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若飞也是叹了口气:“你什么都别说,你想说什么我也知道,不过我这也不是被逼的没办法嘛,那边长辈亲自找我说合,我也是拉不下那个面子。到时候回福州了,你好说好歹去见一见。反正只见一面也不会让你掉块肉!”
见俞若飞这么说,沈纲也是不说话了,话说到这份上,可见俞若飞还真是身负重托的,到时候自己即便是为了这么个朋友,也得去看一看,至于看过之后嘛,那还得是老样子,该干嘛就干嘛。
所以道:“算了,到时候回去就去见一见,不过现在不说那些事了,你过来,我给你说说现在的情况!”
第三师的战报基本上每天都会向福州方面通报,不过俞若飞之前一直带着部队在行军,消息途径很有限,而且往往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现在也是需要沈纲说一说最新的情况。
沈昂带着俞若飞来到一张大桌子边上,桌子上铺着一副广州附近地区的军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吧标注了众多符号。
沈纲道:“根据司令的指示,我师必须尽快结束掉广州战事,最好是在一个星期之内。为了达成速战速决的目标,我们把部队逐次从城内撤出,也吸引了龙济光的部队出了城。目前我的31团和32团正在这一带到这里部署了防线,和对面的大约一万多的龙济光所部!”沈纲一边说着一边用一支铅笔指示着:“也就是白石镇到徐家村这一带,大约形成了长约七公里的对持战线。另外我师之33团中的一营在师司令部留作预备队,另外两营目前还在广州城内。而我师的炮兵团已经做好相关作战准备,已经对敌军阵地进行了持续三天的间隙炮击,并对敌军之炮兵阵地进行了打击,按照预计至少摧毁了敌军十门以上的火炮!”
沈纲说着的同时用铅笔指出了相关的位置,一边的俞若飞也是听到后连连点头:“按照目前的态势,沈兄你的第三师虽然兵力少于龙济光所部,不过却是占据了战场优势啊!尤其是在白石镇这里,以区区一个团的兵力正面对抗敌军三个团而不落下风,可见沈兄你平时是练兵有方啊!”
面对俞若飞的恭维,沈纲也是笑呵呵的接受了,因为这是事实,在白石镇那里沈纲摆上了31团,由于白石镇的地势有些复杂,加上是战场之中心,位置如此重要之下龙济光也是想要攻取下来的,不过由于地形复杂,兵力太少根本拿不下来,所以龙济光一发狠就调集了三个团的兵力,目前正在和31团交战当中。从前线的报告来看,目前31团依靠火力以及地形优势,充分发挥了铁丝网加壕沟以及重机枪的防御战术,在这一场防守作战当中尽管兵力远远弱于龙济光的部队,但是并没有显示出颓势来。
“就是子弹和炮弹消耗的太多了些,31团的重机枪连头一天功夫就是把预备三天份的子弹储备给打了出去,弄的我不得不特地重新调集了子弹过去!”沈纲对于机枪的子弹消耗大是早就知道的,当初杭州一战之后,他就一直很注意保持重机枪的子弹储备,免的战时重机枪因为缺乏子弹而失去战斗力。可是这战争一旦打起来,就算预备的再多也是不够用的,31团本来就是依靠地形和火力优势来进行防守,这子弹消耗的就更多了。
粗略的介绍完了后,沈纲对俞若飞道:“你们的警卫师第二团刚来,今天就先休息休息。然后你们明天前往白石镇后面的鸭兰村,如果顺利的话你们就直接上前支援在徐家村的33团,33团加上你们警卫师第二团,就差不多是小一个师的兵力了,届时打掉对方的两个团应该是可以的。只要你们从正面取得突破,那么就可以进行迂回,进而半包围31团正面之敌。从而彻底取得胜利。只要我们在白石镇以及徐家村里把龙济光的主力部队击败,那么龙济光即便还剩下两三个团的兵力也无法挽回他的败局了。”
沈纲的这一番话说出来听的是俞若飞连连点头,沈纲的作战安排也许看上去很简单,很无趣,但是这战争嘛,需要的是胜利,只要能够胜利,那么就采取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至于那些繁杂好看的作战计划多数都是实现不了的。
沈纲的作战计划就是很简单,首先是把龙济光的部队从城内吸引出来,放在野外进行战略对持,形成战略决战的状态,取得一击而溃的局势。然后在得到了警卫师加强团的增援后,组织优势兵力在正面战线上的某一点取得突破,进而突破整个正面战线。只要把龙济光部署在正面的五个团兵力给击溃了,那么广州之战也就可以落下帷幕了。
沈纲的作战计划之前也给回报了福州方面,参谋部里的几个高级参谋以及冯勤,梁训勤,陈仪,蒋方震等人看过沈纲的作战计划后,也都是表示的赞同。
“当初司令要把沈纲放到第三师当师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担心的,不过现今看他的形势方法还是很靠谱的。”林成坤其实对沈纲也没什么好感,不过即便这样林成坤还是佩服的,从第三师到达广州开始,国民军第三师就一直牢牢控制着广州局势,让广州局势一步一步朝着向国民军有利的方向前进着。
“广州那边有着沈纲和俞若飞,应该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陈敬云说着:“我还是担心杭州那边!”
此时,冯勤道:“司令放心,现在第一师和第二师已经处于战备状态,只要北洋军大举南下,那么我军就能直接北上!”
陈敬云点点头道:“那第四师和第七师呢,战备状况完成的怎么样了?”
冯勤道:“根据司令您的指示,三天前参谋部已经下令第四师北上杭州,而在杭州的第七师也已经完成了作战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其实冯勤这话说的是有点水分的,第四师还好说,原本就是呆在福州驻防的部队,人员和装备都比较满,除了迫击炮之外,其他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满编的,就连其他部队很少配满的骑兵侦察营都配满了。按照国民军年初的调整编制,师下属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外,还有一个工兵营,辎重营,骑兵侦察营。工兵和辎重不用说,基本上都是沿用的新军编制,而骑兵侦察营就是国民军自己新弄出来的编制的。本来按照新军以及北洋军的标准编制,一个师是需要配属一个骑兵团的,但是国民军那里能找到那么多战马和骑兵啊,原先的第十镇一共也才数十骑而已。后来干脆就撤销了骑兵团,给了个骑兵营的编制,主要用来负责侦查任务。即便是个骑兵营的编制,但是国民军现有的八个主力师当中,也只有第一师,警卫师以及第四师配满了编制,其他各师当中大多都是骑兵连的规模,数十到上百骑不等。这还是国民军把闽浙两省的所有战马都搜刮来的结果,而且这些战马质量都不咋地。
其实国民军的骡子马匹一直都是很紧张的,首先是乘骑用马,这类马匹的要求极高,国民军短时间内根本就弄不到那么多适合的。至于运输用马的话就容易解决一些,因为要求不高,所以普通的驮运马匹,骡子,甚至驴子都可以,这些从民间上搜集要容易的多。不过国民军需要的骡马太多,就算这些运输牲口要求不高,但是从民间搜集的话一时间也是很难满足需求,所以很多时候辎重都需要雇佣民夫直接用手推车或者干脆背着走。
第四师由于成军的早,这配属的乘骑用马都满编了一个营,其余的运输骡马也不少,所以这机动起来还算不错。
不过原本驻守杭州的第七师嘛,就有些差强人意了,第七师的前身是浙江投降部队,加上部分从第一师,第二师抽调的部队组成的,然后福州又直接派遣了不少的新兵,总之就是一个大杂烩。
之前成军的时候使用的是前浙江的武器,从炮兵到步枪都是,后来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后,陈敬云向德国订购的第二批火炮也到了,所以就给第七师换装了七十五毫米的火炮,而换下来的57毫米山炮就不太好分配了,因为数量不多,甚至都不足36门编满一个炮兵团,而且现在国民军体系当中火炮方面的话基本都是以75毫米火炮为主,原先的60毫米和57毫米山炮已经退居二线,再直接编入各师的话,就会造成有些师有,有些师就没有,不但影响编制更加影响后勤供应问题。
第一百七十二章 姜还是老的辣()
基于这种考虑,陈敬云直接把这些57毫米山炮以及国民军原有库存的几门57毫米山炮组成了一个读力炮兵团,数量也没多少,只有二十多门而已,刚好凑成两营制的小规模炮兵团。不但第七师原有的57毫米山炮这样安排,原先第五师和第六师装配的60毫米速射山炮也是这么安排,甚至都不用怎么变动,直接新组建两个读力炮兵团就是了。
这样的两营制的读力炮兵团陈敬云一方面是想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另外一方面集中使用也避免了后勤供应等麻烦,另外这样的小规模炮兵团可以灵活调动,又不会占据各师编制。
第七师其实刚换装没多久,步枪主要是汉阳造,大多数都是以前浙军所用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民军装备部从库存里调过来的。步枪还好说,变动不大影响也不大,但是火炮就影响有些大了,这火炮可不是一装备上就能够形成战斗力的,炮兵们还需要进行各种的训练,磨合,这个过程少说也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
所以说这第七师虽然说完成了部队的环装,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实际里的情况却是不太乐观。
不过不管是陈敬云还是冯勤,也没打算过现在就让第七师去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就算战事再紧张,第一师和第二师需要增援的时候,那也是第四师先顶上去,只要局势实在紧张了,那么第七师才会投入战斗。
而能够让国民军同一时间在同一个方向投入四个师的情况,只能是发生在北洋军大举南下的情况。
“司令,现在北洋的第五师的一个团已经从徐州出发了,这看样子就是想要去南京。你看我们是不是也要动一动了!”冯勤建议着。
不过陈敬云却是摇头:“不,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做好准备,至于什么时候出兵我自由主张!”
冯勤乃至国民军众多高级将领都是急切的希望国民军能够主动进攻,在前期内占据上海,苏南地区,进而形成一个战略优势,避免到时候出现各种麻烦,而另外一方面也能让浙江北部这个国民军的财赋重地遭受战火的波及。
然而陈敬云考虑的却不只有这些,现在北洋军虽然已经有一个团南下了,但是没有任何的举动表明冯国璋就敢大举南下,只要冯国璋一天不带着第五师和第八师大举南下,只要冯国璋一天不到南京城下,那么他陈敬云一天就不能出兵。
第一个那就是黄兴的反对,现在黄兴是死活不让陈敬云先一步进入苏南地区进行协防,就是害怕国民军来了就不走了。事实也是,假如现在国民军去了苏南,除非是被北洋军给打了回来,不然要想让国民军退出苏南的话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而第二点就是,陈敬云需要拉拢民心,所以他就不能顶着一个破坏国内和平的帽子,国民军这个体系正在成长当中,它还很幼小,急切需要大量的热血青年来投身其中,而国民军的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军官,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