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者无敌-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没有必要把战争胜利的赌注全部押在日本的身上。多下几个赌注,赢得概率自然更大了。中国以前是德国的朋友,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做朋友嘛!只不过是做地下的朋友,做秘密的朋友。孟将军,元首认为您早晚会成为中国高层的一个中流砥柱,因此元首和德国现在对您的援助,也是对中国的一种变相的‘投资’。您应该懂我的意思吧?”海德里希眨眨眼。

    “我明白。”孟翔点点头。希特勒还真是精明,他大概也看出日本不怎么可靠,德国跟日本继续联盟很难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因此他已经开始在东方寻找新的盟友了。希特勒很巧妙,表面上继续跟日本联盟,暗地里则对中国、对孟翔这个潜力股进行投资,为以后德国跟强大中国的联盟而打下伏笔。孟翔不得不承认,希特勒的这个算盘还真是高明。

    “那么,孟将军,您现在能再次发挥您那深不可测和过人的战略智慧,给元首和德国一些建议吗?”

    “当然可以。”孟翔点点头。既然希特勒一下子给这么多的好处,那自己肯定要投桃报李了。

第二百零九节新的轨道(3)() 
五月初,举世瞩目的德英和谈开始了。

    这场和谈堪称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在全面挑起世界大战后玩得最高明的政治手段。自从法国投降和敦刻尔克大撤退惨败至今,英国单枪匹马对抗德国已经快一年。在这一年的对决里,德国采取了多项强力而有效的措施,对英国的国力和军力都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空军方面,德国空军动用了五千余架飞机,在这一年内对英国本土进行了超过五万架次的轰炸,自身损失飞机九百余架,击落英国空军飞机超过两千架,往英国本土累计投下炸弹七万余吨,炸毁建筑物超过130万栋,炸死炸伤英国军民50余万,摧毁了英国本土过半的工业设施,基本完成了对英国进行空中战略打击的目的,而英国开发出的防空雷达在这场不列颠大空战中基本毫无作用;海军方面,德国海军对英国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共有500余艘u型潜艇被投入这场海上封锁战中,在这一年内,表现出色的德国海底狼群共击沉英国船只超过600万吨,基本断绝了英国的海上运输线,使得英国从海外殖民地获得的粮食、矿物、石油等民用和军用物资锐减至战前的10%不到,英国的商品进出口跌入冰点,海上贸易彻底陷入瘫痪状态;陆军方面,德国借着意大利请求德国帮助意大利挽回北非败局的天赐良机,乘机组建强大的非洲军团出征北非,以此打击英国的陆军力量。这支军队在隆美尔上将的指挥下,横扫北非,把北非战场上的英国军队打得节节溃败。

    英国已经濒临崩溃。

    德国并没有把英国真正地赶尽杀绝,而是一边在战场上痛打英国,一边在谈判桌上频频伸出橄榄枝,同时还特地邀请美国政府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来调停德英战争。加上这场战争确实是英法两国首先对德宣战的,因此德国在国际观瞻上占尽了道义和舆论的优势。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以一个精明的政治家的敏锐嗅觉迅速洞悉了德国的真正用意:德国是想要“温和”地征服英国,同时极力避免与美国的交恶。虽然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洞若观火,但罗斯福却无法做出强有力的回击,因为希特勒的这一手这是赤裸裸的阳谋。此时的美国境内,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非常流行,只要美国本土不遭到攻击,那美国政府很难号召美国人民支持政府参加这场世界大战,这也是罗斯福总统最大的弱点。对于美国人民来说,逻辑是现成的:英国是美国的朋友,德国是英国的敌人,德国现在把英国打得半死不活,但这场战争确实是英国理亏,因为是英国主动对德国宣战的,又是英国派遣远征军去欧洲大陆打人家德国的。但人家德国元首希特勒是非常爱好和平的,并没有打算和英国拼个你死我活,反而还真心诚意地邀请我们美国政府和我们的罗斯福总统去调停英德战争,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德国确实是爱好和平、仁至义尽的一方,英国则充当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另外,德国明明在战争里占上风,却还一而再地邀请罗斯福总统去“主持正义、维护和平”,看看,人家德国是多么的仁义啊!要是罗斯福总统拒绝,那就太不像话了。英国虽然是美国的朋友,但那帮英国绅士主动挑起和德国的战争并被人家德国打得叫苦连天,简直是咎由自取,可美国也不能坐视不理,肯定要为维护欧洲和平、挽救英国而做出努力的。既然现在有个机会可以在谈判桌上把英国从战争里挽救出来,那美国政府怎么能拒绝德国的好意呢?罗斯福总统如果不去,那美国就要眼睁睁看着英国自食恶果或者要让美国直接参加战争,牺牲成千上万的美国小伙子的生命去保护英国,这明显是很不划算的事情嘛。罗斯福总统要是拒绝德国的好意,那肯定会被国内各界的吐沫星给淹死。

    希特勒的这一手,让罗斯福总统深深感到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以说,罗斯福总统根本就没有拒绝的选择。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他只能乖乖地充当欧洲战争的“和平大使”。

    最妙的是,力主对德抗争到底的英国丘吉尔内阁也没办法拒绝美国政府的调停。丘吉尔向来不遗余力地请求美国的支援,此时罗斯福总统亲自调停战争,丘吉尔再怎么顽固也不可能拒绝,既没有底气拒绝,也没有理由拒绝。想想看,一旦丘吉尔顽固地拒绝了罗斯福的调停,那就意味着是英国主动要和德国打到底,那罗斯福还怎么继续援助英国?美国国会和美国民间都会这样认为:英国居然拒绝我们美国的调停,行!既然英国不想要和平,那就让英国自己打下去吧!我们不管了!是他们自己想继续打的,以后就别跟我们再要武器和贷款了!

    可以想象,英国一旦拒绝了美国的调停,那就意味着主动断绝了美国的援助。因此尽管美英两国高层都知道德国“主动伸出橄榄枝”完全是居心叵测、用心险恶,但根本没法反击。

    这场对德国百害无一利的和谈开始了。

    由于德国在战争里占尽上风,因此开出了一连串的条件,对此,罗斯福总统给予了有力的还击。罗斯福总统额外开出两个条件:德国当局必须立刻停止对德国境内和德国占领区境内的犹太人的任何形式的迫害行为,但可以将他们驱逐出境;德国必须放弃对法国的占领权。

    这两个条件都让原本意气风发的希特勒气急败坏。对此,希特勒特地密令海德里希征询了孟翔的意见。孟翔的回复是:完全同意。首先第一条,德国对犹太人的“消灭”会让德国在道义上饱受诟病,会损害德国的国家形象和德国的国际受支持程度,将犹太人驱逐出境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所以德国当局没必要继续对犹太人进行迫害;第二条,法国毕竟是拥有重大影响力和悠久历史的欧洲大国,德国不可能彻底灭亡法国并将其吞并,此时做个顺水人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通过对法国的战争,德国已经报了上次世界大战的仇了,也狠狠地羞辱了法国,如今德国的气出够了,完全可以在大捞一笔的前提下撤离法国。另外,法国也是西方社会的一员,德国想要在以后还继续获得胜利(孟翔说得很隐晦,这个“继续获得胜利”当然指的是日后对苏联的开战),就必须要赢得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支持,就必须要和西方社会彻底联合起来,绝不能让德国孤立于西方社会。

    希特勒尽管不情不愿,但在和德国高层的一干智囊探讨后,都觉得孟翔说得仍然是对的。放弃一个法国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德国以后会获得比法国面积辽阔上百倍的土地。

    讨价还价到六月下旬,欧洲和平条约终于出炉了。这份条约的内容也很简单,核心宗旨就是德英两国握手言和以及德国退出法国占领区,但德国也从条约里收获丰厚。条约的主要项目如下:

    一、英国必须无条件将埃及殖民地和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转交给德国;

    二、英国赔偿德国战争赔款一百五十亿美元;

    三、法国必须无条件将西非殖民地全面转交给德国;

    四、法国赔偿德国战争赔款一百二十亿美元;

    五、法国军队不得在法德边界宽一百公里的非武装区域内驻军;

    六、法国租借洛里昂、布雷斯特、拉罗舍尔、圣纳泽尔、波尔多这五处港口给德国使用,租期为十年,德国在每个港口驻军不超过2000人;

    七、英国如若同意以上条约,德国每个月释放5000名英军被俘官兵,五年内全部释放,德国承认英国本土的完整主权和英国对其余殖民地的拥有权,并愿意签订为其二十年的德英互不侵犯条约;

    八、法国如若同意以上条约,德国军队将在六个月内全面退出法国,德国承认法国本土的完整主权和法国对其余殖民地的拥有权,并愿意签订为其二十年的德法互不侵犯条约;

    九、德国政府停止在德国境内和德国占领区境内的任何迫害犹太人的行为。

    这份欧洲和平条约公布后,顿时举世大哗、石破天惊。

    最表示接受的法国的维希政府。法国自从被德国以两个月的神速给打败了后,便被德国扶植起了一个傀儡政府,也就是这个维希政府。表面上,维希政府是名正言顺统治着法国的最高国家机构,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自己只不过是德国人用来治理法国的木偶工具而已。做毫无自主权的傀儡自然不好受,而且还要背上一个“卖国贼”的恶名。眼下,有这么一个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大好机会放在眼前,维希政府又怎么能错过呢?一旦恢复了法兰西的国家主权,那自己也就从“卖国贼”变成委曲求全并拯救国家的英雄了。至于条约上的割地、赔款、裁军、租港等条件,和恢复国家主权这个头等大事比起来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法国人心里也知道,这其中离不开美国政府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擀旋调停,美国政府此次确实充当了一把和平大使。话说回来,有实力强大的美国来做证明人,自己也可以放心了不是?希特勒即使言而无信丢德国的脸,罗斯福也不愿意丢美国的脸,因为美国的脸和他的总统宝座是连在一起的。总体而言,虽然德国开出的条件有点不客气,但这个方案的可信度和可行度还是很高的。能够恢复国家主权,法国人还是愿意付出这些代价的。再加上能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还有美国作为见证人,这更加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欧洲和平条约公诸于众后,在法国官方和基层民众内基本上都得到了支持,除了此时正在英国境内领导着“自由法国”的夏尔?戴高乐。这个前法国国防部次长在获悉后立刻嘶声力竭地呼吁法国人民不要上当受骗,不能断送法兰西的文明传统,不能用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来换取屈辱的主权。

    而英国境内则更加掀起了惊涛骇浪般的轩然大波。

    欧洲和平条约传到英伦三岛境内,英国的政府和军方高层立刻旗帜鲜明地分为了两大阵营,以此时的内阁和以保守党为代表的主战派宣布要坚决抵制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求和德国血战到底;而以反对派的工党为代表的主和派则声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