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逆天-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呀?

    这问题一抛出来李骧和赵普心里就“咯噔”一下,眼睛忍不住就瞟向了马云。御座上的马云并没有真是意识到徐仲雅话里面的含义,他嘴角一撇,冷冷的说道:“这个泾县县令廖居素不是自居护国平章事吗?想必他对我们大楚是怀恨在心了。有这么一个反抗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了。哦,对了,赵爱卿,李景最近在长沙都做些什么啊?”

    马云的口气很是平淡,也听不出来他心中的好恶。不过赵普毕竟跟随马云多年了,他眼睛转了转就猜到了马云的心意,躬身说道:“大王,违理侯李景在长沙的宅院里,闭门不出,整天也无非写写诗词罢了。恩,太上王在长沙的时候,还曾经和违理侯一起谈论过诗词,违理侯还曾经写了一首词,太上王甚是赞许,称赞他是当代第一流的诗人。”

    马云一笑而罢。

    徐仲雅站出来继续说道:“大王,李氏父子在江南执政近30年,小恩小惠不断。江南百姓多受其愚弄,臣以为李氏在一天,这江南百姓恐怕就很难尽服,这。。。是不是。。。”

    徐仲雅的话吞吞吐吐,可是意思却很明显,他主张把李景一家给做了。王朝的更替,从来都不是脉脉温情的,即便是性子和善的李昪(李景他爹),还不是一样将自己的上司,吴王一家全部给圈禁起来,让他们自生自灭。

    马云摇了摇头,断然拒绝道:“李景之所以失国,无非有三:第一,用人不贤;第二,疏于国政,第三,不体恤百姓。我们大楚之所以能够横扫江南,靠得也就是体恤百姓、勤于国政、群臣贤明。国家稳定在于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百姓拥护我们,李氏一族,又怎么可能死灰复燃呢?”马云先给下面的几位大臣带了个高帽,接着又自吹自擂起来。这一下就把基调抬得好高,徐仲雅默然不语了。

    马云接着说道:“即便是那张仁发,嘿嘿,难道他心里真的就是想为李唐复国吗?如果他真的忠君爱国,当时我大军进兵金陵之时,他又怎么不揭竿而起呢?”

    徐仲雅想了想,说道:“大王,这恐怕是那个泾县县令廖居素出的主意吧!江大人,你对这廖居素可有所耳闻?”

    众人的眼睛刷的一下,又转到了江文蔚的身上。江文蔚踌躇了一下,说道:“这廖居素原本是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这个人慷慨大方,对人诚恳,倒也是个坦荡的君子,只不过为人刚正不阿,向来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脸色,他。。。他后来曾冲撞过违理侯,于是,就被贬斥到楚州当司马,再后来,又被贬到泾县做了个县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江文蔚说道廖居素的时候,语气里多有感慨,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这个廖居素既然当了什么护国平章事,那就是叛军的首要人物了,这种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马云怔了一下,嘴上说道:“照你这么一说,这人倒也是一个直臣了。可惜,可惜了啊!”可他心里却有点腻味,在这种情况下,江文蔚都这么夸赞廖居素,这就可以知道廖居素确实不错,可惜,这么好一人,干嘛非要造我的反呢?

    见马云一脸可惜的样子,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问题。徐仲雅在一旁又徐徐说道:“陛下,江南西道的布政使是原来虔州刺史汪仁义,从观察使到各个州的刺史,都是经过大王仔细甄别的,可是下面各县县令、县丞等人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动,这。。。”

    马云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泾县的廖居素同流合污了,而绥安县、宁国县的县令也同流合污了,这。。。tmd,这,这江南西道的县令要是都反了,这不是成了农村包围城市了吗?

    马云立刻说道:“赵爱卿,你立刻传召荆南道都统曹芸,命他派人严密监视李景,如果有异动,以反叛罪论处!恩。。。再传旨江南西道都统马光猛,命他会同汪仁义,如果下属州县有异动,可以先斩后奏。恩。。。在传旨水军第一军提督林仁肇,命他带领10000水军立刻进入洞庭湖,随时支援洪州,恩。。。加马光猛兵部侍郎衔,节制林仁肇。”

    马云的命令一道一道下来,傻子都知道马云心里是怎么个想法了。江文蔚张了张嘴,最后把话给咽了回去,这命令显然是冲着降官去的,他自己身处嫌疑之地,不好说话啊!至于范质,眼皮子向下一耷拉,心里就开始算钱。

    拓跋恒站出来说道:“大王,臣以为这。。。这都是捕风捉影的事情。泾县出了一个廖居素,未必其他的县令都是一丘之貉啊!特别是江南西道,我军威名赫赫,先后击溃李唐的15万大军,哪里的人未必有这个胆子。而且,臣以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大王留用了他们,不如就相信他们。等开了科举,挑拨了贤良的人才,在一一替换不迟啊!”

第377章() 
李唐的高级官员,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收降的收降,该束之高阁的束之高阁;可是,李唐的基层官员怎么办?楚国的“一三人才工程”开展了三年,为楚国培养了一批的忠心耿耿的官员,可这人才培养是急不来的,是要有周期性的,第一期的那批人基本上已经在岭南走马上任了,而第二批还正处在观察期、挂职锻炼期,现在要换人,根本就那么多人换,再说,县令换了,县丞要不要换,主薄要不要换,县尉要不要换,录事参军要不要换,基层各部门的刀笔吏们要不要换?全要换的话,目前的楚国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

    含元殿里,马云和心腹重臣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产生了争执,以拓跋恒、赵普为一方,坚持用现在的人选,免得激起大变;而徐仲雅等人则坚持在重要的州县,比如洪州,比如淮南、比如宣州、常州、润州,要进行彻底的替换,最起码也要把县令、县尉给换成自己人。议论越来越深入,江文蔚牛脾气也上来了,他顾不上自己身处嫌疑之地,跳出来抓住徐仲雅这个“自己人”的话柄,对徐仲雅展开了反驳,江文蔚的论调很高:“淮南、江表的百姓也是大楚的子民,这难道不是自己人吗?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淮南、江表已经是大楚的天下了。像廖居素这样前朝的遗老遗少,在淮南肯定是有的,但是,要说淮南的读书人各个都是心向前朝,那肯定是荒谬的。王师东进以来,所向披靡,如果前朝真的是深得百姓之心,怎么可能降着如云,更何况,现在李氏一族已经前往长沙,是万万不可能回到旧地,现在的叛军打的是恢复李唐的旗号,十有八九是图的却是个人的利益。臣以为万万不能以偏盖全,致使上下离心。”

    江文蔚明显是站在了拓跋恒一边,他的意思无非是现在楚国刚刚占领淮南地区,这淮南的百姓难免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要适应期过了,楚国也就真正的在淮南站稳了脚跟。如果,要是采用换人的行为,恐怕会在淮南造成新的混乱!

    含元殿里,楚国重臣们争执的不可开交。而楚国的九千岁马希范则兴致勃勃的举行着诗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马希范轻轻地感慨道:“廖爱卿,这金陵的庙宇,确实比咱们长沙的,要好上许多啊,那看着栖霞山俊秀多姿,栖霞寺金碧辉煌,殿阁院落,比咱们楚国的可要大上了许多啊!”

    “那是,三哥,你不知道,臣弟刚来金陵,住进自己的宅院一看,大的简直都有点不敢相信,这院子比长沙的府邸,可要大了五六倍啊!”老五马希广在一旁附和道。

    马希范游兴正浓,一路拾阶而上,东看看西瞧瞧,感慨颇多。这廖框图年纪一大把,跟在马希范的身后,就有些气喘吁吁,他听到老马兄弟的话,面带笑容的说道:“太上王,望城王,您们都错了,这栖霞山、栖霞寺已经是大楚的了。长沙、金陵不分彼此了!”

    “哦。。。哈哈哈”马希范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心情极是畅快:“没料到这有生之年,寡人还能到这金陵来看看。”

    “三哥,你只要想出去游玩,臣弟陪着你啊,咱们可以南下广州,北上扬州,好好的玩耍一翻埃”马希广撺掇的说道。楚国马云分封诸王之后,并没有让他们到封地去,理由是太上王年纪大了,喜欢热闹,这老兄弟们都别去封地了,都留在太上王身边陪着。这理由冠冕堂皇,可谁都知道,马云还是对自己这群叔叔们不太放心,要把这群人给看管起来。呆在楚国的政治中心,呆在太上王的身边。对这些王爷们来说,哪有回到自己的封地当土皇帝自由啊!可马云手段太狠辣,他们谁都不敢说,于是,只能从马希范这边想办法。时不时都想鼓动鼓动老马,让老马牵头带着他们出去逛逛。这总比当笼中鸟要好埃

    “再过一阵子吧,现在淮南新降,还不算太平,等太平了,没有了战乱,到时候再说吧。”老马敷衍道,他未必知道自己兄弟的心思,可他现在算是弄明白自己儿子的心思了,他要是提出来公费旅游一圈,马云嘴上不反对,可一定会派拓跋恒那个家伙到自己面前辩驳,老马年纪大了,游玩的心思淡了些,对国家的关注反倒高了一些。相对于游玩来说,他对那个“楚太宗”的庙号更是上心一些。

    老马不理马希广,转身对身边的“天策府十八学士”说道:“咱们今天是要会会淮南的才子们。大家伙儿都打起精神来,可别被人小看了咱们荆湘文化。当然了,冯爱卿,你们等会儿也要使出真功夫来,寡人在长沙的时候就听说过,淮南的才子以冯爱卿为首啊!”

    跟在马希范身后不远处的冯延巳,连忙说道:“臣当尽心竭力!”这冯延巳本来是准备判处死刑的,可老马久仰冯延巳的大名,走了马云的后门,硬把冯延巳、冯延鲁兄弟给保了下来,送上断头台的只有宋齐丘这一个人了。就连陈觉也改成流放了。

    老马微微一笑:“寡人在长沙时,曾见过李爱卿,当时和李爱卿也谈诗论词,很是投机埃李爱卿还写了一首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这首《摊破浣溪沙》真是好啊!特别是这句‘小楼吹彻玉笙寒’,合景贴情,高妙至极啊!”

    老马摇头晃脑的念着、评论着,那边被应招而来的李唐文人们,则脸色都是一变,神色戚戚,颇有不忍,大多数人低垂着头,甚至有些还偷偷的拭泪。

    老马见这些人悲戚的样子,心中颇为不悦,正在这个时候,李唐文人之中,突然有人站出来,说道:“臣到觉得着‘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才是千古警句啊!”

    马希范一愣,问道:“卿是何人啊?这两句不知有什么妙处啊?”

    “在下会稽人钟谟。违理侯的诗词,向来是无病呻吟,辞藻虽然华丽,可是词情与词义却是谬之千里,今天想必是痛到了心底,所以才由此真情流露。王师东进对百姓而言,说了一个昏君,对大楚而言却多了一个诗人,两全齐美埃”

    钟谟的话语带讥讽,那群李唐的文人听了之后,大都面露鄙夷之色,再怎么说违理侯也是故主,你就算是要讨好新主人也不能这么贬低违理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