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为了要回夏浩一条命,夏老叔公清空了夏家部曲,变卖家财,带着夏家人集体迁出了沧州地界。只是还有一部分不愿意迁走,也就是那部分夏家非嫡系的人,他们没必要迁走,想他们这种人,反正也得不到夏家的庇护,在哪里都一样。
降维打击!
余、夏两家,一个根断,一个远走,剩下来的早已不能称为世家,最多最多,能称作大族。徐清也不含糊,划给他们的荒地都是比较肥沃的。原来依附余、黄两家的家族,要么就随他们出走,要么就转而投靠黄家。
沧州势力去了几乎三分之二,徐清收住了“虎牙”。因为除了剩下的小鱼小虾,就是黄家了。空出来的市场,闲置起来的店铺几乎全部被黄家收入囊中,其中当然有徐清和黄诗梅关系的作用了。
只剩下十个店铺,徐清没有让给黄家,而是暂时关门,而他要用这十个店铺有什么大用?暂时按下不表。
黄家得了大利好,自然要有所表示了,带着剩下的世族一一将隐藏的户口人口全部给清理出来。徐清简单统计统计,吓了一跳,空户六千四百余户,黑户出来一万零七百余户。
什么概念?之前徐清到沧州之时,账面上的户口也不过一万多户的样子,现在清理出来一半是空的,也就是官家手里只有六千多户实户,还收不上一粒米。世族掌握的附庸,却占了整个沧州的大半,这又是什么概念?
钱啊!这群世家该富得流多少油?!
让徐清失望的是,世家掌握的人口虽多,手里的钱却实在可怜。因为收的租子基本都是粮食,他们又不肯降一点点价,就算开粮栈也换不来多少银钱。再加上战争的消耗,世家用钱也捉襟见肘。
没收那么多粮食,徐清放在手里没什么用,堆满了沧州城里有的仓库,再按一文钱一斗,全部卖了,有多少卖多少!
市价粮食,少的时候要四文钱五文钱一斗,一文钱一斗说出来简直是白给。
抢购!有多热闹?第一天,当场挤伤三个汉子有了这个低价粮,秋收之前,再也不用扣扣嗦嗦了。不用担心吃的,可以做多少别的事情?房子终于可以修补了,终于可以计划买一只小猪养一养了,还要再孵一窝鸡崽儿
就连沧州城里的乞儿也用自己平时藏在肚脐眼的一枚铜钱换了满满一大斗粮食。
徐清无本生意,大赚一笔,也得了沧州民心。黄家收购市场,如日中天。百姓们乐得吃饱了饭,终于有了户口。沧州内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至于消失的大批世族,谁还记得?
沧州徐清也全部掌握了在手里。南皮老县令余姚被徐清撤了之后,变成了赵璐,沧县县令是秦时,海兴县令燕苦。沧州四县,三个县被徐清的门生管理,说白了,那都是自家人。只有黄骅县令詹增能官居原职,没有收到沧州乱的冲击。
没了人捣乱之后,刺史要做的事情实在少,徐清干脆放下刺史的事,军队交给牛吃草等人,政务交给自家几个门生,开始专心陪荀雪儿。只是荀雪儿怀孕了,徐清年轻力壮,精力旺盛,一时没地方发泄,憋的难受,只能打打手。枪。
孕妇期间的女人,特别敏感,听说孕妇的嗅觉听觉是其他时期的好几倍。这不?荀雪儿也发现了徐清的异样荀雪儿决心一下,一个“陷害”徐清的小计划开始启动。
六月末,沧州上下被治理得有条不紊,民无讼,市无争,牛吃草和小如的婚礼终于提上了议程。徐清在沧州城里拣了一处宅子,不是什么豪宅,但也干净宽敞,住着小两口绝对够,足够有地方给他们折腾。关键是,离刺史府较近。
徐清作为牛吃草小如两个人的“主子”,自然要办一个热热闹闹婚礼了,再者说,这是也徐清到沧州以来第二个大喜事,而且这个喜事不用徐清小心翼翼的捧着看。
喝,大喝一顿,喝到酩酊大醉,喝到天旋地转这也是徐清第一次自愿的喝醉吧。
宴会归来,徐清在大门口撒了一泡大尿,跌跌撞撞回到卧室,剩下的理智提醒他荀雪儿身子有孕,又跌跌撞撞回到了书房。往被窝一钻,咦?不对
软的,香的,熟悉的香味?记不起是谁了好香,好软,好滑
不行,忍不住了!
第125章 诡运(1)()
清晨,阳光早早的溜进了徐清的书房。徐清懒腰一伸,在床上打算打几个滚的,却发现旁边有个人,滚不动。
“咦?小月,这么早就来啦,我还不想起床”
“我的手,怎么在”
“小月,你怎么在我床上?”
“呀!我把你上啦?!”徐清脑袋昏昏沉沉,不知道说什么好,小月也羞赧不知事,干脆埋在被子里躲猫猫。
这一动作倒是让徐清吓了一跳,忙道:“小月,你别想不开被子里面是憋不死人的哦,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小月,对不起,原谅我好不好,我对你负责”徐清心里后悔,也庆幸身在古代,不然又是三年起步
小月耳边只有嗡嗡声,听不见徐清的说话,继续埋在被子里不肯动弹,因为,她和徐清还是一丝没着的窝着啊。
“小月,你说句话”徐清见小月没动静,轻悄悄掀开了被头,小月又吓了一跳,像一只受伤的兔子一样,颤抖着、半带自哀,半带可怜的看着徐清。
小月生得本就清新可人,似出水莲花,这一可怜兮兮的样子跃然脸上,看得徐清“食指”大动。
“小月,你”徐清温柔地说着,理一理小月的头发,小月顺势拥在徐清胸膛,紧紧抱住徐清。
在接近徐清身体那一刻,小月感受到了徐清身上那一根“烧火棍”,火一样烫人的棍子!小月娇躯一震,她昨天晚上可领教了那烧火棍的厉害!不过,小月没有后退,而是坚定的迎上去,紧接着
徐清差点yu火烧身,爽快一下子后,连忙后退,道:“小月,你是愿意的?”
“小月,只想服侍少爷”
又撩我,她又撩我,想起小月初次见面之时,比徐清还大上几岁,可如今徐清成熟愈加,小月却比起当初还要“鲜嫩”。呃,多不多汁儿,就不得而知了,昨天喝醉了,哪里记得半点?
扭捏了一柱香光景,徐清穿上了衣服,坐在床边,如果有一根烟,一口槟榔就更妙了。徐清问小月:“小月,是昨天晚上,还是今天早上?”
“少爷,是昨天晚上。”小月属于偏理性的女子,徐清这一坨烫炭离开之后,她的羞赧也就少了许多,说起话来也声音大不少。
“晚上,你晚上怎么会在我的房间?”徐清想了想,惊讶的说道:“是雪儿,雪儿让你来的?”
“嗯嗯,是夫人让我来的”小月见徐清面色不是高兴的样子,紧张补充说:“少爷,你不要怪荀妹妹,她都是为了少爷舒坦呢。”
“这个事,你们计划多久了?”
“少爷还记得上次你突然闯进来,看见我和夫人说体己话吗?”
“那个时候你们就好吧,她怎么想到让你,让你”徐清不好说出口了,小月听了也明白,道:“小月在那之前,就喜欢上了少爷”
徐清摸摸下巴,我有那么吸引人吗?又听小月喃喃:
“荀妹妹发觉了,没我责怪,却和我说白了,她,她让我准备好了,以备不时之需”
小月语毕,徐清心里自是了然,两个女人的选择和计划,全部是因为对徐清真真的爱,不是宫斗剧里面那些“李代桃僵”,“移花接木”,“借机上位”的片段。徐清感慨啊,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想清楚这些,徐清装作生气的样子,拍了一下床边,道:“你们两个干瞒我,我要惩罚你们两个,雪儿身子不便,小月”
“你准备承受我无边的怒火吧!”
“啊少爷,怜惜”
事后,徐清把二女叫到一起,好好的教导了她们一些相亲相爱的话,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没想到二女莞尔一笑,说,早就知道了。徐清于是大感放心,高高兴兴的拿了钱赏了刺史府上下,又亲自下厨给二女好好的整治了些补汤,营养满满,修复损伤
后院起火,萧蔷之祸远比外在的那些威胁要强的多,破坏性也大的多。有了荀雪儿和小月的治理,刺史府井然有序,加上张林业的一队人马也选拔。出来了,安全也得到了保证。
左右无事,徐清就想到处去逛一逛,瞧一瞧自己治下的百姓如何生活,过得怎样,而且这个想法愈来愈强烈。
七月,乞巧一过,徐清终于下定决心,要巡视沧州一圈。单素衣,小草帽,骑头老驴,徐清穿得像一个乡间小地主。牛吃草是农夫、长工打扮,牵着驴走在前面。
去哪儿?先去海兴看看吧海兴是沧州最贫困的县,怎样让海兴富裕起来呢?徐清想借此机会找到答案。
骑驴入海兴,遇到了一群孩童追着蚱蜢跑,一边跑一边唱读道:“两人友,三人师。余粮有,盗匪驱。水满田肥鸡鸭跑,青苗争高年景好!”
初听之下,徐清便明白了儿歌里的意味,“两人”“余”,是徐,“水”和“青”是清,加起来就是徐清了。如果第一首儿歌还有牵强附会的意思的话,那么下一首,就肯定是说徐清了。
又听见那群儿童唱道:
“徐公子,是宿星
下凡来,把田均
肚饱力足安耕田
家家户户机杵声”
这几句话一出,牛吃草也明白了,是说徐清来了之后,吃得饱了,力气也足,耕完田地还能做些别的手工活儿,牛吃草咧嘴一笑:“少爷,他们在唱你呢!”
徐清倍感欣慰,这就是民心啊,看来我做的事情还是有作用的。这也许就是成就感吧?
可这些儿歌是谁传唱的?难道是百姓有感而发,徐清摇摇头,心道沧州这些地方还是有人才的。
在被几首儿歌刺激了一下后,徐清忽然这个刺史当得挺有味道的,于是愈加有兴趣去思考如何开发海兴了。
围着几天的打探下来,徐清瞧出来了一些端倪。
农业社会嘛,制约经济发展的无非就是土地,种粮食不能多产,那个地区就会穷。徐庄在没有徐清的大改造之前,也是贫困得不行,一旦修了渠,挖了井,立即改天换地。
海兴海兴,依海而兴,有了这个名,却不副那实。
海兴由于近海,境内三分之一的土地是滩涂,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盐碱地,剩下的可耕之地不多,还是比较贫瘠的土地。从而出产就少得可怜,果腹也很勉强。
那有人问,怎么不搬迁出去呢?要知道,在后世,还有些贫困村庄的人,有许多“乡土情节”的人,穷到穿开裆裤也不肯迁移。
徐清想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兴面对着这么一大片富饶的海洋,就算是靠着捞海货也不必如此贫困啊。
只是徐清不知道,因为交通和保鲜技术不行的,加上下海风险太大,宋以前,华夏古代海洋渔业一直不发达,偶尔有几个渔夫,也只是比弃民好不了多少。
思量片刻,徐清觉得,海兴县的出路还是要从海洋上找。因为有一种安全易得的东西,在这一片海取之不尽,且利润颇高。
骑着驴,徐清慢慢行近海边。
事