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潭里的水很清澈,貌似还真的有股酒味。
观的后面有玉石川,高千长,碧绿无比,远远望去,真的像一块镶嵌在蓝天下的碧玉。
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可是我们无心观景。从草丛到金峦观再到后面的玉川,我们几乎用了两小时多小时的时间也没有能找到在蓬莱岛上的机关棋局。
我们只因为找棋局,是觉得棋盘闯关可以使山消失走入下一座山。蓬莱洲我们找了很久没有见到什么长生药。瀛洲我们是抱着希望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棋盘机关到底在哪里。
《八仙录》上有明确记载着铁拐李当时就输在瀛洲的棋局上。为什么看不见棋局?而且更相传八仙曾经在这瀛洲岛上修炼成仙的。
我一直相信“空穴不来风”。
《八仙记》上有详细的记载:“瀛洲设棋,棋称‘八仙积阵’。拐李输局被禁洲岛永生不灭,积力量于法器。”
瀛洲不大,但地势复杂。四面环川。此刻日头正毒。我们都很肌渴难耐,好久没有进食和喝水了。人不吃东西还能忍受两到三天的肌渴,但不喝水可不行。
几个人停下脚步,全身汗湿。
“哥,再这样下去我们会渴死的。”三儿甩了把脸上的汗说道。
我看看他们,大家都很渴了。
海水不能喝。这里难道没有潭吗?忽然,弘和尚指着远处的一座潭,“这潭水能喝吗?”
三儿朝前面奔过去,看到一潭清水潺潺的流淌。几人冲过去鞠起清水就喝起来。
水的味道很甜似有酒味,正中了《九洲记》上所记载的。
三儿忽然看到了摊中间上方悬挂在铁索上的铁木葫芦,他游过去想要摘。但三儿却诧异的发现这葫芦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可他却使出了全身力气也难以撼动半分。
“这什么东西?”三儿好奇的继续想把那铁葫芦摘下来。
“这莫非是传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的铁葫芦?”芈望着葫芦自语出。
“我想应该是。”我看着那铁葫芦说道。
铁葫芦居然挂在铁索上很是奇怪。我走近,和三儿一起用力想把铁葫芦拔下来,但是果然无法撼动半分。
“这葫芦就是传说中铁拐李所使用的法器,不会假。”
那只拴在拐杖顶端的葫芦,而随着天的提点,我瞬间想到了传说中的瀛洲八仙。
当年,铁拐李很帅,可以说与本人不相上下。好吧,我得瑟了。
据说此人得道后与太上老君下棋,把躯壳留在了洞中,结果回来找不到躯体了。在他走后,一只白额猛虎把的躯体吃的惨不忍睹。
在这样的情况下,铁拐李无可奈何只能在蓬莱洲漂游。(李铁拐是在瀛洲修炼,之后常到蓬莱的仙洞小居。那里有他爱喝的海酒,传说蓬莱仙海可酿出美酒)
最后在山脚下看到一个乞丐,铁拐李只好借尸还了魂,但是那乞丐不仅瘸腿而且丑陋不堪。
幸好乞丐身边有个打狗棒,铁拐李把那棒子变成了铁拐,名字就是这么由来。
至于他的铁葫芦是在得道后,天地混沌初开,一道雷霹出的那只宝葫芦,里面有很多灵丹妙药,可讽刺的是,他的药却治不好腿伤。
此葫芦据说有千斤重。还有传闻说铁拐李名叫李玄,因为修道那天飞升成仙本身仙道不够,飞到一半从天上摔了下来,落在一颗铁树上,瘸了一只腿。
都说万年的铁树能开花。铁拐李在看到铁树的第一时间惊呆了,满树的粉花,又大又香。他一时间忘记了腿痛。
这时,铁树上的花在风中摇曳,花里走下一位仙子,手里捧着何首乌。这何首乌本就是仙物。
铁拐李吃下了仙子给的何首乌,终于可以成功飞升成仙。只是自此他的腿就没那么好运了。
之后,他在掉落的地方发现那里有个山洞,洞中有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定睛一看,是铁葫芦。自此铁拐李成了八仙中的一员。
后来在我的叙述下,我向几人讲述了古代关于八仙的传说。众人这才明白何为瀛洲八仙。
原来在北宋年间,八仙降临凡间后,于开封樊楼出发,各施神通出东海,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原来就在这瀛洲之上,
八仙也是为了长生不老药而再次来到瀛洲当初他们得道修仙之地吗?既然是在瀛洲修炼成仙,为什么当初没有发现呢?而且长生不老药具体是不是真的在海底?
据说八仙在瀛洲上结束了棋局就中了血咒,除了铁拐李,其余七个都互相打斗。法器当时也一决了高低,被用的残破不堪。
不久,我在深潭的墙上看到一串看不懂的符号。
芈是个聪慧的女人,她居然读出了墙上的那串符号。
之后墙上的符号发出亮光,我知道那肯定是仙咒已经发挥效能了,于是趁热打铁,铁葫芦被我的禹天槊发出的巨大能量所割断。
铁葫芦被三儿正好接住,他咋呼了几下,稳稳的抱住了葫芦。
“这葫芦好重啊。”他总结了一句,一脸的惊讶,“还热乎乎的。这潭水看起来有点寒,葫芦却那么热?好奇怪呀。”
因为好奇这是仙家所有,我们又听了三儿这么说,都不自禁的速度围观。葫芦与普通没什么不同,只是铁的。
葫芦盖暂时打不开,我想应该也是需要某种仙咒吧。或者可不可以这样解释……这只铁葫芦虽然已经被摘下但是法力还在禁封状态?所以打不开?
第173章 梅花棋()
既然传说仙人法器因为当年的一场血咒而遗落在了瀛洲岛之上,我真的要醉了。原以为是在蓬莱洲,现在看到铁葫芦才知道自己先前的分析都错了。
正当我们遍寻不着陵墓入口时,三儿这货也不知道踩到了潭水边上的什么机关……
接着轰隆一声,一座巨大的象棋棋局显现眼前,把我们几人吓了好大一跳。措手不及之下,全身都被潭水爆起的棋盘喷的全身湿透。
试想一座巨型棋盘忽然从潭水以极快的速度破出,有多吓人了。
灰尘四溅后,我们才看清这局棋盘的模样。很明显,是梅花棋。这东西出自于古代《梅花谱》。
所谓《梅花谱》共为七卷,分前后两册,每册又分为上、中、下。原为手炒。后来被清朝的一个爱棋的男人更编为了《反梅花谱》,把里面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
这部与在蓬莱所谓的“八仙星斗”唯一的相同处都是“着棋以古字代替”,棋盘上有正好一百个位置。比现代的棋盘位置多出整整十个。红黑棋子交方。
下棋者坐以两边均从棋盘的右边线河沿开始,棋子顺着五个古字前行,之后再继续由右向左而行。
想赢此棋的妙处就在于:“对坐者实力不分上下为基础开始行棋,要有不变应万变的百计千方之策,棋势上风任横冲击,未雨绸缪得防御。”
这叫我想起“楚弱秦强”“九宫谋士”和“五营貔貅”一类词,我想一部好棋就妙之于此吧。
此棋、精巧,如行云流水,细致。
“这棋和《橘中秘》有异曲同工之法。”芈感慨的丢了句,接着阐述,“都是以柔克刚。看似胜利,实则将亡。”
“我看过一本《中炮屏风马》的书籍,上面的梅花棋立足防御,反击十分犀利,不管炮方如何出击,马方都很强悍,都能找到方法抵御。马炮谁与争锋?
这盘古棋与现代差别不大:中炮进六兵对屏马、中炮进俩兵对屏马、中炮横车六路对屏马。
棋局乃是破当头炮巡车去卒的棋局。总体是炮二平五、马二进三、车一平二等棋势。
蓬莱仙岛,三儿无意中启动了棋盘而开启了瀛洲岛。这回我们没得选择,必须开棋,都希望能闯过这里的棋关而到下一洲。
一盘棋下下来只是我们都没料到这盘胜局居然能显现出八仙的法器。当完全暴露在我们眼前时,几人都目瞪口呆。
八仙的法器都很残缺,蓝采和的花篮、吕洞宾的上仙剑、汉钟离的葵扇、张果老的鱼鼓、韩湘子的萧、曹国舅的芴板。这些法器一看就法力被封,必须有主人解封才行。
“咦?怎么没有荷仙姑的荷花?”三儿这时候细心的发现少了一样。
“是啊,很奇怪。”天也插了句嘴,仔细的端倪着那六样法器。
棋胜的结果就是显现这六样法器?到底有什么用意?
莫非是要集聚八样法器才能打开长生不老药的秘密?还是要我们以这法器来召唤八位仙人降临凡间?
我靠!八仙降临人间能有什么好事?难道他们当年修炼成仙后负责守护长生药?
这个猜测把我震撼了。要是这样就麻烦了。难不成我们还要和八仙大干一场?
而芈的一句无心之语却点醒了我,那就是为何铁拐李只留葫芦,却不留下拐杖,这一刻~,我终于知道了该如何上方丈山的路径了。
那方丈山洞里很可能禁封着铁拐李的巨大能量。那拐杖所指的方向不正是方丈山吗?整体的方丈山看起来像极了拐杖,而且留下拐杖就是为了叫来这里的闯入者即使破;饿棋也无法聚器八只法器,这样一来,目标尽失。
要想聚集八样法器,就必须上方丈山。
之后,在我的叙诉下,众人终于明白了要想上方丈,那就必须将这八位仙人的法器复原。
我们以手上各种极为简陋的器械凑足了七样法器,可何仙姑的荷花却实在无能为力。
我正一筹莫展时,芈娇羞的把我拉到一旁,我狐疑的瞅着她。
“怎么了?”
“我……荷花我想我应该有点办法。”芈腼腆的小声说道。
我眼睛一亮,“什么办法?”
芈含羞的望着我,然后偷偷的给了我一样东西,她自个的贴身肚兜,那肚兜上绣着粉色荷花。
虽然是绣着的荷花,但是总比没有的好。暂时凑和的凑齐了七样法器,瀛洲山逐渐下沉。
“终于可以到方丈山了。太好了,也不枉此行。”三儿兴奋的大喊。
“是啊,终于可以帮祖哥除掉隐伤术的病痛了。”芈露出如花的笑容。
“那我们赶紧走吧,别耽误了。”弘和尚因为当时内疚对我下的那一掌,这时小声的说完率先准备上山。
就当我们认为马上就能登上方丈山时,八仙法器却突兀启动,这八位传说中的仙人终于下凡。
我们吃了一惊,马上戒备。
传说的东海八仙果然名不虚传。除了铁拐李,其他都到齐了。
这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
之后,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手里面的法宝。
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
清婉动人的何仙姑步其后尘,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
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
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吕洞宾、张果老、的曹国舅蓝采和、韩湘子、还有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
瞬间,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悠然地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有关八仙过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