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背景是几缕淡淡的枯草,无力的伸向远方,在遥远的天际,有几栋房屋,只是现在房屋只剩下断垣残壁。这种背景,再与这个官员的神情,以及身上穿着的华丽官服对比,让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讽刺意味。
狄仁杰更不明白了。这个少年口称为自己作画,不一定要他为自己颂歌讴德,但也不能用这个官员的形象讽刺自己吧。不过依这少年的品行,颂歌讴德的事估计是做不出来的,但也不会是好歹不分。且看他下一步做什么?
少年将底稿画出后,开始用笔。
在这过程中,他就象不知道身边还站着许多人在看着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画板上的白纸。然后开始运笔如飞。这一次几位大人都看到了他整个作画的过程。这一次比他画上幅画似乎顺利得多。少年从拿起笔后,就没有停顿过,毛笔在纸上每次沾满墨水后都是一气呵气,或提或捺,或弯或直,笔尖也随之时聚时散,有时候成一面扇子状,然而一幅图画便在他勾画之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四位大人的眼前。而且少年作画的整个过程,如同行水流水一般,动作优美之极,连后面的护卫都看得入神了。
也许因是纸笔的关系,也许因为是其他原因,这幅画线条没有上幅画复杂,可比上幅画却要灵动得多。刚才狄仁杰心中认为少年能进入品级画师范畴,那么这幅画才真正让这少年进入了品级。
少年也觉得满意,他盯着图画,看了半天,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才开始题跋。在下笔之前,还向狄仁杰问了一句:“请问这位老使尊姓?”
狄仁杰说道:“某姓狄。”
少年于是才下笔写道:小子王画承蒙狄使君厚爱,画爱民图一幅以壮河北之行。
爱民图?这个画像上的官员,怎么看怎么也不会爱民吧?几个人更是不解。不过少年继续另起一行写了下去:
建安十三年,刘琮降曹,备之不豫,曹军来宛,备行之江陵,过襄阳呼琮不应,备于表墓涕泣而去。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于备。比及当阳,有众十万。或劝备:“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咦!世人皆曰备为枭雄。虽颠难而信义愈明,事危而言不失,追景升之顾,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故太宗曰,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少年写到这里,狄仁杰已经隐隐知道他的心意了,低叹一声:“老夫刚才出银一锭,就凭此言,出金一锭又何妨,好一个以人为本!”
狄仁杰声音很轻,少年没有听到,他继续写道:
今二虏南来,气势汹汹,朝廷军亦为之溃,况且民乎?百姓无辜,先遭杀害抢掠于前,后遭掳掠于后。千里河北,倾刻之间,皆化为血雨腥风,万里沃土,刹那之间,转变成荒野芜园。人间惨境,莫过于此。
狄使君既为朝廷命官,前往河北,御敌为表,务以抚民为本。得虏之所掠,悉还本部,散粮食以赈贫乏,当成千古功德胜事而!
写完了序后,又开始写诗:
翩翩云中使,来问幽州卒。
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停城灭。
城下有孤寒,哀哀哭枯骨。
看着这幅画,再看这跋文上的序与诗,四个大人全部陷入了沉思。
少年这才站了起来,向狄仁杰问道:“请问狄老使君,可是朝中宰相狄相国?”
狄仁杰还在思考,他随口答道:“正是。”
少年爽朗一笑,说道:“好官。”
说完后,跨上牛背,扬长而去。
第15章 暗敌()
过了半天后,狄仁杰才惊醒过来,问道:“这个王画呢?”
刚才都看入了神,通过这个跋文才知道少年的名字叫王画。
管家都乐了起来,他说道:“阿郎,他早就走了。”
狄仁杰听了惆怅然若失,但立将写了一份奏子,连及这两幅画,让人带回洛阳,交给武则天。
这时公公宣读的正是狄仁杰这篇折子。
读完了大家面面相觑,就好象听了一个传奇故事一样。唐朝不缺乏天才,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初唐四杰。可就是王勃写下《腾王阁序》也到了二十九岁。他们中间无论那一个,也许在几岁时就会写诗写文,但绝对不会在十二三岁时写出这首惊天的《燕歌行》。
似乎都有大臣不相信了。
武则天面带微笑,显然这个故事也让她心情大好,也许她这次举办诗会也是因为狄仁杰写了这份奏折的缘故。她嘴角再次一努,她贴身公公会意,又打开那个少年的画子。果如狄仁杰所说,也许这个画这个字,功底深厚,但未必这些大臣都无人能及。可要知道,这是一个十二三岁少年所作,并且还是来自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最主要他的立意,与狄仁杰相同的想法,大多数人想到,好一个以人为本。
这句话也颇得武则天的心思。这时候武则天接近垂暮之年,歹毒的性格开始转变,手段也柔和起来。
除了少年这两幅画,还有一幅,却是上官婉儿所画。河边一个长相飘逸的少年,正在聚精会神地作画,在他旁边还有四位官员,面容隐隐看去,极似狄仁杰四人。在画上还题了一首小诗:
谁家少年郎,作画渌河旁。
苍草带露翠,兰桂送秋霜。
丹笔舞龙蛇,矶字含珠光。
众醒问童子,人沓已缈茫。
这首诗也颇为工整,上官体嘛,出自上官婉儿的手中并不稀奇。无论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可心中听了此事也觉得好奇,甚至还有些仰慕。因此看到这份奏折后,画了这幅画与题了这首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她的诗画现在都没有人注意,所有大臣都将头伸得老长,看着这两幅画,以及画上诗跋。
大殿里久久沉静不语。
过了半天,还是武则天打破了沉静。她说道:“朕以为将天下人才几乎一网打尽,可眼皮底下却有这样的一个少年,居然没有发现,不知道是谁的错。”
武则天是滥杀无辜,光宰相就让她杀了十九人。但她也重视人才,曾经“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者,咸令自举。”“官人者感令自举。”你说我有本事做什么官,只要不过份就让你去做。这就是史无前例的“试官制”。
同时十道巡抚使所举之人,皆亲自引见。当然这也是她用滥爵收买民心。但确实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并且合格者留用,不合格动辄罢黜,或者斩杀。
除了这两种手段招引人才外,她还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尤其是重视进士科。大量的新鲜人才涌进,才不至于让她杀掉许多人才,导致朝政崩溃。
武则天这个问题,让官员无法回答。但武则天这一句话说得够重的了。要知道多少士子,为了这句话可以放下一切都不顾。
唐朝取士之科分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他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均可登科。其中以明经科及专以诗赋取士的进士科最为士流所重。唐代进士录取人数少则几人,多则三、四十人。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也称探花,不过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三名。特别是杂科取士,从现在来看,是唐朝前期文化发达的一种动力。至顺宗永贞元年王坯、王叔文等二王八司马主政时,由于王坯是写隶字的书博士,王叔文是下围棋的棋博士,都是杂科出身,怕同辈揭他们老底,执政后就取消杂科,罢了所有由杂科出身的宫。这件事让封建士大夫们以为从此百家杂技不在仕途中和经学、文章的士流混淆,是好的。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再得不到国家政权的保证和重视,这也是导致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走向下坡,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唐朝应试的途径有三条:一种由学校推荐名为生徒;一种由州县推荐的名为乡贡、举人,是为贡举,比如于家三郎;一种直接由朝廷考试的名为制举。唐代所谓秀才、举人、明经、进士只表明其出身途径的异同,并不像明、清是科举的不同等级。
唐代的科举也不像明、清那样一层层地考上来,录取也不完全看几篇诗文,而是要有公卿名人在社会上为之吹嘘并推荐才能应试登第。所以求官的人一定要到长安找关系,出入公卿门下以求出路。有些人在长安闲住多年,竟得不到机会,比如杜甫。于是当时又有一种名为“求知己”的风气,就是等公卿名人出门时,将自己著作顶在头上,跪在路旁呈阅。被收了去,看中了,就算有了门径。比如李白。
现在有了武则天这句话,状元未必,但王画乘势科举,进士已经是打了桩一样牢靠。
王画就是知道了,也未必参加科举。现在武则天稍微好一点,可还在杀人。到了后面还有韦氏之乱。因此王画未必对现在的官场产生兴趣。
听了武则天的话,许多大臣自称失职。可没有想到有一个人低下头去,眼里有些怨毒了。宋之问嫉妒了,今天陛下来办这场诗宴,哦,敢情就是来捧这个叫王画少年的场啊。
武则天不会去注意他的想法,主要让她也喜欢这个叫王画的一是他的立意,二是他出身贫寒,使老武太太想起了她小时候的经历。既然大臣这样说,她下诏书,派使者前往偃师县找寻这个叫王画的少年。然而这中间发生了一个变化。王画并不在偃师县,而是在巩县。
当时他跑到偃师县,是因为想作画,可在附近怕他老子看到,又是一顿责打。于是骑着牛来到二十几里路外的偃师县放牛。后来听到唐朝大军出征,再次又骑了十几里路。那个想到一个放牛娃,放个牛,居然跑到三十几里跑外的地方。结果将整个偃师县翻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一个叫善长画画写字的王画少年来。
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好的。因为找不到了,所以更让人觉得奇巧。特别这时候的人们还相信鬼神传说。于是京城里这件事传得纷纷扬扬,有许多人说那一天狄仁杰遇到的是一个神仙。最后传来传去,连武则天都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这本是一件美好的事,况且王画当时也是出于感恩的心。可没有想到引起一个人的嫉妒。宋之问来到张易之的府上,对张易之说道:“张供奉,前日作画少年,你有什么看法?”
张易之说道:“很神奇啊。”
这本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故事,就象神话一样。
宋之问摇头。
张易之奇怪地问道:“宋学士,为什么要摇头,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宋之问再次问道:“张供奉,你认为有没有此人?”
张易之虽然是一个玩臣,可脑袋瓜子并不笨,想了一下说道:“应当有此人。毕竟如果是神鬼,为什么会收下狄老相公的银子?”
“那就对了。可某却听到民间有一个说法,说如果按人才划分,张供奉只是一个妙品,而这王画才真正属于神品。”
说到这里,他没有再往下说。
张易之之所以有今天这地步。并不仅是他长相秀美,也不仅是他床上那个厉害,将武则天老太太弄得开心,这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