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娘饶命!奴婢刚醒,什么也没看见!”对方凌厉的眼神刺得她双腿一软,“噗通”跪在地上。
这一刻,她终于相信了一个人的目光是能够杀人的。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十八年,但一直让她心神不安,吃不好睡不好。
每每见到那个瘦削的孩子,就觉得是自己对不住——
如果当时自己不自作主张让瑛姑走开;
如果自己不睡着
或许这孩子就不会变得如此模样!
说也奇怪,眼瞅着这小太子身体羸弱,可宫里一帮太医查来查去却查不出什么,只好推说太子胎里不足,多加调理,等长大后自然就会痊愈。
“呵呵,不妨事!朕小时候也是瘦得一把骨头,现在还不是壮实得跟一头牛一般?”
原以为皇上会怪罪,没想到对方拍着胸脯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万岁爷这番话,大家更不觉得太子有什么事,再加上当时的太史令预言西秦国运昌盛,成日里便把名贵补药如流水般送往东宫。
这期间,因为东宫娘娘的身子每况愈下。如此这般,万岁爷只好夜夜宿于西宫,恩宠自不必说。
终于,万岁爷为了弥补小儿子不能继承皇位之憾,不顾朝臣反对,坚持在宫中为其修建玄武阁。
见其打定主意不会让小儿子长大成人后搬出宫居住,再看看身子日渐单薄的太子。一时间流言四起,紧接着便发生了后来外祖母那罗夫人怒闯御书房之事。
那女人胆子也真够大的!
不知道对方和万岁爷说了些什么,反正随着太子被其带出宫,有关太子活不过十岁的流言迅速传开。
因为这事,万岁爷大怒,宫中一时血流成河,不知道死了多少喜欢嚼舌头的人。
好在太子一年后回到长安,虽然看上去还是有些不足,但身子骨明显好转,甚至能与弟弟一道习炼功夫。
于是,有关太子活不过十岁的谣言又变成了活不过二十岁云云再看皇上对小儿子的宝贝程度,甚至让其和太子一道接受帝王之术的培养,让人不得不怀疑对方是在做提前准备。
仿佛只等太子闭眼,就要让小儿子立即上位。
但是,随着东宫娘娘突然驾崩,紧接着身子好好的万岁爷竟然也跟着走了。
接二连三的事还没等苏莲儿反应过来,在南宫正等一批老臣的扶持下,太子顺利即位称帝。
不但如此,小九自小与哥哥兄弟情深,甚至扬言如果母后再逼他与哥哥争位,他就自宫出家为僧,把苏莲儿气得差点吐血。
眼看小九与那个位子无缘,苏莲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竟然把儿子喜欢的女子送到了小帝君身边,只想以此激起儿子争夺天下的斗志。
原本听对方说这少年帝君是不能与人生孩子的,娶个皇后也是个摆设而已。却没料到人家一击就中,太医早早就诊断出那位迦逻娘娘腹中怀的是个儿子。
为此,这数月里苏莲儿心神不定,成天和那个郑友德琢磨着害人的法子。却没想到人家直接当着面说要把这皇位传给弟弟小九。
兄死弟承,这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让她暗暗心惊的却是对方那句“娘亲临走时反复叮嘱要把位子传给小九”的话。
当年孩子被东宫带进寝殿喂奶,对方眉眼间相似的神情,又最爱吃自己亲手做的甜点诸如种种,她只觉得额头有细密的冷汗渗出来,再看看榻上睡得正香的女人,不敢想像真相如果如自己所想那样,这个不可一世的女人会是什么情形?
她心里有个声音在狂喊:不这不是真的不对,即便是真的,我什么也不能说!说出去便是诛连九族的死罪
第191章 最大的愿望()
“啊小九,不要!”奶娘正在胡思乱想,苏莲儿却突然惊叫着从梦中醒来,脸色灰白。吓得她连忙收拾起自己的思绪,走过去轻轻拍着对方背心,关切问道:“娘娘,又被梦魇住了吧!”
“嗯!哀家梦到小九了,他他”
说到这里,苏莲儿止口不语。
刚刚的梦也真够怪的!梦中她们母子二人正在百花盛开的园子里游玩,其乐融融。突然,一团浓雾飘来,将小九罩得严严实实,朝远处飘去。
她拼死冲进浓雾将人紧紧抱住,浓雾瞬间散去,才发现抱住的人竟然是被自己视作眼中钉的赵天阑。
看清不是自己的宝贝儿子,她吓得失口惊呼,醒来方知是被梦魇住了。
只是,梦中的小九怎么会变成那个贱种?她百思不得其解。
见她不肯对自己说做的什么恶梦,心中有鬼的奶娘也不多问,只是默默唤人准备汤水,侍候娘娘沐浴净身。
同一时刻,在御书房后面的密室内,苍柏苍云看着默然坐在那里出神的少年帝君,恨不得冲到长乐宫把那个装模作样的女人给乱剑戳死。
人心都是肉长的!先前东宫娘娘对她的儿子可是视如已出,为何她就如此狠心?
再说了,明明已经确定当年对方可能给自己下了药,可陛下对其所生的小九依然呵护倍至。甚至早就计划着帮对方理顺朝纲后把江山给对方手中
“咦,你们怎么了?”回过神的赵天阑抬头看到两个手下咬牙切齿的模样,倒是吃了一惊,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
“没没什么!我们是在恼恨那下蛊之人”
两个家伙自然不能说实话,胡乱找了个借口搪塞道。
看着眼前两个挺拔俊朗逼人的年轻人一脸关切盯着自己,赵天阑的思绪不知不觉扯到十几年前——
当时,眼看自己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太医却查不出症结所在。
娘亲和外祖母那罗急得跟什么似的,南宫叔叔也四下打听调理身子的方子。反观父皇和西宫姨母却不当一回事,说孩子体子弱不要紧,长大一些自然就会好。
就因为父皇的不以为然,才有外祖母怒闯御书房事件。
也不知道两个人关起门来谈了些什么,事后父皇竟然允许他随外祖母离宫住一些日子。
记得离开之际,娘亲哭得跟泪人儿似的,抱着他不停地说对不起。
除了娘亲,弟弟小九也哭得一塌糊涂,嚷着要和他一起走。最后好说好歹被父皇和西宫姨母给拦下。
年幼的他满怀希望,以为外祖母找到了治病的法子。以后自己也可以和弟弟小九一样读书练功,而不是成天被关在屋子里见不得风雨。
说起来也真是憋屈。
虽然自己一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也有专门的太傅来为自己开蒙授课。但对于一个病恹恹的孩子,太傅的精力总是有意无意转移到身体强壮又聪慧无比的小九身上。
就连宫的那些小太监也是如此一副嘴脸。
人前对自己一副恭顺的模样,一转眼便跑去和小九嬉戏打闹,把自己丢在一边孤零零的。
幸好小九对自己这个只大了数个时辰的哥哥十分爱护,一有空就陪着他说那些练功的趣事儿。还安慰他之所以认真学功夫,是为了长大后更好地保护哥哥。
无人知道,从小到大,赵天阑最大的愿望不是将来当皇帝,而是能和小九一起恣意地玩耍。
但是,他的愿望落空了
第192章 保宁山奇遇(一)()
因为外祖母并没有带他住进太师府,而是携着他四处寻访名医隐士。
甚至只要听说哪个游街串户的江湖铃医有两下子,也被一个个找来给自己把脉。
可惜,祖孙二人费了很大的周折,就连过年也没有回长安,却依然没有任何人能看出他身体得了什么毛病。
尽管大多数时间只能透过车窗观赏外面的美景,平心而论,作为一个孩子,赵天阑对这次出宫之行是极为喜欢的。
看他如同一只飞出笼中的鸟儿,却不能在阳光下恣意地奔跑,外祖母那罗忧心重重。
他常常在半夜醒来,发现外祖母坐在床头低低啜泣,不停地说着“主子对不起”之类的话。
对不起?!怎么外祖母和娘亲一样喜欢说对不起?
她口中的主子是谁啊?娘亲是她的女儿,自然不可能是主子。如果是指父皇,皇上就是皇上,怎么会称为主子呢?
再说了,自己这身子骨不好,怎么也怨不到她老人家头上啊?对方一把年纪带着自己四处奔波求医,说抱歉的应该是他才对好不好?
年幼的他怔怔地想,心中对外祖母的愧疚更多了几分。
这一天,他和外祖母在一帮宫廷隐卫的暗中护佑下到了蜀州府保宁县城。
其时正是正月十六,蜀人纷纷在正月最后一天出游踏青,民间俗称“游百病”。1
“外祖母,咱们也去保宁山上玩玩好不好?”
到底是个孩子,看着那些穿戴一新的孩子被爹娘背着抱着从窗外路过,他拉住那罗的手恳求道。
“保宁,保宁”
外祖母那罗喃喃念着,突然眼眸亮了起来,握住他的手,声音说不出的慈爱:“乖,咱们也去保宁寺烧柱香,让佛祖保佑我的阑儿百病无灾”
说走就走。祖孙二人在暗卫的保护下,顺着人流往保宁山方向赶去。
远远望去,保宁山临江一边的山体似刀砍斧切,山上的植被与岩石相互交融,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将滚滚江水挡住,护佑一方百姓不受洪水的侵害。
保宁山名由此而来。
而更为出名的则是山上保宁寺的主持仁智法师。
此人本是个游方和尚在此挂单,被前任主持看中托以衣钵成了这保宁寺的头号人物。
据说其博学多才通晓古今,将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保宁寺打理得名声四起,方圆数百里的民众都前来此地烧香许愿。
但此人性子却有些怪癖,从不轻易见客。即便有人付了重金,也只在帘子后让知客僧传话点拨一二。
奇就奇在这一二是极其灵验,准得让人咋舌。那些不缺银子的居士们纷纷解囊,将这保宁寺建造得犹如皇宫大院,十分的庄严华贵。
这一天人实在是在太多了!
多得让人咋舌。
山上山下,远望如同蚂蚁大小。
等他们的马车赶到山脚下,已近午时。眼前皆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护卫背着赵天阑行到半山腰,穿过一大片树林,巍峨的保宁寺近在眼前。
寺院前的空地上,林子间,人们成群结队漫步、游走、聊天,还有的则是特意进寺拜佛、烧香,许下心愿,等到年末再来还愿。
但最最快乐的还是那些孩子。
他们呼朋唤友,急不可待挣脱大人的双手,在林子里开心地笑着,嬉闹着。
从小在深宫大院长大,这些日子一直呆在马车上的赵天阑哪里见过如此热闹场景?
瞬间功夫,他被眼前鲜活的生机给深深感染。
第193章 保宁山奇遇(二)()
“外祖母,不是说拜佛祖心诚则灵吗?就让阑儿自己进去见佛祖吧!”他挣扎着从侍卫背上跳下来,期盼地望着那罗夫人,恳求道。
看小家伙因为兴奋小脸多出了几许血色,恍眼看去与那些平常孩子并无二致,那罗便点头应允。
想着这些宫中侍卫都是当年跟着皇帝出生入死,没有哪个不是双手沾满了鲜血,那罗生怕他们跟进寺冲撞了神灵,便吩咐他们在山下马车里候着,她带太子烧好香便尽快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