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84年2月,大贤良师张角派来使者,将起事所用的粮草,钱粮和给赵磊的私人礼品一起送了过来,经过张汉和贾诩的点算后,大约有粮草三十万石,钱五十万,还有各种送给赵磊的奇珍异宝,比张角之前所承诺给的数量还多了不少。

    送走来使后,在议政厅,赵磊召开了会议。

    “张角这老头,看样子想做皇帝想疯了。”张汉望着这堆积如山的贿络赵磊的钱财,笑道。

    “既然他心甘情愿的给我们那么多,那么我们就不客气的照单全收了。”赵磊说道。

    “主公现在可以先将大部分钱财先运往扬州了,反正到时候攻打张角的钱粮都是朝廷给的。然后这些金银珠宝都是送给朝中重臣和买官的钱。要赶快送走这些钱,不然战事一起就很难输送了。”贾诩说道。

    “如果我在这次平乱中立功,还要买官么?”赵磊奇怪的问道。

    “主公在这次平乱中所立的战功,只是给你卖官找到一个漂亮的借口。现在朝廷昏庸到那种境界,每个朝中大臣都只关心着自己的利益,谁会管主公是不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只关心主公封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所以,跟上次买太守一样,这次用钱也是不可避免的。”贾诩说道。

    “好吧!就这么决定了。子洲,你来发令吧!”赵磊说道。

    张汉走出来,说道:“张郃、高览听令。”

    “属下在。”张郃高览出列。

    “命令你二人领一千人将张角所赠送的大部分钱粮运至扬州,记住,你们可以办成商队的样子,但必须是分批次输送,不然会引起其他各方势力的注意,如果路上遇见盗贼导致损失一点财物也没有关系,但尽量避免和面生人接触,以防不测。明白了么?”张汉下令道。

    “属下遵命。”张郃、高览说道,归列。

    “赵云听令。”张汉说道。

    “属下在。”赵云出列。

    “命你为三军统领,在这一个月里加强常山郡的城楼布防,在三天后带五千部队,抓光城里的张角眼线,即使痛下杀手也要一个不留,不能让他们再去给张角传信,懂么?”张汉说道。

    “属下遵命。”赵云入列。

    “贾诩听令。”张汉说道。

    “希望贾先生选出军中比较机智的士兵到冀州、徐州青州等地散步留言,说有人意图谋反,让各地郡县加强防范,这样战事一起,如果大汉军队早有防范,那张角就没有那么容易得逞,当他与汉军相持的时候,就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对付我们了。”张汉说道。

    “遵命。”贾诩入列。

    “周仓听令。”张汉说道。

    “属下在。”周仓出列。

    “主公有一个特殊的任务要交给你,去青州杀两个人。”张汉笑道。

    “何人?”周仓问。

    “马元义、唐州,等你到了青州可以打听此二人,他们是张角的弟子。”张汉说道。

    “属下领命。”周仓说道。

    其实马元义、唐州就是张角派出和朝廷内部人员十常侍之一的封胥里应外合的内奸。三国演义中由于唐州的事败,所以导致张角起义提前进行,所以这一点赵磊还是按照历史进程来的,只是替朝廷做了这件事情罢了。

    “杀掉唐州后,你就在青州大肆宣扬张角意图造反的消息,我们要给张角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此事也极其危险,你需要十分的谨慎小心。”张汉说道。

    “是,属下遵命,一定完成主公赋予的使命。”周仓说道。

    “文聘,乐进,高顺,李通。”张汉说道。

    “命你们四人协助子龙将军训练三军,现在先将你们编入子龙将军的部将。”张汉说道。

    “属下遵命。”四人齐声应达到。

    赵磊站起身来,说道:“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完成自己的任务,为我们未来争取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属下定当竭尽所能,不负主公之托。”众人回答道。

    三天后,张郃和高览带着化装成商人的一千人部队将钱粮送往扬州,为了躲避张角和其他州县的注意,他们将这一千人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离开了冀州,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成功的没有被其他势力所察觉。

    待输送部队离开后,赵磊下令关闭城门,赵云带领五千士兵在城里疯狂扫荡张角的细作,而且将他们全部活捉,即使那些没有被擒住的奸细,也出不了城,汇报不了张角。被活捉的奸细被赵磊全部打进死牢。

    十天后,周仓刺杀张角弟子马元义、唐州的消息传来,同时周仓派手下在青州扬州等地大肆宣扬张角造反,和贾诩在巨鹿和渤海的谣言遥相呼应。

    张角闻讯后星夜起兵,号称天宫将军,其二弟张宝号称地公将军,三弟张粱号称人公将军。张角利用名声召集百姓并发召曰:“今汉运数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皆由于对于朝廷的怨恨,皆裹起黄巾,随张角造反,推翻汉室。

    张角起军马五万攻打渤海巨鹿平原等冀州多郡,并差人通知赵磊起常山之滨攻打邺城,白马等郡。其二弟张宝率三万虎狼之师,攻打青州全境。张粱率五万精兵攻打兖州、豫州、徐州三郡。其余张角弟子率两万人马,攻打幽州诸君,总计十五万人马席卷大汉半壁江山,所到州县,不是官员逃跑,就是望风归降。灵帝得知此时派遣大将军何进,中郎将皇甫嵩、卢植,朱隽分兵五万讨伐。

    至此,天下打乱的序章拉开了帷幕,黄巾起义的开始也代表了刘姓朝廷的日渐衰弱,天下又将合久必分,群雄并起不可避免。

    卷二黄巾起义

第32章 黄巾起义() 
公元185年三月,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终于爆发,天公将军张角率其弟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及其属下率兵十五万攻打冀州、幽州、青州、徐州等中原半壁江山,原本太太平平的天下一下子变的战火纷飞。

    朝堂之上,司徒张温出列,向灵帝禀告道:“启奏陛下,如今反贼张角率兵十五万攻打多个州郡。臣启奏陛下速发兵剿灭反贼。”

    灵帝打了个哈气,似乎没有听到张温的话,心里面还想着在寝宫里等着他的美女们,仿佛这天下有人造反不关他事一样。

    “陛下,陛下。”张温又喊了两声。

    灵帝这才有了反应,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照先前的决议派遣大将军和中郎将派兵讨之。”

    “请陛下速速降旨,以免耽误出兵日期,让反贼威胁到我大汉江山。”张温说完便回到了队伍之中。

    “传朕口谕,命大将军何进为大都督,率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隽起关内军马十万讨伐反贼张角。”灵帝不耐烦的说。

    “没什么事情的话就退朝吧!”灵帝摆了摆手,走下了龙椅,离开了大殿。

    灵帝走后,群臣皆是叹气摇头。

    而此时赵磊也接到了张角派人送来的密信,张角信上说让赵磊率领两万常山之众攻打邺城和白马郡,将冀州占领。然后西进并州,攻打上党、晋阳和雁门关等地,形成对洛阳的合围之势。

    赵磊将张角的密信展现给手下们观阅,信被每一个人都看了一遍。

    “军师,我们现在到底是静观其变还是出兵讨伐张角?”赵磊问贾诩道。

    “属下有三计,说给主公听,请主公考虑一下。”贾诩说道。

    “贾军师请说。”赵磊说道。

    “这上计,是主公率兵两万直接偷袭张角巨鹿根基;中计是带朝廷大军到来之际在和朝廷兵出一处,共同讨伐张角。这下计则是固守常山,待冀州军情有变在出兵也不迟。”贾诩把三条计策完整的说了出来。

    “贾先生的上计兵贵神速,中计则是稳如泰山,下计却是固若金汤。都不失为好计。”张汉点头说道。

    贾诩微微一笑,回应了张汉的夸奖。

    “这一下子我也无法做出决定,我们还是用老办法,投票表决。”赵磊犹豫的说道。

    讨论激烈的开始了。

    “我赞成中计。”赵云首先说道:“中计相比于其他两计更妥当一些。”

    “我同意子龙将军的观点,我也赞成中计。”乐进说道。

    “我同意上计,兵贵神速很重要。”高顺说道。

    “我也同意上计。”李通和周仓说道。

    “我同意中计。”文聘想了想回答道。

    “我赞成上计。”张汉想了很久说道。

    “我赞成中计,虽然这些计策都是我出的,但是中计相比较其他计策来说还是要好一些。”贾诩笑道。

    结果讨论了半天,又把问题还给了赵磊,最终还是要赵磊来决定最后的答案。

    “我希望我做了决定是正确的。”赵磊缓缓说道。

    “军师上计太急,如果直接偷袭张角根据,确实是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负面影响是我们如果偷袭不成,自身实力会受到重创,而且等朝廷大军杀过来,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嫉妒心很强的都督的话,他看见我如此,还以为我赵磊要枪他的功劳呢!所以此计我认为不可行。至于军师的下计过于保守,如今我们也是兵精粮足没有必要坚守不战,万一朝廷怪罪下来,说我们地方州郡为何不援助朝廷大军,首当其冲的就是我赵磊,届时别人会问我,为何手握两万精兵都不敢一战张角,岂不被天下人笑话。而中计确实比较稳妥,待朝廷大军一到,我们可随朝廷大军一同出发,讨伐反贼张角。所以我赞成中计。”赵磊说道。

    “主公其实中计也有缺漏之处。”张汉笑道。

    “哦?子洲老弟说说看。”贾诩说道。

    “如果张角看见我们不出兵,定会认为主公背信弃义,我怕会引来他的仇恨之师,万一他兵临城下,不敢保证常山郡的军心和民心是否会动摇。”张汉说道。

    “那我们应当如何防范呢?”赵磊说道。

    “这要防范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多派探子在常山郡各个通道收集情报,且每日一报,这样即使他来了我们只要坚守城池,而且城中粮草充足,我们也不怕他攻城。”贾诩笑道,接过了张汉的话。

    “况且主公,如果张角来犯常山,必定要经过邺城,我想韩馥也应该不会坐视不理,况且放着邺城不去而来攻打常山是十分不明智的。”张汉也分析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用贾先生中计吧!等朝廷大军过来再做决议吧!不知道朝廷大军到达冀州要多少时日?”赵磊问贾诩道。

    “急行军的话大概二十日,正常行军大概要一个月,因为有黄河相隔。大军要渡河需要造船,所以得浪费些时日。”贾诩猜测道。

    “那近一个月我们还是按兵不动,休整咯?”赵磊说道。

    “其实主公也可以做一些准备的?”张汉说道。

    “什么准备?”赵磊问道。

    “主公可以在城内再一次的搜捕张角的奸细,凡是见到黄巾党全部抓起来,这是为了防止这些张角的细作在常山煽动民心,激起民变。然后主公还要休书一封给张角,跟张角说主公身体不适,暂缓出兵。”张汉说道。

    “这个张角会相信么?”赵磊问道。

    “信也好,不信也罢。我们不出兵他也奈何不了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