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荣在圣旨中提到了尽快到任,侯大勇也为了显示收规矩,就命令队伍以行军速度前进,这就害苦了传旨的钦差大人,他根本没有经过这样艰苦的长途行军,大腿全部磨烂。屁股也失去了知觉。可是侯大勇每天规定了行军里程,他也不敢违抗。只有咬着牙在宰相面前苦撑。

    侯大勇遥望着远处一条孤零零的灰白小道,小道尽头是灰色的树林,就扭头对钦差道,“过了这片树林就能看见环县地城墙了,今晚我们在环县安营扎寨。”

    侯大勇一边说话,一边抬手拂了拂头盔上堆积的雪,触手处,铁制头盔竟比冰雪还冷。黑雕军地头盔全部加上了羊毛绒内衫,戴在头上舒服体贴,又增加了防护能力,以前的头盔没有加内衫,或者仅仅加上一层薄麻布,每年冬天,都会有值勤军士的耳朵被冻坏,黑雕军移师凤州以后,头盔上就开始加上羊毛绒内衫,这以后就没有发生耳朵被冻坏之事。

    钦差闻言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道:“侯相,黑雕军真是名不虚传,下官实在佩服。”(注: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使被尊称为“使君”;县令地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常被尊称为“明公”。)

    侯大勇点头道:“走了五天,人疲马乏了,环县是个小县,冬季物资颇为匮乏,我们就不在环县补充粮草,歇息一晚后明天一早出发,过了环县,下一站就是庆州,在庆州全军休整两天。”

    亲卫队五名侦骑突然快速地向大队奔来,一名侦骑手举着一面黄旗,黑雕军侦骑旗语,一面黄旗这意味着前面有情况,但是情况不严重,若举红色小旗,则意味着有紧急事态。

    侦骑来到侯大勇马前,在马上行了一个军礼,道:“前面有两支人马,从旗帜来看,应是环县驻军在追击盗匪。”

    侯大勇挥了挥手,新任亲卫队副队长罗青松带着手下冲了出去,五十名骑手疏疏地排成一线,弓箭全部拿在手上。罗青松列队不久,树林另一侧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不一会,灰色树林里冲出来二十多骑,后面一百多骑紧追不舍。

    来骑没有料到前面还有骑兵堵截,掉转马头就朝西侧跑,他身后二十多骑紧随其后,二十多骑动作齐整,显是配合已久。

    罗青松成为侯大勇亲卫以前,就是狮营伍长,担任两年心腹亲卫以后,罗青松被放出来担任了亲卫队地副指挥使。这两年没有独立领兵打仗,让罗青松心痒难忍,想到回到大梁以后,指挥作战地机会更少,罗青松不时叹息运气不佳,此时遇到一个难得地机会,罗青松自是不肯放过,他见到来骑左转,带着亲卫们如箭一般向西侧插了过去。

    环县左侧是一块平缓之地,夏天则是绿油油的草地,冬季则光秃秃一片颇为荒凉,沿着这一块狭长的平地西行不过百里,就进入了清水河流域。同心城大战之际,庆州守将吴松枥就是沿着这条道路直奔同心城,解了节度使王彦超之困。

    二十余骑速度甚快,罗青松所部已竭尽全力,虽没有被甩开,要追上却也极难,而环县百余骑则被远远的扔在了后面。

    二十余骑纵横清水河、乌鞘岭,早已练出了一身精绝地骑术,党项精骑也莫之奈何,不料,在环县城外,竟无法摆脱突然而至的黑甲骑兵。又跑了两里,二十余骑冲进了一个山谷,头领模样的络腮汉子大喊道:“加把劲,过了这个山谷,就是青龙草地。”

    话音未落,山谷中突然鼓声大作,数百名步军手持步兵方盾,牢牢地堵住了山谷通道。

    

第一百八十四章 庙堂之高(十二)() 
第一百八十四章庙堂之高(十二)

    山谷容得下十马同行,算得上很宽阔的通道了,几百名步军把宽阔的谷底堵得密不透风,最前面是一排步兵用大方盾,大方盾后面是弓箭手,弓箭手已经拉弓上箭。

    一名步军小校喊道:“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络腮胡须仰头笑道:“你骗三岁小孩吧,放下武器,只怕死得更快。”步军方形盾阵极为坚固,绝非二十骑所能攻破,络腮胡须一边长笑一边掉转马头,向着身后的黑甲骑手扑去。

    步军小校深吸一口气,道:“放箭。”密集的羽箭在山谷中形成了一道黑雨,直扑二十余骑。

    逃跑的骑手作战经验极为丰富,转身狂奔之时,身体尽量俯在马背上,左手套着骑兵用的小圆盾,放在后背上阻挡铁箭,饶是如此,有四五名骑手被射下马来。

    罗青松率领亲卫队堵在山谷入口处,手中长弓早已拉开,亲卫队皆为神箭手,若两百夹击,二十余骑在劫难逃。罗青松正欲发箭之时,黑甲骑手身后飞奔过来一骑,他是侯大勇身边的传令兵,喊话时声如战鼓,因此被取名为雷公,真名反而没有几人知道。

    雷公大喊道:“朔方节度使侯大勇有令,不得放箭。”雷公之声名不虚传,一句出口,山谷四处回荡着巨大的喊声。

    步军小校听到这一声喊,又见到强盗被堵在山谷中,插翅难飞了,急忙命令道:“停止放箭。”

    络腮胡须虽处困境,却甚为豪迈,“哈、哈”笑道:“原来是黑雕军,难怪追得这么紧。”

    雷公提马上前。道:“络腮胡子,下马,随我去见将军。”

    络腮胡须环顾左右,道:“今日被围,按无幸理,大家下马去见节度使,或有一条生机。”络腮胡须极有威信,他发话之后。十余骑全部下马,数人过去把中箭落马的骑手放在马背上,跟随着黑雕军,走出山谷。

    这二十余骑衣着甚杂,有几人穿着破旧铁制铠甲,有的穿着皮甲,还有几个身上罩着党项人的翻毛大皮袄,那几句铁制铠甲虽说破旧。却是清一色大周军制式铠甲。

    侯大勇上下打量了一会络腮胡须,心中一动,道:“你是凤翔军?”

    王景军令极为严酷,违令者必斩,凤翔军战斗力也着实不弱。逃兵数量也居西北各节镇之冠,段无畏就是因为失了粮库,不敢回营,被迫逃入山中当起了山大王。黑雕军在秦州一带至少收留了数百名凤翔逃军,因此,这些骑手身穿破旧的大周军制式铠甲,十有**是凤翔军逃兵。

    络腮胡须正是从凤翔军中逃出来的指挥使向山行,当日他擅自出寨迎敌,违了王景军令,被王景绑至操场问斩。向山行作战勇猛,关心部属。甚得人心,其部下拼死把他救出了军营。逃出军营之后,向山行也无路可去,就在乌鞘岭、陇山、渭水、清水河一带游荡,渐渐在乌鞘岭黑云峰聚集了数百名败落山中的各部军人,成为一股颇有势力地悍匪。

    山贼也并非一个理想的职业,经济、气候、地理、驻军、民风民俗等等都是制约强盗生存的重要原因。西北战事结束之后,党项牧民被赶出了清水河。陇右、固原、同心城先后落在大周军手中。军粮运输也大大减少,众多商家也从凤州迁到了灵州。商队路线由固原路线改为马岭水线路,因此,显德四年冬天来到之际,乌鞘岭黑云峰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他们不得不扩大活动范围,来到环县、庆州等地抢夺粮食、财物。

    环县驻军原本有一千人,同心城大战之时,被吴松枥调走了五百人马,这五百人马再也没有回到环县,环县五百驻军就由指挥使孟中人带领。

    入冬以来,环县不断受到一股乌鞘岭黑云峰山贼的骚扰,这些山贼人数不多,可是骑术精绝,孟中人数次带兵追击山贼,却被山贼轻易甩开,让心高气傲的孟中人气恼不已。为了剿灭这一伙山贼,孟中人布下了一个陷阱,他故意派出了一支运输队从庆州方向到环县,吸引山贼前来,孟中人把驻军中的一百骑兵安排在商队必经的小村里面,二百步军则埋伏在山贼最爱走地山谷中。

    果然,乌鞘岭黑云峰山贼落入圈套之中。

    络腮胡须向山行见侯大勇一语道破自己的来历,脸上闪出了一丝惊异之色,恭敬地道:“末将原是风翔军指挥使向山行。”经过一年多鏖战,黑雕军之名早已威震西北,向山行见到大名鼎鼎的黑雕军主帅,不由自主地收敛了骄狂之气,神情、语气全部依足了部下之礼。

    侯大勇扭头看了亲卫队一眼,道:“李六,你过来。”

    李六是段无畏手下亲兵,因箭术高超,被选入了侯大勇亲卫队。向山行官职不高,因为作战勇武,在凤翔军中颇有名气,李六跟随段无畏驻守粮库,就曾经多次见过向山行。李六行过军礼,低声说了一会,侯大勇点了点头,挥了挥手。

    李六翻身下马,来到了向山行身边,拱手道:“向指挥使,我是段将军手下亲卫李六,以前驻守在粮库,不知是否记得小人?”

    听李六提起段将军,向山行愣了一会,“段将军,是段无畏吗?”

    “正是段无畏将军,他现在已是黑雕军蛟营都指挥使了。”

    向山行和段无畏颇有交情,听闻段无畏已经当上了都指挥使,成为大周朝将军,而自己则沦为了山贼。向山行手抚络腮胡须,神情颇有些黯淡。

    侯大勇注意到向山行的神情,道:“向山行,当山贼没有出路,我劝你及时回头,莫要害已又害人。此时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就到亲卫队给我当一名亲卫。”

    向山行心中一阵狂喜,他跪倒在侯大勇马前,道:“向山行愿意追随节度使马前,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向山行抬起头又道:“我手下兄弟皆是失落在山中的军士,望节度使一并收留。”

    “你手下一共有多少人马?”

    “这次跟我到环县皆为骑军,另外乌鞘岭黑云峰上还有二百多名步军。这些人大多是凤翔军,还有一些逃入山中的西蜀军士,我们当山贼都是迫不得已。”

    “这二十多名骑军全部编入我的亲卫队,黑云峰上的步军就到灵州去投黑雕军。”侯大勇对身后地传令兵雷公道:“把环县军统领叫过来。”

    孟中人身穿玄色铠甲,骑着一匹毛发乌黑地高头大马,探头探脑地望着名震西北的节度使侯大勇。一匹快马从黑雕军中闪出,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军士来到军前,沉声喊道:“环县军统领。侯相召见。”孟中人只觉耳中一阵震响,暗自咂舌:这传令兵真是声如洪钟。

    孟中人随即楞了楞,心道:“侯相,侯大勇已成为当朝宰臣?”

    孟中人急忙上前行过大礼,并把如何设计捉拿这一伙马贼向侯大勇作了简要禀报。孟中人和向山行交手多次。互有损伤,孟中人禀报之时,向山行鼓着眼睛瞪着孟中人,孟中人也偷眼瞪着向山行。

    侯大勇对于环县驻军颇有好感。“孟指挥使,看你指挥作战还很有一套,你参加过什么战斗?”

    环县驻军属于庆州军的一部分,像这种留守部队均是各军战斗力相对较差部队,在靖远、西会州等地,留守人马皆为团结兵。环县骑步军作战颇有章法,骑兵虽然远不如黑雕军和向山行地人马,却也进退统一。并未在追逐中混乱,而步军作为伏兵守在山谷中,等着向山行自投罗网,整个行动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