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好孩子-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岂能向他效仿,向你陶应jiān贼低头?”

    陶应拉下了俊脸,看着刘威哼了一声,道:“小子,你狂,也够硬气,很好,既然你想硬气到底,那刺史就成全你推出去砍了,首级挂到辕门上示众”

    “诺”早就看刘威不顺眼的徐州士兵轰然答应,刘威也不说话,主动站起身来转身就走。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帐外忽然又冲进来了一人,却是陶应这番出兵的随军主薄陈应,手里拿着一道信满脸焦急,与刘威刚一擦身而过就迫不及待的大叫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公孙瓒乘我军主力南下之机,突然出兵四万偷袭琅琊,莒县失守,琅琊相萧建下落不明,生死不知骑都尉昌豨将军率军前去救援,也被公孙瓒部将赵云一枪刺死”

    “什么?”陶应猛的跳了起来,惨叫声中还尽是惊惶,刚与陈应擦身而过的刘威则面露狂喜,心中尽是幸灾乐祸,“哈你陶应小贼也有今天?公孙伯珪袭你背后,你的主力又尽在淮南,我看你怎么办?可惜,我是没机会看到你陶应小贼滚回徐州的狼狈模样了。”

    刘威少将军似乎悲观了一些,当他被押上了法场,按跪在了行刑台上时,之前持告急的陈应又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先是高喊刀下留人,然后又命令士兵给刘威松绑,毕恭毕敬的把刘威重新请回中军大帐,刘威心知有异便也没有推辞,只是昂首挺胸的随着陈应回帐,再次去见陶应。

    第二次与刘威少将军见面,现实主义者陶副主任就象换了一个人,不仅不再对刘威威逼利诱,还让士兵准备了酒宴盛情款待刘威,同时又一口一个抱歉的认错,说是自己适才言语无礼,把刘威少将军当成了杨宏长史那样的卑鄙小人亵渎,对刘威少将军多有冒犯,请刘威少将军千万不要见怪。

    刘威嘴上虽然强硬,心里自然也不愿年纪轻轻就小袁三公丢命,这会见陶应态度和蔼亲切,便也和陶应客套了两句,然后又说道:“威一败军之将,蒙使君厚恩不杀,威不胜感激,但在下还是那句话,刘威一家世受袁公大恩,虽粉身碎骨,也难报主公大恩之万一,绝不会做出背主负恩之事”

    “少将军误会了,适才冒昧试探。应已知少将军乃忠义无双的英雄豪杰。又怎敢再说招降言语冒犯少将军?”陶副主任的嘴巴象涂了蜜一样的给刘威连戴高帽,然后话风一转,很是亲切的微笑说道:“其实少将军误会陶应还有一点。陶应这一次兵南下,其实并不是了淮南土地城池,更不是了成心与少将军的主公左将军袁公敌对。而是了一件朝廷大事而来。”

    “哦,敢问使君是何朝廷大事而来?”刘威心里冷笑着问道。

    “玉玺,传国玉玺。”陶应倒也爽快,很是坦白的说道:“想必少将军也知道,两年前应从乱臣贼子手中夺回了朝廷玉玺,想归还天子,无奈道路不通,只得拜请尊主袁公代劳,不料两年过去。玉玺竟然还没有归还到天子驾前,应遣人交涉,使者也被袁公斩杀。应一怒之下这才兴兵淮南。其意也不是了淮南土地城池,只是想夺回玉玺交还天子。略尽汉臣之责。这一点,还请少将军千万明查。”

    “说得还真是好听。”刘威心里更是冷笑,还忍不住讥讽了一句,“原来是这样,陶使君可真是大大的大汉忠臣啊。”

    “大汉忠臣不敢当,略尽汉臣职责而已。”陶应就好象没有听懂刘威故意加重的语气一样,很是豪爽的一挥手,又满脸微笑的说道:“少将军,陶应这次出兵的来意你也知道了。了大汉天下的繁荣稳定着想,也了淮南两郡的万千生灵着想,应想请少将军帮一个小忙,把陶应的信带到寿chūn呈献给袁公,让袁公知道,只要他将传国玉玺归还于我,或者答应立即将玉玺归还到天子御前,那么陶应马上率军退出淮南,归还之前攻占的所有淮南土地,从今往后,徐州与淮南永结盟好,永不相犯”

    “只要我主把玉玺交还天子,使君就立即退出淮南土地?”刘威脸上惊奇,心里则在暗暗欢喜,暗道:“好,看来陶应小贼后方形势危急,不得不准备撤兵退走了。”

    “那是当然。”陶应连连点头,笑道:“其实要说起来,应还是左将军公路公的嫡亲侄女婿,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当然应该和和气气的说话,所以只要左将军答应把玉玺归还天子,那么陶应马上就退出淮南土地,还可以和左将军重新缔结同盟和约,两家联手,共讨天下逆贼。”

    “使君既有此意,那何不直接遣使与我主联系,偏要刘威代劳?”刘威有些疑惑。

    “两个原因。”陶应苦笑答道:“第一,左将军上次斩使毁,已经断绝了与我军的一切联系,我军使者无法将信呈交到左将军面前。第二,在下一时冲动,杀害淮南将士过多,深入淮南土地太深,已与左将军结下死仇,贸然求和通好,只怕左将军难以相信。所以没办法了,应只能是先释放少将军证明通好诚意,再请少将军辛苦一趟了,了淮南万千百姓免遭战火涂炭,还请少将军千万不要推辞。”

    “这个……。”刘威佯做犹豫,片刻后才点头说道:“既然陶使君有此善意,那么了淮南百姓免遭战火荼毒,在下就替使君走上一趟,把陶使君的信呈献到主公面前,也把使君的原话转奏给主公,就是不知使君让在下何时动身?”

    “事不宜迟,应这就准备信,派人保护少将军立即北上,赶赴寿chūn拜见袁公。”陶应很是心急,然后陶应又微笑着补充道:“哦,对了,再请少将军转告袁公一句,陶应素来言而有信,说了退出淮南就一定兑现诺言,回师途中,陶应也会尽力约束队伍,不会再与袁公麾下的将士冲突,但如果袁公不肯罢休,执意不肯答应把玉玺归还天子,甚至还出兵追杀或者阻击,那么……,陶应奉陪到底”

    刘威心头一沉,知道陶应是在让自己jǐng告小袁三公别耍花样,但是了尽快脱身,刘威还是默默点头答应,当下陶应立即让陈应拿来早已备好的求和信,又安排了一队轻骑保护和监视刘威北上,rì夜兼程的赶赴寿chūn送信,还亲自把刘威送出了徐州大营,目送刘威离开。也是到了刘威在徐州骑兵保护下走远的时候,始终陪伴在陶应旁边的陈应才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公,这就行了?袁术会上当吗?”

    “事起仓促。袁术是否会中计。我一时也拿不准。”陶应坦白答道:“不过没关系,反正我的目标不是袁术的主力,只是大耳贼三兄弟。我可以肯定袁术至少会将信将疑。也说什么都会出兵试探一下,不会让攻打曲阳的队伍立即撤回寿chūn,接着我可以更加肯定。只要袁术出兵,被推在最前面的肯定是大耳贼的队伍拿一个无关痛痒的刘威换大耳贼三兄弟,值得了。”

    …………………………

    陶副主任在揣摩上意这方面很有经验,对小袁三公的心理分析得确实仈jiǔ不离十,一天多后,当刘威回到寿chūn向小袁三公呈上信,并且说明情况与合肥大战的经过后,小袁三公愤怒援军又败之余,面对陶应出的求和条件。难免又是将信将疑,无法分辨是真是假。

    还好,小袁三公麾下还有几个明眼人。听完了刘威的奏报。又轮流看完了陶应的亲笔信,长史舒邵毫不犹豫的就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主公,此乃陶应小贼的诱敌之计,万万不可中计陶应小贼既已攻破我军的庐江援军,下一步肯定是回师北上,攻打寿chūnyīn陵,避免攻城苦战,陶应小贼便设此毒计,想诱我军主力出城野战”

    “仲应先生言之有理,主公万不可轻易犯险。”兖州刺史金尚也站了出来,附和道:“刘威将军刚被押出大帐问斩,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公孙瓒袭取琅琊,世上那有如此碰巧之事?况且合肥之战刘偕将军惨败,后续援军暂时已无指望,寿chūn安危着想,主公更应该慎之又慎,切不可弄险出兵,赔上守城主力。”

    “是吗?”小袁三公益发的将信将疑,迟疑道:“可如果此事不假,吾岂不是错过了一雪前恨的难得良机?”

    “主公,君子报仇,十年……,咦?”主薄阎象也想劝小袁三公莫要弄险,但话没说完又忽然打住,心里也开始琢磨,“慢着,这是一个好机会啊,我如果错过了,以主公的sè厉胆薄,再加上舒仲应和金元休的糊涂,淮南很可能就要更进一步的引狼入室了。”

    “阎公何yù言又止?”小袁三公还真是很少见到阎象如此迟疑,便主动说道:“阎公有话可以直言,无须忌讳。”

    “诺。”阎象答应,改口说道:“主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虽然如此,但错过战机,更是悔之莫及依臣下之见,公孙瓒乘虚出兵袭取琅琊,未必是假,那陶应小贼借口公孙瓒切断马路背盟弃义,不仅撕毁了与公孙瓒的盟约,还成了袁绍女婿,那公孙瓒与袁绍不共戴天,又岂能不恨陶应小贼入骨,一旦探得徐州空虚,又岂能不生出趁火打劫的心思?所以依臣下之见,陶应jiān贼后方生变,未必是假”

    “对,对,孤也是这么想。”小袁三公连连点头,道:“且不说孤与公孙瓒缔有盟约,孤的淮南告急公孙瓒理当出手相救,就说陶应小贼的背盟恶行,也足以让公孙瓒出手袭他背后”

    “阎大人,你是在说笑吧?”因刘皇叔的事已经和阎象反目成仇的舒邵冷笑起来,大声冷笑道:“我军细作探报,袁初的大军都已经攻进了幽州腹地,袁初的长子袁谭也兵屯平原,公孙瓒自顾尚且不暇,又上那里找四万军队攻入徐州?”

    “舒大人是否忘了,袁初的腹地也有黑山张燕这个隐患,且北部还有乌丸强敌?”阎象同样大声冷笑,强词夺理的说道:“况且公孙瓒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仅部将田楷在青州便有雄兵数万,忽然南下攻陶应jiān贼不备,有何难哉?”

    见阎象如此强词夺理,舒邵当然是勃然大怒,立即开口反驳,阎象却懒得和这个糊涂虫理论,只是又转向小袁三公说道:“主公,臣下也并非怂恿主公弄险,陶应小贼素来jiān诈,公孙瓒入寇徐州一事,目前亦难辨真假,主公是应该慎重上。但亦无妨,臣有一计,既可使主公既不必出兵冒险,又可分辨事情真假,相机行事。”

    “阎公有何妙计?快请道来。”小袁三公大喜问道。

    “主公可命桥蕤、雷薄二位将军接手攻打曲阳的战事,让刘备兄弟南下拦截陶应小贼回援曲阳,此事真假立辨。”阎象yīnyīn的说道:“刘备兄弟南下与陶应小贼交战后,若能取胜固然最好,若不能胜,桥蕤和雷薄二位将军也可以从容退回寿chūn和yīn陵守城。”

    “届时,如果陶应小贼放弃曲阳、当涂两城径直渡河北上,退回徐州,那么不用说,公孙瓒入寇徐州一事必然不假,主公可相机行事,或是出兵追击,或是联手公孙瓒夹击陶应小贼,一雪前耻当然了,如果陶应小贼攻破刘备之后不肯退出淮南,又出兵攻打寿chūn或者yīn陵,那么也不用说,公孙瓒入寇徐州一事完全是子虚乌有,但我军守城主力毫无损失,照样可以继续坚守待援”

    “妙计”小袁三公大喜,鼓掌道:“就这么办,让刘关张三兄弟领兵南下,去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