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成知道现在想要夺回南都南都很大,但是不是不可能的,可是这不代表他们能够重新坐稳南都城,鬼子的部队已经完全开进来了,现在他们能做的只是节节抵抗,毕竟双方相差太大。
但是独立军已经摆出了这样的架势,如果不去的话,那么抗战抗战中邓阳和独立军的名声将会更大,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娘希匹,让独立军自己打,他们不是牛气吗?就让他们自己和鬼子打吧,听说他们现在已经整编了三个师的部队,近十万人,让他们和鬼子十几万军队硬碰硬去吧。”老姜几乎想要将眼前的会议桌掀翻,他们早就做好了战争的策划,那就是以退为进慢慢抵消日军的优势,使用华夏地域广阔战略纵深大的优势慢慢稀释鬼子的优势兵力。
这样的战法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的执行上。
蒋百里先生提出的持久战,其选择的是古代兵法中坚壁清野战略,但是中央军和地方部队撤退的时候根本没有去撤离百姓,这也就使得鬼子在占领之后还能够进行生产活动,这对于鬼子来说坚壁清野的战术并没有任何作用,鬼子在华夏国部队撤离的时候,大部分城市都是完整的接收,无数百姓根本就来不及逃往。
而且此时的华夏国部队即便是中央军,也没有帮助百姓进行撤退,因此单单依靠百姓自己的力量根本难以进行转移,毕竟百姓的财产都在家乡,虽说那些大物件带不走,但是粮食这种最基本的保障是必须带走的,否则百姓怎么能够安心,因此无数百姓被滞留在日军占领区。
因此本质上老姜的持久战执行起来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而且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如果能够将日军占领区内近两亿百姓撤离出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这对于鬼子来说就有着沉重的打击。
然而此时的华夏国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事情。
不过老姜提出来的简易却让不少政客双眼一亮,现在独立军的迅猛扩大已经让他们心有余悸,毕竟独立军才仅仅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的,按时扩张的速度太惊人了。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这个时代想要招兵实在是太简单了,那就是你只要有粮食有枪,自然就会有兵,但是独立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强到不但鬼子害怕,老姜他们也害怕了。
“委座,独立军作为主要战斗部队是一定的,即便我们不要求他们也会这样做,而且是不惜一切代价去做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能够袖手旁观,不管这次战役是否胜利,哪怕是确定会失败我们也必须参与,而且大力参与。”陈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老姜眉头一皱,为了邓阳他真的不愿意将兵力白白损失。
不过陈成却说道:“第一,这可以说是咱们在抗日战争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和除了淞沪之外第一次正面大集团兵力交战,不管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有着莫大的影响,而且此时独立军的部队还在疯狂的扩张中,咱们给他们五个师的编制,然而他们却都按照甲等师进行编制,同时还有着所谓的预备兵师,也就是说其兵力会达到现在的两到三倍,足有二三十万人,同时我们得到消息,这段时间独立军正在疯狂的向河北等地进攻,甚至将一些溃退下来的部队缴械,同时还向阎老西他们大量的购买军火,这可以表明其准备大规模的扩张兵力,如此一来,即便战斗中独立军损失惨重,可是我们也无法将其吞并,如此一来,不管成功失败,如果单单是独立军在战斗,那么战争之后,独立军在咱们华夏国将拥有超越中央军的声望。”
陈成是军人但是也是政客,从独立军的疯狂作为中他可以猜测到一丝对方的目的。
邓阳这个几个月前还是一个区区少尉,但是现在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将,其军衔的提升几乎是飞着往前跳的,即便老姜再怎么不喜欢邓阳却不得不给对方加官进爵。
而邓阳的想法也让他们内心中无比震惊,那就是想要获取声望,而且是大量的声望,几乎能够和老姜持平的声望。
之前哪怕是现在邓阳还只算是一个军人,其声望虽然高,但是带有其军人的属性,在国内政务的决策上根本容不得其插手,可是如果邓阳冲出了南都,哪怕他只带出几千人万把人,但是其声望定然如日中天,再加上其部下的宣传定然成为所谓的救世主一般的人物,到时候其声望可就距离老姜不远了。
在加上邓阳之前的行事作风,他们所有的人都知道想要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控制邓阳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们现在甚至还发现,很多独立军的部队正在缓缓向南移动,因为其兵威地方不对根本不敢有丝毫动作,即便是中央军也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其进入江南地方。
很显然这是其势力扩张的表现,但是邓阳他们的动作有一点却比较特别,那就是子啊悄悄的将百姓向南迁徙,而且为了迁徙这些百姓其耗费的代价也是极大的。
老姜沉默了,此时的华夏国可以说在声望上无人能够出其左右,因为老姜是黄埔校长,更是北伐的指挥者,这两重身份让其稳坐国党第一的交椅。
但是此时是国难士气,所谓乱世出枭雄,越是混乱和危机,越能够让人快速的提升声望,老百姓是淳朴的,他们也能够分出谁是真的为百姓,谁是真的在抗战。
因此这样一说老姜就知道,这场战斗是非打不可的。
“立即命令第三军,第六军,第十一军,第十三第十七军,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三十六军全部向皖南方向集结,命令第一战区部队迅速接收后方补充的四个川军,随后给我做好彭城山东的防御,娘希匹我就陪他疯一把。”老姜几乎快咬断了自己的牙齿,这是他非常不想要做出的决定。
而在武汗议论纷纷的时候,邓阳这边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发展。
此时地道已经基本上将大部分地区联通,只不过越是往后解救出来的百姓也就越少,有时候隐藏在地道中上千百姓可能仅有百来人存活了,那些地方实在是太远了,即便是邓阳他们奋尽全力进行挖掘也耽误了不少时间,而且越是往城南走,躲藏的百姓进入地道的时间也就越久。
“总共现在有多少人?”邓阳看着身边的楚紫山,人员的统计和安排都是其负责的。
楚紫山拿出一个笔记本出声说道:“四万三千人,其中十五到五十岁的男性两万八千人,女性一万人,儿童五千人。”
邓阳微微点头,这几乎是南都现在除租界外所有的幸存人口了。
不过邓阳现在头痛的是大规模地道的管理,他毕竟只是一个人,要知道地道现在在数万人的努力挖掘下几乎是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地道在地下数不胜数,而且涵盖南都城大部分地区,甚至远通到十里外的江边,这么大的范围现在必须要一套严格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地道这么大范围内的安全。
“将所有的营级指挥官全部叫道议事厅。”邓阳转过身对着一个年轻人下达命令。
这个年轻人叫冯东,年级只有二十岁,是一个高中生,脑袋比较灵光,被邓阳安排在身边当做副官。
很快两个团级指挥官和十二个营级指挥官就汇聚在邓阳所在的作战指挥室之中在,这里是一处山脚下,上面有着岩石天然形成的隐蔽漏洞,使得这里在白天的时候能够接收到不少的阳光。
所有人都坐在长长的桌子边上,每一个军官的眼睛都看着邓阳。
这段时间的军姿训练,使得他们每一个在一举一动只见都保持着身体的比之,看上去更加有着精神。
“都到齐了吗?”邓阳看向在座的众人。
“是军座,两团十二营部队全部到齐请指示。”付东海作为这支部队的二号人物,一团的团长立即起身回答,而二团的团长孙俊友也同时起身。
邓阳微微点头让两人坐下,随后出声说道:“为了更好的保卫咱们的地道,我将南都城下的地道划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一区到六区,一区负责市中心地段地道,二区邻近法租界英租界,三区邻近米租界和日租界,四区邻近德租界和意大利租界,五区负责城西地下地道,六区负责江边范围地道防御,六个区组成南都铁血军暂编师,分为六个团两个旅,即日起再次挑选一万人进行基本训练填充到每个区域内,务必保证在日军进入地道之时能够顶住日军攻击。”
邓阳对于部队进行划分,同时也是扩充,虽然他们现在武器储备还是不足,但是新兵的训练不能够停止,因为在之后可能还有这很多残酷的战斗,对于兵力的需求会非常的大,一旦将来兵力损失过大需要补充,没有后背病院将是一个极大的缺陷。
而且这样一来将六个团全部分散开来,在地下也可以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在鬼子进入的时候也可以就地进行防御,不会让鬼子继续逼近。
“是军座。”对于邓阳的命令,没有任何人会进行反驳,所有人都齐声回应。
邓阳点了点头,和众人再次商议起细节来,毕竟每隔低端的地道都很多,有些地方是需要兵力击中守护的,有些地方是用于训练的,同时邓阳必须给部队制定一套完整的训练准则。
不过在所有的事情交代完了的时候,邵杰却走了过来,在邓阳的耳边轻轻说了一些话,随后邓阳脸上露出一丝隆重的表情。
第358章 标兵连队()
“军座,人员都挑选好了,马旋和邱东两位都已经在做准备,不过这个时候咱们过去真的好吗,万一被鬼子发现了可是非常危险的。”邵杰眼中有着一丝兴奋也有着一丝担忧。
兴奋的是他能够参加现在这里最精锐部队的训练,担忧的是这些训练居然要在地面进行。
邓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出声说道:“没有真正的危机感,是训练不出优秀的士兵的,在地面上进行隐蔽训练,才能够使得他们的进步更快。”
“走,趁着现在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来咱们先行动。”邓阳摆摆手,随后船上自己的军大衣,带着邵杰就走了出去。
在邓阳的指挥部外偌大的洞厅之中有着一百个士兵正在整齐的站立着。
同时马旋和邱东也站在这支部队的最前方。
这是现在邓阳手下所有部队中训练成绩最好,战斗中表现最优秀的士兵,同时也是有着一定头脑,这些人其实就是一支军官部队,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军官。
邓阳现在培养军官其实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能够对新兵进行严格且科学的训练,能够严格按照邓阳的标准进行训练指挥的人,而这一百个人,将来就会成为部队中的一百个连长营长,当然现在他们都是士兵,邓阳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的底子训练好。
邓阳现在对于自己未来要面临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随着现在进展的顺利,那么他很快就将进入租界区域,那里数十万百姓才是南都此行的重点,也是南都这里战斗最主要的力量,没有这数十万生力军的加入,那么邓阳他们现在这点人根本没有丝毫战胜鬼子的希望。
不过对于这一点邓阳还是有着信心的,直到现在鬼子都没有发现他们的地道存在,那么他们进入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