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应元等人登台,即便是他自己也只是认为是走个过场,如果能入阁才真叫一个笑话。
“浙江总督杨旭杰、山西布政使韩克耀、山东巡抚任立柱湖南提刑按察使冯国治”
至此,参与本次竞选阁辅的二十九位大臣名单已经确定,京官总计占了十八位,外放官员十一位
朱慈炯放下手里的名单,道:“本内阁选举拥有投票权的至少也是正四品官员,但自第二届选举直至以后,选举权将扩散直整个官场,甚至于民间没有官身,但德高望重之人,各行各业的翘楚之辈,都会拥有选举权,朕的目的只有一个,要为大明甄选出真正得到官场赞誉,得到民间支持的好官来主持国之大政,在座诸位若是想在有生之年真正做一位能够与民称颂的好官,那么不管你如今身处何职何位,当好自为之,现在大选开始!”
六十名宫女分成三十列,如穿花蝴蝶一样走向投票坐席,一半持红箱一半持蓝箱,脸上带着羞涩,每当一名官员将号牌投入箱子里面,两名宫女都会甜甜一笑,然后微微一福走向下一位官员。
不多时,投票席上的官员便完成了投票,三十只红色箱子被放上高台,丁卫甲亲自监票,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将红色箱子一一打开,然后整理在一起后,躬身道:“万岁爷,监票已完成。”
“唱票吧。”朱慈炯吩咐道。
丁卫甲领命,拿起第一张号牌,将号牌上的数字给唱票的太监看了一眼以后,唱票的小太监便扯起嗓子道:“陈邦彦一票。”
唱票结束,又有一位小太监从丁卫甲的手里接过号排,展示给在场的官员验证,以示公允,另给一人在陈邦彦的名字下面记上了一笔。
“高弘图一票”
“杨旭杰一票”
“余煌一票”
“”
“高弘图一票”
“高弘图一票”
整个唱票过程进行了接近半个时辰,在场拥有投票权的六百五十三位官员其中有五十九人选择弃权,四百九十四张投票有效!
最终高弘图以得七十八票获得第一,继续连任次辅,王永吉得五十六票第二,陈邦彦四十一票第三,陈子壮三十八票第四,侯峒曾三十六票第五,韩克耀三十三票第六,任立柱三十二票第七,余煌二十九票第八,姜曰广二十六票第九
出人意料的是阎应元居然得了二十二票排第十一!可见这几年以来,阎应元负责维持金陵治安成效卓著,因此让不少官员消除了对其的成见。
至此,大明朝历史上极具代表意义,对后世产生无比深远影响的第一届内阁选举圆满告终,原内阁八位辅臣七位连任,史可法首辅之位,高弘图的次辅之位原封不动,姜曰广黯然出局,山西布政使韩克耀、山东巡抚任立柱进入内阁,大明新一代领导班子暂且定型。
姜曰广对于自己出局并不意外,尽管他票数名列第九,可仕途差不多已经终结,即便九位阁臣有人因各种原因退出,替补入阁的多半也将会是排在第十位的冯国治,值得一提的是排在第十一位的阎应元,如果不出意外,高弘图多半任不满这一届辅臣,那么阎应元也就有了入阁的机会,这对于大明历史上来说,无疑将是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高弘图满心激动,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不仅会继续待在内阁,甚至票数能得第一,还能担任次辅这样的要职,这无疑说明一点,他高弘图这几年的努力,满朝官员有目共睹,这是对他政绩的最大肯定,也让他的仕途变得更加完满。
至于两位新晋入阁的大臣,韩克耀必然要卸去山西布政使一职,任立柱同样会免除山东巡抚,但大明内阁辅臣多有兼任,只不过在朝中兼任何职,就要看史可法的举荐和天子如何安排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顺巢(上)()
夜色如同一块黑色的幕布笼罩在乌拉尔城外上空,顺军绵延十里的营地里面一堆堆篝火升腾,将整座大营照耀的犹如一条泛着火光的长龙。
李自成中军大帐内,气氛沉闷而压抑,坐在帅位上的李自成脸色阴沉的仿佛似要滴出水来!
丧家之犬的日子他这几年实在是过够了!
李自成这辈子遭遇过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不计其数,最惨的时候,甚至于十几万人马被杀的只剩下十几位忠勇追随在侧的亲卫,但大明吏治腐败,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即便只剩下十几人,他都不曾绝望过,因为他很清楚,大明已是穷途末路,三百年朝代更迭,他就是应命而出的盖代雄主,只要振臂一呼,自有大军景从!
事实也是这样,当他再次出山,短短几个月时间便能再一次拉起数万直至数十万敢战之士,征河南、平湖北、定陕西,大大小小数十上百战,期间虽有大胜亦有大败,但属于他的地盘再也不似几年前那般得而复失,击溃孙传庭以后,大顺军威如日中天,出潼关以迅雷之势抵定山西,随后便进兵帝都,二日而定,他的人生亦由此攀升至巅峰!
然而他的好运气似乎也到此为止了,目光短浅的刘宗敏为了饷银而追赃,得罪了整个北直隶、山西等地的士人豪族,直接导致吴三桂的降而复叛!
一想到吴三桂,李自成就恨的咬牙切齿,端起面前的酒碗一饮而尽,重重拍在桌子上面,若非这个狗贼引虏入关,他何以能有一片石的惨败!如果没有如狼如虎的满清精兵入关,他又怎么可能将已经到了手的半壁江山得而复失!
满清八旗虽然强悍,李自成自问不敌,可满清才多点人马?他李自成再不济也可以南下夺了残明的社稷,最后与鞑子分江而治,照样做他的逍遥帝王!
大顺与满清鏖战数月,虽胜少败多,八旗铁骑的战力也确实让他感到恐惧,以至于满清破灭潼关,兵锋直指陕西的时候,他为了保存实力南下定鼎,只能选择亲率十三万人马逃离洛阳,谁又能想得到,往日里在他眼中孱弱的如同绵羊一般的大明,陡然间化作了一只斑斓猛虎,几口下去便将不可一世的满清恶狼撕咬的遍体鳞伤,最后不得不买命如同被打断了四肢的恶狗一样逃出了关外。
如果说满清八旗的战力让李自成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是恐惧,那么大明新军展示出的军力直接就让他感受到了什么是绝望,李自成直到今天也没能想明白,原本不堪一击的明军怎么突然间摇身一变成了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若是他举着反旗征战四方的那些年,遇上的是如今的明军,他怕是连十条命都丢了,难道仅仅是因为大明换了一个皇帝,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天子?
他曾嘲笑过满清拿银子买命是怂包软蛋,但当大明新军的枪口对准大顺之时,他才发现自己鄙视的满清作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一直让他引以为傲,甚至觉得硬撼都未必会输给八旗的老营弟兄,在大明新军的跟前跟纸糊的一样一击即溃,最后若不是那个小皇帝觉得他还有些许利用价值,或许此刻的他就是金陵城万民祠前的一尊铸像!
同样为了买命,买一个能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赔偿给大明的银子数以亿计!然后连正眼看一看大明新军的胆量都没有,便仓皇逃亡西北,最窘迫的时候甚至到了连军饷都发不出的地步,圣武小儿让他去抢逼着他去抢,那他自然要抢!
宁夏、甘肃、青海乃至新疆半部,处处都能看得见大顺军肆掠无忌的身影,四大地域千年浩劫!大军过处,三光不留!
抢到了足够的粮食金银,编练了五万精壮新兵,征用了二十万民夫,大顺声势复振,威势更胜从前,然而李自成甚至连回头看一眼中原的勇气都没有,在他眼里二十万大军确实是兵强马壮,可面对大明新军何异于土鸡瓦狗!
更何况,李自成心里更清楚的是,大明自圣武小儿登基之后,民心尽复,想要再如往年那样摇旗呼应以至百姓景从,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他敢自诩实力强劲杀回中原,基本上与虎口送食,自寻死路没什么两样
所以,李自成几乎没有任何考量,在抢抱掠足以后,大军继续西进杀入哈萨克汗国境内,目的和张献忠别无二致,就是要寻一处根本之地立足恢复社稷之基。
哈萨克汗国乃是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所创,只不过早已脱离金帐汗国,两百年来,术赤的子孙亦早已不复祖先当年之勇,李自成有绝对的信心凭借大顺军的军力,足以由东至西一路贯穿,杀向更遥远的西方,找到一块远离大明的地盘立足!
一开始也确实如李自成设想的那样,一路高歌猛进,正面之敌几乎被顺军摧枯拉朽一般击溃,一年多时间内,顺军大小数十战皆是势如破竹,直到圣武三年七月,顺军纵横数千里,于杰兹卡兹城外终于遭遇哈萨克汗国主力!
那一战整整厮杀了十三日之久!肆意横流的鲜血将杰兹卡兹城外十里地面侵染成了血色的汪洋,六万大顺将勇伏尸荒野,三万将士伤重不治!哈萨克汗国十五万主力被歼灭,汗王被李自成提刀亲手斩下了头颅!
李自成这一辈子身经百战,苦战、恶战经历不计其数,但也从没有一战如此战一般惨烈,战果极其辉煌,战损同样巨大,军力元气大伤,杰兹卡兹城内城外宛如死域阴曹!
休整了整整半个多月,李自成继续提兵西进,圣武三年十二月于恩巴城外再次遭遇大军伏击损失惨重,尽管最后将哈萨克汗王之子请援而来的大军尽数诛灭,大顺国力、军力亦是一蹶不振,所余战兵已然不足七万!
以此战力想要在远离大明的异域他乡站稳脚跟,甚至立足建国非是不能,而是压力如山峦一般巨大!
第五百五十九章顺巢(中)()
“喝酒!”李自成端起再次被筛满的酒碗喝道:“大明朝的圣武小儿背弃前诺想要将本王赶尽杀绝,本王就是死,也要将也要让他让他”
李自成愣是没将让朱慈炯怎样说出口,实在是没那么大的底气,为了让朱慈炯放大顺一条生路,他自去帝号继续称王,赔了一亿两白银,按照朱慈炯的要求将宁夏、甘肃、新疆的各大部落几乎斩尽杀绝,现在已经跑到了大明万里之外,为此,他的老营弟兄折损过半!他妈的!朱慈炯小儿竟然还不肯放过他!
几日前,一队号称是大明近卫军的军士进入大顺军营,当着大顺数十文武的面,让其立即交出崇祯帝后,真他妈活见鬼,他从头到脚都没打算置崇祯老儿于死地,崇祯自己要寻死,他可是亲眼见到崇祯老儿在自己面前抹了脖子,自己还依礼将其葬入田贵妃地宫,对一代君王可谓仁至义尽,现在找他要人?还他娘活的!这不是欺人太甚又是什么!
细作?高杨岗?高一功的族弟?真是活见鬼,大明帝都如今离他十万八千里,他哪来的鸟心情去派细作打探情报,没有出大明境之时,他倒是时刻关注金陵的一举一动,而现在他只关注驻扎在新疆、甘肃、青海的三支大军,毕竟大明要想对他动手,这三支大军必有异动!
至于高一功的族弟更是无稽之谈,高一功的妹妹可就是他的王妃,高一功如果有这么个族弟,王妃岂能一无所知,这在李自成看来,完全就是明朝小皇帝为了讨伐他而找的借口!
但如今大明的手指头比他的胳膊大腿还粗,限他一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