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强沿江的工事防御。

    还是情报工作的问题。

    东北军在很多地方的故意暴露兵力和组织渡江工事的准备,让曰本满洲陆军也连续错估了东北军的强渡点,主要防范的地区是丹东和义州,直到一周前,曰军才意识到东北军最有可能的渡江点是河口岛。

    驻守朔州的第五师团在过去的几天中大量调动至河口岛对岸的沿江防线,以及在周边的高地驻防,重新建立炮兵阵地。

    负责在这里渡江的是第三步兵师和第十四步兵师,后续跟进的部队是第十五步兵师和七个新编团,同时有六个民兵团协助第一工兵旅负责搭建两条浮桥。

    因为曰军不能过早的暴露炮兵阵地,从江堤到河口岛的四座沙袋桥早已搭建起来,在岛上修建的防线则设置了三十多个机枪堡垒,在渡江时可以对南江岸实施军火压制。

    渡江时间就在眼前,宋彪到河口岛上的时候,已经两个民兵团的六千多名民夫在工兵科尉官的带领下,协助工兵旅准备着修桥的材料,仅仅是沙袋就准备了十几万袋,足够在六百米宽的江面上搭建两千个临时桥墩,足以保证四个浮桥通道同时修建起来,而这样铺设的临时桥梁即便遭遇曰军炮袭也能快速修复。

    在江面上,一千多艘大小不一的木船和汽轮停泊在江边,正在等待最后的总攻时间。

    天空已渐渐显露出灰白色的光华,晨光微熹,朦胧的光亮中,宋彪站在岛边的堡垒中用望远镜观察江侧的这些船只,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真正的大渡江战役,规模会超出曰军预估的几倍,而后续参与进攻的部队数量以及火力和装备水平,包括其他各个方面都会大幅度的超出曰军的预估。

    曰军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东北军,只用一个师团扼守朔州,如果是一种正确的战术部署,曰军在朔州只需要一个步兵联队,即便被进攻,也可以快速后缩,将主力聚集在中朝铁路的两侧,利用海军威慑东北军,沿海遏止东北军的强攻,并且逐步后缩整个防线,将主力集中在平壤地区决战,拉大东北军的补给线,因为军队的规模越大,补给越困难,补给线越长,被打败的概率就越大。

    此时的曰军即便想调整战略也来不及了。

    距离最后的炮袭和渡江只剩下二十分钟,宋彪在随行官兵的保护下离开了河口岛,回到前线临时指挥部的苏甸屯。

    曰军最初未能预估到东北军会在河口岛强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河口岛北岸的中国领土这一侧都是群山峻岭,只有苏甸屯这样一个小屯子被群山环绕。

    东北就是这样,有山就山沟子,有山沟子就有屯。

    从宽甸到苏甸,中间还有毛甸、永甸等几十个小屯子,几十里方圆都是这样山岭和山沟交错之地,而东北军选择在这里强渡也是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隐藏军队。

    有编号的各个师是曰军情报关注的重点,自然不可能隐藏起来,但东北军真正兵力规模最大的巡防军各支队重编为中央陆军的新编团后,长期在山林里训练、驻扎的这些部队可以很轻易的隐匿起来,让曰军难以觉察。

    在苏甸的指挥所里,通信员来往不断,超过二十台的无线电报机不断接收着来自京师和本溪指挥总部的各种新情报,在朝鲜秘密活动侦察的情报队、间谍也不时的发回情报,其他各分支部队则通过电话汇报最新的情况。

    曰军满洲陆军总司令官大岛义昌的水平相距大山岩和儿玉源太郎那样的人总是有差距的,如果不是因为黑木为帧和野津贯道的战亡,以及奥保巩是非长萨系出身的陆军大将,这个总司令官的位置真的轮不到他。

    大岛义昌完全被东北军的虚假情报和自己的判断混淆了思路,错误的判断了东北军的整个作战规划,以至于将第五师团孤零零的安置在朔州这种前线,表面上第三、第五、第六师团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相互支援态势,实际上因为山地延绵的问题,想要支援第五师团是比较困难的。

    宋彪的对策是将西线集团军分成两个集团军,同时做出强势的进攻态势,但在情报上,有意识的泄漏了进攻新义州,沿路夺取铁路的计划,重演曰俄战争的辽阳会战旧局,通过切断铁路,攻占定州,将驻守在朔州和龟城的第五、第六师团包围起来,切断这两个师团的退路,逼迫曰军主力大规模北上救援,而东北军则利用泰川郡、博川的丘陵地形和大宁江建立庞大的工事阻截曰军主力,在这一带重演一场辽阳会战,通过防御作战消灭曰军主力部队。

    这个情报和各种表面上异常逼真的部署简直就是非常之宋氏风格,让大岛义昌和曰军信以为真,迟迟未能调动第六师团北上支援第五师团,同时将满洲陆军第一军仅有的一个预备旅团派上新义州。

    实际上,这个方案是一半对,一半不对。

    总之,宋彪的战略布局将会极大超出曰军所能想象到的范围。

    天色渐亮。

    从长甸到永甸连绵二十里山岭间,各地隐藏着的火炮突然开始发力,超过1500门的身管火炮集中对沿江防御工事进行覆盖式的强攻打击,沿江对岸部署的加农炮也随之发力,甚至连河口岛上也不断发射一些炮击炮弹。

    第五师团曾经是真正的钢军,在被灭一次之后,主力丧尽,军官大规模从其他后备师团抽调,实际作战力已经不如以前,此时由福田雅太郎中将担任第五师团的师团长,但福田雅太郎中将并不在防线上,负责镇守沿江防线的是第9旅团的旅团长山田隆之少将。

    突然迸发的大面积炮袭让正在指挥所附近的山岭上,用望远镜观察阵地的山田隆之少将吓了一惊,距离他只有几百米的沿江岸上在一瞬间就被一千余发炮弹所覆盖,四公里长的江岸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据守点都在打击范围。

    只是听声音,山田隆之都能确认敌军的火炮不仅多,威力还更大,射程更远,口径差别较大,3英寸、4。8英寸和更大规模的150mm口径重炮都有,大约分散成十四个炮兵阵地进行强攻,在如此数量规模的火炮之前,本方的火炮是绝对不可开火的,因为一旦开火暴露阵地就会被迅速压制,甚至是直接遭到毁灭式的反击。

    这样的情况山田隆之彻底的震惊了,他忽然觉得对手的实力简直高出第五师团和曰本满洲陆军几倍,这仗根本就无法打下去。

    山田隆之急忙打电话给师部直属的第5野炮兵联队,让联队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予以还击,但就在他让牧达森一副官给师部发电的同时,东北炮军的炮火开始跟随口径的不同向阵地内侧延伸,迅速波及到了第5野炮兵联队的阵地,虽然位置不够精确,还是将第5野炮兵联队和山田隆之惊出一身冷汗在连续十几轮的炮袭之后,东北第一炮军的火炮攻击逐渐从最初的攻坚、覆盖扩大到纵深攻击,对整个沿江防线工事和山地防线进行毁灭式的压制,而东北军就在曰军的眼皮之下大规模渡江,同时派出几万名民兵和一个工兵旅修建浮桥。

    山田隆之是那种绝对不怕危险的将领,他就冒着风险站在指挥所附近的山坡上观测局势,透过蔡司公司的望远镜,他所能看到的这种大阵势让他无比惊悚。

    东北军同时修建四条浮桥的架势实在是太猖獗和疯狂,而第九旅团根本无法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北军冲过来。

    只是几分钟而已,山田隆之就彻底死心了,他知道自己今天恐怕是要横着回到神社了。

    他回到几十步开外的指挥所里,给上级福田雅太郎中将打电话。

    接通之后,山田隆之少将简明扼要的将情报汇报一番后,和福田雅太郎师团长禀告道:“师团长阁下,很遗憾的要和您死在不同的地方了,也许在您派兵支援之前,我部就将全旅一起覆灭了,所以请您尽快放弃死守朔州的打算,将部队收缩回龟城同第六师团汇合,务必守住龟城,支那军的作战规划必定是以为突破口,一路进攻定州。”

    “这种事可不要你来教训,山田君,请务必竭尽所能,天皇会庇佑皇军和国运的。”

    福田雅太郎中将显得有那么些冷淡,确实觉得山田隆之说的太多了,现在可不是显示自己是事后诸葛亮的时候,没有听到1500门火炮同时鸣响的他,实在有点不能理解山田隆之此刻的绝望。

    强大的火炮部队让整个渡江战役显得异常顺利,第5野炮兵联队被迫的几次反击都被东北炮军迅速压制,不管是精度、射程还是威力上,第5野炮兵联队的38年式75mm山炮实在不是三英寸野炮和122mm施耐德野炮的对手,很快就被不知道从哪里打来的密集炮弹压制住。

    看着对岸向蚂蚁一样不断涌来船只和民兵,将四条浮桥都同时向前推进,而自己的前沿阵地则根本无法动弹,一丁点的火力压制都难以做到,山田隆之就只会感觉到更深的悲壮。

    他不是为自己难过,而是觉得他们真是太蠢了,居然会挑起这样的战争,此前一直就不知道东北军有这么多的身管火炮。

    战争就是这样,强横的实力总是能够压倒一切。

    战争中的事情,很多时候也都不以意志为转移,强就是强,弱就是弱,强十倍就是强十倍,根本不是靠某个人的意志就能扭转的。

    很有前途的山田隆之君已经失去了任何有可能的应对之策,虽然他并不是秋山好古、儿玉源太郎那种异常聪明的人,但也知道曰本陆军又一次的要完蛋了。

    陆军这种东西,从来都是火炮决定一切的家伙们。

    对手的火炮不仅多出几倍,火炮的质量和口径也有着绝对的优势,甚至连炮兵的训练和指挥水平也是第一流的,至少超过了山田隆之所认知的曰军水平。

    这真是完蛋了。

    在山田隆之君心灰意冷之时,东北军第三步兵师的全体将士们却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在第十四步兵师的掩护之下冲上了岸,攻入清城,沿岸向东横扫。

    一旦让第三步兵师上岸,就等于是让老虎进入了山林,让猎豹狂奔了起来,曰军第9步兵旅团在两侧高地和中间的防线上所修建的沟壕防线根本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

    相对于曰本海军,曰本陆军简直是不思进取的典型,而这一点的很多原因也要归罪于曰本海军在军费上所占据的惊人比例,不是只有海军需要高额的军费,没有充裕的军费,陆军也无法将新的战争理论落实于实践行动中,甚至连支撑新战争理论的新式装备也无法引入。

    理论决定实践,如果连普法战争时代的军事理论都还没有吃透,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陆军时代,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会被时代迅速的抛弃。

    双方在作战理论上的差距几乎在第一瞬间就被暴露出来,东北军所贯彻的炮步协同作战理论已经极其深入部队的各项作战细则,被每一名士尉官所熟悉和掌握。

    炮火向前延伸,各排的迫击炮班提供点式强攻和支援,正面是机枪的压制,两侧是用波普宁冲锋枪的突击和侧翼包夹,战术从小的地方渗透,就像是肥皂水渗透到海绵里,每一点点滴滴的渗透和突进就形成了整个步兵师的多个主力团的推进,以及曰军第9步兵旅团的节节败退和失守。

    双方在理论和装备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