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会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而民生最大的问题是钱和特权,相比之下,特权更让民众反感。新生活运动的特点就是让民众成为改善民生的主体,其实只需要一点点钱,高层真的做出些改变,社会的稳定将有很大提高。

    也许南京这些都缺,不过察省不缺,高层人物都出身普通家庭,还未形成特权阶级,运动推行起来没有太多阻力,至于这点小钱,察省自然是不缺的,一个运动风生水起,民众参与度很高,给赵子赟还带来其他意向不到的好处。

    首先是特别安全局从中获利,这运动必然会让人泄露一些本质,有些人表面上可以装一装,做出些和运动相符合的举动,但时间长了,狐狸尾巴自然就露了出来,特别安全局只要定期得到各地的统计数据,很容易就把这类人从大众中剥离出来,成为他们特别关注的一类人,比如乔装成中国人的日本间谍,他们可不会从心底对周围普通民众好,参与运动也是表面上的。

    其次是学校,当下华北局势紧张,学生总是爱国的多,闲来无事便会生些事情出来。察省学校学习任务紧张,可课余活动却不太丰富,不少学生便会凑在一起,谈论国事,每每说道察省,总有激进者跳出来批评一番。但运动给了学生一个参与的渠道,尤其不少女学生是热衷的,间接也影响了她们周围的男学生,使得学校里分化严重,也减轻了学生运动带来的压力。

    而获利最大的便是核心领导层,这运动火热,有效的转移了各方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处理当前棘手的问题。

    黄显声在东北组织义勇军后,曾经与阎宝航、高崇民等人一起组成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救国会的名义,在辽宁各县大大小小委任了不下二十个司令,一度风生水起。

    但三三年初热河抗战后,正如赵子赟所说,在东北抗日是需要作出巨大牺牲的,能坚持下来的不会太多,黄显声秘密来察省后,和赵子赟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但他知道,这事不能让外界知道,黄显声的队伍有物资供应,其他人便心存不满,而救国会高层也对此事表现出极大的怀疑。

    经过一年的磕磕碰碰,在三四年底,终于爆发,阎宝航等人逼问黄显声到底从哪里弄来的物资,要他公开渠道。将物资提供给救国会下面的各路义勇军没有问题,但来路是绝对不能说的,和一点他非常清楚,否则会陷察省于绝境。

    思索再三,黄显声决定脱离抗日救国会,独立发展,而这就引起众怒了,不但部分手下要走,各路义勇军也提出彻底消灭黄显声部。

    眼下,黄显声的秘密代表就坐在赵子赟的办公室里,与他商讨解决此事。

    面前这人二十多岁,比赵子赟大不了多少,有着一个非常秀气的名字-苗可秀。赵子赟上下打量着他,不太明白为何他是黄显声的亲信,能够参与到这个秘密当中。

    苗可秀也在打量着赵子赟,这个省主席可谓炙手可热,一个当今中国最让人看不懂的人,在来之前,苗可秀已经震惊过无数次了,虽说是黄显声最信任的人之一,可他听到察省和赵子赟几个字后,仍然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而农,你此去任务重大,我需要你发誓,绝不泄露半个字!”苗可秀现在依然能够清晰记得黄显声说这句话时表情的严肃。

    “你读过书吧?那里毕业的?”赵子赟问道。

    “我是东北大学文学系毕业。”苗可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既然你是大学毕业,那你对我的做法有何看法?”

    “赵主席要听实话?”

    “实话,你想说什么都行。”

    苗可秀停顿了下道:“我不能理解赵主席的做法,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么生,要么死,偷偷摸摸不是什么光彩的行径。”

    出乎苗可秀预料,赵子赟笑了:“你这么说,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根本就没想到我在幕后支持黄将军?”

    苗可秀苦笑了下:“任谁能想得道呢?没见到赵主席之前,说实话,我都不相信黄司令说的。”

    “那我就放心了。”

    一句话让苗可秀猛然惊醒,他错愕的张着嘴,好一会道:“我有些明白了,可赵主席能告诉我这对您有何好处吗?”

    “好处?”赵子赟摇摇头:“其实你们为何总会想到这些?我不管你信不信,我所需要的好处,就是彻底打败日本人!”

    苗可秀瞬间色变,颤声道:“哪怕牺牲个人名声也在所不惜?”

    赵子赟再次笑了,其实他心里清楚,要说牺牲名声,恐怕也不一定,苗可秀他们毕竟不知道未来的走向,“你可以这么理解。”

    一分钟,这寂静的一分钟内,苗可秀仿佛看到一位伟人站在面前,他忍不住起身敬礼:“赵主席,您让而农敬佩!”

    “而农兄,坐,此事不值一提。”

    再次坐下,苗可秀眼中明显带了光彩,“赵主席,您看这次黄司令的建议如何?”

    “要我说,早该如此。”

    “为什么?赵主席不看好义勇军吗?”苗可秀不解。

    “而农,你长期在东北,你告诉我,你认为用几年可以打败日本?”

    苗可秀一愣,想了想还是回答道:“我不清楚,但三、五年是绝无可能的。”

    赵子赟点点头:“你还是比较清醒,别说三、五年,恐怕十年都是需要的,咱们必须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和日本人耗,直到有一天,有质的变化,但在这一天之前,保存好有生力量是最重要的事。”

    “那赵主席的意思是避战?”苗可秀蹙眉道。

    “避战?避战如何耗?我所说的保存好力量,是说要依靠组织和团结来应对日本人,而农,我想,现在东北这些义勇军的抗日热情已经消耗殆尽了吧?其实长城抗战以来,黄将军就应该知道,光靠热情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热血,更需要严密的组织和有战斗力的军队,而农,请你记住,是军队,而不是什么地方武装!”

    “军队?”苗可秀略有所思。

    “是的,只有形成有纪律、有理想的军队,才有坚持下去的可能,否则,在长期看不到曙光的情况下,会让人失去斗志。”

    “我明白了,赵主席的意思是黄司令应该尽快按照军队的方式组织起来,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纪律,敢于长期坚持抗日,而这样的军队,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脱离抗日救国会,才能够不受外界限制,独立自主发展。”

    赵子赟赞许的看着他,难怪黄显声派他来,果然有头脑,“说得好,大浪淘沙,这一次我希望黄将军能够抓紧时间调整,你回去告诉他,今后不需要无限制招人,不合适的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我会加大物资的供应,一来让你们可以接济其他部队,二来是让你们不要为物资去拼命,记住,人才是最宝贵的。”

    “赵主席请放心,我想黄司令派我来时就已经考虑好了,只是拿不定主意,想听听赵主席的意见,而我本人,是很赞同赵主席的说法的。”

    赵子赟的建议,黄显声非常重视,他执意退出了抗日救国会,为避免冲突,全军撤往经棚以西的兴安岭山区,也缩短了和特木得之间的距离,并按照正规军的编制整编全军,人数一度缩减到五千多人,但后来又呈爆发式增长,达到一万多,而且装备精良,成为辽西,乃至东北最强的抗日武装。

第273章 第一次对抗() 
街上的雪被清扫到道路两边,在阳光的照射下让整个街道显得湿漉漉的,纪松龄漫无目的的闲逛,来到张家口一年多了,工作进展不大,不过北方局也认可了他的报告,察哈尔要特殊对待,工作重心应该是利用这里较为宽松的环境,采购各种物资,而不是一味的进行斗争。

    重心转移,直接的对抗也少了,有些相安无事的感觉,像他这样,一个地区的最高领导人居然在外游荡,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纪松龄眼下有一件非常头痛的事,他要弄一批药品,这种事以前也有过,按理说不难,可纪松龄无法向上级解释,这次上级居然指名要察哈尔刚投入生产的几个仿制药,不过光这个,他还是有办法解决的,陆军总医院有自己的人,慢慢积攒一些不是问题,关键是上级要求他在一个月内解决,并将药品交由从苏联经察哈尔前往苏区的人手中!

    这就让纪松龄难办了,短期之内他无法弄到这么多药品,何况交给苏联来的人,不通过自己的渠道会不会出问题也难说。

    怎么办?他脑中快速思索着,光华医院的人不能为此事惹上麻烦,否则以后就更难搞到一些特殊药品,其他渠道弄更慢,纪松龄头痛无比。

    军队?他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察哈尔的药品肯定优先供应军队,他开始兴奋起来,军中是有自己人的,而且位置不低!

    找到路子后,纪松龄没有心思闲逛,他迅速返回驻地,召集手下人商量。

    在商议之中,一个新问题出现,还是时间!苏联回来的人时间是定的,他们一到就会提出带药品走,可这通过上级联系军中的人恐怕来不及,直接联系又违反组织规定。

    “要不让上级请云雀帮忙?”

    纪松龄非常严厉的瞪了说话之人,云雀是最高机密之一,别说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提,“那个只是传闻,这种不确实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想来想去,只有几个办法都试试,纪松龄一边安排人联系医院的人,能弄多少算多少,他则将情况上报上级,希望能联系军中的同志,做完这些事,他还头痛苏联来的人,听上级说这次除了自己的同志外,还有苏联的特使,他从未护送过苏联人经过察哈尔,具有明显特征的外国人出现会不会有问题?

    结果纪松龄很快就知道了,苏联人才过锡盟,到了商都,复兴社的人就知道了,一进张北,就被秘密跟踪,复兴社倒是不会动苏联人,不过一同而来的中国人那是不会含糊的,在张家口,还没等和纪松龄接上头,就被人用调虎离山的法子,将几个中国人一并抓获,只留下三个苏联人在旅馆中六神无主。

    到了这个地步,纪松龄也不敢动,那旅馆中的苏联人也算是饵,谁去谁倒霉,无奈之下,他只能搏一下,找孟克尔想想办法。

    在三十一军军部,孟克尔无奈的看着纪松龄,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他会这么找上门来,“我说你就不能找其他人?”

    “来不及,再说你这军法处怎么都和他们有些关系吧?”

    “关系是有的,不过你想让我出面要人,恐怕是异想天开了。”

    纪松龄知道希望不大,一丝失望浮现在脸上:“要救他们,找谁行?”

    孟克尔摇摇头,“察哈尔和他们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从我们这边没法子可想。除非”

    “除非什么?”纪松龄急切道。

    “除非军长出面,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纪松龄一呆,确实不可能,想了想他道:“那能不能帮我把苏联人弄出来,丢在那里不是事。”

    思索了下,孟克尔道:“这倒有可能,我请示陈军长,看看能不能帮你们这一次。”

    孟克尔敢答应是想好的说辞,不管苏联人意图如何,这么放着容易被人做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