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把这件事划分到了日后天下一统之时的事情后,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的曹操,在接下来的一段路程之中,也有了时间和精力已经心情来好好看一下自己治下的这个城市了。

    历史之上有一句话叫做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放在陈都之上其实也可以,不过短短一个月没有见,陈都的繁华相比一个月之前更加,同时在大街之上,不时的可以看见,一个个披头散发,身穿游牧服饰的北方蛮夷行走在路上,然而相比数年之前对于蛮夷的仇恨和恐惧,向着的汉人特别是陈都本地的汉人们,对于这些蛮夷就只有轻视和无视以及骄傲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些蛮夷来自北方草原之上一个叫做乌桓的部落,而这个部落早已经臣服在了魏公的麾下,因此对于汉地的百姓们来说,这些蛮夷,就是曹操养着狗罢了,人何必害怕狗?

    看到这些披头散发的乌桓人,曹操拍了拍额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身后的陈宫的问道:“公台,有一件事孤差点忘记了,安心北区迁入陈都的乌桓人如何,可有什么异常?”

    乌桓虽然已经臣服了,然而要想让曹操相信蛮夷人的节操,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早在当率领大军北还的时候,曹操就下达了命令,要把乌桓上层人物的家眷统统的都迁移到陈都来,此举不单单是因此来要挟那些乌桓人,让他们不敢其什么小心思,更为重要的是,以此来逐渐的融合乌桓,最终让乌桓这个民族,彻底的消失。

    在曹操的心中,迁移乌桓上层家眷到陈都只是第一步,等到日后,曹操将会一步步,慢慢的将草原之上的所有乌桓人都大散,分开的迁入中原来,曹操相信,凭借汉文化那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同化性,乌桓这个游牧民族,可能只要数十年,就会彻底的消失,就如同昔日的犬戎、东胡等蛮夷一样。

    至于说将这些乌桓人迁入中原之后的危害,曹操根本没有想过,因为这根本不可能有,不说到那个时候乌桓人被打散开,分开的迁到中原各地,光光是中原地区汉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就足以将那些隐患消灭掉了。

    “回君上,那些乌桓人,还算是守法,并没有干出什么事情来,不但如此,有些乌桓人更是彻底的迷上了陈都的生活,更是主动的说汉话、行汉礼、穿汉服,因此君上大可不必担忧,

    这些乌桓人,想要在陈都之中掀起波澜,是根本不可能的。”

    陈宫不明白曹操所想,因此只是将进行日来乌桓人的举动都说给了曹操听,而在说到乌桓人说汉化、行汉礼、穿汉服之时,陈宫的脸上有着一抹骄傲,当然,不单单是他,一旁的典韦和许褚同样如此,自己的文化,能够被人主动效仿,又岂能不令他们骄傲。

    说起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华夏的民族认知是一直到了近现代在那百年屈辱之中才出现的,然而在曹操看来,这并不能算是很正确的,在他看来,华夏的民族意识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伴随着文化的生成而正式的出现。

    伴随着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恒公,九和诸侯,一匡天下之后,华夏的民族意识其实就诞生了出来,在当时中原之地的人,都普遍的认为中原之外的乃是四夷,中原之内的不管是哪国人,都是同样一族,都是华夏或者称之为中原人。

    正是因为这样模糊还不算是太成熟的观点,才有了战国之时,秦昭襄王闻听赵国遭遇蛮夷进攻而停止了进攻赵国之事,反而正军备战随时准备北上帮助赵国抵挡蛮夷的事情发生,若如华夏的民族意识真的是到了近现代才有的话,那么春秋战国的时候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华夏的拓张史() 
感谢wuxuhai715兄弟投的一张月票,感谢随风飘流の壹叶小舟兄弟投的一张月票!

    春秋战国之时,华夏大地之上,伴随着文化的逐步演进,华夏的民族意识也随着文化的演进而逐步呈现出来,最为典型的无疑就是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个历史之上的大事情了。

    从那之后,其与周礼,形与齐恒的民族意识就诞生了出来,虽然之上最初步同事显得有些模糊的,然而这确并不能抹杀掉华夏民族的民族意识,早在春秋之时就已然有之,而那个时候,西方人的祖宗们,还生活在森林之中,披头散发,身无寸缕,宛如野人一般。

    如果说春秋时代的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让民族意识模糊的诞生出来的话,那么西汉就正式将民族意识进一步的提升,将其从模糊见见的演变到清晰。

    西汉初期之时,由于秦末的纷争战乱,中原元气大伤,曾经威震四方的武力同样的陷入了低谷,汉高祖白登之围,吕后书信之辱,文帝、景帝时期的公主外嫁,对于长期都生活在春秋战国之时,那中原诸国,就算是最为弱小的燕国都能够派遣大军威压蛮夷,甚至夺得土地上三千里的百姓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耻大辱。

    然而正如同后世,华夏的浴火重生就在于那一次次的奇耻大辱,那一次次的杀戮、战败、失望之中得到,西汉时期的民族意识,也正为因此匈奴人的咄咄逼人,正因为匈奴人的杀戮、侵掠,才使得的华夏百姓在巨大的外患之下,第一次的将各种不和都抛弃开来,第一次的昔日战国数百年而造成的各国百姓不和,也因为此而消失。

    而伴随着华夏迎来了历史之上第二位大帝,汉武帝之后,汉民族的出现宛如是水到渠成,汉武帝时期,是农耕民族第一次对于塞外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反击,汉朝数次派遣大军北伐之后,曾经强盛一时,势力远远到达中亚的匈奴帝国宣告崩溃。

    卫青、霍去病这些击溃了匈奴帝国的将领们也因为此而名留青史,单于夜遁逃,封狼居胥这些事情这位成为了汉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单单是后来之人对于前人的憧憬和遥想,更代表着汉人,从那之后再一次成为了东亚的第一强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之上最为强大的国度。

    要知道,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大军,可不单单是在东亚行动,他们的足迹在当时甚至已然循着匈奴人的路途,到达了中亚,汉朝极盛时期,整个中亚此时都已然在汉朝的统治和掌握之下,前期的屈辱、后期的辉煌,这些无一不是刺激一个民族诞生的条件。

    而当这些都出现之后,汉人已然取代了之前其余的各种名称,成为华夏大地,中原之上的人们的统称,周礼创建之时的周朝人,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后的华夏人,再到汉武帝之中的汉人,民族意识已然由原本的模糊变得清晰了起来。

    后世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汉人根本没有所谓的民族意识,在曹操看来,满清绝对要背上最大的责任,要不是因为满清将近三百年的奴化教育,要不是因为满清三百年的文字狱,要不是因为满清三百年的禁锢和打断,曾经灿烂辉煌的绽放于东亚,吸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们羡慕的汉文化,又岂会变成后来那样。

    曾几何时,提起东边那个国老的国度,西方人的语气是羡慕和憧憬、敬畏的,然而因为满清三百年不遗余力的“工作”,西方人的语气从羡慕、憧憬、敬畏,变成了鄙夷、厌恶和宛如看待小丑一般的取笑。

    漫步与大街之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时不时因为互相认识,而行着那一个个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伴随着汉服那宽大的衣袖,而随风飘扬而起,显得有些飘飘欲仙之感的礼节。

    看着那偶尔夹杂在其中,虽然身穿着汉服,然而仔细看还能够看得出来的乌桓人们,那眼神之中的羡慕、憧憬、敬畏以及那显得有些东施效颦的动作,这一切都让曹操嘴角的笑意毫不掩饰的流露了出来。

    “如此甚好,公台,你回去日后,不妨让一些士子们,去给这些乌桓人好好上一课,教一教他们我华夏的礼仪,同时也好让他们明白,何为华夏。”

    “臣奉命!”

    对于曹操此时下达的命令,陈宫没有任何的反对,毕竟这样的事情,汉人都不知道做过多少了。

    纵观整个华夏的历史,在宋朝之前,汉人的历史其实就如同后世中世纪之后的欧洲一样,是一个扩张的历史,其中扩展速度最快,扩展领土最为多的,无疑就是夏商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代了。

    夏朝的领土局限于黄河一代,商超扩张到了长河,周朝则是扩展到了后世的浙江一代,而等到春秋战国之时,伴随着诸侯并其,中原本身发生的诸侯纷争不多时,南方与北方的领土扩展也是陷入了一个高潮。

    南方的楚国不用多说,后世的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都是楚国开拓出来的,而北方大头的这是秦、赵、燕三国,特别是燕国,虽然在中原内战之中,燕国几乎是一个谁来都能上的“受”,国力疲惫,然而在外战之中,可谓是转受为攻,燕国著名将领秦开,就曾经率领燕国大军,硬生生的从北方蛮夷的手中抢夺来三千多公里的土地,这才有了燕国拓土三千里的事情。

    而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在中原之中堪称老大的两个国家,不但在这中原混战之中,十分强大,就算是对外,也没有比燕国弱小多少,纷纷从北方的匈奴人手中夺得了不少的土地,其中秦国夺取的就是河西走廊。

    在当时的南北两方的蛮夷看来,中原人简直就是灾难、战争、死亡的代言人,对于中原地区诸国和中原人,都是充满了恐惧、仇恨、羡慕、自卑等等复杂情感。

    对于当时的南北两房蛮夷来说,中原人既然他们恐惧、仇恨,却又让他们羡慕、而中原地区,那不管是文化昌盛还是经济的繁荣,又或者是武力的强大,都让他们感到从心底发出的自卑。

    可以说,在当时的蛮夷们看来,中原地区就像是一个天堂和地狱的混合体!

第三百三十三章 风雨欲来() 
感谢党寒兄弟投的一张月票!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扩展而来的领土,相比于后世同样扩展却没有维持多久的西方国度 可谓是显得无比的成功,其中的一个秘诀,其实就是文化之上的入侵。

    而相比于西方人那穷凶极恶般的杀戮,华夏的先人们并没有如此,他们并没有因为蛮夷的不开化,而不将其当做人大肆杀戮,而是通过教化,将其融入华夏之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句话,其实就很好的体现出了汉文化的包容性和同化性。

    相比于残忍的杀戮,汉文化伴随着拓张而来的礼乐教化,可谓是在不声不响之中,即完成了领土的拓张,同事又让当地的蛮夷们,都因为教化都纷纷将自己认同为华夏人,让那些刚刚被占领下来的领土,从此再也没有分割出去的危害。

    在古代那样的条件之下,古代华夏能够延续数千年的维持着那么庞大的领土而不是像欧洲的法兰西帝国那样,在其国王死后没有多久,就分裂成了三个国家,也就是后世的法国、意大利、德意志,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不得不说华夏先人们的成功和伟大。

    也正因为老祖宗们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对于曹操此举,陈宫才没有任何其他的反应,反而是一连理所当然的样子,毕竟这个招数,华夏的汉人们,早已经熟练的运用了不知道多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