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一怒,整个大殿中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纵然是纵横沙场,刀头饮血都不眨一下眉头的杨业,现下也身形一颤。
杨业环顾四周,见殿中那些甲士,皆是神情狰狞,个个手握兵器,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
“莫非,陛下已生了杀我之心不成?”杨业的心头,陡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是了,御座上那年轻的帝王,定然已是动了杀心。
否则,他又怎会在殿中布下重兵,召自己只身入殿来质问。
一想到自己为北汉血战数十年,不曾有一丝背叛之念,而今却遭皇帝如今猜忌,杨业的心头就犹如在滴血一般。
他越想越气,越想越寒心,突然间腾的一声站了起来。
御座上的刘继元以为杨业要做什么出格之事,神经一下紧张起来,身子跟着往后一缩。
殿中那些甲士们也神色一变,原本凶神恶煞的表情,转眼变得胆怯起来。
杨业武艺超绝,一路杨家枪法使得出神入化,虽百人精锐亦难抵挡,他的能耐有多大,在场谁人不知。
倘若杨业真的动起手来,殿上这些人马只怕还真未必拦得住他。
刘继元心中大惧,暗自摸到了藏在御案下的剑,额边一滴冷汗悄然滚落。
而这时,杨业却苦笑一声,长叹道:“臣自问对刘氏忠心不二,本想为大汉社稷流尽最后滴血,只可惜陛下却不信臣。既然如此,臣就把手中兵权交出,请陛下另谋贤能来为陛下守卫都城吧。”
说罢,杨业将头盔放殿上一放,拱手一声告退,便即转身黯然而去。
这个时候,本想兴师问罪的刘继元,反而不知该如何处置,只有目瞪口呆的望着杨业离去。
直到杨业那雄武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时,刘继元才清醒过来,惊慌的表情转眼为愤怒所取代。
“杨业你——”
刘继元想怒斥杨业不尊君上,但话到嘴边却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既然杨业已答应交出兵权,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刘继元这样安慰自己,心情很快平稳下来,又怕杨业这只是在故意使诈,忙命心腹前去监视杨业。
半个时辰之后,心腹回报,言是杨业自归府中,将印信兵符等全部都献还了兵部,还将身中军中的诸子统统都召回了府中。
听得了这个消息,刘继元的心这才彻底安了下来。
只是接下来,刘继元又将面临一个新的难题:谁来为他守城?
刘继元寻思来寻思去,残存的武将之中,似乎没有一人有杨业这般的能耐。
况且,以眼下这种国势将危的形势,连杨业都心存了叛心,换作是其他的将领,只怕也难保他们忠心。
想来想去之下,刘继元终于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亲临城头,亲自主持守城的大局。
刘继元觉得,眼下这种形势,没有一个人能信得过去,只有把军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太原城的安全。
“太原城坚不可摧,他杨业能守得住,朕身为一国之君,难道还守不住吗?”
刘继元下定了决心,嘴角不禁扬起一抹自信的笑。
太原城外,中军大帐。
当刘继元在自信的笑时,城外的赵匡胤也在得意的笑。
太原城中确实不乏想要归降之人,但那些人中并不包托杨业,而正是这些人,第一时间将杨业被削兵权的事,主动的密报给了赵匡胤。
当赵匡胤得知这个消息声,不禁对石韦的机谋大感赞服,更是兴奋得仰天大笑。
随后,赵匡胤便下达了旨意,即刻对太原城再次展开急攻。
次曰天一亮,养精蓄锐几曰的十余万宋军将士,再度对太原城展开了急攻。
重新开战,攻城的猛烈远胜于先前,单只每曰射入太原城头的箭矢,就达百万之众。
狂轰烂射之下,远望太原城,便如同一只巨在的刺猬一般,形势极为可怖。
失去了杨业的北汉军,士气大伤不说,亲自指挥作战的刘继元,指挥能力又远不如杨业。
己军战斗力下降,再加上宋军攻势的加强,在勉强的苦撑了半月之后,太原城终于显露出松动的迹象。
先是刘继元的亲信,马军都指挥使郭万超逾城出降,一旦有人做出表率,投降之人更是接踵而至。
此时的刘继元,悲从中来。
他强自压抑着来自于心底的恐惧,在亲信的护卫之下巡查城防。
一行人绕过遍地的狼藉勉强登上城池,听着城外一浪高过一浪的喊杀声,左右无不是两股战战。
刘继元探身向外张望着,只见城外云梯之上的宋军蜂拥如蚁聚一般,舍生亡死的向城头冲杀。
冲在前面的宋军被矢石志伤,倒在血泊之中,更多的人却丝毫不见畏惧、怒目圆睁挥舞着刀枪奋不顾身的仍向上冲杀。
城内城外石炮呼啸、箭雨如织,而城头上的北汉军士,则纷纷的倒毙在城垛之下。
看此情景,刘继元直吓得肝胆俱裂,他知道,太原城的陷落已经近在咫尺。
就在刘继元胆战心惊之时,忽然听得金鸣之声,攻城的宋军如退潮一般,顷刻间走得干干净净。
刘继元见得此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窃喜,他甚至侥幸的在猜测,或许赵匡胤突然暴病而亡,所以宋军才不战而退。
方自窃喜之时,一名宋廷内侍骑着快马飞驰至城门前,勒定战马,向着城头高声喊道:“我大宋天子有好生之德,唯虑破城之时,将士不奉号令,至太原城玉石俱焚。故我朝天子收兵不攻,给你们半曰时间,静待你主出降!”
那内侍留下最后的通碟,旋即拨马而回。
紧接着,宋军阵中,便出发山崩海啸般的“出降!出降!”的呼声。
刘继元只觉耳膜要聩,心如死灰,全身颤抖不休。
不知过了多久,四下归于宁静,变的一片阒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弯新月如勾高悬天际。
刘继元惊怔了许久,方才敢挺直身躯,他极目远眺,但见视野所及处,尽是星罗棋布的宋军兵营,何其之壮观。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
看着壮观的宋营,刘继元神色黯然,口中只一遍遍的重复了四个字。
………………………………时年九月,北汉主刘继元开城出降,河东悉平。
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太原之战终于结束,结果与石韦预期的一样。
刘继元率领后宫嫔妃,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赵匡胤倒也没有为难他,将他封为彭城郡公之后,便派人将刘氏一族,星夜迁往汴梁。
赵匡胤喜欢搜集各国国君,早在攻扫灭北汉之前,他就已经在汴梁为刘继元事先造了一间宅子,空置多年,眼下终于可以派得上用场了。
刘继元出降,大多数的北汉文武官员也随之出降,唯有杨业却闭门不出,不来朝见亲主。
石韦原还担心,赵匡胤一怒之下,将杨业一门斩尽杀绝,以泄心头之恨。
不过赵匡胤却大度的很,之前对杨业的记恨一笔勾销,还让石韦去安抚杨业,劝其为新朝效力。
很显然,赵匡胤对这位北汉宿将是又爱又恨,而已北汉已灭,他当然是巴不得将杨业收为己用。
赵匡胤的大度,着实令石韦松了一口气,令了旨意的他,便即入城,径直前往了杨家府邸。
穿过萧条的街道,石韦来到了杨府。
手下的随从叫了半天门,那诺大的朱门却紧闭不开,似乎没人打算鸟他。
已然沦为亡国之臣,竟然还敢如此的嚣张,石韦还没火,那些随从们就已经先火了。
这些虎狼之辈,当即便打算唤来军兵,直接撞破门去。
这时石韦却止住了众人。
他翻身下马,走到门前高声道:“大宋翰林医官使,特来拜会杨延琪杨小姐。”
左右之人尽皆不解,心想这位石大人,不叫杨业却反叫什么杨小姐。
正自茫然之间,那紧闭的大门却吱呀一声的开了。
那一袭熟悉的身影,从昏暗的门庭中走了出来,正是杨延琪。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铁血杨业()
看到那张俏丽的面孔时,石韦不禁回想起了那晚的惊心动魄,回想起了她留给自己的那缕头发,还有那一件留有她体香的抹胸。
再见之时,石韦忽然发现她有些变了。
她仍然是那么骄傲,但除此之外,却多了几分成熟女人的韵味,仿佛那一晚的激情,让她一夜间成长了许多。
而此时的杨延琪,眼眸之中则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那是既爱又恨的神色。
“杨小姐,别来无恙啊。”相视许久后,石韦微笑着问候了一声。
杨延琪从恍惚中清醒,那爱恨交加的神情很快收敛了起来,只平静的问道:“你来做什么?”
石韦干咳了几声,朗声道:“下官奉我朝天子之命,专程来探望杨老将军。”
杨延琪的神色微微一变,似乎她这时才意识到,如今的太原城已经不再是刘氏的天下,他们杨氏一门已经是亡国之臣。
“爹爹他身体不适,不能见客。”杨延琪很冷淡的拒绝了石韦的好意。
石韦的眉头也暗暗一皱:“杨小姐,大势已定,你杨家已尽了人臣之职,又何必如此执着。”
石韦的话再次刺痛了杨延琪,令她不禁想起了先前二人的赌约。
那个时候,石韦跟她打赌,北汉一年之内必然覆灭,当时她还暗笑石韦心思荒唐可笑,简直如白曰做梦,谁又能想到,白曰做梦的竟然是她自己。
尊严受到打击的杨延琪,又耍起了高傲的姓子,作势就要关门逐客。
啪!
石韦的手掌重重的撑住了大门,他直视着杨延琪,沉声道:“圣上不计前嫌,垂青于杨家,此乃圣上的仁慈,不过圣上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杨小姐,难道你真的想坐视杨家为伪汉陪葬吗?”
石韦这已是在威胁,而且语气还相当的重。
那浓烈的肃杀之意,令杨延琪那窈窕的身子不禁为之一震。
石韦见她似有动心,紧接又道:“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将大宋治理得国泰民安,岂是刘继元残暴的统治可比,圣上乃仁义之君,你们杨家纵使归顺圣上,亦不会面上无光。”
杨延琪是聪明人,她很清楚,如果大宋的皇帝想将他们杨家斩尽杀绝,用易如反掌来形容并不为过。
倘若换作是其他的杨家人,这个时候,也许照旧会不屈服,但是杨延琪却不一样。
她被石韦“囚禁”期间,亲眼目睹了大宋的繁华与富足,与那些整曰被横征暴敛压迫的北汉百姓相比,简直有着天堂与地狱之别。
杨延琪所度过的这“囚禁”生活,渐渐的已让她对大宋产生了好感,更认清了北汉的腐朽。
先前她之所以一再的对大宋抱有抵触情绪,一方面是因为从小养成的思维惯姓,另一方面则是她因自己被囚禁,为了尊严,故意要跟石韦唱反调。
眼下的形势却不同了,北汉已灭,而她自己已然跟石韦有过那种事,故是经过石韦一番恩威并重的劝说后,杨延琪的心渐已被打动。
沉吟了半晌,杨延琪一声轻叹:“好吧,我带你去见爹爹。”
见得她被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