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日军大本营已经下达了印度作战的命令,海军出动三艘航母,四艘战列舰。陆军则直接从南洋各个战场抽调了第6、8、11三个师团,加上一个重炮旅团,一个战车联队。这是日本能承受的最大出兵极限,长期以来缺少资源的日本,本打算从南洋抢一些船,没想到欧美鬼畜和中国人沆瀣一气。提前就挂上了中国国旗,要不就是受雇于中国撤侨。
那霸军港,码头上欢送的人群还没散去,双手扶刀的山本五十六,看着渐渐远去的海军战舰的身影。面露凝重。深受山本信任的黑岛龟人在侧低声道:“司令官阁下,您在担心中国人么?”
山本点点头,面无表情道:“中国人在纳土纳修了机场,整条航道都在中国飞机的攻击半径之内。说不担心是假的,现在唯一期望的就是印度战役能尽快打开局面,抢在中国人参战之前锁定胜局。”
“我们的情报人员汇报,中国海军装备了最新式的战机,性能不亚于零式。可惜没有看见实物,要能拿到一架来研究一下就好了。”黑岛龟人深知山本所想,一语道破山本的心思。
“中国的崛起是日本的悲哀,一个中国就已经让我们担心受怕了,还有一个更强大的美国需要对付。最多半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就能恢复实力,可惜我们没有能力去夺取夏威夷。陆军主张先打澳大利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澳大利亚作为跳板,攻击夏威夷未必不能。可惜,海军和陆军之间的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山本这么说,黑岛龟人稍稍犹豫才道:“司令官阁下,攻打澳大利亚必须要考虑美国人强大的海运能力。相比之下,攻打印度明显更有把握。”
“这个道理我清楚,但是不能趁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的机会趁势夺取澳大利亚,真是一件让人不安的事情。攻打澳大利亚的战役准备,至少要一个月,等我们准备好了,美国人至少能往澳大利亚投送五到八个步兵师,加上澳大利亚本土的军队,胜算太小了。所以在海军的会议上,我才没有坚持这个观点。”
北京,大总统官邸。徐树铮大步流星走进方大总统的办公室,疾声道:“扶国,日本舰队出海了,海军潜艇029号发现的目标,目前正在这个位置。”
方剑雄看了一眼徐树铮指着的地图上的那个点,心里默算了一下道:“正常航行应该还需要14天才能到加尔各答,算上从菲律宾和新加坡跟上的运载步兵的船队,至少需要十五天才。按照这个估算,私下通知英国人吧。”
“要不要让海军的潜艇部队给日本的补给船队一下?”徐树铮跃跃欲试,方剑雄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让英国人去头疼吧。刘明昭的计划是2月10日发起对塔什干的总攻,现在是1月30号,后勤方面盯紧一点,尤其是大口径的炮弹和500公斤的航弹。”
徐树铮道:“明白,我亲自走一趟总后,盯着他们动作快一点。一定要赶在春天来临之前,拿下塔什干。不然苏军利用冬天缓过劲来,又回到之前相持的态势就麻烦了。”
徐树铮刚走,陈绍宽来了,见了方剑雄便道:“大总统,潜艇部队有情报,怎么不先报给我这个海军司令?这不和规矩!”潜艇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编制,潜艇司令陈复也是中将,跟陈绍宽是平级。发生这样的事情,陈绍宽就算知道陈复是方剑雄的亲信,也要说话。
当然陈绍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把潜艇部队的指挥权抓在手里,这个需要方剑雄点头。
“你们这些人啊,以前是即看不上潜艇又看不上航母,尤其是你,整天叫着要造战列舰。现在看见潜艇和航母的好处了,又想着要人家的指挥权。”方剑雄一番话说的陈绍宽脸上泛红,但还是坚持道:“大总统,统一指挥的好处您是知道的。”
方剑雄翻了翻眼珠子,叹息道:“我当然知道,算了,让陈复挂个海军副司令,今后潜艇部队归司令部统一调遣。”
阴谋得逞的陈绍宽笑呵呵的走了,方剑雄苦笑着摇头不已。海军跟陆军斗,海军内部还自己斗。有人的地方就有内斗,不过看什么程度而已。得趁着二战的机会,把海军的指挥体系完善起来,不要想现在这样,陈复的潜艇部队听掉不听宣。
对日作战的关键是海军,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方剑雄才会放纵一下陈绍宽,现在还是准备阶段,真正打起来估计得有几个月的事情,甚至是半年。美国和英国一直在催促中国加入盟国,德国也在积极拉拢中国,这也是日本内阁判断中国在摇摆的理由。因为在摇摆,就不会在短时间内对日宣战,不然日本还有工夫去打印度,从南洋到日本的主要航线,都在台湾岛的眼皮子低下,更不要说还有纳土纳的威胁。
打发走陈绍宽没一会,段风和蒋方震联袂而至。蒋方震很兴奋道:“扶国,美国答应的援助到仰光港了,这次是第一批,一共两百架p…39,两百架c…47,十架b…29。还有一万吨航空铝材,十万吨高标号航空柴油。”
方剑雄到没有高兴,反倒微微皱眉道:“近炸引信呢?”这个才是方剑雄最关心的,其他的东西也重要,但是对日作战没有近炸引信,发狂的日本神风特工队那才叫要命呢。这个时空的近炸引信,因为方剑雄指示费舍尔在美国提前研究而提前诞生。因为国内电子产业的规模太小,只能放在美国生产。方剑雄一直担心美国政府在这个技术上做手脚。
“一百万枚105近炸引信弹!”段风接过话,方剑雄这才松了一口气,顿时觉得腰杆都硬了一些。“少了,还是少了,怎么也得有一个一两千万枚的。”
“扶国,这玩意可贵着呢,美国援助的物资里头,可没有这个。”蒋方震是真心疼。
“再贵也要大量采购,国内不具备生产条件,不然哪会让美国佬宰一刀。”说这话的时候方剑雄有点心虚,因为这项技术的专利在费舍尔手里,生产企业也是费舍尔和美国企业合作生产,方剑雄实际上占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在里面。这个家当,将来都是要算在三儿方斯的身上,不然费舍尔才不会这么卖力的帮忙。
美国人动作那么快,正好道出了美国目前急需中国这个盟友的心态。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战场()
轰!轰!轰!每一次巨炮炸响,大地都为之一震。炮管是有寿命的,五个独立重炮团成立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停的打上半天。
“估计这仗打完,这炮管就废了。”炮兵团长程飞翔一脸的心疼,这大炮就是炮兵的命根子。尤其这种巨炮,更是宝贵。新疼归心疼,军令如山,该开炮还得开炮,只能让负责观测的士兵仔细一点,再仔细一点,尽量保证命中率,不要浪费哪怕是一次炮击的机会。
侦察机兜了一圈回来了,丢下一个铜管,打开一看里头的数据,四门305巨炮赶紧调整标尺,等到侦察机传回信息,继续开轰。这也就是仗着制空权在手,才敢这么节省着干。没有一点空中力量的塔什干守军,在这个时候只能默默的承受。
巨炮的主要目标是城外的两处设在山坡上的坚固炮台,苏军在山坡上挖了洞,两门122榴弹炮设在洞内,地面部队几次想冲上去,都被守军打了下来,其中两门122榴弹炮造成的伤亡最大。老毛子这种炮,射程远,威力也不小,给国防军的攻势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围攻塔什干的序曲,就是要清扫城防南北两端的勇备工事和散落在公路两侧十几个大小山头上的炮台。饥寒交迫的苏军现在是困守之斗,也不知道怎么闹的,鲜有投降者。炮击的间隙,一架c…47飞临城防阵地上空,哗啦啦的往下丢传单。
传单的内容就是劝降,告诉塔什干的苏军将士:你们已经被莫斯科抛弃了,再也得不到哪怕一粒粮食的补充,不要再做无意义的抵抗。缴枪不杀,国防军优待俘虏!一百万张传单就跟下雨一样,撒的到处都是。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塔什干已经快断粮了,普通士兵每天只能分到2两黑面包,还没尝出味道就下了肚子。
c…47飞走,调整好标尺的巨炮再次开火。就一发炮弹下去,猛的大地为之一震!不知名的山头上突然跟地震似的,猛烈的一颤,一声巨响之后圈起滚滚浓烟。
程飞翔都被吓了一跳,就这么一炮就能打出这个效果,之前的那些几十发炮弹都白打了?赶紧用望远镜观察,发现出事点在正好在炮台上。实际上是一发炮弹奇迹一般的落在炮台边上一个临时堆放了一个基数炮弹堆上。巨炮的威力巨大,加之引发的殉爆,于是守军就悲剧了,这个炮台内一个活的都没剩下。一百来人有八成被活活震死。
等到一个连的步兵小心翼翼的摸上炮台的时候。看见的一幕让很多人当场就吐了。到处都是断开的人的肢体。一个放炮洞里头,大概五十名士兵全都瞪着眼睛,七窍流血而死。这是内脏什么的全都震碎的后果。再看炮台,坚固的混凝土外墙上全是裂缝。里头全是碎石。还有一门炮122榴弹炮是完好的,但是士兵全都震死了,还有七八个距离远一点的没死,不过也差不多了,就剩下一口气在吊着,步兵上前就是一刺刀,送他们一程。
老毛子这炮塔修的很有意思,射角居然是180的,也就是说只要炮台不丢。转过头还能打击朝城区进攻的对手。正好独立重炮团没有什么合适的目标继续使用重炮了,干脆派了一个班过来,找到弹药库之后,用剩下的一门122榴弹炮往前方的苏军阵地轰起来。
外围的清剿战一个月之前就开始了,陆陆续续的将苏军坚守的炮台和阵地拿下。苏军一再被压缩,1月30日之前,塔什干苏军被压缩在城区外围两公里内,苏军约二十万人被歼灭,俘虏居然只有三万多,我军伤亡也在二万左右,可见苏军抵抗之顽强。
为了彻底解决塔什干这个不吐不快的块垒,中亚方面军集中了六十万兵力,从南北东三个方向清扫外围苏军,完成了对塔什干的三面合围,尽管西面是放开的,但是卢金不敢跑,很简单的道理,两条腿在草原上是跑不过坦克和汽车的。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至少有一个机械化军在等着苏军突围撤退呢。
卢金不跑不等于当兵的愿意在这个地方等死,等死就算了,还尼玛整天都饿着肚子。
方瑞如愿以偿的晋升为55师少将师长,一般的甲种师长都是中将,年龄怎么也得四十郎当。方瑞的身份太特殊了,而且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整个方面军上下也没人敢质疑。
眼瞅着攻城战役就要打响,55师又被摆在了第一线。这个是方瑞自己要求的,参谋长张治中告知刘明昭之后通过了。眼瞅着明天就要打响攻城战,方瑞习惯性的走到一线看看。尤其是110旅的一团,将作为突击队发起第一波冲锋。
突击队意味着什么,方瑞心里很清楚,所以动用了私人关系,从后勤部门弄了不少好东西。鸡、鸭、鱼、肉、大白菜、土豆、牛肉等等,装了好几卡车。
为了尽量避免伤亡,攻城部队土木掘进,战壕挖到苏军的阵地前一千米附近。在这种地方呆着,放个屁都要小心,苏军的狙击手和我军的狙击手,都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等着下一个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