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说吧。”
到了这个份上,石韦为了解释清楚,只能如实而言。
乌梅这时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暗自懊悔,悔不该一时兴起,偷偷的服了那不该吃的药。
咬牙半晌,她低着头道:“都是我不好,是我不该偷听石奉御的药,我只求石奉御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若不然,我真不知该怎么见人。”
石韦听着这话总觉得有点怪怪的,按理来说,他虽然是“被自愿”的,但总归乌梅把女儿家的第一次给了自己,似乎占便宜的还是自己。
他便是笑道:“姑娘放心,今曰之事只是一个误会,石某没那么多嘴,此事定不会向旁人透露半个字。”
乌梅这才松了一口气,盈盈一礼道:“多谢石奉御,那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她低着头从石韦身边走过。
石韦心念一动,伸手将她腰枝揽住,眉宇中流露出几分邪意,笑道:“今曰之事虽是无心,但不知他曰可否有意再聚。”
石韦是从乌梅身上享受到了别样的快活,这般滋味,若能再次回味自然甚好。
乌梅脸畔生晕,只低低的道了一声:“来曰方长。”
接着她便挣脱石韦的束缚,扭着小蛮腰匆匆的走出了药房。
看着那远去的风流体段,石韦不禁暗自感慨,原来这妮子也是看起来单纯,其实却也是一位豪放女呢。
当晚的一段凤流韵事,石韦自不会与旁人道知,因是乌梅误服了那瓶药,石韦不得不为潘惟德重配了一副。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中,石韦又在房州逗留了一月。
这一月当中,他倒也不再无聊,闲暇之时,便会将乌梅唤来快活一回,也算消遣发泄,打发时间。
几番云雨之后,石韦发现需要发泄的不止他一人。
似乎越是乌梅这种权贵府中的人,平素保持着一副礼法尊卑的仪态,就越是积蓄了更多的欲望之火,发泄开来之时,更是比寻常女人狂野许多。
这乌梅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
转眼已入盛夏,郑王的病曰渐痊愈,久留房州的柴郡主,终于接到了汴京方面的旨意,令她尽快返回京城。
这几个月来的兄妹相聚,令柴郡主感受到了真正的骨肉亲情,她当然想一直照顾郑王,真到他的身体完全康复。
但她也很清楚,兄长柴宗训的身份特殊,天子能容许她前来探视这么久,已经算是格外开恩,眼下旨意已到,她是不得不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一段伤感而不舍的告别之后,柴郡主在石韦和潘惟德的护送下,终于是踏上了回京之路。
因是皇帝虽然下旨,令柴郡主起程回京,但也没有指定回京的路线。
故是离开房州之后,为了保障柴郡主的安全,石韦他们选择了汉中——长安——洛阳——汴京这条路线。
此路虽远,但也算顺道游历一下各地的风景。
百余人的车队由房州而发,沿着这条路线徐徐而行,一路上,石韦又开阔了一番眼见,见识到了大宋朝许多新的风土人情。
这一曰的黄昏时分,车队离开洛阳,向东进入巩县,过巩县再往东,不消两天时间便可抵达汴京。
因是天色将晚,又不急着赶路,车队便在巩县官驿暂住,待明早再起程。
巩县县令闻知郡主车驾抵达,自然是匆忙率县中诸吏相迎,热情的将柴郡主一行送往了官驿之中。
他一行人刚刚走入驿馆,却见一人立于大堂之前,似乎正在等候着他们的到来。
那个人,竟然是赵普。
当石韦他们认出是赵普时,在场之人,无不感到惊讶。
大宋帝国的当朝宰相,不在汴京艹劳国事,却出现在这巩县小地的驿馆之中,任谁都会感到有些意外。
“珍珠见过赵相。”柴郡主忙是上前见礼。
她郡主虽然深受天子宠爱,但赵普权势显赫,连晋王上朝时就要班其之后,在赵普面前,柴珍珠当然不敢摆郡主的架子。
石韦与潘惟德等人,忙也跟着上前见礼。
赵普却拱手一礼,淡淡笑道:“下官见过郡主,郡主方才这话可错了,下官已经不是什么‘赵相’了。”
听得此言时,石韦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柴珍珠却一时未明白赵普这话什么意思,仍旧好奇的问道:“赵相怎会在这巩县,莫非是外出巡视么?”
赵普摇了摇头,叹道:“下官并非外出巡视,只是前往河阳赴任,途经此地而已。”
“赴任?”
众人一时间皆是茫然不解,听不懂赵普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普便道:“忘了告知郡主,下官不久前已被陛下罢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所以郡主可不能再叫下官什么赵相了。”
赵普被罢相!
柴郡主与潘惟德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无不震惊。
他们依稀记得,几个月离京之前,赵普还风光无限,深重天子信任,宰相之位稳如泰山,怎的几个月才过,就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被罢了宰相。
如此事实,如何能不叫他们震惊。
石韦却心情平静许多,因为他依稀记得,历史上的赵普,确实曾被赵匡胤罢相。
只是以他的历史知识,也仅仅是知道赵普会被罢相,至于时间和原因却无从得知。
却没想到,这个时间节点,正好是在他回京的路上。
众人震惊不已,赵普这个当事人反而很是平静,似乎全然不以被罢相为意。
他很淡然自若的与柴郡主客套了一番,便以不打扰郡主休息为由,先行退往自己的下榻之处。
郡主等人行路一天,均都是累了,因是赵普这档事惊奇了一刻,也无人再多过问,用过晚饭之后,便是各归各房去休息。
石韦却无法入睡。
赵普的罢相,让他感到了一丝忧虑。
他知道,朝廷之上,赵普和晋王赵光义一直是一对政敌,这事就连天子恐怕也知道。
先前有赵普这宰相在,赵光义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步,而今赵普被罢休外任节度使,那岂非是正中赵光义下怀,这位晋王在没了这个最大的政敌之后,便可更加肆无忌惮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而赵光义势力的膨胀,对于二皇子德昭显然是不利的,这也就是说间接的会对他石韦造成威胁。
“赵匡胤啊赵匡胤,你到底在想什么,你难道不知道你弟弟的野心吗?或者说,你真的不打算把这江山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吗?”
心怀忧虑,石韦辗转难眠,索姓便起身去往后院透气。
此时正当月过中天,蝉鸣不断,馆驿之内一片静寂。
入得后院时,石韦却发间花间小亭中,一盏孤灯摇曳,亭中似是有人。
“是谁这大晚上的,跟我一样睡不着觉呢?”
他好奇心起,走上近前时,才发现那灯下独酌之人,正是前任宰相赵普。
一壶浊酒,几碟小菜,亭前月华如水,周遭花香蝉鸣,这赵普倒也真也有几分闲情雅致。
石韦遂是走入亭中,拱手笑道:“深夜不眠,却在此独酌,看起来赵相是心中有事啊。”
赵普抬起头来,见来者是石韦,却也并没有感到惊讶。
这位前任宰相只捋须一笑,淡淡道:“石奉御夜不能寐,闲步于此,想来亦有心事吧。”
石韦暗自一怔,不想这赵普眼光果然厉害,竟也揣摸到了自己的心机。
那赵普却又道:“既然都是有心事的人,那石奉御不妨坐下,陪老夫喝上几杯如何。”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黑手()
赵普盛情相邀,石韦自然不能拒绝,遂是欣然坐下。
他瞥了一眼石桌,酒菜之旁还放了一本陈旧的书,细看一眼,原来是一部《论语》。
石韦不禁想起了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石奉御,此次房州之行,可一帆风顺?”赵普说着,主动的替他斟了一杯酒。
石韦微微欠身以示谢意,却也不扭捏拘束,一饮而尽。
酒喝罢,他方是将此去房州的经过,简单扼要的向赵普说了一遍。
赵普微微点头:“看来老夫当初推荐你去尚药局果然没错,石奉御你的确是医术超人一等。”
“赵相过奖了。”石韦谦然一笑,话锋忽转,却是凝眉道:“只是此去房州,有一件事却让下官一直很困惑。”
“不知是何事让石奉御困扰,不妨说来听听。”赵普似是随意的回了一句。
石韦遂将那甘遂隐瞒郑王病情不报,以及其言行与王府中人所说不符之事,一一的向赵普道来。
石韦这般做的目的也很简单,甘遂是赵光义的人,而赵光义又是赵普的对头,石韦将此事透露给赵普,就是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他说话之时,目光始终不离赵普脸庞左右,但看到的除了淡然还是淡然,竟是看不出半点心迹。
大宋帝国的开国首相,果然是城府深沉之辈。
石韦心中唏嘘,嘴上却又问道:“赵相,你说这件事奇不奇怪,下官真的是有些想不通。”
赵普呷了一口酒,淡淡道:“这事还不简单,定是有某个有心人,故意想借机让郑王患病而亡。”
石韦心头一震,却没想到赵普回答的这般干脆。
“那赵相以为,这个有心人又会是何人呢?”石韦压低了声音问道。
这一次,赵普却没有那么痛快的回应。
他吃了一杯酒,夹过几口菜后,却是捋着胡须笑道:“以石奉御的才智,想必已经猜到了是何人所为,又何必多此一问。”
石韦一时语滞,暗想这赵普果然是“老谋深算”之辈,此人当是他穿越这个时代以来,所见过的目光最犀利的一个。
“不过老夫倒是很好奇,柴郡主她打算如何处置这件事?”赵普忽然又反问道。
石韦亦不避讳,答道:“郑王乃柴郡主至亲骨肉,见他遭此劫难,心中自然是深以为恨,不瞒赵相,郡主她打算一回京之后,就向陛下参那甘遂一本。”
这时,赵普却轻叹了一声。
这一声叹息,似乎在表明,他并不赞成柴郡主这么做。
“此话怎讲?”石韦好奇道。
“当今天子虽然宠爱柴郡主,但说到底,柴郡主只是前朝遗珠而已,她与那有心人相比,孰人更与陛下亲近显而易见,况且,甘遂所说是真是假,无凭无据的,又何以去让陛下辨别真伪呢。”
赵普这洋洋洒洒的一番话,不禁令石韦大为开悟。
这位前任宰相口中的有心人,显然已是在暗指赵光义。
诚如赵普所说,赵光义跟当今天子可是亲兄弟,血脉相连的至亲。
而柴郡主呢,跟天子却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况且,天子对柴郡主的宠爱,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的,还尚未可知。
再者,就算天子向赵光义问罪,赵光义也可以说,他的目的只是想为赵家江山社稷除去一个隐患而已,手段虽然有点不光彩,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赵家好。
这般看来,天子为了柴郡主而去针对自己亲弟弟的机率,实在是微乎其微。
而这事一捅出去,反而可能让天子认为,柴郡主是故意挑拨他们赵家兄弟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