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寒风凛凛,杀气纵横,经过数日激战,李敬猷勉强夺下和州,虽然取得资财,也招募到一些兵马,但得失相若,没占什么便宜。盱眙的战事更是不顺利,此地虽是小县,却出过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名将刘伯英。昔日唐军平灭百济,刘伯英统率水军,在熊津江大显神威,功劳仅次于苏定方,战后李治下诏夸赞他“功宣六豹,气掩三韩”,晋升其为左监门大将军。老将军虽已去世近二十年,但子孙尚在,皆居于盱眙,闻听尉迟昭来犯,刘伯英的儿子刘行实、刘行举、刘行瑜等组织乡勇顽强抵抗。朝廷闻讯甚喜,立刻加封刘行举为游击将军、刘行实为楚州刺史,遥助其声威。尉迟昭虽悍勇,但兵力有限,猛攻十余日就是拿不下这座小县,顾虑朝廷大军将至,只得转屯都梁山,然而江南重镇润州却被李敬业攻克啦!

    这不仅是朝廷与叛逆的战争,也是李家的内战,因为润州刺史乃李次子、李敬业的亲叔叔李思文。半月前李思文获知侄子举兵的消息,非但没有响应,反而火速派人通报朝廷,但他没想到,侄子不向北去,反而过江朝自己来。李思文既已决心忠于朝廷,自不肯屈服,与司马刘延嗣一起上城抵御,并向附近州县求援。可李敬业亲统七万大军,润州不过临时召集起三千人,哪是对手?只战了三日,城池就被攻破,李思文、刘延嗣双双被俘,连赶来救援的曲阿县令尹元贞也兵败被擒。

    当李敬业登上城楼,看到五花大绑的李思文时不禁大笑:“叔父既阿附于武氏,何不改姓武?”

    李思文悲愤不已:“我英公一门效忠朝廷,三代富贵,位极人臣,没想到将要败在你这逆子手里!”

    李敬业微然一笑:“谁胜谁败,事未可知,咱们拭目以待吧。”他料到叔父不肯归顺,但还念及一丝骨肉亲情,将之暂押狱中,既而又劝刘延嗣投降。

    这位润州司马刘延嗣也是大名鼎鼎之人,乃先朝刑部尚书刘德威之侄,当今刘皇后的叔父。面对李敬业的招诱,他一脸从容:“当年我从兄刘审礼征讨吐蕃,兵败被围,奋战不屈直至阵亡。我未能战死已有负家门,岂能屈侍叛逆,为千载之辱?今日之事,得死为幸。”

    李敬业大怒,即刻喝令:“推下去斩了!”

    “且慢!”魏思温赶忙阻拦,“此乃忠臣义士,虽不肯为公所用,亦不能伤之而污敬贤之名。”

    “我不过故意相戏耳!”李敬业转怒为笑,“也押进大牢。”说罢转而又逼尹元贞。

    尹元贞出身寒门官卑年轻,骨头却很硬。扬州大军杀来,附近州县自度兵少都不敢救,独他毫不迟疑,领着三百人就赶来赴难,直至此刻依旧不屈,破口大骂:“呸!大唐朝廷何负于你?天下百姓何负于你?养狗尚知看家,你乃无义豺狼!我只愿食尔之肉、寝尔之皮!”

    “可恶!”李敬业被他骂急了,抽出佩刀压在他肩头,“一介小官还敢卖口,你投不投降?”

    “不降!”

    李敬业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割出一道血痕:“再问你最后一遍,投不投降?”

    尹元贞把牙一咬:“誓死不降!”

    魏思温大惊:“且……”一个“慢”字未出唇,钢刀已落定,尹元贞血淋淋的人头滚落尘埃。

    李敬业佩刀还鞘,怒气不息:“无名小辈也敢如此,不杀一个也不足以立威。人头悬于高杆,尸身抛到城外喂野狗。”

    魏思温心头泛起一阵寒意——自诩勤王,反而割据,又杀忠义之士,如此行事焉能不败?李思文可留,因为是亲眷;刘延嗣亦可留,因为是名门。尹元贞一介寒门小官,也就死不足惜了。或许在李敬业这等名门子弟眼中,唯有和他们一样的名门望族才是人,寒微之士乃至黎民皆等同于畜生。这种人即便侥天下之大幸,又岂是明君?设使李敬业临朝掌权,必然回到当年关陇权贵独大的局面,恐怕还不及广开科举、邀买民心的武氏妖妇呢!

    尹元贞的尸体刚被拖走,薛仲璋风风火火跑上城,还领着个小兵:“主公请看,此人是谁?”

    李敬业朝那小兵脸上望了一眼,惊讶不已:“不可能!他是……废太子?”

    “哈哈哈!”薛仲璋大笑,“方才我也吓一跳,这小子简直跟李贤一个模子刻的。”

    “唉!”李敬业叹道,“若是真的就好了。”

    “咱们说是真的,他不就是真的了么?”

    李敬业大悟:“好!速速给他改换衣装,就说李贤未死,已逃至咱们军中,统率我等兴兵讨逆。”

    魏思温连连摇头——打着匡复李哲的幌子征讨李旦,已经是无奈之举,现在又弄出个“李贤”,你到底拥护谁?这么一搞自相矛盾,谁还看不出你要自己当皇帝?

    正想到此处,有扬州探马来报:“启禀主公,唐长史已获悉,今朝廷以李孝逸为总管,统率李知十、马敬臣、雷仁智、苏孝祥等部,共计兵马三十万,现已行至许州。”

    城上一阵沉寂,众人听到“三十万”这数目都不免骇然。李敬业转过身,拍了拍坚实的城砖,露出微笑:“无妨,李孝逸只是一怯懦老叟,善守不善攻,其他几人也不过一勇之夫。我凭此大江坚城,进可攻退可守,无甚可惧。”

    “不错!咱们立足已稳,当奋力与之一搏!”骆宾王冒着寒风,北望滚滚长江,心潮澎湃脱口吟道: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壮哉!”薛仲璋、杜求仁等人齐声叫嚣,“我军必胜!”

    魏思温喟然冷笑,转身而去——歌舞入长安?别做白日梦了。自从举兵一错再错,如今朝廷以李唐宗室为帅,勤王匡复的闹剧还怎么演下去?纵有天险为凭,王师三十万众,要杀到何年何月?即便勉强破敌,二路大军接踵而至,以区区一隅独抗天下,早晚要失败!可叹我魏某人一生悲苦,为报仇卧薪尝胆隐忍半生,好不容易抓住良机,却叫这帮蠢货搞砸了!

第71章 媚娘诛杀裴炎,两月平定徐敬业叛乱() 
一、诛杀裴炎

    李敬业得意扬扬要给自己叔父改姓时并不知道,几乎同时在神都洛阳也有人给他改姓。媚娘下诏剥夺他的爵位和宗籍,恢复徐姓,同时派人至昭陵,刨开他祖父的坟墓,剖棺暴尸。徐敬业之弟徐敬真在家乡闻知消息,立刻弃家流亡。曾几何时英国公李的坟墓是昭陵的一道风景,因为李治特意将其修成三座山峰的形状,它们是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彰显李平定突厥、薛延陀的功勋。而现在这座雄伟的坟墓竟被捣毁,石碑倒地、尸骸狼藉——可怜一代英雄李,受不肖子孙所累,死后还要受辱!

    光宅元年十月下旬,李孝逸大军逼近润州,徐敬业当即分兵三路迎战,命其弟徐敬猷进驻淮阴,韦超与尉迟昭共屯都梁山,自己亲率主力军进驻高邮。虽然叛军少于官军,战略上也犯了错误,但吞城夺地士气正盛,徐敬业因祖坟被毁又正在气头上,刚一交锋就铆足了劲儿,把唐军先锋雷仁智杀得大败。李孝逸本就不善战,此番出征是太后硬派他来的,经历一场败仗越发胆怯,再不敢向前一步。

    徐敬业固然是假勤王、真叛乱,但朝廷大军如果拖延,小疾也会养成大患,一旦再有别的野心之徒起事,成败就难预料了。幸而媚娘深知李孝逸几斤几两,只是用其宗室身份,根本没指望他能立大功,所以给他安排了一个厉害的帮手——魏真宰。

    上次魏真宰以盗制盗,为媚娘立了大功,已晋升为殿中侍御史。这次征讨徐敬业,媚娘特意命其担任监军,一来防止将领勾结叛军,再者出谋划策充当军师。

    此时眼见李孝逸畏惧不前,魏真宰不阴不阳开了口:“朝廷因将军乃王室懿亲,委以重任。今海内承平日久,忽有狂悖之徒作乱,天下安危在此一决,朝野之士莫不倾心关注,以俟佳音。今大军停滞不前,岂不令天下人失望?万一朝廷生疑,另派其他将领替代将军,您回朝之日难道还逃得脱逗挠之罪?”

    听了这话李孝逸没胆吓出胆来了——徐敬业打的是匡扶李唐的旗号,而他恰恰又是宗室,若太后怀疑他和徐敬业有勾结,他还活得了?相较眼前的十万叛军,似乎还是杀伐决断的武太后更恐怖!

    李孝逸再不敢有半分迟缓,立刻率军前进,解了盱眙之围,猛攻都梁山。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势,两军搏杀整整一日,唐军虽未能攻克都梁山,却把叛军一部彻底击溃,马敬臣在阵中击杀叛军大将尉迟昭。李孝逸稍感宽慰,忙令记室刘知柔起草捷报,连同尉迟昭首级送往洛阳,以安太后之心。

    不过媚娘对敌将人头兴趣不大,现在她一门心思要先除裴炎——癣疥之疾犹可缓,心腹大患不可留!

    裴炎下狱后,群臣的辩护并未停止,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份谏书,不但有朝廷百官的,还有地方刺史长史的。最令媚娘忌惮的是,程务挺也从军中上书,声称裴炎有功无罪,要求将其释放。如今程务挺不仅手握大军坐镇朔州,而且已坐上最高军职左武卫大将军,称得起是大唐军界第一人。自从联手排挤裴行俭开始,他与裴炎通力合作,关系密切。在废黜李哲的关键时刻,裴炎放着两京众将不用,从前线将程务挺秘密调回,主持羽林军,足见其信任之深。这一文一武便如当年的许敬宗与苏定方,互相扶持、互相帮衬,共掌军政大权。

    媚娘反复阅读程务挺的奏疏,觉其愤愤不平、言辞激烈,甚至有几分以三军将士相胁的意味。不过这份谏书非但没能动摇媚娘之心,反而使她杀意更加坚定——裴炎一举一动满朝呼应,又与程务挺同声共气,实在不可不除!幸而现今阿史那骨笃禄兵临朔州,程务挺无暇兼顾,倘若拖延至突厥撤军,程务挺班师而回,内外相应发起兵谏,我这摄政之位还保得住吗?这两人都不能留!

    想至此媚娘立刻召集武承嗣、元万顷、宗秦客等亲信,做了周密部署,务必要办成一桩铁案……

    短短十日后,媚娘在武成殿召集文武重臣,宣布裴炎一案的审理结果。负责主审此案的是左肃政大夫骞味道,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位最高监察长官不过挂名而已,实际操控此案的是侍御史鱼承晔以及他背后的武氏亲党。朝会刚一开始,鱼承晔就迫不及待拱出一位证人,出乎所有人意料,竟是凤阁舍人李景谌。

    据李景谌所说,神都坊间流传一首奇怪的童谣,歌曰“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裴炎听后感觉异样,于是将骆宾王请到凤阁询问,恰逢李景谌当日值宿,偷偷瞧见这一幕,骆宾王解释说,两火相叠乃“炎”字,上非下衣乃“裴”字,当殿而坐乃天子,合在一起便是“裴炎当为天子”,遂劝裴炎效仿篡夺曹魏政权的司马懿,以权臣身份谋夺天下。自此裴炎心生奸谋,于是遣外甥薛仲璋协助徐敬业叛乱,助成其叛趁乱逼宫。李景谌素来口齿伶俐,今日却有些吞吞吐吐,把来龙去脉讲清已满头大汗,意味深长地与骞味道对视了一眼——无论主审官还是他这个证人,皆受武氏所迫。正因李景谌曾附和裴炎,谏阻武氏立庙之事,媚娘才特意逼他出来作证,示意罪行确凿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