑艺术,嘴里边发出啧啧感叹:“晋国不愧是上国啊,这座仓促修建的城市,居然比寡人的居城还要漂亮——整齐!寡人听说晋人向来以军列整齐著称,没想到连建筑房屋,也如此追求整齐对称。”

    走了几步,陈君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我听说晋国的大军撤走之后,这座城市将交给寡人,此外,城市周围还要按照你们的计划,安置农夫耕作,听说你们还要修建工匠作坊,以补充晋军军队军械、物资。寡人可不可以……”

    稍停,陈君鼓足勇气问:“寡人可不可以在晋军走后、在这座城市归寡人的时候,把居城迁移到这里。”

    荀罂淡淡的笑着,回答:“那时,这座城市已经是陈君的了,陈君想怎么安排,那是陈君自己的事。”

    跟随陈君来的还有一名鲁国大夫。他是来传达鲁国撤军令的。看到陈君欣喜的表情,他好心提醒:“陈伯,这座城市只适合晋军驻扎,却不适合让陈君当做居城,因为它凸出到了河边,万一敌军入境,首先遭到攻击的就是这座城市。如果陈君真把它当做居城,恐怕旦夕惊恐,夜不能寐。”

    陈君无所谓:“我不是还有晋国国君能仰仗吗?再说,这座城市那么坚固,而且周围的城郭还出自晋人的筹划,我还有什么担心的……荀卿,这座城市还没有命名吧。”

    荀罂点头:“这座城市出自我国正卿赵武之手,因为被当做军事基地,所以将士们喜欢把它叫做‘军城’,这个名字,也不算正式名称。”

    陈君赶紧表态:“既然是晋国正卿赵武子修建,又被当做军事堡垒,那么这座城市不如干脆命名为‘武’,叫做‘武昌’城,如何?”

    于是,“武昌城”这名字,就这样穿越时空来到了春秋,只是它与原来的位置相差了很多。

    不过可以想象到,武昌城将来注定是一座名城。

    建造这座城市的时候,赵武已经积累了亲手铸造两座城市的经验,使得新城市布局极为合理:中央的大土台上,巍峨耸立着三层台榭,这层台榭虽然是临时建筑,但因为赵武自己也居住在上面,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了防止南方充沛的雨水冲垮三层高台,赵武在每层台阶边上都用巨大的条石镶嵌,以固定泥土。条石构成的框内,所有地面上都撒播草籽种上草坪,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更使高台具备了一种不同于春秋的美感。

    土台旁边的四座大『操』场也被赵武弄得各有特『色』,赵武把他从淮南收集的物种都种了上去,所以这四座『操』场不是用栅栏隔开的,纯用鲜花与各种特『色』植物划分界限,如果它转为民用,只要稍加改造,就能成为四座特『色』各异的花园……

    至于城外,赵武借鉴了某些现代城市管理的经验,把城外按不同的区域划分功能片区。比如绕城一圈,在大约两里宽的一条功能带上,赵武按区域分为织造房(做服装的)、木器房(做家具的)、铁器房、占卜房(医护所)等四大功能区。这四大功能区正对四座城门,每两个相邻区域中,嵌着一小块生活区,主要供应士兵生活必需品与副食品——这片区域只要稍加改造,把匠师驱赶出去,就能成为陈国公族专属的高尚住宅区。如果在外面再砌上一堵隔离墙,那就更完美了。

    在这条“环城功能带”外侧,则是供应一个城市的各种农业设施,种田的,搞养殖的,饲养战马的,等等都有。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遇到敌人围攻,它可以迅速将重要物资撤入城内,甚至可以把城外附属的农夫也撤入城中,然后利用自己的战争储备与敌人相持。

    它更是一座围不住的城市,因为它城墙一面面临颖水,只要有强大的船队存在,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援兵与物资……陈君生长在南方,自然知道水路的重要『性』,他已经看出这座城市的价值,所以打算等晋军走后,将自己的居城搬迁到此处,即使有点危险,也不怕——面对超级大国楚国,即使陈君躲在大后方,难道就安全了?

    面对这座城市,陈君只剩下不断地感慨:“晋人对待我不薄啊,寡人自从跟了晋国老大混,晋国人不仅千里迢迢派来军队,帮助寡人戎守,还筑造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市增添寡人的力量,不仅如此,晋国人还教导我们各项先进的农耕、建筑技术。相比楚人对我们不停的压榨,如今连田野里的农夫都知道,晋国人比楚人好。”

    陈君的感慨似乎没有引起陈国大臣的共鸣,陈国几名随行大臣相互递着眼『色』,嘴角微微上翘,这一刻,也不知道他们是在不屑陈君对晋国的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