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日本联合舰队当然不会傻到用航母上的舰载机去对付岸基飞机,甚至靠近一点都不太安全,孟加拉湾的惨案血迹还没干呢。
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很清楚日本海军已经不占优势了,但是这一仗又非打不可,否则国内根本交代不过去,除非天皇脑子进水,决定投降。经济危机的时候,日本的选择是发展军备,这种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注定要走向战争。否则发展那么多军队和装备用来干啥,不就是准备出去抢劫么。
在南洋日本抢的确实很爽,等到中国一翻脸日本才发现,抢劫这个买卖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漫长的海上运输线,现在就是中国潜艇的游泳池,想在哪捣乱就在哪捣乱。日本海军白天还能用驱逐舰吓唬潜艇,到了晚上能见度下降了,潜艇的胆子就肥了起来。这是很无奈的事情,日本不抢劫没前途,走上抢劫的道路之后发现貌似也没什么前途。
总而言之,日本海军这些年,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三十年磨一剑,终于到了让日本尝尝宝剑锋利的滋味之日时,日本海军竟然没有优势了。如果非要说优势,大概就是日本海军所谓的底蕴吧?问题是,底蕴这个东西肯定没有航母来的靠谱。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中国一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其发展速度根本就不是周边小国可以想象的快。短短三十年在,空军、陆军、海军先后把日本甩在了身后,这就是小国的悲哀,不管日本多么的努力,也无法避免被超越。
志得意满的陈绍宽正在主持海军的作战会议,汤芗铭这个第二舰队司令多少年都没挪窝了,一直以扶帅嫡系自诩的汤芗铭,私下里自称是给扶帅看着家底的。那么第二舰队现在的实力如何呢?第二舰队拥有排水量38000吨大型航母青海、西藏两艘,排水量42000吨级的大型航母湖南、广东号两艘,一次至少可搭载舰载机三百八十架出海作战,第二舰队还拥有大型战列舰4艘,排水量38000吨的战列舰三艘,排水量60000吨的北京号一艘。重巡3艘,轻巡8艘,高速驱逐舰22艘。
陈绍宽亲自主持的会议,汤芗铭素来知道方大总统的做派,自然不会去抵触陈绍宽。好在陈绍宽对他也很尊重,开口闭口都是前辈,扶帅最信任的海军司令。
“潜艇部队报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已经离开那霸,从航向上判断是南下。参谋部分析的结果,应该是奔着台湾去的。假设日本联合舰队真的是去打台湾,大家都说说这个仗该怎么打?”陈绍宽的开场白很简明,目光朝着汤芗铭。
意见被重视的感觉很好,汤芗铭也不年轻了,喝了一口茶之后慢慢道:“第二司令部的参谋们一年前做了个推演,以第二舰队主力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决战,胜算在五成左右。孟加拉湾大捷之后,参谋们又做了一次推演,胜算达到了七成。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们在东海上作战,不能使日军主力战列舰接近我舰队,否则出现舰炮对轰的局面,我优势不明显。”
终究是老海军了,汤芗铭说话不会信口胡柴,有实际例子为证,很有说服力。
“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很强,但是我们也不差,而且我各舰都装备了最新式的雷达,能够在五十海里之外发现海上的目标。这是日本海军不能比的。”第二舰队副司令余振兴,留学英国的出身,当年与他一同出国留学同学,都在第二舰队担任要职。
湖南号航母舰长温树德自信的站起道:“孟加拉湾大捷,验证了我雨燕…5型舰载机性能在零式之上,我海军航空兵成立多年,此战必能击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铸新司令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日本海军的几条主力战列舰的速度都很快,我航母的最高航速只有25节,所以必须拉开距离,以舰载机攻击敌舰,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
广州号航母舰长任光宇也站起道:“侦查是关键,潜艇和侦察机应该双管齐下,确保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我视线之内。只要能做到这点,任他怎么折腾,都难逃一败。”
北京号战列舰长沈奎,与之前几位一样,都是留学英国的同期生,此刻也不干落后,站起道:“我北京号全体官兵决心死战到底,以血海军甲午之耻。窃以为,不能单纯的等着日本海军打上门来,完全可以集中第三、四两个舰队的主力,主动出击,打击马尼拉日军港口。”
这都是一群好战分子,第三、四舰队有轻型航母三艘,排水量38000吨战列舰1艘,32000吨战列舰3艘,重巡10艘,轻巡10艘,驱逐舰25艘,实力并不算太差。
陈绍宽听大家说完后,笑着接过话道:“我倒是觉得,不妨用第二舰队吸引日军主力,第三、四两个舰队组成一个特混舰队,往东绕个圈子,奔着那霸而去,抄他的老窝不是更好?”
众人听到这个计划,都有点傻眼了,这个狠啊!黑虎掏心!问题是,怎么确保不被日本海军发现特混舰队的行动?(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启动黑虎掏心计划()
第二百二十七章启动黑虎掏心计划
计划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有很多细节要去完善。孟加拉湾大捷之后,第三舰队司令陈策就有这个想法,并且私下里与陈绍宽多次接触。第四舰队司令沈鸿烈兼海军陆战队司令沈鸿烈,也被陈策拉着一起搞这么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孟加拉湾大捷之后,日本海军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那就是必须主动出击,否则航上运输线就被瘫痪了。精明的陈策很快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沈鸿烈一拍即合,他手里的陆战队还惦记着登陆那霸去搞一下。
这个计划报给海军司令部,陈绍宽先否定了沈鸿烈想用陆战队登陆那霸的内容,开什么玩笑,那霸是日本海军防御重地,总共加起来不过三个师的陆战队,顶了天凑个五万人了不起,五万人马上了琉球岛,能干啥?
用舰载机和舰炮抄老窝的计划,陈绍宽倒是很感兴趣,所以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来,并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出发前就与北京一帮老家伙多次商议,参谋反复推演航线的结果。
这个计划的变动,导致第二舰队可能成为配角,整个舰队上下会不会有意见,这个事情必须先摆平了,单纯的用命令压人不是最好的方式。
汤芗铭摸着胡子,一阵琢磨之后道:“计划是好计划,问题是特混舰队如何撤退?真捣了那霸老巢,日本海军上下还不得发疯的追着特混舰队打?”
“这就要看第二舰队的表现了。拖住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主力,同时还能尽量避免决战。等到那霸得手了,我海军第二、三、四三支舰队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届时失去那霸军港的日本海军,想要出战就得从日本本土出发。指望空军的战略洪战,很难对那霸军港构成致命的打击,但是海军的舰炮就不同了。特混舰队淡淡200以上口径的舰炮,一百多门,对着那霸军港一阵乱轰,那场面啧啧!”陈绍宽说着自己都乐了。这个计划确实诱惑很大。“孟加拉湾大捷初步削弱了日本海军的实力,那霸偷袭再次削弱日本海军的实力,届时再决战的话。我方胜算至少在六成以上。”
最后这话大家听着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肯定不一样。日本海军看似实力已经不如中国,但是在茫茫大海上作战,胜败的因素很多。舰船不过是一个方面。士兵的素质。军官的指挥,等等。要说其他因素,中国海军上下这些人,心里还真的没底气。毕竟不是日本那种海军自甲午以来就没有吃过败仗,一直是世界海军强国的底气在那摆着。
如何作战,最终的计划还是海军司令部做决断,在此之前得肯定第二舰队愿意配合。
“那就这么办吧,我没意见!”汤芗铭首先表态。这位辛亥年间的投机派,深谙在军中长期保持上峰信任的道道。可以确定的是。大总统让陈绍宽做海军司令,肯定是有他的考虑。汤芗铭就算不服气,也不会表现出来。失去大总统的信任,他就算资格再老,也会被弃用。就像刘冠雄,在海军内部搞他的福建帮,现在被搁置在海军副总顾问的位置上。连萨镇冰都被升级为海军总顾问,实际上架空了兵权。
其余人等纷纷表态之后,陈绍宽这才拿出陈策和沈鸿烈联手打造的作战计划,摆在众人的面前。这个计划已经做的很细致了,从具体的航线到如何躲避日军侦查等等,都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具体计划是利用夜晚从基隆出发,然后南下,主动暴露在菲律宾航线上被日军看看,做出彻底切断菲律宾航线的架势。待日军发现之后,突然实行无线电静默,掉头往东行,在海军第二舰队与日海军联合舰队互相牵制的时候,陡然转头北上,直奔那霸。
整个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日本海军急于报复中国海军,主力倾巢而出的这么一个机会。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第二舰队如何能在东海有限的范围内与日联合舰队周旋,争取足够的迂回时间。该计划还做了详尽的安排,一旦被日军发现特混舰队的作战意图,失去机会之后,如何采取补救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直接杀进北太平洋,大肆破交。届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就算想逮住特混舰队,也很难在茫茫大洋上找到特混舰队的踪迹。
总的来看,海军司令部的计划就是一个“稳”字,立足于不败之地,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利用海上破交的方式,拖垮日本海军的实力。毕竟日本不能跟中国比,东南沿海的海路出了问题,还有缅甸的仰光港可以用。事实上自中日开战以来,原本忙碌的经马六甲海峡至中国的航线,已经看不到一艘中国船。从美国出发的货轮,都是走的澳大利亚然后进入印度洋,抵达仰光港。这个还得感谢英国人,仰光港的基础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建和修缮,已经具备了年吞吐量一千万吨的能力。目前国内的建筑公司正在进一步扩建中,否则仅仅一千万吨的吞吐量,还是很吃力。
南洋航线的中断对于中国而言影响很大,尤其是钢铁制造业,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无法走海路进入中国,走仰光的则没有通往国内的铁路。中国和缅甸临时政府正在商议修一条铁路,连接上缅甸国内的铁路。不过这个事情不是朝夕之事,主要着眼还是战后对缅甸的影响,而不是现在。
闲话不提,计划得到了第二舰队上下的认同之后,陈绍宽正式下令执行“黑虎掏心”计划,为顺利实现该计划。组建一个由陈绍宽领衔的指挥小组,总指挥自然是陈绍宽,副总指挥有汤芗铭、陈策、沈鸿烈。计划的第一步。就是陈策指挥的特换舰队于41年4月2日夜晚出发,第二步则是海军第二舰队主力离开上海港,摆出中计南下的姿态。 日本海军要伏击第二舰队主力,最好的伏击点就是浙江沿海,这个距离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来自上海和杭州岸基飞机的攻击,抢在岸基飞机赶来之前结束战斗。
有此推断之后,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陈绍宽决定由佘振兴中将副司令指挥舰队主力南下,诱使日军联合舰队主力来袭,发现日本联合舰队之后。与之纠缠并保持距离,做出往杭州湾撤退的姿态,牵制拖住日军联合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