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云云青蝇,止于杅(wu)。几自君子,毋信儳言: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杅,通”污“,肮脏。这几句是告诫雄乌不要听信继母的谗言而虐待孩子。
[24]惧惶向论,不得极言:因惊慌失措,不能尽述前人所言。
[25]汙则:汙,通”污“,则,通”侧“。
[26]躅非回:此句是说雄乌在雌乌死后徘徊不肯离去。躅,即”踯躅“,来回地走。即”徘徊“。
[27]尚羊:徜徉。亦徘徊之义。
[28]长炊泰息:炊,通”吹“。泰,通”太“,太息,叹息。此句意为长吁短叹,唉声叹气。
[29]忧嘑(hu)呼:”“即”悗“,读做”懑“。”嘑“、”呼“同音,故”嘑呼“应为”唬呼“之讹。”唬“读为”号“。此句是说雄乌因悲愤而号呼。
[30]毋(wu)所告愬(su):没有地方诉说冤屈。毋,表否定。愬,告诉,诉说。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31]免:此指免于受惩罚。被患:遭遇祸患。
[32]遂弃故处:于是不得不抛弃旧居。
传曰[1]:”众鸟丽于罗网[2],凤凰孤而高羊[3]。鱼鳖得于笓笱[4],交龙执而深臧[5]。良马仆于衡下[6],勒蕲为之馀行[7]。鸟兽且相忧,何兄人乎[8]?哀哉哀哉!穷痛其诚写愚[9],以意傅之[10]。曾子曰:“鸟之将死,其唯哀[11]。”此之谓也。
(裘锡圭神乌赋释文,文物1997年第1期)
[1]传:赋的结尾作议论之语。
[2]丽:通“罹”,遭遇。
[3]高羊:高飞。羊,通“翔”。
[4]笓(pi):捕虾的竹器。广雅释器:“篝筌谓之笓。”王念孙广雅疏证:“广韵:‘笓,取虾竹器也。’太平御览引韩诗云:‘九罭之鱼。’罭,取虾笓也。”笱(gou):捕鱼竹器。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5]交龙执而深臧:蛟龙蛰伏在深渊。交,通“蛟”。执,通“蛰”,深藏。臧,通“藏”。
[6]衡:车辕头上套牲口的横木。释名释车:“衡,横也,横马颈上也。”
[7]勒蕲:据前后文,此处应是三组对应的名词,即众鸟——凤凰,鱼鳖——蛟龙,良马——勒蕲。后者均为其类之长,故“勒蕲”似应为“麒麟”,即百兽之长。如孟子公孙丑:“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此乾坤之美类,禽兽万物之数也。”且勒与麒、蕲与鳞古音同通(详见刘乐贤尹湾汉简神乌赋“勒蕲”试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馀行:缓行。馀,通“徐”。
[8]何兄:何况。兄,通“况”,况且。
[9],“”当作“菑”,灾祸。诚:诚意。愚:自谦之词。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0]傅:通“赋”,陈述、铺写。
[11]鸟之将死,其唯哀: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唯,应为“鸣”。曾子,即孔子学生曾参,字子舆。
评
神乌赋载于1993年3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6号汉墓出土的简牍上,是现存最早的俗赋作品。此赋讲述了一个关于乌的故事:雌、雄二乌筑巢被盗鸟偷窃,雌乌为保护巢穴和盗鸟发生搏斗而受伤,又遭拘捕,雄乌欲与之同死,雌乌不允,嘱咐雄乌另觅贤妇,善待幼子,而后投地而亡。雄乌大恸,却无能为力,投冤无门,只能高翔离去。全赋以乌喻人,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状况,赞美了夫妻之间生死与共的爱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西汉大赋的特点在内容上以都邑、宫苑、田猎为描写对象,旨在为统治者润色宏业,歌功颂德。写作上罗列大量名词,诘屈聱牙,铺叙有馀,讽喻不足,没有反映民生疾苦的社会责任感,缺少强烈的批判意识。但是神乌赋则不同。此赋通篇采用拟人手法,以鸟喻人,通过鸟类世界的一个故事反映了恶势力横行、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矛头直指西汉政治,其批判精神之强烈在西汉赋中实为少见。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部说:“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中国古人重孝,认为百善孝为先,因而反哺的乌鸦就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歌咏的对象。晋成公绥乌赋序说:“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乌。”束皙补亡诗南陔有“嗷嗷林乌,受哺于子。养隆敬薄,惟禽之似”之句。比较而言,神乌赋应是较早描写、赞扬乌之孝的文学作品。赋开篇即说:“乌最可贵。其姓好仁,反哺于亲。行义淑茂,颇得人道。”孝顺、善良本应与美好、和谐相连,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充满了血腥:乌鸦夫妇要在和暖的春天筑巢垒窝。它们不辞辛苦找来的材料被一只盗鸟偷走,雌乌发现后对盗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对方却仗势欺人,不仅不认错,反而百般抵赖,甚至威胁雌乌。愤怒之下,雌乌与之搏斗,并因此受伤。随后赶来的贼曹不分青红皂白将雌乌与盗鸟俱捕。雄乌虽然侥幸逃脱,但是对雌乌的不舍和牵挂使他又冒着生命危险飞回到雌乌身边。他想帮助雌乌重获自由,无奈绳索缚绑太紧。绝望之下,他忍不住仰天悲鸣。受伤的雌乌自知难以逃脱绑缚,于是它首先阻止雄乌欲与其同死的做法,其次交代雄乌要善待它们的孩子,然后撞地而死。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正因为如此,悲剧往往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因为,还有什么比美好的毁灭更让人痛心的呢?当善良仁孝的雌乌死在强盗手下时,读者不仅要问这是一个怎样黑白不分的社会?至此,作者的写作目的水到渠成地完成。
作为一篇俗赋,神乌赋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得整篇赋作具有浓郁的趣味性;通俗质朴、无雕琢之感的语言使其迥然有别于御用文人笔下铺张扬厉的大赋;首尾完整的叙事、惟妙惟肖的对话、惊心动魄的情节以及真实细腻的细节使其充满戏剧性;而结尾的总结评论无形中加强了此赋的批判性。当然,雌雄二乌生死与共的真挚爱情更是让读者难以忘怀。
(康宁杨玲)
第61章 仙赋并序()
桓谭
桓谭(约公元前23—公元56),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宿州市)人。两汉之际哲学家、辞赋家。通音律,善鼓琴,遍习五经,不为章句,精通天文。汉成帝时入仕为郎,王莽时为掌乐大夫,光武帝时征为待诏,因反对谶纬,被贬为六安郡丞,死于赴任途中。桓谭反对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指出“灾异变怪者,天下所常有,无世而不然”,与社会政治无关。“国之兴废,在于政事,政事得失,在于辅佐”。著新论16篇,已佚。后汉书有传。
据赋序所言,仙赋当作于绥和二年(前7年),青年桓谭跟随汉孝成帝出祠河东时。主要内容是赞美神仙生活之逍遥,并寓颂美之意。
余少时为中郎[1],从孝成帝出祠甘泉、河东[2],见郊先置华阴集灵宫[3]。宫在华山之下,武帝所造,欲以怀集仙者王乔、赤松子[4],故名殿为“存仙”[5]。端门南向山[6],署曰“望仙门”[7]。窃有乐高妙之志[8],即书壁为小赋,以颂美曰:
夫王乔赤松,呼则出故[9],翕则纳新[10]。夭矫经引[11],积气关元[12]。精神周洽[13],鬲塞流通[14]。乘凌虚无[15],洞达幽明[16]。诸物皆见[17],玉女在旁[18]。仙道既成[19],神灵攸迎[20]。乃骖驾青龙[21],赤腾为历[22]。躇玄厉之擢[23],有似乎鸾凤之翔飞[24],集于胶葛之宇[25],泰山之台。吸玉液,食华芝[26],漱玉浆[27],饮金醪[28],出宇宙,与云浮,洒轻雾,济倾崖[29]。观仓川而升天门[30],驰白鹿而从麒麟[31]。周览八极[32],还崦华坛[33]。泛泛乎滥滥[34],随天转琁[35],容容无为[36],寿极乾坤[37]。
(艺文类聚卷七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
[1]中郎:官名,秦置,汉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也省称中郎。
[2]从:跟随。孝成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8年在位。祠:春祭。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尔雅释天:“春祭曰祠。”甘泉:汉代著名宫殿名,是汉武帝时仅次于长安未央宫的重要活动场所。它不仅是避暑胜地,而且武帝时许多重大政治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括地志云:“甘泉山有宫,秦始皇所作林光宫,周匝十余里。汉武帝元封二年于林光宫旁更作甘泉宫。”唐括地志描述甘泉宫道:“宫周十九里,宫殿楼观略与建章相比,百宫皆有邸舍。”河东: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山西省,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赵岐注:“魏旧在河东,后为强国兼得河内也。”秦汉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
[3]见郊:即“郊见”,天子到郊外祭祀诸神。史记封禅书:“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故曰郊’。于是夏四月,文帝始郊见雍五畤祠。”先置:首先安置。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集灵宫:汉代宫名,汉武帝刘彻元光初年所建,意欲集聚神仙。汉书地理志说:“集灵宫,武帝起,莽曰华坛也。”
[4]怀集:招集。王乔:王子乔,传说中的古仙人。汉刘向列仙传说:“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的雨师,长年服食水玉袪病延年,最终修成了齿落复生、长生不老神仙之体。能入火中自焚,却无任何损害。常至西海昆仑山,在西王母的石室里,随着风雨忽上忽下。详见列仙传。楚辞惜誓有:“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5]故:所以。名:动词,命名。
[6]端门:宫殿南面正门。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胡三省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于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