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洋军那是一路跑的很欢,逃到安阳寻求袁世凯复出,袁世凯当然想复出,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不对劲,立刻让段祺瑞宣布起义,先乘机利用手里的兵力占据河南、山东两省坐观局势变化。
他们一宣布起义,问题就麻烦了,蔡锷刚带着第一骑兵师追到安阳,北洋军第二镇、第三镇残部、第四镇和第五镇就宣布起义,因为只有第二镇在安阳,蔡锷就派兵将安阳团团围住。
袁世凯则亲自给宋彪发电,第一封电报是希望宋彪手下留情,给北洋军留一条活路,第二封电报则是很干脆的恭贺宋彪称帝,称宋彪为皇帝。
此时的袁世凯并没有真正的急于复出,继续藏身在段祺瑞的身后艹控北洋军剩下三镇半兵力,这个时候的北洋军倒也没有了此前的实力,辎重丢弃殆尽,让宋彪白捡了两个炮兵旅的装备。
1910年的8月份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年,各地还有一些省没有宣布起义,也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新政斧,宋彪在通州自建的中华帝国暂时控制着东三省、直隶、山西、江苏、浙江、湖南、江西,其余各省虽然宣布起义,却还没有承认他这个皇帝和中华帝国,大家都建立了各省的革命军政斧,革命军政斧之内犬牙交错,同盟会、光复会、地方乡绅、旧官僚之间相互争夺权力。
光复会的特点是全国都有分布,此时自然是迅猛扩张,各路地方势力鱼龙混杂的纷纷要加入,急于稳固新帝国的宋彪也只能听之任之,只是他明白自己必须吸收两个人的教训,一个是袁世凯,另一个是孙逸仙。
海军的程璧光起义了,迟迟没有承认新政斧。
同盟会占据着武昌、两广和福建,清朝的旧势力把持着四川、贵州、陕甘宁等地区,北洋军控制着河南、山东,各方势力纠缠,表面上都承认宋彪是各方暨主,却又迟迟不愿意公开承认新帝国时代的到来。
英国驻华公使馆倒是真的承认曾经收留过摄政王载沣,但不承认收容了隆裕皇后和宣统皇帝,同时要求为载沣提供政治庇护,双方也在为此争执不休。
各种纠葛之中,八月迟迟没有所谓的中央,混乱的一塌糊涂。
这种情形之下,宋彪自己都不好意思真正的登基称帝,他只能一边通过联络处劝说一部分可以争取到新军承认中华帝国,另一边积极备战。
宋彪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尽可能先将第十军组建起来,用于维持东三省和直隶地区的保卫,任命蒋尊簋为中华革命军第二军的督军,通过海路给第二军提供补给,让第二军尽快稳住江浙三省,湘鄂赣的第三革命军则由张显仁担任督军。
此时的孙文已经回到香港,从香港进入广州,担任广东革命政斧的临时总督,并且积极联络各地同盟会成员,试图另外筹建新的南方革命政斧。
等到了八月底,宋彪将唐绍仪等人召至京师,先在通州建立新的临时政斧,由唐绍仪担任中华帝国临时政斧的临时首相,欧阳赓从旧金山返回国内担任外务大臣。
宋彪此时已经不打算再等下去,将赵庭柱的第一步兵师派至安阳增援第一骑兵师后,他给段祺瑞、袁世凯都发了一封电报,给他们两条路,要么加入帝国政斧,让出京汉铁路的控制权,改驻德州接受第四军整编,要么现在就开战。
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段祺瑞被迫同意接受整编,全军放弃军械,撤离安阳,段祺瑞自己则亲自前往通州,前来拜见宋彪。
段祺瑞抵达通州是9月4曰,这几天,宋彪正在加紧调集军队南下,同时还在密集的和蔡元培、陶成章等人商议组建中华革命党的工作。
在充裕的经费支撑下,光复会在全国有23个分支组织,目前都已经统一合并到光复会中,加上从各省咨议局和立宪派中积极加入到新会员,全国会员总数激增至64。57万人,推选宋彪为新一任的会长,蔡元培、陶成章、唐绍仪、章炳麟、秋瑾、舒方德六人担任常务副会长。
宋彪此时很清楚自己务必要吸取袁世凯和孙逸仙的教训,袁世凯在成为民国大总统后,因为缺乏对明煮政治的认识,一直没有积极在国会中安插自己的议员,也没有推出自己的政党机构,盲目相信自己的军事实力,结果导致袁世凯的政斧和国会完全分裂;孙逸仙组建的同盟会在革命成功后,会员激增,虽然通过联合各省咨议局的成员控制了国会,制定临时宪法,对袁世凯的政斧进行制约,内部同样浮滥不堪,争斗不休。
两个人在政治上的失败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两人同时选择了最为偏激的手段,前者选择开明'***',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直接控制更多的国家权力,后者则选择刺杀政见不合者,以及发起二次护法运动,导致来之不易的民国彻底走向军阀时代。
吸取他们两个人的教训,宋彪选择了一条新路,他还是同意光复会的扩大,至少确保国会议员和大多数的省议员都在光复会之内,保住革命胜利果实,同时再筹建新的中华革命党,在光复会中挑选合格之党员,维持党派的政治素质,逐步通过替换法,从光复会控制国会变成中华革命党控制国会。
这天下午,宋彪将陶成章、蔡元培等六名副会长都召集到办公厅的西花厅里商议组建中华革命党之事,商议具体的党章和政党执政方针、道路。
就在这时,蒋政源从秘书处那边匆匆走进西花厅里,和宋彪汇报道:“总座,段祺瑞已经到了总部。”
宋彪和蒋政源问道:“程璧光什么时候能到?”
蒋政源道:“也到了火车站,我已经派车去接他了。”
宋彪拿起桌上的怀表看了一眼,吩咐道:“等程璧光到了之后,让他们一起过来。”
“是!”
蒋政源应承一声,这就再神色匆匆的走出西花厅。
宋彪回过头,继续和陶成章几个人说道:“光复会和同盟会的矛盾已经非常激化,其实问题说白了,就是支持和不支持我当皇帝的这个事,或者是支持谁管理国家和控制军队之事。过去,咱们和同盟会的矛盾虽然大,可毕竟是一个战壕里的同盟,还能相互忍着一点,现在就已经是大打出手了。现在争斗最激烈的就是福建和湖北,这两个地方的新军和政客之中,咱们和同盟会的力量都差不多,加起来和立宪派、维新派、地方派又各占一半。昨天,湖北新军第八镇内部就大打出手,死了十几个人,福建新军和地方革命军之间也是争斗不休。同盟会这边很阴险啊,他们一边呼吁停止内战,统一建国,又积极下狠手到处搞破坏,还说我们是罪魁祸首。我们在全国的人数占优势,我们控制的媒体报纸也多,我们就必须积极反击,不要怕将矛盾激化,他们才怕。他们将三明煮义喊的很响亮,手底下却全部都是脏事,因为他们和洪门会党结合的最深,对于这些事,咱们要积极报道,不要怕会党。”
大家都是默默点头,唯独唐绍仪沉默不语的想着什么。
舒方德则道:“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主义之争已经是其次,只不过是挂在嘴上而已,如今争的就是各省的控制权和国会的艹控权。我们的八个原则一出台,他们就说要开国会的方式来确定国家体制和宪法,真要开国会,他们又说要重新选议员,实际上就是希望利用国会这条路窃取所有胜利果实。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对方是错的,对方是误国。”
宋彪见唐绍仪不说话,问道:“你怎么想,我们的总理啊?”
唐绍仪匆忙表态道:“总座说的对,舒厅长也说的对。我是这样考虑的,咱们目前占据着大优势,自然希望国家平稳过渡,实施有效治理,包括上海金融风波的问题也需要尽快处理,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通商,可他们却未必这样想。如果我们打起舆论战,他们也打起来,国家恐怕就会彻底分裂。”
宋彪态度很强硬,道:“分裂就分裂,那我就一口气打过去。不是一定要打舆论战,而是他们已经开始打了,不要小看他们,我们的舆论战一定要加快,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和立宪派、维新派的联系工作,统一阵线。中国要想尽快强盛光复,首先还是要保证国家的稳定,国家稳定的根基则在于军事之稳定,以君主制先稳定军事,维护立宪体制,统一发展经济,发展民生,先让国民致富,受教育,再谈国家明煮和普选。各地都要加强舆论宣传,务必打赢舆论战,如果我们现在为了国家的大利益容忍一时,未来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都要受此纠葛,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宁可今年明年打内战,我也要保证中国在未来五十年的大稳定局势。此时没有任何争议的余地。”
面对宋彪如此强硬的态度,大家也无话可说,其实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还是希望避免打内战,除了宋彪和舒方德。
同盟会现在就是抓住舆论,积极要求避免内战,要求以国会的形式决定国家命运,万一给他们用各种手段扳了过去,光复会这边几十万会员就直接都要退出政治舞台,将国会的大舞台全部让给同盟会。
想的美。
宋彪这边是下定决心打内战,而且是积极备战。
六位副会长中,蔡元培和唐绍仪是立场最软弱的,章炳麟、陶成章、秋瑾居中,不希望打革命党派的内战,但也不希望革命成果都被同盟会占据,舒方德则是坚决支持打内战,先消灭军事上的异己再谈国会。
宋彪选择安排唐绍仪当会长,实际上只是看重了唐绍仪相对较为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在大的政策上,他根本无意让唐绍仪控制,这个人也不适合控制大政策。
开完会,宋彪将章炳麟和陶成章两个人单独留下来,让他们尽快组织舆论战的反击,将汪兆铭这个笔杆子从曰本抽调回国,通过中华革命军宣传局和光复会宣传部同时发力,大打舆论战抹黑对手。
即便章炳麟、陶成章支持宋彪打舆论战,但这几位副会长总体还是让宋彪感到失望,他已经决定将汪兆铭抽出来,推上去和同盟会大打政治战争。
满清是推翻了,光复会和同盟会的激烈分裂也成了新的大趋势,根本无法阻挡。
(未完待续)
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
程璧光和段祺瑞是同一天抵达通州,差不多也是同时抵达,两个人在会客厅里一起等着,相互见面才知道是要一起拜见宋彪。
此时的宋彪已经宣告成立中华帝国,并且推出了帝国临时内阁燕京政斧,唐绍仪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欧阳赓担任外务大臣,张康仁担任财政大臣,王宠惠担任法务大臣,蔡元培担任文教大臣,舒方德担任防务大臣,唐元湛担任工商大臣,其他的内阁成员暂时还处于空缺状态,反正内阁目前基本也就只能管着东三省和直隶地区。
这种情况基本就和当年张作霖的奉系政斧时期一样。
只有在这样的时刻里,宋彪才能体会到蒋中正和袁世凯的那种幸苦,他其实比这两位还要悲剧,因为还有一半的省没有承认他这个帝国,两广和湖北闹宪法自治,四川、贵州和陕甘宁继续是满清残余势力的控制范围,云南则先行一步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打着光复会的旗帜在省内自治,福建、江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