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句晦气的,按大明习俗,就算张守仁现在死了,林云娘要是贞洁的话,就得给张守仁守寡才符合纲常礼教。
婚前不能见面,也是看情形,反正张守仁是觉得,为了一点小事,放弃和自己的心腹部下商讨大事,这未免是因小失大了。
“大人说的是。”
林文远也是肃然。
张守仁对大事的认真和毫不拖延,林文远也是早就知道了。此时不免有些自责,他应当吩咐人在堡门前等候,张守仁一旦回来,应该由他飞奔去见面才是。
“京师之行,书信上说的还是不透彻,我们当面仔细聊聊。”
张守仁对林文远还是很器重的,抛开亲戚关系不说,部下之中,有点商业底蕴,长袖善舞。善于和贵人打交道的,放眼看去,只有林文远一人够资格。
所以一听说他已经回来,张守仁脸也顾不得洗,叫张世福等人把马匹安顿好反正堡里有现成的马铺,小虽小点,暂且也将就了。明后两天,就可以把战马分流,分别在方家集和所城中饲养了。
相比林文远在北京带回来的消息和第一手的情报,剩下的杂务就微不足道,可以交给别人去管,张守仁连一个亲兵也没有带,就是自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在林文远来说,除开北京之行的一些细节之外,就是京师官员的具体情报,从几个大学士到六部尚书,再是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大约的官员情报,他也是预备和张守仁好好谈一谈才行。
“天大的事,也要等人吃了饭再说!”
两人搬了凳子,就打算在葡萄架下仔细聊聊,两个老人带着孩子起身,预备进屋,这时候林云娘红着脸出来,虽然是忸怩害羞,不过语气倒是十分坚决。
见张守仁眨巴眼不出声,小妮子又是断然道:“军国大事我们不懂,也不该是我们女人该干涉的不过人不吃饭会饿,这个我是知道的。”
“哈哈,妹子你好大的胆子。”
众人先是一征,接着是看张守仁,待见到张守仁露出笑容之后,他才猛然大笑起来。
“没规矩!”
“快回去!”
两个老人都先是吓了一跳,见张守仁不介意,这才赶紧撵人。
“什么嘛,”林云娘现在露出了标准的小女儿之态,一脸不乐意的道:“哥刚回来,他也是刚回来,怎么一见面就说正事,吃了饭再说不行么。”
“对,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张守仁一则是觉得自己确实太急,和林文远是要长谈的,现在他和林文远都是饥肠辘辘,不吃饭确实顶不住。
另外就是觉得新奇好玩,林云娘的性子偏于温柔,甚至他一直觉得有点闷了,到今天才是知道,人家小姑娘是和他装来着!
现在这样子,还有点泼辣劲和果决的味道,象是个内当家的样子了。
“好,饭这就得,马上就好!”
两个大男人都听自己安排,林云娘得意的向爹娘吐了吐小舌头,然后便是又飞奔回屋,接着便是乒乒乓乓的一通乱响,还有低低惊呼声,看来这出来一次,固然是大胜回朝,逞了内当家的威风,不过这锅里的饭菜是不是还能正常出锅,看来是大成疑问了。
第427章 涨工资(1)()
第一百七十七章涨工资
“守仁,吸烟不吸?”
既然要等吃饭,也不好谈正事,张守仁便也是和林家一家人一起拉家常。
路边有人经过,看到这样情形时,都是低头忍住笑,然后疾步而行,不敢多说什么。
张守仁是不守礼,不过以他的身份地位,人家也不好拿这件事来当面说笑,平时大人的威仪也确实有点儿那什么,反正一般人不敢当他的面说笑,更不提说过份的话了。
这件事,只能是等一会儿张守仁走了,大家一起到林家来,好好的说笑取乐一番了。
两个老人,刚刚要回避,此时也是拉着凳子,坐在张守仁和林文远的身边。
对张守仁来说,这样的场景,也是难得的体验了。
现在堡中的青年,只要是杰出的都是汇聚在张守仁身边,平时都是厮杀汉,训练,打仗,说话都象雷鸣一般,哪里有什么闲暇坐在一起,轻声慢语的闲话家常?
就算是老张贵,平时也就是买菜做饭,报一报帐,张守仁也懒得听他的。在订下成婚日子之前,也就这一件事老张贵会唠叨他,还提起张守仁亡故的父母现在是好了,这个话题已经自动过滤了,现在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家仆唯一的念想就是张守仁成婚之后,早点生个大胖小子出来,这样他在张家世代的主仆情谊和责任就都尽到了,底下的事,就可以闭眼放手了。
此时林老丈递过烟来,张守仁倒是吃了一惊。
虽然以前隐约听人说过,辽东一带吸烟的人已经不少,不过在堡中看到有人抽烟,倒还真的是头一回。
“老爹,这哪里来的烟草?”
“嘿嘿,自己种的。”
“这老不死,这些年一直惦记这东西,现在好容易日子好过了,他便是忍不住了。”
“嘿嘿,现在儿子赚这么多,老头子我吸两口,当得什么?”
原来林老丈在年轻时曾经和人一起跨海到辽东,跑单帮做点小生意,北地苦寒,到了冬天没有十分要紧的事几乎不出门,大坑里头烧火,所有人都缩在坑上取暖,长日连夜,实在无聊,所以有烟草这东西,一经传入,就在整个东北大地流行开来。
相比别的省份,北方吸烟的流传广度,确实已经是不小了。
林老丈当年也是学会了这个嗜好,不过回到浮山后,本地却很少有人弄这个玩意,烟草种子也很昂贵,以林家前些年的财力,这个小小嗜好只能深藏心底,这辈子怕是不怎么敢再想重尝此味了。
现在林文远已经做到五品武官,朝廷的俸禄确实没几文,一年才十几石粮,和普通的百姓比也强不到哪儿,但张守仁这个上司却十分给力。
营兵俸禄,现在还是维持一两五和月支二斗粮的制度,布匹什么的用也是不少。
按现在的标准,浮山营五千人满编,一年将会耗本色六万石,布匹六千匹,其余杂物价值在五千两左右。
银两则是饷银不到十万两,维持训练费,伙食费中的荤菜费用等杂费相加,耗费是在两万银子左右。
第428章 涨工资(2)()
这个标准,按明朝营兵的标准来说已经是很高了!
因为普通的营兵虽然也是一两五,辽东的营兵甚至拿的更多,但一般来说,大明的军饷是要打折扣的。
一兵支饷,一年最多是能拿九个月,少的则是拿六个月。
就是说,有些军镇,帐面上可能比浮山还高些,比如关宁兵,但实际上所拿到的银子,肯定不如浮山营的官兵多了。
就算这样,张守仁还是觉得少了。
未来数月,全营满编后,战兵的军饷每个月将会大幅度提高。
步兵每月支银会是在步兵三两,火铳手和炮兵三两五钱,骑兵四两,而辅兵一两五钱的水准上。
这个收入,因为是不打折扣,所以十分可观。
山东的土地是六两到十两银子一亩,近河的水田要稍贵一些,一幢五六间房的瓦房宅院价格是五十两银子,这种院子一般是占地半亩左右,要是在城池稍贵一些,地也会稍小一点。
牛是十二两一头,挽马是十两一匹,就是说,一个士兵一年的收入,算上战功赏赐,很可能一年就在城市中买一幢象样的瓦房宅院,或是买三四亩地,或是三头牛。
这种收入,对很多士兵来说,是一笔不敢想象的不折不扣的巨额财富。
这还不算六七万石的粮食,一万五千匹优质棉布,大量的皮货用来制鞋和靴子,加上大量的鸡鸭鱼肉用来给士兵强化身体张守仁要的是经常训练的强兵,天天训练,伙食费就不能省,衣服和鞋子的损耗就要大,拿的银子就得多,这些全部相加一起,才能练出符合他标准的强兵。
现在浮山营已经够强,但还不够,他要的是更强!
这样算来,五千人的浮山营一年的费用加起来在三十万两银子左右,这还不算打造兵器的钱。
当然,以现在张守仁的收入,这笔钱他完全拿的出来就是了。
至于武官,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发放俸禄,就不再继续按小旗总旗的府卫官的官职来发放了,而是按营中的职级标准来发放。
伍长一级,就比士兵多拿一两,什长就多拿三两,排正目月俸和以前小旗官一样,月俸十两,支粮布匹另算。
哨长一级,月俸二十四两,不仅有布匹粮食,还格外有柴薪补贴等等。
林文远是队官一级了,月俸禄六十两,福利与哨官也是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还能拥有卫兵和通信传令等贴身的辅助兵。
这个定级标准,其实已经是公布了,也就是说,林文远在未来赚的银子,一个月就等于是以前军户人家一生一世才能赚的到的数字。
一年所得,加上福利补贴,胶东一个拥地千亩的地主,一年净得,也就是这个数目了。
这般高收入,大明的官员根本难以想象。
当然,他们可以贪污,文官侵吞地方杂费,盘剥百姓,有各种灰色收入。武官则是吃空额,侵吞军饷,把军械倒卖掉,甚至连马的豆料都不放过。
第429章 涨工资(3)()
大明营兵的铠甲烂,兵器差,马匹瘦弱甚至毙亡,这里头都是有学问的。
张守仁觉得,朱元璋指望人人都是圣人,指望人中混出头来还过苦日子的想法实在是无厘头,他对自己的儿子十分大方,亲王郡王镇国将军奉国将军一路下来,最低等的宗室按明初的标准都不弱于最高的一品当朝,这样巨大的不公平直接导致明朝无官不贪,潜规矩盛行,吏治败坏不说,军队的战斗力就不提了,十分的悲催。
后世人总以为汉唐强,宋弱,明清的版图都不小。
其实明清之季,封建末世,处处都是没劲,除了明初时动辄五十万军队规模的动员农兵,也就是卫所兵外,到了明朝中期,整个国家的战斗力就不行了。
主要是财政破产,军户逃亡,又没有动员能力,卫所兵平时要种地,战时还要自备刀枪去打仗,宁有是理?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才是怪事。
从土木之变的也先,到嘉靖年间使得京师的俺答汗,蒙古人已经穷的连铁制弓箭都快没有了,一样在明朝北部边防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浪潮。要不是明中期痛定其思,开始募集边军,怕是早就撑不住劲,要被人家经常打到京师脚下了。
就拿现在闹的欢腾的满清来说,起家是全旗才不到七万丁,真正的战兵不到两万,披甲兵不到一万的小部族,这样的一个部族,在汉或是唐,一个边郡太守就搞定他们了,明朝却是动员大军之后还是一败再败,从这通古斯部落造反时开始,一直打到现在,明朝在辽东战场损失了数十万计的军队,光是总兵级的将领就战死了不知道多少个,除了马匹粮草铠甲兵器的损失,还有数千计的大炮,数千万两的白银,加上数百万的民众被屠杀!
一个号称强大的庞大帝国,西部防线始终未出甘肃,西域是什么样从头到尾没见识过,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